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

2023-01-08 22:48汪婷婷李忠健武煜东
山西建筑 2022年1期

李 艺,汪婷婷,李忠健,武煜东

(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0 引言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古徽州人顺应自然条件,聚族而居,形成众多的村落。延续至今的传统村落记录着徽州人的民俗生活和历史文化。徽州地区的地形地势使得大多传统村落依山而建,一些村落几乎成了与世隔绝之地,木梨硔村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木梨硔村至今依然保留着徽州传统村落的特征以及独特的空间格局和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梨硔村面临着空间界限模糊、空间组织无序、基础设施不完备等问题[1]。下文在村落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其空间进行分析和探究。

1 木梨硔村的现状分析

1.1 村落基本概况

木梨硔村是黄山市内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子,村落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交通的不便使村落逐渐衰败、空心化、活力不足。现如今,高山村落的发展终究抵挡不住城市现代生活进步带来的冲击,村落里留下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外出务工,孩子们下山读书。但是随着木梨硔传统村落被大众熟知,木梨硔成为黄山旅游热门之地,村民们也在旅游发展的大潮中做起了民宿餐饮,带动村子的发展。

1.1.1 区位交通

木梨硔村处于安徽省休宁县溪口镇苦竹尖山腰上,外界想要到达村落并不容易,汽车只能行驶到山上的停车场,然后沿着木道徒步约25 min到达村口,这是通往村子的唯一通道。木梨硔附近有詹家村和祖源村等自然生态村落,通过古道相连可欣赏各村的特色风景。因此木梨硔可与周边景区联动发展,从而扩大木梨硔的旅游资源。

1.1.2 自然环境

木梨硔立于山脊之上,海拔大约 600 m,具有徽州传统村落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村子具备独特的自然地势,仅东面一侧连着山脉,南面一侧是竹海。因木梨硔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峡谷两侧受日照的影响,再加上徽州地区雨水较多,经过一天的日照之后,山中就会出现云海。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势特征造就了木梨硔独特的景观以及自然风光。

1.1.3 人文条件

木梨硔村内共52户人家,与白石坑、詹家山、花桥几个自然村并成一个行政村。村民以种植林、茶为主,也种植少许梯田和水稻。走进村子,我们可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村民身上延续着古徽州人勤劳、节俭的品质。整个村子也处处都体现着徽州文化: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原汁原味的徽州菜系、醇厚怡人的徽派茶道。村子的人文正是“民朴而俭,俗尚勤俭,素习诗礼,不尚浮华”的真实写照。

1.2 村落价值特色

1.2.1 传统格局

古人们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是他们聚集形成村落时首先考虑的要素,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木梨硔内的传统格局中也有所体现。木梨硔全村呈骆驼型,村落占地面积约为14 500 m2,南北长约250 m,东西宽60 m。整个村子的房屋在山脊上一字排开,由南向北,依山势呈阶梯状延伸。这种格局从审美上,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在功能上,则是可以让山风从中穿过,其中蕴含着古徽州人铸造美好生活的智慧。

1.2.2 村落建筑

木梨硔村内的建筑大多都为老建筑,整体属于徽派建筑。作为徽派建筑特点的“马头墙”并未在村落建筑中明显地体现,这是因为村子坐落于山脊之上,时常有大风,木梨硔的先民们放弃了传统的徽派房顶,去除了马头墙,采用两面勾起的排瓦,减小风的阻力。村落以居住建筑为主,另外村内的公共建筑祠堂也因历史久远保护不当而早已倒塌。

2 木梨硔村空间分析

2.1 空间现状

1)居住空间。

木梨硔村受到地形的影响,居住空间成带状布局,并且顺应地势。另外整体狭长的布局使木梨硔建筑在平面布局上舍弃了徽派建筑的院落及天井,简化了空间布局,采用独栋两层的建筑形式,建筑内部按照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随着村落旅游的开发,木梨硔村民们做起了民宿餐饮的生意,他们在建筑中留有足够家人休息的房间外,其余大部分的居住空间则改造成为游客休息的民宿空间。

