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社交化传播对新闻节目制作产生的影响

2023-01-09 10:08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传统媒体社交

孔 兵

(庄河市融媒体中心,辽宁 庄河 116400)

1.新媒体发展概况

1.1 媒体发展现状概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9.04亿。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尤其2020年疫情期间,网络用户数量大幅增长。

新媒体业务的到来,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力量,也更好地适应了当下受众的需要。从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来看,带给媒体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促进了媒体环境下社交文化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观念和心态的转变至关重要,要清楚在新媒体崛起的道路上,社交化给新闻工作带来的改变。只有立足时势,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打造出更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1]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双向传播的特点使得用户之间互动性更强,能够更及时地得到效果反馈。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时,有助于建立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有效刺激用户购买欲望,营销达到的效果也更易于评估。新媒体用户规模不断扩大,覆盖用户主要以消费力强劲的中青年群体为主。其潜在的影响力提供了巨大的营销价值,新媒体营销将成为未来营销模式主流,各行业将继续加大新媒体营销上的投入。

1.2 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社交化新趋势发展分析

1984年,传播学者弗朗索瓦·萨巴指出,新媒体已不再是传统定义下的大众媒体,传送有限的信息给同质的视听大众。这是由于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日益多样化,就使得观众面临很多选择。新媒体的特点直接塑造了分众化和片段化的观众,尽管从数目上来说还算是大众,但是从信息接收程度来讲,不再是过去所谓的大众。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媒体传播形态产生极大改变,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社交传播网络也倾向圈层化模式。媒体融合不仅影响着社交互动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信息收、发者的信息传播需求等。因此,当前在媒体融合影响下的信息传播模式明显与过去大众传播的模式、格局有着本质的不同。

1.2.1 大众传播格局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改变

世界各个国家通过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全球层次上形成了密切的联系,无论是节目还是信息,都可以在全球实现畅通的流通。简单概括来说,信息传播的方式是由网络技术进行了人际圈子的重塑,由于人们对某一个话题有兴趣或者关注度高,就会迅速聚焦在一起,从而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出现了社交化的特点。比如一个财经行业领域的人,他的一些信息获得几乎全部来自朋友圈,社交脉络给了他几乎所有的信息。过去单一的媒体传播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民众的信息获取、传递、生产需求。

如此,依赖于权威媒体单向性传播信息的大众传播格局被打破,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也都是信息生产制造者。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大众传播思维、模式备受到冲击。很显然,如果新闻节目的制作、传输依旧循着老路子,那么,且不考虑传播是否能精准到位、到人,若依旧遵从旧的方式,仅传播对象定位能否正确就是新闻节目制作者必须考虑的一大问题。

1.2.2 社交圈补充大众传播

传统新闻生产思维下,生产者应该承担起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即,一些新闻专业人士、新闻生产者要严格把关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业态中,众筹和众包已经成为新的信息生产方式。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作者的特性,会导致社交圈优先成为新信息的出产地。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信息都是由社会普通大众首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送的,进而传播成为比较有热度的新闻。比如贪污腐败事件、都美竹事件、教师虐童事件等。在各类重大事故,如踩踏事件、地震、洪灾、疫情等的传播中,抖音、拍客的视频,微信朋友圈等,也在逐步成为新闻诞生的土壤。传统新闻媒体通过微信等一些新媒体平台针对这些消息,就会由记者进行采访,并开始直播,通过媒体的官方渠道进行信息的推送。记者在现场采访的同时,网民的微博和微信也在不断更新,社交传播始终会不断补充和演绎。这就是社交媒介和大众媒介互相传播的一个优点,民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更清楚的认识。正是由于社交圈的传播有力地对大众媒介进行了补充,推动信息传播更为及时和全面。

1.2.3 社交化让大众传播可以有效到达终端

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等一些大众媒介在受众覆盖方面会有一些限制,不能将节目信息精准送到受众,且在收听效果和在受众的需求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社交媒介就不存在这些困惑和问题。社交媒体不仅可以将疏离的用户聚集在一个媒介中,还能将用户的信息精准收录到后台,包括受众的爱好、年龄、身份、收入,甚至收听的偏好和时间长短等。

正是由于社交媒体具备这样的优势,所以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中,新闻节目的制作者才可以让信息更好地触达到用户的终端,实现良好的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目标。新媒体可以实现精准地细分,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有效的线上和线下的联动,带动传播效应,构建出新的传播渠道矩阵,有效弥补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不足和局限,实现传播的有效和精准。

2.新媒体的社交化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实现了形态的变革和创新。但是也不能对过去传统媒体的模式嗤之以鼻,而是要对社交化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融合,在不断的演进中,进行升级和转型,让新的传播形态为现代化的新闻节目注入新的力量,增强传播凝聚力,有效汇聚不同圈层的受众。

