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优化研究

2023-01-08 14:47:14张海波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税务机关筹划纳税人

张海波

(茂名市安达保安押运有限公司,广东 茂名 525000)

1 引言

在当前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税务管理需要严格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开展,规避税务稽查风险。企业在控制税务风险的同时,需要合理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目前企业的税务管理难度不断提高,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企业要在控制税务风险的同时降低纳税成本,就需要提高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认识到税务管理工作不完善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后果。若因工作不当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不仅面临补缴税款的问题,还可能影响纳税信用评级,甚至使企业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企业更需要加大对税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2 税务管理的概念

税务管理工作指的是企业在涉税的各环节,通过优化税务人员管理、改进税务核算等基本工作,以及完善税务筹划、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等各环节实现对涉税活动的全面管理。税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企业税务管理的问题

3.1 企业缺乏税务人才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部门工作不了解,在经营过程中只重视生产、销售等工作,缺乏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将税务管理与税务缴纳等同,没有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税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仅能开展简单的税款计算、税款缴纳等工作,无法实现税务筹划及税务风险管理。在金税四期的背景下,无法让企业适应税务机关监管的要求。

3.2 税务基础管理不完善

第一,部分企业的税务核算工作不够细致,针对涉税的事项没有进行详细核算,也没有针对收入与成本分析是否满足配比原则。第二,部分企业对税收文件的执行力度存在不足。我国的涉税文件较多且频繁变化,但是很多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不主动学习税务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不利于实现对税务风险的管控。

3.3 税务筹划乏力

税务筹划工作是税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针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开展筹划,但是很多企业的税务筹划不完善,没有针对不同的涉税环节进行细致分析,税务筹划工作的方法不合理,没有充分运用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

3.4 税务风险防范不足

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仅在税务风险发生时才仓促应对,没有制定对税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没有针对企业的各类税务指标进行细致分析,不利于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理。

4 企业税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4.1 重视税务人才建设

企业需要加强对管理层及涉税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在不断改革,税收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再加上税务机关依靠大数据监测企业的各项涉税活动,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在税务机关监控之下,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严峻的大环境,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变化及税收政策要求,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要求。税务机关对办税人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严峻的大环境下,应该邀请税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到企业内部开展税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时了解会计准则的变化及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企业也可以在内部设立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主动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主动考取职称证书,通过提高自身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应对税务机关全面的监管。企业内部也可以收集涉税相关政策和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汇编成册,提供给企业内部的人员学习,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1]。

4.2 完善税务基础工作

第一,优化税务核算流程。企业在开展税务核算时,要将核算工作尽可能细化,准确计算各项纳税事项,加强对企业收入、成本等方面工作的核算[2]。企业的成本、收入的核算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时,要确保成本与收入配比,分析销售收入的记录和产品规格等相关要素,对于成本类支出和费用类支出需要进行严格界定。对费用而言,必须要在通过预算申请之后才可以支付,以确保费用使用合规。企业还应该每月针对销售成本、销售收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时找出根源,如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要及时上报处理。

第二,加强对税务文件的执行力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严格遵守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同时需要提高对涉税文件的学习,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与企业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并针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分析企业内部涉税人员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4.3 优化税务筹划

4.3.1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第一,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企业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身份,纳税人身份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取得足额的进项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影响企业的税负,具有较强的税务筹划空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等于不含税收入乘以征收率,税务筹划空间较小。企业在选择纳税人身份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税负进行合理选择。例如,A 企业年不含税收入为350 万元,A 企业为商贸企业,A 企业在分析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时,需要结合无差别平衡点进行分析。设N 为增值率,M 为不含税销售额,P为不含税购进额,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Q,一般纳税人税率为F,则:增值率N=(M-P)/M,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M×F-P×F=M×N×F,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M×Q,令M×N×F=M×Q,得:N=Q/F,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为3%/13%,即23.08%。因此,当企业增值率小于23.08%时,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身份能够节约税收负担,反之将企业申请为小规模纳税人更适合企业发展。

第二,销售方式的税务筹划。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赊销的方式来占领市场,在赊销的过程中企业通过一定的折扣来吸引客户。企业在促销时,要注意税务筹划的相关要求,确保企业的促销方式符合税务筹划的目标。当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促销方式包括折扣销售、现金折扣、销售折让,不同的促销方式有不同规定,折扣销售指的是为了销售商品,企业给消费者一定的价格优惠之后开展销售。对于折扣销售,要求折扣额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才能按折扣后的金额纳税。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及时回笼货款,对于一定时间内回款的客户予以一定的优惠,折扣部分不免除纳税额。销售折让指的是由于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予以一定的优惠,这样的方式在计算销项税额时不能将折扣部分扣除。以旧换新指的是用旧货的价款抵扣部分新货价款,除金银首饰之外的旧货价款不得抵减销售额计算。企业在开展促销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促销方式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第三,优化兼营与混合销售。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时,可能涉及不同税率的产品或服务,若兼营多个不同税率的项目需要分别核算,如果没有分别核算则需要从高征收。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税率的项目进行区分,避免被从高征收的问题。同时,若企业在同一纳税事项上涉及不同税率,将被认定为混合销售,混合销售要求企业从高税率征税。如果此时企业想降低税务负担,就需要将混合销售拆分为不同的纳税项目。例如,A 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还提供安装服务,企业需要将销售服务和运输服务分别与客户签订合同,从而分别计算缴纳增值税,以降低企业整体的税务负担。