另外由于村民对历史建筑保护意识淡薄,加之随意的拆除、乱建等使村落内的民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呈现环境杂乱、房屋破旧的现状。但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休宁县人民政府颁布了一些政策,帮助村民翻修建筑,为村落的发展以及重塑村落活力奠定了基础。

2)交通空间。

传统村落的内部交通主要是尺度较小的街巷空间,木梨硔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村庄内部只能步行。村落内部的道路主要沿着建筑导向布局,并可分为街巷、林间小道和建筑外部悬空于山中连接邻里的平台。村落建筑的因地布局、高低错落导致村内道路竖向跨度较大,多为台阶,道路尺度狭窄。

木梨硔内的交通空间相对混乱,穿插于不同性质的空间之中。对于村民,他们对村落熟悉,且在交通空间中目的性较强,交通空间的穿插会使得他们很快到达目的地,比较便捷。但是对于外来游客,这样的交通空间会导致交通不畅。

3)公共空间。

木梨硔村民聚集的场所主要分布在村头和村尾以及建筑入口处,其中较为特殊的公共空间为村民将圆木吊落在山崖并承接竹板而搭建的室外平台。其承担着多重作用,一是村民在平台上晾晒谷物和聚集交流;二是放桌摆凳为游客提供休闲谈话空间;三是作为邻里之间联系的道路。村落公共空间形式单一,穿插各个建筑组团之间,缺少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

4)生态空间。

木梨硔生态空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可将村落的生态空间分为生态景观和生态农田两部分。木梨硔处于深山之中,外围的生态环境条件极佳,构成村落自然生态景观的元素多样,包括云海、青山及竹林等,从村内向远处眺望,拥有绝佳的景观视线。但是从村庄内部来看,村落内的绿地单一,缺少公共绿地空间。村内的农田由村庄南侧的梯田以及居民建筑旁的自耕地组成,村落的农田空间与居住空间之间布局合理,“面”状梯田和“点”状耕地结合构成村落的农田空间。

2.2 木梨硔空间特征

在村落的空间营造以“天人合一”理念为主的前提下,村落的空间以“一”字延展。从上述几点分析中,木梨硔的空间特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木梨硔村随着地势起伏,整体空间变化有序。2)村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村落空间具有动态的韵味。3)村落主要以居住空间为主,其次沿着路网结构营建屋舍,街巷成为村落的框架,在大的整体居住空间内,各个不同性质的空间依附于建筑分布。4)村落中一些不同性质的空间界限模糊,部分空间组织无序。

3 木梨硔村的空间传承

3.1 村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空间的传承

传统村落村民日常生活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村民的生活受外界干扰较少,这便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村落的空间布局。另外在空间中,人是主体,他们的行为影响着空间的营造,所以村民们生活方式与空间的传承息息相关,也成为村落空间传承的一部分。

3.2 传统空间观在村落布局中的体现

法天象地的布局思想是古人聚集而居以及建造房屋时所追求的。传统村落建设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木梨硔村通过自然空间观的结构布局明确地表现出法天象地的思想,使自然山水最大可能与村落人居和谐并为之服务。这既满足了先辈们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也满足了先辈们希望宗族昌盛的愿望。

在传统的空间观中,古人讲求宗法礼制、尊卑有序。建筑以坐北朝南为尊,形式规整,并形成以院为主体的格局[2]。木梨硔村落的建筑坐北朝南,住宅的平面布局上沿着南北中轴主线东西对称,空间序位主次分明、井井有条。

4 基于乡村振兴的木梨硔村空间重构策略

4.1 村落空间重构的目的

4.1.1 融合“三生空间”,激发村落活力

“三生空间”是对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的总称,这三类空间构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主体要素。木梨硔村“三生空间”的融合需做到以下两点:1)增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地发展而为村落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的选择。2)协调村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空间关系,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并激发村落的活力,为村落带来新的生机。

4.1.2 协调村民生活空间与游客休闲空间,带动村落发展

近几年来,木梨硔逐渐受到国内外游人的关注,吸引了一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也为村子带来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开发会对村民的生活、本土文化的原真性造成影响。木梨硔的旅游开发相对其他传统村落而言,开发程度适中,但仍然冲击了村落的文化价值。因此,为协调村民生活空间与游客休闲空间之间的关系需做到以下两点:1)在减少对村民生活影响的前提下,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游览休闲空间。2)保护村落的原真性避免过度开发。

