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策略分析

2023-01-09 08:58董安俊
小学生 2022年31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作业数学

☉董安俊

一、减负增效概述

减负增效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为减负,另一方面为增效。“减负”在教学中的应用含义就是要“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负担”,具体就是减轻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学习与作业负担,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增效”就是“增强教育的功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效率”,突破以往只重视分数的现象,形成既重视知识的获得,也重视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模式,增强小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与减负教育思想的均衡性分析

(一)素质教育改革的迫切性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大多以成绩作为指标,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能力,就必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获得教师与家长的肯定,但在提高成绩的过程中,也忽略了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发展。在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当代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全面创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1]。

(二)落实减负思想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高,盲目攀比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由此可见学习目标的单一性,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而学习,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额外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背景下,若不贯彻并落实减负思想,学生的负担过重,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落实减负思想,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学习,避免更多的学习负担,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开展减负工作。

(三)减负增效的可行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减轻压力与提高教学效果并不是对立关系,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反而能够通过减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因此,实行“减负增效”方式是必然的。“减负增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有关,教师要深刻意识到素质教育与“减负增效”的重要性,能够均衡二者,设计高效的教学方案,全面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2]。

三、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落实“减负增效”的思想,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获取更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数学学习。由于数学学科的知识点较多,必须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减负增效”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众多学习任务的压制下,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解决已有的课业问题已经占据大半时间,缺少探索数学本质的时间。因此,效果未能达到期待值。落实“减负增效”措施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争取更多预习与复习的时间,才能消化当节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善于反思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小学阶段作为打基础的时期,大部分学校的学习强度不统一,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还未能完全适应,且心理负担较大,容易对自身的学习状况产生怀疑,负面情绪的存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为了提高课业完成的速度,会减少休息时间,进行学习与补习,难以保障学生的学习精力,学习效果反而不理想。通过“减负增效”理念的贯彻,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压力得到充分释放。

四、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一)更新减负增效的教育观念

教师是主导教学的主体,是实施“减负增效”教育改革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观念,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角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现有效的减负增效。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走出去”,深入学习“减负增效”的相关政策,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减负增效”意识[3]。其次,教师要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将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与提高课堂效率相结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要深入贯彻“减负增效”的教育观念,杜绝无节制的知识拓展。大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要不断拓展更多数学公式和解题方法等,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难以完全掌握。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减轻学生的负担,适当拓展难度相当的数学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熟练。

(二)精心备好每一节数学课堂

“减负增效”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程度,一节课40 分钟,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就必须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备课,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可以利用集体备课形式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扬长避短,在思想的碰撞中发挥各教师的优势,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立数学备课组,设置固定的备课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其次,在备课过程中可利用学案导学制,利用教学案引导学生学习,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主备课的老师可编写教学方案初稿,经过讨论完善并修改教学案,提高教学案的质量,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收到教学案时,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完善数学教学的各环节,进行个性化备课,提高课堂效果,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三)选择适合的数学教学手段

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运用新型教学手段,突破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维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例如,在学习《加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作为小学生学习加法的基础,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加法的过程,如讲解“3 +4 =?”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将其转化为实物计算,将其中的3 转变为3 只小白兔,又跑过来4 只小白兔,将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答案,为7 只小白兔,最终得出“3 +4 =7”。学生既能够简单得出答案,还能理解加法的涵义,消除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四)简化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并通过课余时间进一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中重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更偏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环节较为复杂,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压力,还会降低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并简化各环节,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且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相关知识,课外时间还能够拓展与思考,充分融合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主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小数的概念,并应用小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设计教学环节,尽量简化教学环节,避免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在课堂上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在课余时间内进行拓展,掌握拓展知识的量与难度,结合实际案例解决数学问题,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

(五)创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行授课,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运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需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肯定学生的想法,切勿否定学生,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不自信心理。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时,为了降低学习的枯燥,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如将教室变为“小超市”,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示出超市内的物品,并进行标价,制作人民币的玩具卡片,使学生分角色扮演售卖者和购买者,模拟真实购物情况,在真实情境下熟练掌握人民币的换算知识,并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超市购物场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健全数学教学的管理机制

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刻贯彻在“减负增效”观念的背景下要健全管理机制,才能够开展更有规范性的教学活动。首先,要科学设置课时,作为基础性学科,数学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课时的设置必须要合理,若一天设置3 ~5 节数学课,不仅学生难以消化知识点,教师也会疲惫不堪,教学效果不增反降。因此,数学学科的课时安排必须要合理,保证课时适中,每节课都有确定的学习任务,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增强学习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好自习课时间,在自习课中要求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鼓励教师到自习室进行指导,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学生能够直接在自习课中探讨,减轻课外负担。另外,学校可采取导师制方式,也就是将教师与薄弱学生结对,加强薄弱学生的课堂关注与课后辅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协调各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讲究恰到好处,把握课堂教学的难度,控制各环节教学的时间分配,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控制容量,实现充实、高效的数学课堂。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与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如展示统计图、多边形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合理设计学生的数学作业

合理设计数学作业能够有效实现减负。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过多作业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分数,但学生的压力过大,学生极有可能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必须要遵守“减量增质”的要求,保证作业的数量、质量与难度符合学生所需,突出重点。

首先,作业设计必须要有趣味性,符合小学生活泼的特征。兴趣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才能保证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其次,要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之间具有差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还可以先设置较简单的作业,再慢慢增加作业难度,充分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业。

五、结语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要想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贯彻“减负增效”的观念,将“减负”与“增效”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数学教师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合理设计数学作业,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作业数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作业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