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彧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研发的重要性。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环节,研发环节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管理项目较多,而管理实效又与企业的整体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和知识价值利用情况息息相关。企业必须认识到只有做好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才能发挥知识产权管理价值,以系统综合化的部署和科学协调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近几年国家也加大对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的引导,助力企业研发过程中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
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行业引导,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而企业也基于国家的政策引导,着手内部体系的优化构建。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有47%的企业参与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1],有49%的企业基于自身实际,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细则,有56%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岗位。知识产权管理价值更为凸显,管理诉求与之增加。同时,知识产权管理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这也无形中增加管理的压力。企业知识产权涉及内容较多,管理比较分散,目前来说涉及到的内容有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以清楚立项发展情况,已知己知彼,避免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况,并指导做好知识产权研发的科学规划,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也能及时调控知识产权策略和行为,避免做无用功。知识产权管理也包括督促研究人员按照需要,定期地进行研究成果的反馈,进行研发开发项目的确认,明确保护方式的权属,同时做好研发开发活动中信息的记录。研发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涉及不同模块,但又体现在不同的研发阶段中,需要分阶段加以关注。虽然知识产权管理内容较多,涉及部门同样较多,企业研发部门始终是处于知识产权管理的焦点位置,多数智力成果源自研发部门,而研发部门必须带头做好知识产权管理部署,做好相应知识产权管理细则的规范执行。
研发立项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专利检索意义、专利方法分析、专利技术分析、市场主体分析、区域竞争力分析、专利地图运用指导等方面。具体来说,专利检索意义剖析主要是将知识产权作为一大规划,作为研发的具体项目,由专利工程人员确定研发项目,并积极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2]。立项阶段作为准备阶段,需要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情况,进行研究结论成果的系统归纳与梳理,明确市场发展形势以及竞争对手专利研发情况,基于客观理性的分析,明确专利布局,做好立项决策的前期部署。而选项立项前,专利检索也将有助于研究大致方向的确定,减少重复研发所带来的侵权风险,且有效节约资源、节约成本。在研发中进行专利检索也将使得科研人员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避免陷入专利陷阱,进行合理的专利回避,以提高专利研发的有效性。研发人员也可以查阅公开的专利说明书,获得灵感启发,尽快开展研发工作。
专利方法的分析,主要是进行研究对象的多维度归纳,具体涉及到技术分析、主体分析、区域分析等等。分析时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出具相关专利分析图,最终以图表形式进行结论展示,明确某一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发展轨迹[3],掌控其技术热点和空白点等,这些都可以为研发的参考。市场主体分析,这是专利分析的重要内容,更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区域分析,主要是对专利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推出相关的专利分析图表,进行图表解读,了解国家或地区研发实力和范围,作为专利布局的有效参考。专利地图的运用属于典型的专利情报研究方法,主要是进行经济、法律相关专利情报资源的搜集整理,进行汇总分析,以直观图表的形式展示辅助于项目研发。因此,专利地图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4],是决策者立项研发及决策行为部署的有效依据,可以在立项阶段帮助研发人员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应用情况,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目前常见的专利地图有引证关系技术族谱图、技术发展图等,这些要素对技术创新具有指导作用。
产品开发阶段属于研发的重点阶段,此阶段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管理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分别为技术管理、合作开发或知识产权并购管理、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具体来说,技术管理方面主要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现有专利技术资料的检索整理[5],进行技术方案的解读,使得研发人员合理规避研发误区,积极开拓研发视野,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研发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合作的方式带来研发成本的缩减,同时也实现合作模式下企业间的友好互动,弥补彼此研发中的资金缺陷、技术缺陷、人员缺陷,实现人才、技术的灵活流动。而据此进行的研发,对于企业来说,则是量身定制。