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译升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钱银宇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微住宅,即与常见住宅相比,尺度较小,空间组织单一,满足住户基本的居住、工作以及休闲娱乐的需求,通过精心的设计,最小程度地占用建筑空间资源的一种居住建筑类型。尽管微住宅从现代建筑以来一直游离于人们的视野之外,但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城市中大量的人被迫选择了“蜗居”,因此微住宅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互联网+”的思维逻辑和新技术的引入让微住宅的空间设计产生了新的变革,文章围绕微住宅,对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内在设计逻辑进行探索,试图找出微住宅未来发展的趋势。
理查德·霍顿①第一次将微型建筑用于建筑领域,以此来表达轻质、机动与生态的未来建筑,并在2008 年出版《微建筑》,以自身微建筑实践为基础,对微建筑的概念、理论基础、产生和发展、社会价值等进行了整理总结。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晚年在南法尼斯地中海马丁岬为自己和爱人设计并建造了面积为16m2的小屋,将休闲小屋作为精神回归的场所。
国内对微住宅的探索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宋庆邦的《微建筑·微生活——关于居住微空间的探讨》通过研究案例的方法,认为居住的微空间化是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之一。南京大学鲍家声教授研究了支撑体住宅和高效空间住宅,提出了住宅设计综合效益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也纷纷对微住宅领域进行探索,例如万科所提出的18m2小户型住宅等。
互联网思维瓦解了权威与中心的概念。因为互联网本质上是由大量高度链接的节点相互联系构筑而成,其形成并运作的基础就是平等与开放。在这一前提下,任何节点都有成为中心的可能。文章将从智能家居、个性化空间、城市生活三个方面,分析去中心化思维如何影响微住宅的设计。
2.1.1 智能家居
万物互联打破了信息的单中心单向流通模式,真正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高效连接。在建筑家居领域,智能化的家居通过物与物的连接实现了家居的智能化控制,在满足住户基础生活居住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住户的生活品质,使住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享受更加全面的生活服务。
正如青山周平②所提倡的居住理念:未来,房子越来越小,生活却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微住宅建筑家居的智能化,建筑师一直从事相关建筑实践,例如2009 年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设计并建造的智能化微住宅建筑“Ocha House”。“Ocha House”内设有高龄护理服务系统、室内环境调节系统、安防系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共同运作。各个系统可以通过传感技术收集室内外环境、人体状态、设备运行状况等数据,在分析收集的数据后对其他系统设备发出调整指令,从而为住户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建筑内的系统设备相互控制、相互影响,每一个系统设备都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中心。这种智能化的多中心工作思维大大地提高了建筑内部系统工作运行的效率,为住户提供了理想的生活居住环境。
2.1.2 个性化空间
居住空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产生家的感觉的物质空间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在住宅商业化思维的影响下,居住空间逐渐变得千篇一律,难以让住户产生归属感。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设计师试图将焦点重新聚集到住户这一群体,根据住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空间设计。例如YOU+国际青年社区为每一位住户匹配一位设计师,根据住户的意愿对出租房内的空间进行个性化定制,这些居住者中有留学归来的打拼者,有痴迷网络二次元的创业者,也有热爱禅意、向往平静的筑梦人,这些住户对于理想之家的空间需求大不相同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又如青山周平所做的L 型之家改造项目,在34m2的建筑面积中为一家三代六口改造设计了属于各自的空间,彻底改变了原来阴暗潮湿、气氛压抑的空间,让家变得温馨怡人。
2.1.3 城市生活
城市作为资源集中的地域,一直以来都是生产生活的中心地带,城市中心区更是各产业、资源和人群聚集的中心。在万物互联兴起之前,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行为都无法离开实体空间的资源汇聚,而城市本身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组织能力,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社会活动的中心。
万物互联时代,网络空间以其强大资源调配能力弱化了城市的中心地位,社会资源逐渐向农村和城市边缘移动,呈现了社会活动空间区域的多中心化。各种线上App 的出现,如线上办公、线上医疗、线上教学等等使居住空间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万物互联时代下的微住宅空间不仅满足了住户基本的生活需求,也为住户提供了办公、学习、娱乐等空间,以往的城市中心化局面正在逐步发生改变。同时,在新冠疫情全球化与常态化的背景下,万物互联有效地维持了城市资源调配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保障了城市居民基础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互联网将世界连接之后,共享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更多的人倾向于加入到互联网构建的网状空间,在这种空间内,合作与共享随时发生,共享思维成为万物互联下的主流思维。
2.2.1 公共空间的共享
万物互联为频繁的信息、资源交换带来了便利。同时,人们对于交流的渴望增加了共享空间的需求,如何将共享的理念自然地带入到空间设计成为设计师们探索的方向。
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通过对自身在北京胡同中的生活经历进行研究后发现,胡同中的居民将胡同看成具有归属感的共享空间,置身于胡同之中就像在家里一样。由此他设计了“400 盒子的共享社区”,以微小单元构成个人居住的空间,将家具如柜子、茶几、沙发等从原本的生活单元中挪出来,置入公共空间中,并依据生活者的性格、职业、习惯等等布置不同的场景,形成不一样的居住空间,这是对共享空间的一次大胆探索,为空间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2.2.2 信息资源的共享
