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海燕
(昌乐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4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人们也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应注重提高房屋建筑的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同时,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显现使全民更加关注资源节约,作为耗资巨大的房屋建筑工程,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能降耗,节约成本,以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1)可以节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成本,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2)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发挥当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作用,进而在各部门、各专业工作人员的协作下建造品质卓越的房屋建筑工程。同时,在规范的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施工技术的改进和优化。从宏观层面看,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可以促使行业技术日臻完善,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1]。(3)房屋建筑工程作为民生基建项目,承担着重要的生活生产功能,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4)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周围居民环境、房屋建筑、地质及水文条件等,若没有做好前期调研和施工设计,协调好各关键因素,将施工影响降至最低,消减水文、降雨等对施工和后期建筑物运营安全影响程度,势必会埋下重大安全隐患,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进行城市化扩建的前提,要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
3.1.1 管理环节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但其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分段施工为例,一般而言,分段施工管理难度大,尤其是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往往是工程管理的“老大难”,实际管理效果并不明显。采用分包施工方式,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强度和难度,但是人员分散,相关单位之间难以展开有效的信息共享与传输,久而久之,管理机制无法落实,管理工作无法开展,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无法提高,无法保障工程质量,更难以节约建设成本[2]。
3.1.2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方面,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已经趋向世界领先水平,拥有良好的口碑和成果。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日益激增,施工压力不断增加,导致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面临着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再加上培训力度薄弱,导致部分施工人员不能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更难以将其应用在施工中。具体而言,由于部分工人缺少培训,难以真正做到持证上岗,实际施工中,施工步骤错误、作业手法不当,关键技术不能得到有效应用等乱象丛生。基于施工技术的现存问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应有效益也难如期实现,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务必增强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职业技能[3]。
3.1.3 监督机制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还需要相关单位做好监督工作。但是,目前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存在监督缺位的问题。监督缺位会导致标准丧失,特别是内容繁复的房屋建筑工程,如若缺乏施工标准,会致使整个工程管理松懈,甚至瘫痪,增加房屋建筑工程的潜在隐患。出现这种现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监督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对于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流程步骤和质量要求不够明确,最终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继而导致整个项目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部分监理单位和监督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即便拥有专业知识,也难根据实际情况付诸行动[4]。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当前管理现状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以此更好地凸显监督职能。
3.1.4 信息建设
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制约性强、信息流量大等特点,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应推进信息化建设,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技术等搭建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对房屋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处理,具有显著提升工程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缩短工期、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在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存在认知偏差、软件应用不成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化管理控制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其中,认知偏差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信息化认知还停留在以往阶段,仅仅将其应用在办公室业务管理中,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设计、招标、施工、结算及进程管理中的应用缺乏具体认知,导致信息建设迟缓;软件应用不成熟,指目前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和系统等大多为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存在应用范围小、应用功能不全面等不足,缺少针对性、个性化软件和系统建设,导致工程管理中能够目前应用的软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专业人才匮乏指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信息素养较为薄弱,对信息技术缺乏了解,无法熟练应用各项功能模块,且企业内部缺少对应的培训机制,导致信息化建设和普及缓慢[5]。
3.2.1 加强材料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做好材料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基于源头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周期性长、规模庞大、占地面广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用量非常巨大,这就要求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做好材料的核验与储存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保质保量的基础材料。做好材料的分发、投用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避免材料浪费与流失。做好材料的核验与储存工作,完善检查制度和监管体系,对其进行严格把控,以此确保质量与价格的稳定性。另外,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顺序以及施工特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的入库和出库管理,避免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徇私舞弊等恶劣问题。由此可见,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必须做好采购前、入库前、使用前以及材料质量的多重检验工作,以此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
3.2.2 强化安全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强化安全意识才可真正做到警钟长鸣,自觉地加强技术防范,进行规范化的现场施工。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施工安全的宣导工作。具体而言,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都要加强责任意识,充分熟悉项目需求,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制订紧急预案,并且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以此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参与人员都能明确建设目标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只有如此,建筑施工才可更加和谐有序,所有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才可做好多方配合,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6]。同时,加强施工安全制度培训,培养相关人员安全施工意识,提高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而言,可通过安全讲座等形式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理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奖惩机制,激发施工人员的学习热情;除却基础的安全内容宣导之外,还需与时俱进,做好环保内容的宣导和倡议,融入更多的生态保护理念,以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环境效益。
3.2.3 健全管理机制
要使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需要健全管理机制。首先,需要落实责任制度,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组织架构更加明朗。因此,责任制度的健全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必须熟悉岗位需求和人员优势,做到人岗匹配,提高工作人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使其拥有可以胜任岗位的信念和决心,进而在自我驱动之下,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所谓责任制度,即进行目标分解,以此细化岗位分工,明确个人应尽义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实际施工中的疏漏和偏差。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利于对已发现问题追本溯源,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施工与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工艺。其次,重视监督管理机制的设置。只有监督在位,才可确保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更具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进而可以自主自发地进行质量核验,逐渐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的科学管理。监督机制与责任机制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重要作用[7]。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奖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可以借助奖惩机制树立榜样,凸显带头作用,调动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健全管理机制,可以促使施工全员,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进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可在实际过程中有章可循,进而做到事无巨细,有条不紊,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的优良发展。
3.2.4 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均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行业发展效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处理海量信息数据。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房屋建筑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充分展现了信息化建设助力工程管理实效的作用,才能充分凸显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意义。要增强管理水平,必须同步加强房屋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以此打破孤岛化发展模式,实现相关单位与部门的密切协作[8]。与此同时,在信息数据的快速分享和传输之下,相关资源也可做到互通有无,得到进一步的精简和节约。可见,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谓是目前阶段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实现企业效益,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均有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工程实践中,相关单位必须加强材料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健全管理机制,以及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品质管控。只有如此,才可有效保障施工安全,获得施工品质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