企业也可以在经济能力有限的基础上,选择外包模式,或者通过购买、并购等方式获取专利的一定使用权,既能享受专利使用特权,也能避免侵权风险。要关注研发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在技术应用不够成熟或没有得到妥善的法律保护前,需要做好公司技术秘密的保护工作。商业秘密保护部署中应从人员、设备、文件管理多维度入手,以人员来说应对接触新技术秘密的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根据其访问权限要求其签署相应的保密协议,并对应具体的内部信息访问权限。设备方面,主要是针对容易引发技术秘密流失的设备进行优化管理,督促使用人员规范操作,并做好资料的备份、设备的维护,避免因设备管理不到位,引发商业秘密泄露的问题。而文件管理则是对相应材料的管理,材料要经过查询、保管、传递、销毁等不同流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有机密被泄露的风险。环境设施管理则是基于企业研发场所、主要的设备及成果存放介质等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及干扰。
当研发产品形成后,该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涉及的财税政策问题。具体来说,要关注专利申请补贴问题,我国全面推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无论是省市还是区县,各级财政部都有专门的资金用于企业专利申请支持。当企业专利受理后,可通提前准备相关材料,领取资金补贴,不同专利等级对应不同的补贴标准。同时,部分地区资助额度可以抵消专利申请所承担的官费以及代理费用。要关注研发费用问题,做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6],这部分资金被称为开发费,没有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则据实扣除,同时按照研发开发费用50%做加计扣除处理,对于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则选择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比例进行摊销。
鉴于企业研发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阶段性和复杂性,除了分阶段做好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也要做好宏观调控,以多方面的兼顾建立完善的研发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研发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不断优化,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具体来说,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项目研发时应从最初就关注到知识产权问题,认识到知识产权的未公开属性,在研发前先进行相关领域知识产权文献信息的广泛检索,确保研发时能心中有数[7],此外进行研发项目及知识产权状况的详细分析,进行研发成果的整理,预估研发风险,进行研发项目可行性的评估,通过有效的检索与分析指导制定更详细的知识产权研发方案,对研发各环节内容进行统筹分析,确保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得到科学的规划。
近几年,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于相关领域新的知识产权,企业必须具有敏感性,进行知识产权及相关研发成果的及时追踪[8],并与自身的研发项目进行比较,以此指导自身的关键技术研发策略的调整。现有的研究成果与现有的立项项目不存在冲突问题,也可以现有的成果作为现有研究的借鉴。要密切关注研发过程中新成果的涌现。鉴于研发过程中会有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可能是有意义研发的结果[9],也可能是无意中的发现,对于这些内容要及时评估并确认,并明确相应的具体的保护方式和权益归属,将其纳入知识产权完整的保护体系,若发现现有的技术研发与已有的技术专利有冲突,则要进行策略与内容的重新调整,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侵权纠纷[10]。
知识产权管理中会形成大量的材料,这类材料被称为研发记录材料,可以作为知识产权研发全过程的追溯依据,可用于知识产权保护[11]。因此,材料记录的妥善保管十分必要。当前不少企业在实际的研发中,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存在偏差,使得其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对材料关注不到位,材料价值大打折扣,重视研发过程,轻研发记录的保管留存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研发成果推出后缺乏详细的研究流程的回顾说明,成为技术研发及推广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企业要确保研发的相关记录妥善保管[12]。一般企业研发项目周期较长,涉及到的资料较多,应详细归类、科学记录,进行妥善保存,必要的资料要备份处理,在资料管理中要及时更新,定期维护检查,同时关注资料利用问题,不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让研发持续推进。
当前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更加强调知识的创新、知识价值的发挥,以研发带来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企业也以研发作为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以创新的研发成果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也积极寻求与他人的合作,实现知识成果的转化运用,是企业适应当前经济环境做出的正确选择。而企业也应关注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既要进行研发工作,也要做好产权管理,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技术,获得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近几年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变强,企业也更强调知识产权管理的过程管控和规划部署,以带来知识产权管理的持续关注和优化管理,才能保护研发得到的核心技术,真正让研发带给企业更大的效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