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改进的探索研究

2023-01-08 07:56吕闻明毕家昕
智库时代 2022年28期
关键词:学风高校学生大学生

吕闻明 毕家昕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内容,特别是学风建设。[1]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风的形成,既能保证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基于现状只有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学风建设存在的明显痛点,竭力寻找建立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才能使学生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竞争力。

一、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的成才和成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求知欲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新颖性、实用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变、因势而新,高校在培育良好学风的过程中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坚持教学规律,坚持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就学风建设的现状而言,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虽然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但是现阶段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且需要尽快优化,其中包括:

(一)高校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有的大学生在学业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纯粹的学习动机,经过千辛万苦考上了大学,却发现大学与自己的理想有着天壤之别,盲目地选择和局限,使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优势、没有动力。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已经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是对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的渴求。一些学生甚至会觉得,上大学仅仅是为了拿个毕业证,以便在未来找到一份工作。有些人留在学校,就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他们觉得在学校能学到的实际知识并不多,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也有人为了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而努力读书,并不是为了满足对知识的渴望。

(二)高校学生学习自觉性渐低

一方面,从我国高校生源质量来看,由于农业院校招收的大多数是农村生,而且他们的学业成绩有待提升,这使得一些大学生有了自卑感,觉得自己的学业水平和个人素质都不如别人,这是很合理的。另一方面,一些对高考成绩不满意的学生,会在网上、游戏中自暴自弃。这些因素必然会使学生在自我要求上有所松懈,学习态度不积极、不自觉,有的甚至认为辅导员的管理教育是一种消极的制约,从而在情感上产生了消极的反抗心理,以至于学习自觉性低,其主要表现为: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后不进行预习和复习,即使是在课堂上,也很少与教师进行沟通,更甚者大多数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走神,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会去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的学生也只是极少部分或是只有在考试前突击复习时才会自主地去图书馆。

(三)高校学生学习诚信度变低

目前大学突出问题:旷课程度、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是目前较为突出、集中的问题,影响了学风。摆脱了家长与老师的束缚的大学生们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当前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旷课程度、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风。从父母和教师的约束中解脱出来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放松,缺少坚持不懈、刻苦耐劳的学习态度。通过考试作弊来取得高分,以此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独立完成作业能力较低,大多都会选择借鉴或是在网络上寻找答案,且平常不学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出现失信考试。

(四)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程度不高

许多大学生由于受到某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学的学科,盲目地追逐“热门”的学科,过分注重自己的兴趣。一旦一个专业不够“热”,或是自己不感兴趣,就会产生厌学。[3]并不认为专业课程对工作的作用,只注重实践的能力。他们成天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到处找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非但没有提高综合素质,还导致学业成绩一落千丈。

(五)高校学生个人功利色彩渐浓

强调“授业”,而不注重“传道”。长期以来,大学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大都是“学好”,而这种“学风”的要求其实是“功利主义”的。爱因斯坦很早就说过:“用专业知识来教人,还远远不够。”由于当前人才市场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加之当前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使高校毕业生产生了迷茫与困惑。从学习目标看,重视学生的现实兴趣,重视实践而忽视基本知识,甚至把高校文凭视为资本,为的是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发生变化,大学生的信念、价值观的偏差、观念的淡漠、责任心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都将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素质、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这一战略目标。[4]

二、造成原因分析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学风建设、培育与营造良好学风、理清思路、探索建设途径、激发各方积极性等。学生所处的社会因素、面临的学校因素以及学生生活中的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都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

(1)首先是社会因素的消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健全,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社会风气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大学生,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偏差,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课后和测验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

(2)教风直接影响着学风建设。高校对科学研究的“高”取向会对高校的学术风气产生一定的影响。“重视科研、忽视教学”是许多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申报项目而忽视或减少了教学质量,这一情况对学校的学风氛围和学生的心态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当科研和教学彻底分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继而影响良好学风的养成和氛围的营造。

