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溪乡调查精神对新时代党建的经验启示

2023-01-09 08:36刘福花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苏区同志群众

●刘福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三到才溪调查研究,指导才溪革命实践,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才溪乡调查所体现出来的执政为民、民主执政,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清正廉洁、艰苦奋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与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一脉相承密切相关,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一、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苏区时期,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民主执政,对苏区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这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可以窥见,为今天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一)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探索总结出来的执政理念的核心,这一理念在苏区执政时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毛泽东同志在闽西,指导当地党组织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诉求,使广大农民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解放,体现了共产党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在才溪乡调查期间,毛泽东同志深入群众,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1930年6月,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到才溪时,为家里老弱病残劳力缺少又遭火灾的才溪乡溪西村村民陈美兰召开了乡苏干部会议,指出“组织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是革命工作的两大任务”[1]。建议发动群众的力量,开展帮助互济活动。在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下,乡里的干部带动东村和西村群众献工献料,很快修好了陈大妈的房子。毛泽东同志还来到红军家属孔菊姑家里,了解她的生活境况,询问苏区干部是否来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当年毛泽东同志一心为民,在才溪苏区干部中起了模范带头作用。才溪苏区干部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工作的两大任务,在长达5年局部执政中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他们处处为民着想,访贫问苦,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衣食柴火、过桥过路等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了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赢得才溪人民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革命,紧跟党走、永不变心。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取全国政权,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党顺应了民意,得到了民心,获得了民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总结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第二个是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我们党执政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老百姓最朴实,党和政府真心为他们谋利益,他们就会从心底感激支持党和政府。我们党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过去依靠革命斗争的手段打土豪分田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今天我们要依靠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进一步通过制度化方式来进行落实,把人民急难愁盼的事情解决好,把人民期盼的制度制定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取得群众支持,把利民惠民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宣传发动群众,深入群众、靠近群众,了解群众的看法和要求,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局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关爱人民,体察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

(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更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毛泽东同志对苏区基层政权建设极为重视。他认为“民主建政、基在乡村”,基层民主制度对于基层政权巩固尤为关键。当年,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指导下,才溪苏区实行代表大会制度。根据选举法令,实行民主选举,选举前做充分的宣传动员,张榜公布各职位候选人名单,发动群众批评监督,注意工人、妇女代表比例,以确保工农群众能够选举出自己所信任并代表自己利益和意志的乡代表参与政权的管理,满足了劳苦大众要建立一个民主政权的理想,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同志的《才溪乡调查》对才溪的民主选举给予了很高评价:“上下才溪的选举是一般成功了的……都充分执行了中央政府的选举训令,成为苏区选举运动的模范。”[2]由此可见,才溪苏区的民主选举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受到监督。同时,为了使代表大会制度更加贴近人民,使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要得到及时的反映,才溪苏区还建立了村代表主任制度,代表与居民发生固定关系,乡苏维埃下设许多委员会,这些基层民主制度强化了基层政权与群众的联系,保障工农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强调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命题。才溪苏区民主建政的实践为今天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规范群众参与基层政权、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管理,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自治的方方面面。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好村(居)民代表大会、村(居)民小组会等群众自治制度,加大党委、村(社)务、财务公开力度、扩展公开范围,探索建立由村(居)委会、社会组织代表、村(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协商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五大民主权利。第三,坚持基层民主自治的法治化、制度化。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

二、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我们党要赢得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优良革命传统,与新时代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精神相通,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百年党史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层面上的高度概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彰显了我们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一伟大建党精神之魂。我们党在幼年时期理论准备不足,党内同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就是体现在共产国际派中国的代表、顾问和中共领导人身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和各种指示命令的思路与领导方式,而另一种倾向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即以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为重点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由于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主张与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当时教条主义的许多规定做法要求相悖,领导职务发生过多次的变动。尽管处境十分艰难,但是毛泽东同志坚持真理、忍辱负重,没有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消极或者放弃自己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主张。为了探求“我们党要不要、能不能、如何建设苏维埃政权?”“战争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有没有必要、可不可能?”等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于1930年到1933年先后三次来到才溪寻求答案,总结推广才溪乡基层工作经验,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信念。

