文/郑学法(淳安千岛湖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财务报告可靠、促使财务资源完整的重要方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要求企业的各层级人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并回避风险、减轻风险,通过优化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控制企业在经营中发生财务问题的可能性。企业只有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障企业的管理流程趋于合理,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财务内部控制是站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流程进行约束、控制的过程。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站在财务管理的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划。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控制企业财务工作中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第一,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财务人员无法适应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仅能开展简单的核算工作,无法开展预算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高附加值工作。由于财务人员的职能定位较低,财务人员无法全面参与到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中,不利于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弊端。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不重视人员的职业道德,可能会招聘到职业道德不符合要求的人。同时企业人员在日常工作都没有定期接受培训,阻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第二,风险评估存在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作为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方式,部分企业没有明确财务风险评估的要求,过于依赖人员的经验开展风险评估。同时企业没有对各类风险形成风险数据库,在经营中未形成规范的风险应对体系。
第三,财务控制活动存在薄弱环节。财务控制活动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重要价值,主要包括企业的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资金管理中又细分为预算管理、资金支付管理等环节。但是,部分企业在财务控制活动中管理流程不够细致,关键控制点的要求落实不到位。
第四,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虽然当前越来越多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实现有效衔接,企业财务部门在获取其他部门数据时还要通过Excel表格导出的方式获取,这样的方式不仅低效,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第五,内部审计工作不完善。当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定位较低,甚至部分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各项工作进行审计,认为仅需要完成财务工作的复核就实现了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意义。
第一,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能定位。长期以来财务部门习惯于核算会计的工作。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要求下,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流程中,参与企业的业务、战略等工作,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优化等工作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财务部门通过转变财务职能,能够让企业的财务工作实现转型,并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使财务人员充分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经营决策等事项中,帮助企业站在财务管理整体视角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不足,借助恰当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方法提高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的规划能力,促使企业的财务部门能够将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日常经营相契合,形成多维度动态的管理机制,实现对企业工作的优化和改进[1]。财务内部控制角度下的财务管理能够凸显财务的附加值,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控制,并让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流程更加清晰,帮助企业优化企业的业务环节,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第二,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在人员招聘时,就要结合财务岗位的情况对招聘的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分析,在建立人员资源招聘规划之后,对应聘者的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避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或者职业道德不足产生违规的可能性。对员工在入职环节就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所招聘的财务人员符合企业的工作要求。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入职之后,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在确定培训计划时可以结合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形成之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实施,并做好对培训工作的记录,检查培训执行率以及培训工作产生的效果,让财务人员能够将所学到的各项财务内部控制知识应用到工作环节。此外,为确保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工作符合要求,企业要优化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机制。人力资源部门要负责对员工的绩效面谈,并针对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听取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以及建议,分析是否存在绩效考核中不公正、不规范的问题。人力资源部门在与员工进行面谈之后要改进绩效管理方案,以提升人员的工作水平。
第一,明确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要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保障财务资源安全完整,借助风险评估机制帮助企业发现风险,并在对各类风险的情况进行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分析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制定恰当的风险管理规划,避免重大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影响的可能性。
第二,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结构。企业的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结构,分别由企业的各部门、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管理。首先,企业的各部门要对自身的工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自身工作的风险建立完善的管理规划。例如,采购部门要针对应付账款付款流程中付款审批不细致产生舞弊的风险进行防范;其次,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归口部门,要针对财务风险进行严格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都会在财务工作中形成节点,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中枢部门,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并结合财务风险的情况建立恰当的风险管理规划,按照各类风险的风险等级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以保障企业将风险控制在恰当范围内,避免财务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专业的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监督和管控,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再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对风险进行再控制的主体,要检查企业财务部门是否有效控制了各类风险,防范人员麻痹大意或者人员道德意识不足产生的问题。通过对财务风险进一步监督和分析,帮助企业形成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监控。
