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 杜雨潞 邓倩倩
(沧州交通学院)
伴随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已步入经济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从关注经济总量提升,向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转变,并开始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范围较大,位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为了确保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其落后的经济现状,国家不断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这虽然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和经济发展起点相对较低有着不小的关系,但从本质上讲,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与其经济增长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本文将针对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作出评价,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学术界部分学者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相关界定,其主要被阐述为对经济增长的一种价值判断,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也在持续进步,经济增长质量会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过程。所以,笔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一种对经济动态过程的判断,从狭义上讲,经济增长质量体现在经济增长效率方面,广义角度来讲,经济增长质量有着较强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是一种动态的价值判断。从本质上来阐述,经济增长过程当中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程度的判断即为经济增长质量。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创新能力、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与经济增长持续性等六个方面。
沧州属河北省辖地级市,其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河北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沧州市有1个自治县,即孟村回族自治县,包括10个民族乡,238个民族村[1]。
经济增长来自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要素主要涵盖土地资源、劳动与资本,根据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条件,其三者的比例各不相同,生产效率也存在一定差异。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不同要素的投入与技术进行组合,以获得经济增长途径和方法,其主要分为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增长两种类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如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所起作用较大,则为数量型增长,如生产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则为质量型增长。而依据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数量型或质量型增长仅仅是相对的概念。
首先从经济增长动力来讲,实践中不存在只依靠要素投入增加或只依靠提高效率的增长方式;其次则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各阶段来讲,同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进行评价,并不会绝对进步或落后,可能存在当前阶段落后,而过去却是先进,本国落后而别国进步;最后,从经济增长方式变化角度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和制度创新等,经济增长趋势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严格遵守全面性、科学性、实际性、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需以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为基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原则,针对沧州市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有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
而依据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特点以及评价流程与内容,可从两方面来予以设定:
其一,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由于要从不同侧面来真实反映出被评价对象实际评价指标,所以,所制定的指标既需要设定定量指标,也要包含定性指标,这就会造成不同量纲指标无法直接简单进行罗列加总的情况,且考虑到不同数量这一因素,即便是相同量纲指标也无法实现直接加总,所以,要想实现指标的同质化以方便运算加总,则需以无量纲化方法处理指标,消除量纲与数量级的影响。
其二,是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依据,依据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这一对象所具有的特点来讲,要慎重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综合评价方法,需注意各指标评价值的综合,进而获取整体性评价结果,还需依据评价结果分析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排序。
其三,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不能仅凭借一年的经济增长数据予以分析,需结合三年以上的增长质量实际作对比分析,如此方能够确定增长过程是否具有效度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准确性,再运用所选定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进行正确判断。
沧州民族地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56396.78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河北省排名第3位,沧州民族地区社会劳动生产率呈下降态势;其产出增长率为8.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19年,其产出增长率下降了3.27%,2020年其产出增长率仍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增长率不升反降属于大经济环境影响导致,然而横向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沧州民族地区在省内范围处于落后水平。充分说明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仍需改善。以投资效果系数来说,其主要指在某一特定阶段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示单位投资增加了国民收入,所反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截至2020年,沧州民族地区投资效果系数为1.30,低于全国平均值,相比2017年,沧州民族地区投资效果系数下降了30%。已充分说明沧州民族地区投资效果呈现下降趋势,与平均水平仍具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沧州市民族地区经济效率状况仍处于中下游水平。
从绝对水平来讲,2020年与2017年相比,沧州民族地区社会劳动生产率、产出增长率、投资效果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从相对水平来讲,2020年产出增长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全省范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投资效果系数有所下降;从需求角度来说,消费、投资、进出口三个因素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助推力,然而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强,说明投资对于沧州民族地区经济拉动作用相对较为微弱,并未发挥出所应有的效果,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投入产出率,对经济增长质量会有明显促进作用。