2.1 社交化传播特点

过去,就有传播学者提出了“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的观点。若是将传统媒体作为社会耳目口舌的延伸,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话,可以说,新媒体为人类提供人机交互的机会,更好地满足了人类感官更深层次的体验,这也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体验之旅。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受众社交圈的不断互动与交流,可以让人们极大地释放认同感和存在感,这就与过去传统媒体信息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有极大的区别。在人们和媒介互动共生的格局下,新闻传播也能够融合新媒体的诸多新特征,人们也可以参与到节目制作和流通的环节,这势必会改善新闻传播的效果。

2.1.1 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社交化的特征十分明显。人们对一些信息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新闻报道的内容,而是有了更多不一样的获取信息的方法。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传者的去中心化这一特点,但是传者的去中心化可以形成多中心,这样就给新闻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1.2 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受影响

受众在新媒体传播的社交浪潮中,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信息也不再是新闻权威部门才能有的新闻产品。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看法和意见。但是这也会给新闻权威机构的舆论引导带来不利的影响。[2]

2.1.3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向是单一的,在新媒体社交化的文化环境中,传播渠道逐步出现了复杂化和关系网状的特征。信息去中心化和社交媒体传播飞沫化,让新闻节目的健康传播备受影响。当权威媒体不再具有“一言堂”的传播优势后,在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影响下,权威机构和政府机构如果依然想构建起权威的传播平台,保障自己的传播得到理想的效应,就必然需要运用好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让新闻传播在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的基础上,维护自身信息传输的稳定性、权威性、公开性等。[3]

2.2 社交化传播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影响

2.2.1 选题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是新时期环境发展的基础,新闻节目制作者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可以促使新闻信息得到多次传播,衍生出更多新的话题,从不同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就可以显示,从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实现全平台覆盖。人们利用手机获取一些新闻信息,可以发表更多不一样的观点,这样容易形成一定的舆论环境。人们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可以实现交流,实现某个话题的热搜。一些新闻信息也可以通过一些醒目的字眼吸引更多人,以此微话题引发更多的人讨论,达到人人传播的影响,这就是新媒体社交化对选题的直接影响。[4]

2.2.2 工作观念影响

任何工作的进展,都离不开观念的创新。新媒体的社交软件中,一旦出现一些新的新闻,就会迅速被各大平台报道,有大量的用户收到推送的消息,人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话题的搜索。可以说,新闻已经不是由过去单一的工作者提供,而是在社交化的新闻环境中打造了一个新的媒体基地。过去新闻制作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新媒体只需要进行交互。可以说,新闻整合不是传统地将新闻信息进行整合,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更深的解读。[5]

2.2.3 新闻的整合

除了各种新媒体自身的新闻内容,需要对其他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将新闻话题与采编制作进行有效融合,用更多新的方式进行报道和传播,这就是新闻的整合。所谓新闻整合,其本质就是把大量的新闻进行筛选和过滤,对其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让新闻可以呈现出更多新的方式,从而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用多元化的视角对新闻进行分析和报道,不仅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价值,还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自媒体新闻的资源整合的优点,有利于受众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从而可以有更多新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事件。[6]

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改革措施

3.1 优化电视新闻制作流程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中,需要消耗很多人力和物力。新闻生产制作和发展效率比较低。电视新闻制作的成本比较高,有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在新闻节目制作中,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对新闻题目也要谨慎选择。其次,在进行新闻采访和拍摄的过程中,也要大力优化,对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新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尽管有的新闻经过了加工和整合,但是也要尽可能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将流程优化,从而减少新闻制作的成本。

3.2 加强节目形式的创新整合

新媒体最典型的优势就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放眼现在,35岁以下人群对手机有很强的依赖性,每天有大量时间游走在不同的社交网络上。这些人群对媒体的使用都是以自己需求为出发点,这就意味着某个别新闻节目对年轻人的生活产生不了太明显的影响。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促进电视新闻向社交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对新闻节目进行创新。比如湖南卫视的一些娱乐节目中,就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的作用,使观众可以围绕节目进行讨论。

3.3 工作理念的创新

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新闻工作者要突破过去的思想和理念,实现观念的创新。新媒体的优势,作为新闻工作者大家有目共睹,要看透新闻传播的性质和根本,树立全面发展的思维和理念。[7]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积极把握媒体融合的趋势,将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在发展中将新旧理念进行渗透和补充。过去传统媒体占据主要地位,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只有将理念扭转,才能正确认识新媒体的发展思路,对传统媒体的利弊有力权衡,从而推动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中,在新的移动通信工具的影响下,新媒体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不断锐减,这就使得新闻信息的环境和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变化。随着人们对新媒体节目质量要求的提高,也会带动新媒体的发展与创新,这就可以为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增添动力。作为传统电视新闻,在受到新媒体社交化传播的影响下,需要不断完善新闻制作流程和体制,给媒体发展带来新的思路。[8]总而言之,新闻工作者要立足于新闻媒体社交化大趋势,摆正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新闻工作模式,积极引入新闻传播的交互性能,为电视新闻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传统媒体社交
探寻电视新闻节目主播如何应对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