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芳 蒋建平 姜阅
要从“完善标准化考核及奖励机制,增强科技人员主观能动性”“强化标准化培训、管理及合作力度,提升科技人员标准化业务能力”“加强国际标准资源整合,拓宽科技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的标准化能力
标准是激发科技市场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抓手。在以标准推动科技创新、助推“重要窗口”建设的进程中,科技人员的标准化能力至关重要。目前浙江科技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仍存在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渠道不畅等短板,进而制约了科技创新,需要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的标准化能力,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融互促。
动力不足。部分科技人员认为标准化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对标准化的重要性认知不深,缺乏标准化工作的内生动力。例如,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对标准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机械制图需符合标准格式的层面,或是作为“跟随者”被动实施现有标准,缺乏主动创新制定高水平标准的“领跑者”思维,导致其产品研发、专利开发与标准编制缺乏协同性。2020年度的浙江省标准化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浙江主导制定国家标准数分别占当年颁布国家标准总数的6%~6.5%,企业主导制定国家标准数无明显增长。同时,主导和参与制定标准数均保持正增长的地市只有6个(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其他地市均无明显变化甚至是负增长。
能力不强。一是缺乏标准化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但多数科技人员只懂技术、缺乏标准化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这就导致科技人员在研制标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检索标准文本时,不会用正确的关键词搜索;在提炼关键指标时,未能把客户以及市场需求转化为可量化、可检测的关键指标,并基于国内外现有标准进行比对展示其产品的先进性;无法运用标准化工具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撑。二是缺乏对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部分科技人员在组织标准制定与实施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例如,在标准研制阶段,未能协调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制(修)订标准,往往是一家企业闭门造车;在标准监督与评价阶段,不能对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如何将标准化的思维与方法运用到企业创新实践、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渠道不畅。一是不了解国际标准的工作程序和要求。调研发现,浙江科技人员对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情况、标准编制要求、国际标准研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都知之甚少。二是缺乏国际间沟通、协调的工作经验。制定国际标准是各国抢占产业高地的重要途径,其背后往往涉及各国利益的博弈。国际标准编制工作需要科技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经验,寻找相关方的利益切合点来共同推进标准研制。当前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1.8%,另据2020年度的浙江省标准化统计监测数据,目前浙江仅在茶叶、船舶与海洋技术、电子商务交易保障领域拥有3家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大部分科技人员都不具备标准国际化工作经验,缺乏参与国际标准编制工作的途径。
完善标准化考核及奖励机制,增强科技人员主观能动性。一是优化标准化业绩考核机制。针对科技项目实施类人员,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将其运用及实施标准化的能力纳入考核;针对基础研究类人员,鼓励相关单位将其标准创新举措及成效纳入成果范畴;同时,人力社保部门应将标准化人员的资质认定列入技能等级认定范围。二是完善全过程、多渠道、多形式的标准化激励机制。政府主管部门应表彰奖励标准化工作表现突出的企业;企业需合理分配使用政府的奖励资金,或自筹资金加强对标准化先进集体、个人的激励,对在标准获批立项、意见征集、报批发布、宣贯等关键环节做出贡献的员工,分阶段予以奖励;同时,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增加相关福利,创建良好的标准化人才发展环境。三是拓展标准化宣传途径。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宣传手段基础上,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播互动交流等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标准应用经验以及标准创新案例,培育社会标准化氛围,提升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普及程度。
强化标准化培训、管理及合作力度,提升科技人员标准化业务能力。一是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标准化培训工作。加强对企业高管的培训,推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建立企业标准化总监人才库,提升企业高管的标准化战略规划水平及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学院型、继续教育型、应急型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标准专员等科技项目实施类人员的标准知识和实操型培训,提升其标准应用实施能力;加强对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类人才的标准思维培训。针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人员,优先开展标准化思维、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培训。二是构建内外沟通、上下合力的企业标准管理新格局。标准化管理部门应协同行业协会、质量检测机构、媒体等机构,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借助数字化科技,实现对科技人员标准化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与管理。加大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的自觉性。三是促进标准工作利益相关方的开放互动。提升企业的开放合作意识,加强与各领域的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园区管委会、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咨询服务公司等标准化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打破标准化研究部门与企业间的壁垒,建立内外互通的双循环渠道,促进标准知识从研究部门主动向企业转移,同时推动企业标准化需求等信息及时快速回流至研究部门,形成标准研制的良性循环圈。
加强国际标准资源整合,拓宽科技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一是加强国际标准资源信息的采集和研究。标准化管理机构应联合企业、标准化咨询机构和研究部门,分领域开展国际标准化资料收集与研究工作。建设国际标准共享信息平台,根据企业对标准化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资源服务。例如,为企业提供与其产品研制、生产及管理工作相关的标准文件,相关产业的标准化趋势分析报告、国内外标准化活动资讯等。二是健全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生态。鼓励高校引进具有国际标准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并给予政策支持保障国际标准化专家有延期退休的选择空间;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由国际标准化机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组织的各项标准化活动,如国际标准提案起草工作、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或注册专家的申请、国际标准化会议活动等;选拔“领军人才”,巩固国际标准化组织现有任职优势,以老带新传承国际标准化经验和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国际组织领导职务。培育“骨干专家”,依托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家团队,挖掘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充实国际标准化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