思想建设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基础性建设,它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如此重要,它从哪来?共产党人怎么坚定?答案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三到才溪调查研究,创作了《才溪乡调查》这篇雄文,依赖于他对马列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很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而我们党内出现“左倾”等错误,根源在于当时党内主要领导人缺乏对于马列主义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今天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真正在理性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成果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信心,不人云亦云;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把理论转化为我们实践工作的有益指导,坚持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体现了我们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品格。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进行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导致革命根据地陷入危险境地和经济恶化。特别是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纠集50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到1933年春夏根据地“工商业凋零,日用消费品(主要是食盐、布匹、药品)奇缺,价格昂贵,部分地方如汀州、上杭、雩都、瑞金等县发生缺粮饥荒。”[4]另一方面,“左”倾错误思想日益抬头。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者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先后在党内推行“过左”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上级干部,仅仅知道发布指令、制定决议,却不了解乡、村基层苏维埃的具体实际工作内容。不少干部害怕做群众工作,认为革命形势严峻,群众会抵触当红军。与此同时,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忙于革命战争,漠视苏区的经济建设。受冒险主义、保守主义的瞎指挥,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挽救中国革命,1933年11月,毛泽东同志深入到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指导全局工作,推动苏区根据地建设,以其成功的实践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在根据地建设上的各种谬误,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具有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同错误的路线作坚决的斗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坚持”总结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其中第八条经验坚持敢于斗争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在斗争中成长壮大,不畏强敌、不惧风险的政治品格。敢于斗争是一种精神,也是理解和处理矛盾的一种谋略,才溪乡调查就是当时毛泽东同志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推动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策略与工作方法,作为制胜的谋略,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必胜充满信心。当前,在国内外斗争形势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一是面对改革发展的错综复杂、疑难杂症,要发扬斗争精神,敢啃硬骨头,遇事不推阻,遇困不退缩,遇难不畏惧,沉下心、沉下身子去实地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干工作,迎难而上找到结症所在,勇于担当对症下药,让问题迎刃而解。二是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代表人民说话办事,敢于与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斗争,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三是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错误思想、错误言论和错误行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敢于亮剑、据理力争、坚决抵制。

(三)坚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清正廉洁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百年党史红色精神谱系之魂。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作风,这一作风在才溪乡调查期间有口皆碑。1930年6月初,毛泽东同志从江西寻乌长途跋涉步行到才溪,住在下才溪上坑村,他住的房间没有办公桌子,警卫员从老百姓家里借了一张四方桌。毛泽东同志习惯每到一个地方总要住在群众家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允许别人在生活上给他关心照顾。毛泽东同志第三次到才溪时也是与群众一起生产生活、同甘共苦,“在上才溪调查期间,住在石娣子的家里,摊大铺,3个人一起睡,吃饭在乡苏,早晚常帮助房东扫地、挑水,还帮金行的嫂嫂劈过柴。”[5]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光辉榜样。才溪苏区干部白天自带饭包去办公,“帮助红属:带饭包(不带菜),带农具,莳田割禾也是这样”[6],穿着草鞋去闹革命,晚上打灯笼走山路去访问贫苦农民。“不吃群众一粒粮”“每天只有一角五分的菜金还要节省出来救济当地的苦难户”[7],非常节约廉洁、艰苦朴素。

