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国功 戴 聪
江西教育出版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作家邵榕晗的《狮王》(2021年6月出版)。这是一部以传统技艺“北狮”的命运为主线表现民族抗战主题的儿童小说。作品围绕舞狮少年孟冬在抗战烽火中的成长历程展开,在革命叙事中融入山东沂蒙地区传统文化的思想火种与情感因子,细致刻画出民族危亡之际民间艺人对“北狮”的坚守与传承,生动诠释了中国人在抗日救亡情境中表现出的精气神儿,奋力奏响了中华民族在顺境中蓬勃、逆境中坚韧的慷慨之歌。
建构抗战题材的儿童文学新范式。虽是抗战背景下的人物与故事,但《狮王》有别于传统抗战题材叙事范式中对英雄人物、战斗场景的着意书写,在描写对象、言说方式、表现范围等层面表现出有力的突破与新变。小说回归儿童本位、贴近日常生活,用白描手法叙说舞狮少年孟冬的成长故事,以普通孩童纯真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与触碰战争的伤痛、现实的艰辛以及人性的温度。独特的儿童叙述视角消解了叙事者孟冬与读者间的疏离与隔膜,使读者自觉跟随孟冬的视线穿越血色烽火、历经兵燹离乱、感受“北狮”的斑斓图景、体悟全民抗日的精神力量,在阅读中收获沉浸式的冒险体验,达到与书中人物的共情状态,增强与作品之间的亲近感。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扬弃了传统正面人物的脸谱化、神圣化倾向,注重开掘人物的本真面目,如孟冬直面战斗的胆怯畏惧、阿怀急于参战的鲁莽冒进,充分表现了个体的真实以及人的个性。此外,立足沂蒙故土,作家巧妙地将悠远的历史苍穹和丰饶的民间大地联结起来,促成抗战题材与传统文化题材的有机融合,为儿童文学的多样化建构提供了良好模板。
描绘儿童文学文本的宏大时代图谱。迥异于新世纪儿童文学流行的“小空间”建构,作家将目光投向更为宏阔壮观的民间天地,将儿童文学文本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从创作伊始就展现出成熟作家的开阔眼界、丰赡思想以及雄健笔力。小说以舞狮孟家这一饮誉沂蒙数百年的“北狮”世家为切入点,将“北狮”跌宕起伏的命运走向、孟冬曲折艰辛的成长历程与20世纪30年代末日寇入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纵横相接,搭起结构齐整、脉络清晰的故事框架,推动个体成长与民族国家命运达到深沉的共振。逃难离家、爷孙失散、随军寻亲、巧遇方家、徐州噩耗、坚拒舞狮、杀身成仁等故事情节被揉搓成线、细密编织,形成兼具文学张力与历史厚度的叙事文本。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陆续登场,以多元化形态与方式表现抗日救亡、捍卫家国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民族正觉醒、全民在抗战的恢宏且生动的历史长卷,在作者的笔下徐徐铺开。
彰显厚重的地域特性与文化意蕴。沂蒙是作家文学世界建构的精神根脉,浓厚而深重的乡土情韵在小说《狮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蕴含鲜明地域色彩和民俗风情的过门钱子、棒子面粥、火狮子、烙馍卷馓子等元素共同营造了饱含沂蒙风味的童年世界。小说选取承载着沂蒙百姓美好情感与理想寄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狮”为叙事核心,着力挖掘“北狮”身上悠远绵长的民间韵味与百年传承的厚重感。但小说并不满足于“北狮”民间风情的单一呈现,而更致力于在抗战语境中诠释与推进以“北狮”精神内核为代表的文化坚守,细致刻画民间艺人挽救颓势、寻求后继、坚拒舞狮、以身殉艺等艰苦抗争,突出展现其传承民族技艺、守护文化根脉的抗日姿态以及宁死不屈的家国情怀、民族尊严和历史担当,纵深开掘向苦难而行的守护与传承中更为深沉的“文化抗战”意义。对战时的人们而言,“北狮”是他们情感气韵、个性心理和审美意趣的凝聚,是民间精神与文化灵魂活的显现。文化不灭则民族永存,保住“北狮”的根与魂,即守住了人们心灵皈依与感情寄托的精神家园,阻断了文化被侵略、民族被征服的可能,坚定人们一致抗日的信心与勇气。这是对“北狮”精神意蕴的深刻解读、对文化助力抗战的深层思考,反映出作家对滋养其文学生命的乡土传统的温情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