首先,经济效率相对较低。
经济效率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产出增长率和投资效果系数三方面指标来体现,从投资与物资两个角度来说,沧州民族地区经济投入产出率不高,这也与其生产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河北省是制造大省,制造类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投入相对较大,产出则有限,而沧州作为河北省的重要经济城市之一,其投入产出率同样偏低。
其次,经济结构并不合理。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6.21%,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沧州市民族地区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当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整体上,沧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且城市化进程缓慢,需要提高其城市化水平,并加快城市建设,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
再次,产出率不高,创新能力较低。
2020年,河北省科技研发投入资金比重为0.49%,科研人员投入强度为0.04%。专利为每万人2.37件,新产品产值为6.25%。由此可见,沧州民族地区科技研发与创新能力大幅落后,也缺少研发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严重影响其创新成果与新产品的开发。
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2020年沧州民族地区能耗产出率为0.54%,从2017年到2020年平均水平来看,其单位能耗产出率较为靠后,表明沧州民族地区能源利用率相对不高,且产出率偏低,能源利用率真实地反映出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效率较低,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很大的制约影响[3]。
整体经济增长稳定性相对较差。
2020年经济增长波动系数主要为-55.25%,排名相对较低,2017年至2020年平均值经济增长波动系数排名相对较为靠后。由此可见,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度与稳定性不足,缺乏后继动力,会严重影响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
最后,竞争能力较弱。
根据沧州民族地区2020年每万人拥有创新技术数量为2.37/万人,要低于全国平均值。2017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排名较为靠后,处于倒数地位,其基础信息建设相对较为薄弱,这对于沧州民族地区经济整体竞争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
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历史因素与地理环境因素所决定,多数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率较为低下的农牧业,这对于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限制与制约,所以沧州民族地区要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率。沧州民族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相对较高,通常可直接作为初级产品销往其他地区,但农副产品缺乏产出价值,所以,需要加快沧州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建设,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加工体系,以此来提高经济收益。
沧州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大多是发达地区转移的高能耗、高污染与低产出类型企业,这类企业大多属于重工业类型,在经济发展初期带来了不小的助力。但随着经济基础强化,这一类型企业已经无法满足沧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对地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来实现工业附加值的增长[5]。所以,当前沧州民族地区要确定新型工业化路线,并借助先进信息化技术带动新型工业化,再以新型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以此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资源大量投入却低产出且污染严重的重工业企业予以淘汰,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同时,沧州民族地区发展还要进行工业化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沧州民族地区多种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缩小与非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为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提出可行性较强的方案[6]。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文化与自然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业,沧州民族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旅游业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关联效应相对较大,能够带动多项不同产业的发展,例如商贸、住宿、餐饮、交通[7]。
经济增长质量的优与劣和经济稳定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于依靠政府投资和相关福利政策,一旦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产生变化,则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需要转变投资消费结构。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民族地区仍处在工业发展初期,其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需政府适当加大投资力度,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工业基础的强化[8]。因此,沧州民族地区需逐渐改变过于依赖国家政策福利和旧工业化现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一方面,要加大外来资金引进力度,根据不同企业与资金类型给予不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还要争取中央政府对沧州民族地区更多优惠政策,不仅仅要体现在资金投入方面,同时还要加强技术方面的支持[9]。
另外,还要根据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发展优势产业,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加强工业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技术革新,改变投资方向,加大对农业产业与高新产业的投资力度。
在产业优化方面,需要依据沧州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情况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此外,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费与投资在提升沧州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适当引导沧州民族地区人口消费需求,同时也要不断加快居民保障制度的完善,使人民群众能够放心消费[10]。另外,还要通过税收调节方法与再分配制度建设来增加消费欲望更强的中低收入人群收入,以提高沧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结合上述内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与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其着力点就在于提质增效。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不但需要重视经济运行,同时也要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构建完善的激励创新机制,积极改善需求结构,刺激市场经济更加活跃,使市场更具活力,如此方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