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嘉琪
(西安市高陵区财政局)
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社会公众职能也越加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固定资产作为其开展行政运行履行社会职能的重要工具,对其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公众事业发展。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是单位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本,这些资产虽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它们的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确保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登记、领用、维护、盘点、核算等,内容涉及多个部门:既需要会计部门准确核算记账,也需要资产管理部门完善登记,资产使用部门也需严格按照资产使用手册使用资产。只有各方都重视固定资产日常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遏制资产流失现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助力。
1.2.1 可以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基础服务的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公众属性,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它的管理工作既是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又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1.2.2 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资产管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向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从当初的重“购置”轻“管理”转为更重视资产的后续维修和管理,管理重心也从当初的卡“进口”转变为卡“出口”了, 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同时也为单位合理配置资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2.3 可以为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助力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其中包括资产清查,各单位应及时更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数据更新工作,为实现动态资产管理提供保障,部门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的同时还可以为闲置资产再利用提供机会,进一步确保资产的增值保值。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配置标准不合理、购置资产不能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实际需求进行申购等问题,导致单位所购资产标准过高或过低、不符合业务使用需求;还有的单位由于财政资金不是唯一购置资产的来源,单位所购资产未能及时入账导致购置资产不在资产管理部门监管范围内或资产购置途径及标准不规范等。
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置办固定资产的主要来源,很多单位在申请购置资产时只是单方考虑资产购置标准,对于实际的使用效益却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再加上财政部门对单位经费预算比较关注,更在意控制经费总数而忽视单位性质及所需配置需求,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容易出现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了浪费或闲置现象,这对于单位发展而言无疑是不利的。
一是部分单位没有制定严格的验收制度及完善的登记管理制度,导致固定资产出现质量问题后不能及时维权;二是资产使用过程中未进行严格监管、进行定期维护,导致资产使用年限缩短, 造成资产流失;三是没有落实资产索赔制度,使得资产损坏后难以找到相关人员负责,造成单位维权困难;四是资产使用混乱,资产所有权所属部门不清,也会导致管理难度逐渐加大。
虽然国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需要及时将处置资产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审核或财政部门审批,经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由资产管理中心统一处理,但依然存在个别单位不遵守相关规定得情况,尤其是当资产主管领导换届时,很多单位在处置资产的时候既没有上报处置资产相关信息,也未履行审批手续,而是私自处置了部分固定资产,未将资产处置收益上缴国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利益。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资产的实际折旧计提是在资产购买之后才开始进行等额折损的,没有办法准确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价值的变化。例如是有些固定资产因为操作不当或者超负荷的使用导致资产贬值速度加快,资产实际留存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符。最新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对这种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只是通过使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没有办法全面真实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
个别单位财务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凭证登记时,只会根据票据和银行存款等相关信息进行账务处理,并未对新购入固定资产按照相关要求及时进行登记,也没有登记明细账,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与实物不符,出现核算和账目明细偏差,单位资产报表漏报,不能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依据。
盘点工作是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环节,但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却没有认真对待该项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盘点时,只是将一些比较明显的信息进行了记录,如,资产型号、数量等,对于一些不明显的信息却采取了忽略态度,如资产使用年限、磨损程度等,这样的固定资产盘点不能更好地发挥出应有效用。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安排的盘点人员职业素养比较低,对资产盘点的重要性没有明确认识,对待盘点工作不上心、不认真,很多时候都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盘点工作,且在盘点中仅关注数量、种类,并未及时将损坏或磨损比较严重的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进行上报,致使单位不能对这些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盘点效率和效果比较差。
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但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依然还在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如,人工记录固定资产信息,这种情况在一些业务量不太多的单位表现的最为明显。然而固定资产种类比较多,价值量也不低,存放位置一般也不会比较聚集,所以人工管理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记录出现遗漏,且资产管理准确度也比较低。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比较差,从而使得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系统发挥出的作用也有限。
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想要用财政资金采购固定资产,就要在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中添加相关内容,走相应资产申购审批程序,通过审核后才能进行采购。资产申购时,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办法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各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其合理配置资产,并及时将资产信息录入资产管理系统,纳入监管范围。财政部门可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对各单位所购置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来分配预算资金,提高资产配置水平,从而强化资产购置管理。
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在审批单位资产购置申请时除了考虑经费预算的同时,还应充分关注申购资产单位的基本性质及主要社会职能,合理规划其资产购置数量及标准,使申购资产既能充分达到使用需求,又能切实提高实际的使用效益,既考虑合理配置,又能充分利用资产。如融媒体单位可以申请购置标准较高的摄像机、照相机等,水务部门出于防汛职能可以申请配置较高的特种车辆等。
一是制定严格的资产验收制度及完善登记制度,杜绝固定资产出现质量问题后不能及时维权的现象;二是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严格监管并定期维护,确保资产使用年限在合理范围内, 防止造成资产流失;三是明确资产使用人,落实资产索赔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对造成资产损坏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增强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意识;四是加强固定资产过程管理,对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加强管理,特别是事后监控更是要提高重视。五是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可通过抽查、监督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过程,在单位负责人政绩考核中加入关于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内容,督促负责人更加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有效规避资产浪费、闲置情况。
要求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必须将处置资产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审核或财政部门审批,经批准后由资产管理中心统一完善相关处置手续。日常管理中监督单位落实资产卡片账,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来源、使用、折旧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标注,强化一卡一物政策。同时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进行条形码管理,在对重要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核对时,确保账目记录和资产实际相符。各单位资产主管领导从工作岗位离开时,要严格按照离任核查制的要求对领导在任期间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组织专业人员监管将现存的固定资产进行移交,杜绝资产无端流失问题,为下一任单位领导了解资产实际情况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应按照谨慎性原则开展工作,实时更新知识储备,严格按照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调整,对资产价值标准重新界定,引入新的折旧因素等。在对资产进行折旧时也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原有的资产折旧范围,将政府会计中规定的不应纳入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中的资产清理出去;其次根据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金额,根据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确定折旧年限,并在资产报表附注中进行解释说明。
在会计管理核算中,财务人员应对新购入资产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完善资产账面价值,及时清理账外资产,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资产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账应录尽录,账账相符。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可建立抽查制度,与各资产申请单位按月对账,形成良好的核算习惯。通过增设合适的会计科目,更加科学、直观的反映资产真实情况,便于及时了解资产情况,统筹管理资产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为全面掌握资产构成及使用情况,可以制定专门的资产清查制度,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资产清查工作朝着标准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等到资产清查制度建立之后,将制度落实到管理工作中,每年至少一次对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掌握资产实际情况,全面分析资产结构和配置情况,进一步摸清管理成效。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可以让固定资产管理实现高效化、准确化。各项资产信息都要输入信息系统当中,如,资产数量、价格、使用部门等,生成包含资产各项信息的条形码,将条形码贴到相应的固定资产上,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信息传递也会变得更加便捷。
先进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系统操作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本单位职工的方式或聘请专业的系统运维人员来解决系统操作问题。同时在考虑系统操作便捷性的基础上,提高对资产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视,日常做好重要数据备份工作,及时对信息系统防病毒功能进行升级,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有些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或是采用了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致使资产管理出现了各种问题,进而对单位发展造成阻碍。基于此,需要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通过采取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增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完善资产清查制度的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