万物互联使信息资源共享的成本极大降低,在微住宅设计上体现为:建筑设计不再只是建筑师的专业技能,所有用户都有可能成为空间的设计师。丹麦设计师组合N55 为建筑设计及各种产品创建了一个网络平台,通过设计创意的分享,任何用户都有机会成为设计师;英国建筑师阿拉斯泰尔·帕文③主导了一个名为“Wikihouse”的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其实质是一个共享3D 模型的虚拟图书馆,在这里用户可以选择常见的一些材料如胶合板等,通过对材料的切割、编号、组装,设计并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微住宅。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微住宅建筑去标准化,同时这种基于万物互联的资源共享体系也使建筑师的职责与思维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遍及人们的生活。随着建筑空间多元化发展,微住宅的空间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无法用简单的功能划分和空间隔断来定义,这种发展趋势带来了一种空间界面消解的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的行为以及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主导了建筑空间。
2.3.1 建筑空间的消解
在万物互联时代,变化成为事物存在的常态,因此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与非连续性。建筑空间同样处于变化中,主要体现在空间界面的消解以及空间属性的可变两个方面,这种变化逐渐成为微住宅空间的存在方式。
首先是微住宅内部空间界面的消解,家具和墙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空间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依照人的需求而变成相应的状态,例如日本东京郊外的KFI 住宅,内部空间的桌、椅、床、地板的界限模糊,甚至厨房的工作面也可以成为工作桌和客厅的地板。这种内部空间界面消解的手法重新定义了住户的生活空间。
其次是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模糊,通过空间界面的不确定性来探求建筑设计的新秩序。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④的代表作N-House 是其思想在住宅设计上的体现,最外层的墙体包裹住了包括室内空间与花园在内的全部区域,第二层墙体将室内空间与户外空间隔开,第三层墙体进一步划分出室内空间。建筑通过三层墙体对空间进行消解,模糊了住宅内外界限,使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变得暧昧,也保持了空间的可能性与透明性。
2.3.2 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
虚拟空间是万物互联时代带来的全新空间形式,虚拟空间具有的浸入式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物理空间所存在的体验感受不足的问题。周榕⑤曾经在《硅基文明挑战下的城市因应》中论述了人类的实体欲望和虚拟欲望之间的关系,指出实体空间解决实体欲望,虚拟空间满足虚拟欲望,以此来达到人类需求的平衡。随着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微住宅内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的空间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阅读空间融入虚拟空间之后,住户将身临其境地感受书本中的故事,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随着智能化在微住宅设计中的普及应用,内部空间将逐步满足住户各种功能性的身体需求,个人情感在微住宅中的表达会成为探索的重心。微住宅的性质属于“家”的范畴,在人类情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代表着温馨、平和、幸福感。建筑师在微住宅这一类型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专注于营造专属于住户的“家”的空间意向,正如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⑥在《住宅论》中指出:“技术固然了不起,而人类的生活方式则更伟大。”
随着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愈发稀少,微住宅这一建筑类型快速兴起。未来微住宅将呈现产品化的趋势,在微住宅使用成本降低之后,人类社会需要在建造、使用、回收的过程中降低微住宅的消耗和污染,使其与自然环境构成良性循环,因此生态理念的引入是微住宅发展的必然。例如斯洛伐克设计公司Nice Architects 设计的一款自维持生态微住宅Ecocapsule,Ecocapsule 在设计上不仅采用了风能发电机、雨水采集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而且有效地将生态环境融入了居住空间,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互利共生。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城市充满着无限可能,随着住户的空间需求不断被重视,人的行为愈发影响微住宅空间。城市设计也更加关注微住宅的规格与可移动性,随着微住宅体量的减小、可移动性的增强,微住宅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更多发展的可能,例如UBER 胶囊公寓,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可通过无人驾驶技术移动,为住户实现了居住生活与交通出行的一体化。
万物互联为现代建筑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有力推动了微住宅这一类型建筑的发展。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建筑设计应主动联结其他专业学科,积极探索微住宅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尽管目前微住宅相关的建筑实践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但通过对微住宅的内在设计逻辑的分析,可以预见微住宅将会成为未来建筑主流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对于微住宅这一类型建筑的设计探索,可以让建筑师更加关注住户对于空间的真正需求,有利于现代化建筑的创新型发展。
注释:
①理查德·霍顿(Richard Hutten,1967年出生于Zwollerkerspel)荷兰著名设计师,同时也是Droog Design的主要代表。
②青山周平,(Shuhei Aoyama,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 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系讲师,2015年创立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③阿拉斯泰尔·帕文(Alastair Parvin),英国建筑师,Wikihouse项目的联合创建者之一。
④藤本壮介(Sou Fujimoto,出生于1971年)日本新生代建筑师,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事务所,曾获2008年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9年《Wallpaper》奖。
⑤周榕(出生于1968年),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⑥筱原一男(Kazuo Shinohara,1925年4月2日—2006年7月15日)日本著名建筑实践家和建筑教育家,曾获日本建筑学会奖、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