4.1.3 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的交融,延续村落文脉

传统哲学观、宗法礼制等贯穿于村落的空间布局营造中,形成传统村落特有的空间形式。无论是从物质形态上所体现出的规划布局,还是融于其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风水观念及民俗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村落的选址、布局、历史建筑以及村民们的宗族理念承载的徽州文化构成了木梨硔村的非物质空间。针对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的交融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整合村落的空间文化,塑造村落形象特色,传承徽州文化。2)对村落旧的物质空间秩序和非物质空间形式进行梳理增强二者的空间联系。

4.2 空间重构策略

4.2.1 以人为本展现乡风文明

木梨硔村落的空间重构需根据村民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对村落中旧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进行梳理和组织,建立新的空间秩序,划分功能分区,增强各个空间的联系。在整个重构的过程中,传统村落不与现代生活绝缘,这是首要前提,一味强调让村民们保持传统而剥夺他们享受现代化便利生活的权利,是不合理也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

我们极大地保护村民的生活习惯,保留民居前的门户空间。在保留民居建筑原有的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其外观及建筑构件进行定期维修;其次对民居内部适当更新改进,以满足现代居住空间要求[3]。

4.2.2 结合现状重塑生活空间

利用村子独特的自然风光,对木梨硔景观进行更新改造,通过“核”“轴”两种处理手法串联起木梨硔的自然景观。

“核”:在村落中共设计四个“核”。1)在村子的入口处设定小型入口广场,丰富入口空间。2)村落南侧建筑围合的空间改建为人文广场,作为空间结构中的交接点,呈现明显的中心聚集性,占据或统领一定的空间领域。3)村落东侧搭建的平台设置一些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为村民和游客提供观赏平台和休憩场所。4)在南侧最高处修建景观平台,领览全山的风景。

“轴”:自然地形的线性肌理和街巷空间将“核”串联起来,在村落的街巷设置一些导向牌,以便游客找寻方向。

4.2.3 融合发展振兴村落产业

就目前来看,木梨硔村的产业以旅游业为主。为把木梨硔打造为人文居游共同体,使木梨硔重现生机,促进木梨硔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结合木梨硔的旅游开发和自然生态景观,划分不同的空间区域。大致将村落分为茶馆氧吧区、农田体验区、手工艺创作区、林间漫道、云海观赏区、街巷徽州建筑区。传统村落的观光型业态和参与性业态结合,不仅丰富乡村带给游客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带动村落经济的发展以及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1)茶馆氧吧区。在村落东侧搭建的临山平台处,划分出茶馆氧吧区,游客临山而坐,品尝当地村民种植的茶叶,感受自然的韵味。

2)农田体验区。村子内的食材大多源于村民自己在农田种植的,将农田空间定义为梯田体验区,让游客自己挑选想吃的食材,感受自然的同时也重塑了儿时的欢乐。另外村民带领游客让他们上山采茶结合茶馆氧吧,宣传木梨硔村落自己的品牌,吸引游客。

3)手工艺创作区。结合徽州的雕刻以及木梨硔当地的编织工艺,打造出游客参与性的设施,不仅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同时传承徽州文化和当地文化。

4)林间漫道与云海观赏区。在木梨硔附近的前山中设置了云海最佳观赏和摄影平台,打造村落与观赏台的林间漫道,让游客亲身体验木梨硔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林海中得到放松,在村庄周边的山体上设置木栈道,游客可以在远处欣赏村庄、田园、森林的美景。

5)街巷建筑区。将村落的建筑空间结合村落空间打造街巷建筑区,行走在街巷中欣赏粉墙黛瓦、典雅的徽派建筑,它们展示着历史的沉淀和徽州文化的魅力,游客身处其中,感受徽州古人曾经的生活[4]。

5 结语

传统村落空间体系在时代转型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空间重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传统空间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重塑村落的活力,推动村落的发展。只有做好文化生态和生态主体保护之间的权衡和思量,才能在延续传统的空间形态和文化的同时,又维护好村民们生活的合理需求。传统村落空间的重构对村落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