第三,明确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企业要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全环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流程体系。首先,企业要对各类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发现各类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各类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风险发生的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风险清单,在风险清单中录入风险名称、风险类型、风险影响、风险管理方案、风险等级等方面因素;其次,制定恰当的风险应对机制。企业在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要结合风险的影响程度制定恰当的风险管理规划,包括采用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接受四种方式对风险进行管理,例如,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购买保险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当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损失等不可预见因素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又如风险规避是将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避免风险产生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措施从源头上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对各类风险进行总结。企业在建立风险应对机制之后,要根据企业的风险管理情况对风险进行总结。企业可以将各类风险的应对方案形成风险数据库的方式进行记录,企业在未来遇到同类型风险时能够通过风险数据库对风险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制定应对方案,并针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改进企业的工作流程,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首先,改进企业的预算编制环节。企业的预算管理是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工作流程优化都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企业在预算编制时要对企业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保障企业的预算能够对企业各环节工作形成有效的控制。在开展预算编制时,企业要加强以下方面的预算编制:一是编制销售预算。企业在编制销售预算时,要结合企业的合同签订情况、市场运作情况、与客户谈判情况等方面的因素合理确定下一年度销售收入,并结合企业的销售收入预算确定销售费用等方面预算。二是开展生产预测。企业在编制企业预算时,要对企业的废品率、设备利用率、生产质量等进行测算,对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合理安排。三是优化企业的采购预算。企业编制采购预算,要对企业的采购付款计划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企业的采购工作情况对付款活动准备资金,让企业的资金管理规划能够跟上企业采购计划的步伐,形成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四是要分析企业的财务预算,通过对企业的各项预算进行汇总,编制企业的预计财务报表,并对企业的下一年度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资金缺口,若存在资金缺口的要合理确定企业融资方案;其次,优化企业的预算执行。企业财务预算执行中要确保具有刚性,不得随意调整。针对预算工作流程分析管理工作的要点,确保各部门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严格执行预算,并定期针对各部门的预算达成效果进行分析,判断预算是否存在重大差异,针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改进企业的工作流程;再次,优化企业的预算考核。在预算考核时,企业要健全奖惩机制,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企业在预算考核过程中要形成完整且清晰的考核指标,要求在考核之后针对考核情况落实奖惩。
第二,优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流程。首先,合理确定资金计划。企业的资金计划要按月度进行编制,在确定资金计划时要结合企业的各部门工作特点及预算要求,站在收支平衡的视角编制。资金计划编制完成之后,由财务部门进行分析,判断资金计划是否在预算范围内、相关项目是否有必要执行等;其次,优化企业的付款流程。企业在付款中要规范支出管理,确保企业的所有支出事项都得到严格的授权审批,并确保相关事项经过确认且真实、合理之后才能通过审核。企业的付款审批流程要结合付款金额大小明确不同层级人员审批的要求,例如,对于金额较小的付款流程仅需要由归口部门的负责人审核以及财务部门审核,对于大额付款要由总经理审核,有必要时经过董事会审批;再次,优化企业的票据管理机制。企业要确保票据得到严格的管理,防范票据被盗或遗失产生的风险,针对企业的支票等票据更要严格管理,并避免票据和印鉴由同一人管理的问题;最后,规范企业的费用报销流程。企业在费用报销时,要审核所有的报销单据是否真实、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报销事项是否符合企业的管理规定、报销限额是否合理,通过对报销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审核,确保报销的业务事项真实合法且符合预算要求,对虚假报销的情况要开展深入检查,查明原因并落实责任。对于不合规的报销要及时退回。
第三,规范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重点在于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盘点,避免账实不符的问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要以固定资产卡片的方式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全面检查,并且企业每年至少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对于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还应该不定期进行盘点,通过盘点的方式能够确保账实相符,并且在盘点过程中发现固定资产闲置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盘点完成之后,财务部门要和资产管理部门将盘点记录和账面记录进行核对,结合盘点情况查明账实不符的成因并落实责任,需要调整账务的在明确责任之后开展调整。
第一,加强财务和业务的数据共享。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财务和业务之间实现数据共享是企业财务工作信息化的趋势。在财务信息化的流程中,企业要确保财务和业务之间形成数据接口,可以借助ERP系统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集成在ERP中进行管理,并对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形成闭环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对企业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管控,帮助企业优化管理决策体系,确保企业的管理流程能够有效执行。
第二,定期维护企业的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建立之后,要通过定期维护系统的方式分析企业的信息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为企业的管理工作优化提供支持。企业要监督信息系统执行的情况,并在保障财务信息具有稳定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各层级人员的信息系统访问权限进行梳理,避免企业信息数据被篡改等风险。
第一,合理确定审计计划。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是合理确定审计计划,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审计,结合企业每年的风险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企业的审计任务[3]。在当前企业的内部审计要形成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机制,通过对企业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细致分析,帮助企业发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
第二,明确审计部门的定位。企业的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企业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定位,确保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防范的重要部门,负责审计目标设定、审计方案规划、审计流程执行等方面工作。为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由企业的董事会直接领导,并通过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职能,当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企业的董事会汇报,从而形成对管理层的威慑,形成不敢违规的局面。
随着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借助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各环节进行全面优化,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纠正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研究,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通过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障企业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的工作流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只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