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路改造工程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3-01-08 01:25
四川建材 2022年8期
关键词:旧路路基病害

王 欢

(马鞍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安徽 马鞍山 243000)

0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车流量的增加给城市道路提出更高要求,原有路面的断面设计已逐渐无法满足现有人车流量的需要,使原有道路不同程度地出现破损情况,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和美观,且考虑到城市道路还应满足当地人文需求,旧路改造已成为研究热点[1-3]。众多学者对旧路改造部分具体问题做出深入探讨[4-7],但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国内鲜有学者对常见旧路改造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合理对策。本文对工程中常见旧路改造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并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探讨相应解决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和研究价值。

1 旧路改造工程常见问题

1.1 旧路病害产生原因评估不准

旧路改造施工方法选用应由原有道路产生的病害决定,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与现场人员经验的缺乏,造成无法正确对原有道路进行病害评估,盲目根据错误评估结果进行施工,不仅原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且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根据道路病害表现情况,常见病害有:道路产生裂缝、车辙、龟裂、不均匀沉降等,但产生旧路病害的原因复杂,例如道路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可能是外力作用、雨水渗入导致路基强度下降等,道路产生裂缝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外力作用、温度过低、新旧路基结合面处理不当、沥青老化导致抗裂性下降等。唯有正确认识原有道路病害产生原因,才能正确落实旧路改造施工方案,并施行下一步的施工计划。

1.2 排 水

排水设施不完善是旧路改造工程经常忽略,但影响较为严重的常见问题。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较多的残留水分无法排出,流入路基后会对道路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最佳含水率下,路基土经过一定压实处理后达到最佳力学性能指标,旧路改造工程结束后,若排水设施效果较差,水分进入路基后与路基土结合,导致路基土超过最佳含水率且含水量过大,使其抗剪强度减小,若车流量较大,且在反复荷载作用后,路基会发生破坏。过量水分与路基土结合导致土质松软,造成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冬季寒冷环境下,水分冻结导致路基土膨胀,致使路面开裂,且在春季回暖时易造成翻浆现象,导致路面破损严重。因此,良好的排水设施对旧路改造工程以及道路寿命至关重要。

1.3 养护措施不完善

养护措施不完善是道路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道路养护措施不完善将会导致路面坑洼不平,间接地削减了道路设计人车流量,甚至影响到正常使用功能,必须采取翻修、加固等措施以恢复其原有功能,受损严重时需进行二次改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部分施工主体在沥青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期间,未对道路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导致车辆、行人在养护期内通行,人为造成路面坑洼、裂纹现象。部分单位未安排专业人员对路面杂物进行清除,车辆经过时对路面造成集中应力,损毁路面。未按期进行道路和排水系统检测,同样会导致路基土质量下降,原有病害愈加严重。

1.4 道路的不均匀沉降

路面的不均匀沉降是常见的道路病害之一,路面沉降从侧面反映出该路段强度和稳定性的不足,道路的不均匀沉降影响着通行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会造成路面的崩塌现象。部分单位在旧路改造中对道路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加剧,引发更为严重的道路质量问题。造成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具有多样性,车辆过载、路基压实度不足、路面裂缝导致的土质潮湿松软等原因均有可能成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旧路改造过程中,需要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测量,及时发现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随后应及时根据病害原因做出相应处理,防止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继续恶化。

2 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 施工技术的科学选用

正确评估道路病害成因对旧路改造工程至关重要,只有找出产生病害的真正原因,才能针对病害采取修复措施以及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因此,针对原有道路病害特征,科学合理地判断和分析病害产生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若路面产生大面积明显的蜂窝麻面现象,应首先考虑沥青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配比或振捣方式不合理,并从经济和周边环境等角度合理提出解决方案。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应根据实地情况做出合理判断,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无法判断出病害原因,需首先考虑排水系统是否正常,排水系统不完善将造成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通过裂缝等途径流入路基土后,导致路基土的粘聚力和摩擦力减小,土质软弱引发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2.2 定期养护

定期养护与否会极大地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若不采取任何道路养护措施,甚至会间接导致严重的道路病害。根据道路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人工或采用机械化的手段及时清理路面异物,防范破坏路面等违规行为,严禁超载车辆在该路段行驶并设置相关警示标语,通过上述措施预防人为因素造成的路面裂缝。定期检查对应路段的排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在夏季和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加大道路的定期巡查力度,针对道路裂缝或破损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防止积水通过裂缝进入路基后削弱路基土的力学性能,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要求相关人员定期检查路面平整度和病害情况,特别是对人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应适当加大路面病害监控力度,避免本就存在病害的路段损害程度加剧,极大地缩短了道路使用寿命。

2.3 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

旧路改造工程因其涉及面较广,且环境和实际状况不同,使旧路改造工程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为了保障旧路改造道路施工质量的可靠性,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旧路改造工程至关重要。为了节约施工的经济、时间成本,很多施工单位未注重培养工人综合素质,造成施工过程缺乏实际经验,工人操作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注重培养施工工人的综合素质,可通过岗前技术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相关措施,让施工工人注重施工质量,提升工人的操作经验。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也是整个旧路改造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使用标号较低的沥青混凝土,使道路无法达到其设计强度,造成整体的施工质量下降,给车辆行驶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施工主体的监管,切实实施工作监督,提升整个旧路改造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最后,施工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和季节的影响,例如冬季施工作业过程中,因温度较低需适当调整配比并改良浇筑过程,防止浇筑后路面产生裂缝,影响整体施工质量。注重施工质量控制不仅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有效避免道路原始缺陷的存在,降低了道路发生病害的概率,而且可避免因施工不当进行二次改造,从而节约经济成本。

2.4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不均匀沉降现象是旧路改造工程中所能遇到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往往是该路段路基土质松软,含水量大、渗透性较差、天然强度低是路基软土的共同特征,这一特性导致土的压缩性大,软土经压缩产生较大变形是路面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若经过长期荷载作用且不经处理,沉降会造成路面破损现象,甚至发生崩塌、失稳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常见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等。换填法是解决软弱地基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具体做法是使用挖掘机将影响路基稳定性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清除,并将经过测试的力学性能好、压缩性低的回填土填入路基中,以此改变土质松软并彻底解决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强夯法也是提高软弱地基承载力的常见方法,指通过强夯机重锤冲击软弱土层的方法,从而减少土的孔隙率,压实松软土从而提高土的力学性能的方法,该种方法较换填法相比有着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工艺简单和效果显著的优点,但该种方法不适合用于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震动从而造成影响的环境中,且施工中需对周边做好必要的减震措施。另外,强夯法不适用于饱和软黏土,施工前应对土质进行检测判别。经过软弱地基处理后,尽管解决了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但若后期没有良好的养护措施,可能会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例如道路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并采用换填法后,应及时检查排水系统是否良好,防止降雨量较大时,排水不畅导致积水通过路面裂缝进入路基土,对处理后的土质造成削弱,经过较长时间的车辆荷载反复作用后,再次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因此,在解决软弱地基处理后,应及时对可能再次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进行排查,防止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再次出现。

3 结 语

旧路改造工程对于解决原有道路病害、增加道路人流量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旧路改造自身的复杂性,施工中面临着病害原因评判不准,排水设施、养护措施不完善和道路不均匀沉降等相关问题。结合旧路改造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用施工技术、合理安排定期养护、施工质量控制和软弱地基处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避免因旧路改造工程施工问题进行二次改造,对节约经济成本意义重大。

[ID:013612]

猜你喜欢
旧路路基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方 向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