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业珍
(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091)
住房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传统建筑观念和农村技术水平的影响,农村住宅在结构的安全性、抗震性、抗震性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即使是新建的房子,大多数也都存在节能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农村住宅尤其是危房的改造,一定要尽可能地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是当今国家提倡的一种建设形式,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质量易控制、节能环保等特点,在农村危房扶贫改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预制构件组装在施工现场的建筑模型。根据预制构件的材质及施工方法,其又可被划分为砖木结构、木结构、框架结构建筑及箱式建筑、升板楼、升层楼五种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需将预制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即可。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短,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我国建筑业中受到高度推荐,发展迅速。过去农房建筑的形象是简单、僵硬、缺乏个性。随着人们对房屋造型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农村危房改造时,装配式建筑可以说是首要选择,有利于充分保证农村危房改造的节能环保性和安全性。
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提倡的一种建筑形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农村建筑的特殊性,也使得它在农村发展中有一定的劣势。
1.1.1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装配式建筑是预先制作好组合件,机械化程度更高,人工劳动更少,能很好地降低劳动强度。与此同时,预制厂将全部装配构件预制生产,然后将其运至现场拼装,现场作业量较少,尤其是混凝土等施工较少,能很好地提升房屋修建速度,进而减少房屋修建成本。
1.1.2 规范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改善住宅品质
在设计安全、抗震等级特性、绿色环保等层面,传统农村住宅无设计方案阶段。农村盖房子以没有专业资质的农村匠人为主,原材料多为小家庭自筹自备的。此外,受施工条件和匠人工作经验等要素的影响,建筑物品质十分不稳定。装配工艺在全部生产作业以前,由专门的设计人员对于房屋的安全性、抗震等级及技能环境保护等方面,依据我国标准开展设计测算。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在预制构件场统一施工,不管原材料、施工技术都能精确完成,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此外,还采用机械化生产线生产,工艺简单,控制方便,品质更有保证。
1.1.3 集约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在传统农村住宅建设中,大多数是分散化的个人行为,绿色环保观念不高,管控不到位。此外,传统式农村住宅建设在工程施工流程中各种原材料的运送,堆积,装卸搬运等没有任何保障措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工地扬尘和环境污染。农村房屋很少采用科学的环保节能措施,隔热保温和隔热效果差,能耗大。装配式建筑能将农村分散化的个人工程建筑行为转化为集中化的工程项目生产,其中绝大多数在预制厂进行,可以融入当代电气设计和环保理念,降低环境污染,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1.1.4 美化村容村貌,居住安全舒服
农村居住工程建筑在设计方案上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计划与设计方案,非常容易产生不同特点的住房方式。装配式建筑通过室内设计师的精心策划,融合当地的人文风情,文化的特点,将区域文化与现代设计构思融为一体,既可提高工程建筑审美观享有,又可根据近代设计构思,从房型位置、安全性抗震等级、隔热保温、自然通风光照等层面提升房屋安全系数。
1.2.1 必须增加政策支持力度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建筑形式,但对大批量的装配式建筑来讲,针对农村小规模的住宅建筑却没有明确的制度导向性和支持,缺乏对应的激励政策和激励制度。
1.2.2 建筑费用较高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对于住房建设费用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农村住宅由于建筑体积小、建筑分散,不能大量进行批量生产,因而不能大量运输和安装,从而提高了建筑成本,降低了农民对装配式建筑的接受程度,致使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的利用率较差。
1.2.3 缺少专业人员
装配式建筑必须由一批技术专业人员来完成,可是在现阶段大环境下,农村装配式建筑无法得到较高的商业利润,促使农村的装配式建筑并没有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造成农村优秀人才缺乏投入。同时因为收益不高,装配式建筑研究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多侧重于大城市大规模的制造业与工业建筑,造成从业相关设计方案研究的优秀人才严重紧缺,以致农村危房改造迟迟无法完成,这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装配式住宅,但对于农村装配式建筑销售市场却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性。为提升农民对装配式住宅的了解和认可,国家或地区需从现行政策上对农村房屋的应用给予政策指导和适用,确立农村经济发展装配式住宅的目标,目标是要有效宣传策划装配式住宅的优势,克服其缺点。特别是在农村危房改造中。
其中,灵活运用资产,保证房屋改造符合规定。装配式建筑在环境保护,经济收益,建设成效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全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小组的发展。我国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期内都大力提倡“绿色节能建筑”,期待根据绿色节能建筑来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维护人们的生活环境,装配式建筑则符合实际我国的规定,所以,装配式住宅应依靠“东风”,充分运用相关现行政策优势,走可持续发展观之路。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房屋的装配化都还没形成规模,我国也没有对应的技术管理体系。在我国农村要想能够更好地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增加科学研究力度,制订并健全农村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并在设计方案,生产制造,运送,工程施工等核心技术环节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农村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制作,施工工艺品质体系管理和检测。收集规范,制订标准,制作画册,保证农村装配式建筑品质。最后将预制构件规范化,形成通用性预制构件和规范施工流程,使农村盖房子如同购买商品一样,可以按照自身爱好和经济条件选购相对应产品完成安装。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在农村产生了装配式建筑的全产业链,从工程建筑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案,生产制造,运送,安装,运行及售后维护等各个领域,与之形成了生产、施工、后期维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适用性。
农村通常地域宽阔,地质构造丰富多彩,不利大中型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运送,也不利大型机械的工程施工工作,与此同时,农村建筑体型小,因为质优价廉,对大中型工业设备的应用不利降低产品成本,因此在农村开发设计装配式建筑时,应尽可能选用轻量、灵活便捷的预制构件和中小型工程施工机器。为有利于中后期检修,应选用模块化,可单独拆换,维护保养不同模块。
现阶段在我国并未产生装配式建筑销售市场,政府机构应高度重视培养农村市场,根据土地资源,财政局,税收等管控方式,推动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认可,激励建筑施工企业参加新农村建设。推动建筑企业在引进技术,产品及原材料产品研发,改善施工技术,提升生产率,控制成本等领域开展积极主动的科学研究。所获得的先进技术、工艺等编制成规范、标准,为装配式建筑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农村生活状况与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导致专业人才不愿为农村服务,很少愿意待在农村。造成农村建筑类人才匮乏。为更好地为农村装配式建筑服务,国家或地区可适度对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项目的有关优秀人才给予政策优惠,与此同时在高等院校建筑类有关技术专业进行有目的性的人才培训工作,增加农村优秀人才输送的强度。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类人才能引入,留住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住房的需求也必然提升。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行业,农村发展必然要求加速发展,加快发展趋势。当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国策,是全面实施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内容,而农村危房扶贫则是头等大事。针对农村危楼,装配式住宅更新改造,拥有不容小觑的市场和技术性优势。因此科学研究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装配式住宅防范措施,是推动我国全方位建设小康生活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对策,从而既能推动我国建筑事业愈发朝向可持续方向前进,还能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整体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