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

2023-01-09 04:10:21刘建宗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5期
关键词:病害公路桥梁

刘建宗

(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0 引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保障至关重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不仅在施工建设期间要依靠各项专业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达到建设效果,在施工建设完成之后也要对各项病害问题加以防治,做好针对性的养护操作。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达到项目管理的标准,同时也可以避免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利影响,延长使用年限。

1 公路桥梁施工的养护管理工作分析

1.1 明晰管理责任

在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工作中,养护操作是重点工序。养护管理需要构建健全的责任制。通过明晰管理责任,能让专业的养护团队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操作。负责人应当根据养护的要求和项目的特点,划分具体的工程养护任务,要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在明晰管理职责的前提之下,使其按照要求进行养护,达到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目的。同时,工作人员应了解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之前需要分析技术应用的具体特点,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养护工作方案。同时,也可以减少公路桥梁项目在投入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1.2 对桥梁工程加强检查

桥梁检查工作是非常专业的内容。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经常检查、定期检查以及特殊检查三种检查方式达到质量和安全控制的目的,应当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项目的具体情况确认检查范围。工作人员需对桥面设施,桥梁上部、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等相关结构进行全面的排查,根据结构特征确立检查的方式。

定期检查是对整个主体结构附属构造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跟踪检验,在检查后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对技术性能进行评价。而桥梁技术状况、病害产生原因、承载性能等的检验应属于特殊检查的形式,这种检查应当在专业工具的帮助下进行。进行日常检查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目测+简单”的工具检查法,达到有效检测的目的,此时需要设置检查周期,通常每月两次即可。倘若桥梁工程项目的局部区域病害过于严重,也可以适当增加频率;倘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病害问题,可以转换为定期检查。对项目的缺损情况、缺损范围、缺损类型进行明确,通过准确记录相关数据,进行修复方法的考量,以达到保养的目标。定期检查可以以“目测+仪器”的检查方式,周期可以设置为每三年检查一次。如果项目的结构较为特殊,此时可每年检查一次,甚至可以半年检查一次、每季度检查一次,具体应根据项目的情况,交由相关的资质检查队伍进行判断。检查时应当选择“检测+试验”的方式,对区域结构的病害程度、病害成因等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更加完善的维修管理策略。

1.3 按照要求完成养护管理工作

公路桥梁项目的养护工程可以根据养护的要求和特点分成小修保养、中修保养、大修保养以及改建等项目类型。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可以根据项目的类型、病害的程度、桥梁工程项目的具体性能情况来综合确认项目的养护管理方法。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公路桥梁的使用情况进行确认,仔细判断桥梁结构的性能问题,从而选择合适的养护策略,达到提高项目整体性能和质量的目的。对于第一、二类项目,可借助小修保养形式,高效防控病害。中修项目,通常可应用于三类桥梁,主要是以防止病害扩大,维护项目正常运作为目的。大修项目通常适用于四、五类桥梁。大修项目在进行管理和养护操作时需要制定明确的方案,从而使项目的养护管理操作更具专业度和安全性。对于特殊部位应进行详细检查,结合大修或改修项目的养护形式与具体要求,综合设计养护方法,确保公路桥梁的各项性能和指标达到专业要求。

1.4 不断创新养护形式

工程建设团队还要根据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专业的勘察。根据勘察结果,设置明确的养护管理制度,使后期的相关人员在开展养护工作时能够更加专业化。养护管理时应投入足够多的资金,按照科学的方式分配资金,做好预算控制,明确养护目标。同时,要制定针对性的计划,更好地完成养护过程。要分阶段进行养护,核实养护工作的进度,在达到养护进度控制目标的前提下,保障养护水平,合理分配资源。通常在设置养护方案时,要使方案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按照专业流程执行各项规定,努力提高养护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明确养护目标和流程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方法。在具体施行养护方案时,也能够按照特定的管理程序,把控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内容,将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同时可以利用生物防护技术等专业技术形式,提高养护的效果。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保障建设项目的功能作用。在达到养护目标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降低资金投入度,合理分配建设成本,提高养护工作的整体效益[1]。

2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质量管控方法

2.1 对材料质量进行管理

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建设质量控制工作非常专业化,其中相关建设材料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效果。对此,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针对公路桥梁工程的各项建设材料,进行分阶段的控制。在材料投入现场之前,应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将材料交由专业的质检团队,根据材料的类型,进行性能等的检查,判断其是否满足施工建设标准,也要做好相关登记工作,为后期的核对和整合奠定基础。材料采购应当进行充分调研和考量。在材料采购之前,要核实工程项目的造价方案,从而在有限的资金前提下,做到选择最优质化且最适合公路桥梁项目建设要求的材料。采购人员要核实材料供应厂家的信誉和资质,尽量选择大厂家进行合作。同时,应当强调材料的性价比,在同等质量的材料中选择价格最为实惠的材料。进行建设材料管理时,应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进行分类储存。在材料储存区域要设置防雨棚,做好防潮湿处理。要避免材料由于质量问题而影响公路桥梁建设的效果。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各项性能,才能够使材料投入使用时的效果达到最佳化,避免材料缺损问题的出现,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同时,也可以保障项目的综合建设质量,为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2]。

