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杨伊静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徐洪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规划》是制造业发展的顶层纲领性文件,其制定的一大原则就是注重实施性、可落地,将真正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特别关注了中小企业的升级,从任务、路径等多维度给出了发展指引。
《规划》提出的2025年具体目标包括: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规划》专门部署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覆盖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开展工艺改进和革新,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强化标准作业、可视管控、精准配送、最优库存,打造一批智能车间;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强化精益生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规划》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工业机器人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拉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持续拓展,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由2015年的51台/万人大幅增长到2020年的246台/万人,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这是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规划,阐明了如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对于《规划》出台的意义,徐洪海言简意赅。
“不仅具有纲领性,还具有可操作性。”徐洪海介绍,《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在可实施、可落地的大原则下,专家委员会在回顾了“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以制造本质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具体目标,并给各地制定自己的产业规划以明确的指引。
根据《规划》,四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毫无疑问,《规划》出台将让装备制造业、工业软件产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工具类”智能制造产业率先受益。但在徐洪海看来,《规划》不仅仅是给制造业“发红包”,这是国民经济、全产业升级转型的主抓手。
“半导体装备制造业是《规划》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整个智能制造的间接推动者。”对此,芯源微董事长宗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半导体装备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交期长,背后一大原因就是传感器、机械手等零部件交期延长了。智能制造可以有效缩短各个环节需要的时间,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
《规划》特别关注了中小企业。徐洪海介绍,在整个制造业中,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承担了零部件等核心环节的制造,《规划》不仅给中小企业指出了具体的任务和发展路径,还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和“专精特新”计划实施。
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规划》提出,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针对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等改造,推动中小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升级。依托数字化服务商,提供数字化咨询诊断、智能化改造、上云用云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列为首项重点任务,并将其分为四类。一是设计仿真、混合建模、协同优化等基础技术;二是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技术;三是智能感知、人机协作、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四是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
赛迪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徐迎雪告诉记者,基础技术研究匮乏是当前我国被“卡脖子”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计算机仿真软件CAE为例,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CAE软件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超过90%,我国企业虽已开始在该领域深入探索,但与国外差距仍然很大。
徐迎雪认为,先进工艺技术缺失是我国被“卡脖子”的另一个原因。以光刻机为例,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其研制对原料和精度有极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尚无法自主研制光刻机,导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
早在2021年4月份,工信部就已公布《规划》征求意见稿,在目标中提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重点行业、区域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分别超过20%和15%。在2021年28日正式发布的《规划》中,则改为“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减少了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的量化要求。
根据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整体看来,我国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仍然偏低,一级及以下企业占自诊断企业总数的73.26%,二级到五级企业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3.03%、6.53%、3.52%和3.66%。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解释,目前《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已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智能制造企业可以被划分为五级,2级侧重自动化与部分数字化,3级侧重于数字化,4级以上侧重智能化,但制造业各行业间技术、痛点都不同,需要与其适配的、根据实际情况更新的标准,以促进供应链协同,目前仍在进行动态调整。
“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满足一定程度的智能制造标准就已经满足了自身的基本发展需求,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因为没有达到一些非必要的标准而被评为成熟度低,并不符合我们产业实际的发展情况。”左世全告诉记者。
徐迎雪建议,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应该分层级、分梯度进行。大企业应在自身实现智能化的前提下,着力推动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协同,积极推广智慧供应链。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但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量波动幅度较大,2019年首次出现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情况后,出口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不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背景下,《智能制造规划》提出,推进产品、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实现合作共赢。
同时,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2021年版的全国清单缩减至31条,自贸区负面清单中的制造业条目已清零。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赵海朋表示,我国机器人头部企业需积极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合作伙伴国家市场,鼓励机器人企业在海外实行并购,建立研发中心、产业园区等,通过打造海外机器人生态矩阵,进一步加大机器人产品的输出。
田丰表示,伴随全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疫情挑战,中国乃至亚太的区域智能制造供应链重构互补互助,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大量机会。通过区域性经贸合作,不仅可以拓展广阔市场,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也能够得到重新整合,提升智能制造的协同效率,增加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