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步跨越,个别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动摇,丢掉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于是工作作风拖沓散漫,贪污腐败,生活作风腐化等等,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自上而下逐步推进。新时代条件下,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就要以伟人为榜样,廉洁自律、艰苦奋斗。首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淡泊名利,坚定到困难的地方接受磨砺的思想自觉,从灵魂深处打牢崇尚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思想根基。其次,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慎独慎微慎初,不失小节,严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把艰苦奋斗的作风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和作风,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端正思想路线、改进工作作风、转变领导作风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既是党的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障。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楷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后来在起草《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时强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9]。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讲的“发言权”指的是领导干部所独有的决策权,这就说明,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不做好正确的调查,就不了解客观实际,就没有决策权,实际上指明了要把实事求是作为党制定政策的生命线。正因为毛泽东同志崇尚实事求是,善于乐于到基层去进行调查研究,是他的一大特点。毛泽东同志三到才溪就是很好的例证,特别是第三次,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情况,他决定驻村开展全面具体的社会调查,并且甘愿做小学生,虚心地向群众请教,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对才溪乡的行政区划、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且通过窥斑见豹,基本上把握了当时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及实际工作情况,为中华苏维埃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作风,对于我们今天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搞好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入实际做正确的调查研究,才能减少工作当中的失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是干部在工作中避免刻舟求剑、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的重要法宝。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走进工作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深入到机关、厂矿、学校、车间、田间地头,深入到问题最突出的第一线,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的把基层一线真实情况摸清、摸实、摸透;通过沉到基层一线获得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信息后,立足于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分析,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调研成果作为决策依据和参考,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指导。

(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早期关注群众力量的杰出代表,在创建根据地,探索党的革命方法、革命道路过程中,他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群众,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什么要做调查研究?因为不了解情况。谁了解情况?人民群众。为此,毛泽东同志非常注重向群众求实调查,他一到才溪乡,就召集群众开各种调查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除了开调查会,毛泽东同志还深入到上才溪妇女代表林宝姑家、红军烈士林俊的家、贫苦农民银连子、太生子等人的家访贫问苦,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在才溪乡调查期间,毛泽东同志还亲自到乡间去实地走访,和当地百姓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帮助群众耕田、插秧、劈柴,在同甘共苦的过程中与大家谈心,在尊重群众的前提下引领群众、改造群众。例如,他看到有群众用长竹管把水引到家中,就建议他们也用同样的办法,将水引入旱地变成良田。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是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典范。

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明确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各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党员干部要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第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是强党兴国之根本。第二,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以脚步丈量民情,走进群众,将群众当亲人、当朋友,通过拉家常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多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本着一切为了群众的初心,了解群众的需求,真诚为他们服务,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第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离不开基层实践,离不开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把规划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鲜活的基层实践当中汲取智慧。走出办公室,走到基层,才能倾听和看到群众的创新创造,才会有主意,规划计划才会符合实际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求真务实谋发展,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指做事的态度、方式、精神风貌和风格,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和才溪苏区干部一心为民办实事、谋发展,彰显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针对土地革命后,才溪大部分男子都去参加红军,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号召“要充分发挥妇女作用,把妇女组织起来学犁田、耙田、莳田。”[10]在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才溪苏区干部把留守的妇女、老人、儿童组织起来参加生产,特别是妇女承担起了后方生产的重担,“耕种主要依靠于女子”[11]。此外,毛泽东同志在才溪还提出把耕田队提高为互助组,并倡导建设文化卫生事业,指出:“学校可以扩大些,提倡学文化,白天忙,晚上可以办夜校”[12],教导才溪苏区干部要重视收采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办好药材合作社,组织中医,解决群众医药不足的困难。毛泽东同志的求真务实激发了才溪苏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他们真抓实干、创新创造,把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和设想变成了现实。1931年,中央苏区第一个劳动互助组劳动合作社在才溪正式成立,通过互助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发展农业生产。《才溪乡调查》显示,毛泽东同志第三次到才溪时,才溪苏区开办了9所日校、12所夜校、50组识字班,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超过半数,极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同时,“才溪的药材合作社迅速发展,社员从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200多人,医务人员增加到9人,在扩红、支前运动中发挥了作用。”[13]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求真务实谋发展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

今天改革迈入新阶段,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任务更繁重,问题更复杂,环境更严峻,求真务实这一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又突显出来。对此,非常必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破除“四风”问题。第一,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级的政策精神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防止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创造性、灵活地把中央和上级政策融会贯通在本地有特色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决定转化为各方面看得见的实际。第二,从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诉求出发,深入实际,切实了解群众的疾苦、诉求和生活状况,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第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干事创业、勤劳致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造福全民。

猜你喜欢
苏区同志群众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多让群众咧嘴笑
OVER THE RAINBOW
苏区创业致富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