第四,优化企业的购货对象。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固定的,因此在采购时仅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价格以及质量。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取决于进项税额,因此采购应该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除非小规模纳税人在价格或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才选择与小规模纳税人合作。同时在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合作时,应该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税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3.2 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第一,固定资产的税务筹划。企业固定资产的税务筹划主要是折旧的税务筹划,不同的折旧方法产生的税款缴纳方式也有所差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除了直线法之外的方法要得到税务机关的批准,企业要认识到近年来技术更新较快,部分固定资产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可能存在提前报废的情况,因此企业需要分析固定资产是否符合加速折旧的要求,对于能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应尽可能采用加速折旧。同时当前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对于购买500 万元以内的设备允许企业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因此企业要分析购买的设备是否超过500 万元。例如,A 企业购买某设备价格为700 万元,此时A 企业应将该设备分拆为两次购买,并在企业内部组装使用,从而可以将设备价款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中,实现了递延纳税的目标。在固定资产税务筹划时,企业要加强对大修支出的税务筹划。我国税法规定,大修支出的金额占固定资产价值50%以上,且经过大修支出能够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两年以上的进行资本化处理,若不符合条件则进行费用化处理。因此企业在大修支出时,对于要进行资本化处理的,需要将大修支出拆分为两次进行,使两次的金额都在50%以下,从而实现递延纳税的目标。

第二,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筹划。我国税法对企业业务招待费有严格规定,对于超出限额的业务招待费不允许抵扣。因此,企业在开展业务招待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合理的筹划。例如,A 企业在开展业务招待过程中,除了对客户提供住宿、餐饮方面的服务之外,还需要向客户赠送一批礼品,此时A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可能面临超出临界点无法扣除的问题,A企业通过税务筹划方法,将赠送礼品印上企业的品牌标识、宣传语,起到宣传的效果,从而将赠送的礼品作为业务宣传费在当期扣除,通过这一方式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

第三,对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企业要采用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实现递延纳税。例如,A 企业在存货价格持续下跌时,通过先进先出法的方式能够降低前期的成本,但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之后不能随意更改,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要谨慎,避免前期价格下跌后期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的税务负担升高的问题。同时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时,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如果企业的存货种类多且单价低,就应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降低核算成本。

4.4 改进税务风险管理

第一,建立税务风险的识别机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风险,税务风险在爆发之前往往是难以察觉的,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识别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对税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识别。企业在识别税务风险时,可以采用税务风险清单法,结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将可能产生的各类税务风险形成税务风险清单,并结合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分析风险点,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面识别[3]。

第二,针对税务风险进行细致评价。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仅能对税务风险形成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控制,企业需要针对税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细致评价。企业可以设置预警指标,对各类涉税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各类指标可能产生的异常。例如,企业可以结合税务机关纳税系统评估表分析潜在的风险,并结合同一地区相同行业企业的税收负担率,以及企业历史时期的税收负担率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判断企业具体涉税指标是否存在异常,通过设置预警范围,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另外,企业可以采用税务风险坐标图法进行分析。税务风险坐标图法是结合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的方式,对于发生可能性高、影响程度大的风险需要重点防范。

第三,形成对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企业在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识别之后,需要针对风险制定恰当的税务风险管理措施。首先,风险规避。风险规避要求企业采取特定的方式规避税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可能给企业带来违法的涉税行为,应选择放弃或终止相关活动,以避免企业遭受影响。其次,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企业在开展某类重大涉税活动时,与专业的税务管理机构签订合同,由专业的机构代企业管理税务风险。最后,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结合风险发生的条件等各类因素,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程度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开展涉税活动之前,向税务机关征求意见,判断税务机关对涉税工作的认可度,从而防范税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5 结语

在金税四期全面上线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加强税务管理人才建设,完善税务基础工作,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实现对涉税风险的有效防范。企业只有从涉税各环节进行全面优化,才能改进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税务负担最小化的同时控制企业税务风险。

猜你喜欢
税务机关筹划纳税人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信息化背景下税务机关获取自然人涉税信息范围的边界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关于如何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思考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0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5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辽宁经济(2017年3期)2017-05-04 07:13:35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辽宁经济(2017年3期)2017-05-04 07:13:35
税务机关舆论引导的策略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