(3)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判断能力的欠佳,从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知识创造和传授等方面的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有效引导。部分教学和考核的不合理,造成了学生对学习态度的判断不准确,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仿效学术、学术造假,在作业、论文中抄袭,这是对教学质量严重的不重视,对学风的建设有很恶劣的影响。一所高校如果教学风气不端正,必然会给学校的学风造成负面的影响。

(4)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大量涌入,部分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存在着强烈的自我主体性、自控能力欠缺、缺乏坚韧的学习能力。为了满足物欲,忙于他事,无心学业,上课不求甚解,对作业敷衍应付,不愿主动学习。父母对学生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指导也不够重视,他们逐渐走向了不健康追求物质的世界,而偏离了精神上的丰富。还有一种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无法独立谋生,于是就将自己的忧虑和恐惧发泄到孩子身上,迫使他们去学习,去向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生活在一个充满负面能量的环境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

(5)从学生个人角度而言,第一,学生对学业的关注不够,是造成学风不良的根源。大学学习具有积极、开放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的主导作用下,对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态度重视而明晰。而有些学生却没有这样的积极性。一些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没有规划,处于迷茫中。第二,学风的形成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有关,给大学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最后,学生在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学风不正的另一个原因。许多学生有强烈的自私自利,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有较高的自我评价和期望,但缺乏刻苦钻研的毅力。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促学风建设

加强学生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强化学生的理想志向和精英意识,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培养勤奋、严谨的科研态度,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行为能力。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通过三个主题教育,即“中国的梦想,我们的责任”学风建设,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建设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为加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强化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风的形成。

(二)优化课余第二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学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是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也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良好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利于学风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演讲、各种专业技术竞赛,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强化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以学生会、团委等各种社会团体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树立先进学风典型,加强学风建设,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更多同学成为学风典型、立志成才。

(三)以师德教风建设牵引学风建设,加强思想引导

师德和教风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方法,而教师的道德修养又是影响学风的关键。加强师德、教风、德育、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团委、学生会、支部的培养和管理。要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学生的考核、管理、竞争意识、职业道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都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将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

严格执行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高校学生的行为,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完善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工作体系。实行值班制,深入教室、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问题,跟同学谈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以责任、爱心、细心为本,以严谨的工作标准来感化学生,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航员。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加强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实行“三位一体”的考勤制度,即由各校支部考勤、学生会干部自行检查、辅导员抽查,加强学生的日常巡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防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行为。在课堂上,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五)严肃课堂纪律,加强宿舍管理,加强考风建设

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严格监督学生的出勤,做到每日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报告,并与相关领导、学生进行谈话,找出问题的根源,督促学生按时上课,每节课都要认真记录,发现违规行为,及时报告,保证在校学生的出勤率。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的课堂进行规范、严格的管理,并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警示教育。

(六)培养高校学生的良好习惯

组织各相关负责人时常对各寝室进行巡查,对夜间在校大学生的夜宿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要与宿管部门合作,对宿舍楼进行打分、公示,对各分院的宿舍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达标的寝室进行督促教育,加强引导管理。在寝室召开学术讨论会,将学风建设深入到大学生寝室,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七)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广泛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开展学风建设专题班会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遵守法律法规的认识,加强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敬畏,加强对考风的宣传和教育。组织同学认真学习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规定,做到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弊,对违规考生要严肃处理,并将其列入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树立典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典型的方式引导学生成为模范,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大学自身也在进行年度评选、评优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优秀的学生树立成典型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从优秀校友先进事迹等方面发掘具有代表性、贴近学生实际的先进典型,并广泛开展教育、引导,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5]

四、结语

学风建设不仅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学风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工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各高校群体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均有不同,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制定切实符合实际的目标要求。高校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必须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制定切实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学风。高等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强化学风,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探索新的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学生工作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用优良的学风来实现全体同学的终身发展。[6]

猜你喜欢
学风高校学生大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炊事员的几宗事
学风就是质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