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机构跨界合作类型与互动情形分析

2023-01-08 15:14周新宇
智库时代 2022年27期
关键词:档案馆跨界机构

周新宇

(哈尔滨市香坊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中心)

“十四五”时期,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和独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日益凸显,档案工作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突出,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遇到了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创新档案工作理念、方法、模式。其中,档案机构跨界合作则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的整合、融合,更好地发挥档案价值,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档案机构跨界合作的认知基础

跨界主要是指在主体合作的前提下,结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模式,创造出超越一方力量的增值效益,又或降低工作难度,常常涉及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其本质是整合、融合。在档案学领域中,跨界是指档案工作者参与主体合作,经过多方主体建立可信任的有机联系,结合档案学知识和其他领域有效方式,以达到提升档案服务质量的目的。它致力于打破传统被动特点的档案管理模式,为档案机构树立了开放与主动服务的理念支撑。跨界融合模式出现的缘由有两个方面。第一,信息资源不足,以致信息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公共服务不够完善。第二,信息资源足够丰富,但综合处理能力有局限。档案机构在融合互动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设计者、配合方等多种角色,与媒体界、科研界、文化界等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项目成果,面向社会公众的档案服务更加完善,档案意识逐渐增强。

二、档案机构跨界合作的意义

档案机构作为永久保存档案的公共文化机构,为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提供信息、资源支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现实服务,不断体现档案工作地位和活力。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档案开发工作紧紧依靠档案机构自身已经远远不够,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和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信息互通、知识互补,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要走出去、请进来,与各行各业通过合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更大发挥。通过跨界合作,以双方或多方主体的力量来弥补档案机构自身存在的资源与服务短板,着力实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档案机构通过1+1>2的跨界合作,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共享,有效拓展档案使用者群体,激发公众兴趣,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在《2022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加强与电台、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媒体沟通合作,通过举办展览展示、拍摄文献纪录片、编辑出版图书图册、制播微视频、创作文艺作品、开展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生动阐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生动展现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热烈氛围。”[1]在数字化合作方面,可以通过VR+AI技术,还原历史档案、历史文物、历史事件等,让公众能够不必跨越千山万水就能拥有“诗和远方”。又如,日常生活中,档案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它可能被如珍宝一般“束之高阁”,档案为社会利用和服务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因此,通过跨界合作,唤醒沉睡的档案,让档案说话。开设在哈尔滨青年宫里的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让一段段激昂而难忘的回忆镌刻在文物中,镌刻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心中,更让到青年宫参加活动的广大青少年同步接受红色教育。

三、我国档案机构跨界合作的内容与类型

伴随着档案机构职能的拓宽,其功能由传统的管制档案逐渐拓展为服务型的公共文化机构,这是主体合作的体制基础,有助于聚拢多元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开展基于主体合作的档案机构跨界融合与互动活动。档案机构跨界互动的实践活动内容很丰富,涉及档案宣传合作、归档合作、资源开发利用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档案展览合作、记忆建构、学术研究合作等,主要类型有国际的跨界互动、行业的跨界互动、档案机构之间的跨界互动、公共文化机构的跨界互动、学术团体的跨界合作等。

(一)异业联动

异业合作是指档案行业与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行业共享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档案行业提供档案信息和档案资源,其他行业提供技术、宣传渠道、经营方式等,主要有档案外包、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档案宣传等。以企业档案为例,企业档案是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的,目前,许多企业将积累的档案外包给档案公司进行托管保存与开发利用。通过企业档案传递的信息内容特征和实用特性,我们从映射中能够看出本地历史沿革、地貌风光、行业发展、企业兴衰等。企业未来经济发展计划、投资方向、经济体制改革等均可从中获得参考性借鉴。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档案反映的成长历程,记载着科研成果、生产建设工作、企业核心理念、每一次的发展和蜕变,做好研究工作,将档案信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量,对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档案机构接洽外包工作,深入挖掘企业档案中的潜在的经济价值,让档案从箱柜中解放出来,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探索符合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完成产业结构化改革和经济战略转型,挖掘企业档案的经济效益都是大有裨益的。浙江省档案馆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智慧档案新研究领域,开启了档案机构与顶端技术方融合互动的先河。[2]

再以文创行业为例,档案机构的馆藏资源具有厚重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档案自身就被赋予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档案机构与文创行业携手合作,可以挖掘出档案文创的商业价值,从另一个角度也是宣传档案馆藏的有效途径,是档案记忆的实物衍生品。例如,广州市档案馆与广州大学产品设计系启动产学研合作,于2021年6月实现首批成果转化,双方合作的文创口罩“档案之光”正式推出,并免费派送给市民群众。宁波市海曙区档案馆编研出品《宁波府城隍庙》主题明信片,承载了宁波城隍庙的文化特质。

又如,档案机构与媒体行业的合作为档案宣传方式献计献策。运用新媒体手段,可以增强档案的“叙事表达能力”和视听力量。例如,漳州市档案局运用新媒体手段建立了“海峡记忆”和“漳州档案”两个微信公众号,并入驻人民日报,还在虎牙直播平台上开通“漳州档案”官方认证账号。