2.2 对桥梁钢筋结构进行相应的防护处理

在公路桥梁施工项目建设时,为了使项目结构更具稳定性,工作人员应加大钢筋结构的防护力度,避免钢筋材料被腐蚀而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对桥梁建设规模应进行深入分析,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和类型做好等级划分,为后续的养护工作奠定基础。关于桥梁的病害治理,应根据桥梁的分类,确立好具体的等级情况,不断完善相关防护措施。要坚持内外兼治的原则,对腐蚀的钢筋完成高效处理,提升建设结构的承载能力。实际施工建设时应根据桥梁项目的施工情况,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妥善进行保养。同时,也要根据项目的建设环境,对有关的干扰因素进行控制,确认防护措施,采取多级防护的方式提高项目建设效果。譬如,可以使用固化剂、树脂调制防护剂等防护材料对钢筋进行防护和保养,避免钢筋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的黏合度不佳,影响到材料的质量。通过有效预防和治理病害问题,也能够达到项目建设的标准,从而使公路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保障。

2.3 有效预防处理碱蚀问题

公路桥梁施工建设时还需要做好排水设施的建设工作,避免雨季积水导致结构被破坏,避免雨水对公路表面产生碱蚀,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时,操作人员要按照流程严格执行相关施工计划,提高项目的建设效果,避免公路桥梁结构被水体腐蚀。施工后也需做好维护操作,对表面的腐蚀问题进行防护。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专业调研,采取有效处理方案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水平。通过排水设施建设,避免渗漏等问题的发生[3]。

2.4 有效控制路面沉陷问题

公路桥梁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过渡段路基的沉降量问题进行严格把关和高效控制,减少路基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陷的概率。当出现公路过渡桥梁交错式沉降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以持续斜坡沉降的方式进行代替。在地基回填操作时,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回填土,从而进行专业操作,有效保障项目地基结构的建造质量。地基施工后也需对地基结构的渗水量、降雨量进行综合防治,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排水,确保地基结构的干燥状态。工作人员需根据公路桥梁的使用需求,完成相应的处理工作。

2.5 高效控制裂缝问题

公路桥梁项目的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而裂缝的持续恶化会给公路带来隐患,同时影响正常的车辆出行安全。对裂缝问题的处理应由专人负责,要控制好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建设材料质量,达到高效施工和专业化质量控制的目的,从根源上解决裂缝问题。同时,应定期对公路桥梁项目进行巡视,倘若出现裂缝现象,要及时探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裂缝处理手段,避免裂缝问题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做到保障项目使用功能和整体建造效果,延长项目的整体使用寿命。

2.6 高效改进后期的保障系统

建设企业还需研究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以体系作为支撑,使公路桥梁项目的施工过程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单位也能够控制好各项技术操作,做到材料的质量把关,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4]。

2.7 开展质量监督

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不仅是对材料的质量控制,还应包括对施工工艺、工程建设设备、工程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构建责任监督机制,使工作人员能够负责具体的管理任务,定期上报管理成果,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各项管理操作,把控好监督力度。通常应对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管理范围和内容进行明确,避免某一任务存在多名负责人的情况,使组织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针对性地完成实时考察和监督管控。当发现公路桥梁施工的各项隐患问题时,应当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商讨方案,完成整改。通过加强监督工作,也能够在公路桥梁建设期间保障整体的建设水平,做到质量把关。

3 公路桥梁养护新技术的应用

新的公路桥梁养护技术可以针对桥梁常见的病害问题进行养护,提高项目整体的安全性,减少项目的损害。

3.1 预防性养护技术

随着养护技术的发展,在众多的公路桥梁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对病害问题进行提前考量。预防性养护技术通常借助搅拌机将乳化沥青、骨料、水、添加剂、填料等按照特定比例搅拌均匀,摊铺至路面。待材料硬化之后,可进行稀浆路面封层,使路面更具耐磨性。稀浆封层相较传统人工养护更具效率,可以大面积铺装,节省了养护时间。

3.2 储存式冷铺修补养护技术

储存式冷铺修补养护技术在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中也发挥着鲜明的作用。桥面材料以沥青为主,沥青材料可保障桥面结构的稳定性。储存式冷铺修补料能够进一步修补病害。使用新型建设材料对桥面破损部位进行修复,通过采购专业的原材料,提高材料的压实度,使材料的受压强度得到保障。作业时针对储冷沥青修补料应先完成热态拌和,待材料冷却储存后再进行铺设。这种技术也能够保障养护进度和效果,提高养护效率。

3.3 再生养护技术

再生养护技术通过对现有路面材料的利用,对路面破损部位进行修复,将路面破损的物料进行回收利用。使用低黏性油料再生沥青,与原有的沥青原料进行搅拌,从而投入使用。再生养护技术通过收集路面破损部位的材料,能够达到节约用料的目的。通过使用再生养护技术,也能够改善再生沥青的流动性,提高项目的各项性能,延长项目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应当通过科学的施工、有计划的质量管控,提高项目的各项功能。完成建设之后也能通过综合检查、高效养护,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延长项目的使用年限,使公路桥梁项目能够拥有最大的使用价值,使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行业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病害公路桥梁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中国记者(2022年8期)2022-09-15 12:59:38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2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0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28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38
公路断想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4:10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中国公路(2017年12期)2017-02-06 03: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