(二)馆际联动

档案馆之间的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各档案机构的馆藏具有不同的凭证价值、情报价值和文化价值,只靠“单打独斗”去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协调合作,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了解双方或多方的馆藏,实现资源对接和职责调配。在数字时代的背景和网络环境下,实现了档案机构馆藏信息馆际共享、馆际联动、馆际互借、馆际交流。遵循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原则,各档案馆间进行优质互动,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馆际互通。其次,在“互联网+”时代,档案机构联动合作,也实现了档案信息体系的完整,可以简化老百姓查档手续,提升档案机构服务水平。例如,自2003年以来,上海、宁波等地区的地方档案馆意识到跨馆合作的可行性,不断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取得了不同凡响的社会效益和服务效益。福州市档案馆针对民生档案分级保管、群众异地查档困难等问题,积极探索档案跨馆利用服务模式,加快全市婚姻登记、知青、招工、土地、房产、山权、林权等10多类民生档案数字化及整合共享步伐,与各县(市、区)档案馆共建馆际联动工作机制,推出同城跨馆档案利用服务,实现就近查档、同城通办,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工龄认定、工资福利、养老保险、房屋拆迁、经济纠纷等问题;利用同城跨馆专题档案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协助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拆迁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单位核查档案信息,为全市推行“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档案信息支持。江苏省档案馆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两馆建立交互关系,合作征集江苏援藏干部档案。[3]北京市档案局(馆)、通州市档案局(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办公室三方主体联动合作并开展了“通衢之州大美新城——魅力副中心”主题展览,传达了通州浓厚的历史沿革与地域文化。

(三)机构联动

档案机构与公共文化机构融合与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产机构、研究院等进行合作,彼此间具有公共服务的共性且具有较大的互补互助的合作空间,跨界合作的构建较为容易。例如,2019年以来,内蒙古社科院将多年收集保存的不同制式的民间文艺音像资料委托自治区档案馆进行抢救性数字化加工。约7140分钟时长的音像资料原磁带及数字化数据在交付社科院后,同时寄存在档案馆。通过开展珍贵音像档案资料的抢救性保护,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事业繁荣注入非遗力量。江苏省档案馆、地方志馆、南京图书馆直接参与了“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文化工程,三家单位互相扶持、共同努力,为江苏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努力奋斗。为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2021年,广州市南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番禺档案馆积极合作,让“建党百年番禺区主题档案展”更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北京市档案机构与文博机构第一次合作举办“北京的胡同四合院”。[4]

甘肃省档案馆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在党建、资源、业务、异地备份、档案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开展的合作交流,对促进党建共建、资源共享、业务交流、数据备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四)教育合作

档案馆通过不同形式与高校、科研机构单位合作共建,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的体系,拓宽资源共享渠道,增强档案利用服务文化教育功效,让档案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江西省档案馆携手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党史与思政教育基地。2020年,河北省档案馆与河北大学开展合作共建,就档案文化宣传、开办档案思政课程达成共识,并以红色档案进课堂、建党百年主题宣传工作为突破口,进行高质量合作。2019年以来,宜都市档案馆与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合作开发档案,对馆藏的三线企业档案进行梳理、研究,在挖掘宣传宜都三线档案工作的同时,提出了申报宜都三线建设档案记忆遗产的项目。甘肃省档案馆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组建甘肃省档案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软件研发中心。通过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数据软件研发水平,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服务层次和效能,传播甘肃好声音、讲好丝绸之路故事。

四、结论与建议

档案机构开展跨界合作丰富了自身资源,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发挥了更大的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在档案事业发展路上存在的技术缺失、人才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一)加强数字化的利用

数字化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越来越与它密不可分。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档案机构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强档案数字资源规划管理,逐步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提升档案的宣传、服务等能力。

(二)深入推进档案对外交流合作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提升档案合作水平,积极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档案领域合作,大力推动以档案为载体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现五千年的历史岁月。[5]例如,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引领之下,我国许多学者提出借此与沿线国家开展档案合作,通过档案展览的方式将“一带一路”的项目成果向外展示。以上合组织和“睦邻友好带”为视角来进行跨国合作档案编研工作,以“一带一路”双边多边经济合作项目作为文献汇编的选题,开展试点合作编研活动,建设编研资料数据库,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人文技术交流。[6]

(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崛起,信息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例如,网站运营、微信公众号运营,网上档案宣传,对档案信息筛选、融合、著录等等,这就相应地对档案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与定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专多能人才,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档案机构跨界合作的思维脉络,从而强力推进档案机构跨界合作。

(四)拓宽合作空间

上文提到了五种主要的档案跨界合作类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宽思路。例如,与政府部门、个人合作。2021年,哈尔滨香坊区委宣传部、香坊区档案馆联合开展“我和我的家乡--老物件图片展示”活动。从百姓手中征集来的煤油灯、粮票、脚踏缝纫机等老物件照片一经在网上推出后,反响强烈。这些照片记录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对时代巨变的最好见证。

【相关链接】

互联网+是指在创新2.0(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简单的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最终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档案馆跨界机构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跨界通平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