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发,王童如
1.曹妃甸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河北 唐山 063200;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公安政治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1]《条例》第三章则对党员教育的基本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的关键举措。党组织要坚持立足实际,以当前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着力点,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对推动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3]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中心内容,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者主动学习和接纳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进一步分析、推导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自主思考和评判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被进一步验证,最终为广大党员所接受,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今,由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发展为现在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不断发展。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党员队伍中的广泛传播,使之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国家进步和党的建设实际的需要,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后,筑牢了马克思主义的铜墙铁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等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逐渐频繁,不同思潮之间的碰撞更加剧烈,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筑牢广大党员的思想防线,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在思想上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4]新时代着力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不断坚定其政治信仰,增强政治能力和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一环。首先,坚定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体现在当代中国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增强政治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指的是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把握政治方向和政治局面的能力。”[5]政治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系统掌握,将党的理论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不断深化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有效增强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净化政治生态。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取决于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文化、选人用人和作风建设等多个方面。但是,从根本上看,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是否端正,政治立场是否坚定,个人作风是否过硬是影响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不断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有利于从源头打好净化政治生态的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6]这一论述将党委领导置于社会治理体系的首位,突出了党组织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参与社会治理依赖于在各个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方面,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健全而又稳定的组织体系是基层党组织实现对外部环境有效嵌入的基础,也是基层党组织与外部环境互动的核心载体。”[7]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团结稳定。通过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抓手,使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巩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健全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下的社会基层治理格局,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维护社会基层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广大党员是基层党组织有效嵌入社会基层治理格局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党的理论依托活跃在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党员得以充分传播和有效落实。通过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将党的群众工作观点、路线和方法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之全面贯彻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来,树立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有效维护社会基层和谐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2]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党员个人的成长进步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深化理论武装。对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传递给广大党员并使之自觉接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广大党员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保证了各项工作都能够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有序开展。其次,锤炼高尚品质。理想信念教育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其目标主要是帮助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使之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升道德修养,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最后,抵御各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眼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强调:“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2]深入分析四大危险产生的根源,集中在思想认识方面就是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使之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政治立场不动摇,自觉抵御各种风险。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等与以往相比均有所区别。在此背景下,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现实困境,给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
当前,党组织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是行为教育,而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教育,使得部分党员只知道行为标准规范,却对行为标准规范背后的理论根源缺少认知,造成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者缺乏理论功底。个别教育者,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者自身理论素养不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掌握程度不够,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对广大党员充分解释和验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造成理论教育缺乏深度。其次,教育形式大于教育内容。个别党组织在对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教育形式,追求整齐划一或标新立异,而忽视了党员教育的内容和效果,造成理论教育难以为广大党员所接受。最后,受教育者自身接受能力不足。个别党员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程度有限,难以充分认识和验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无法达到理论教育预期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8]强化党性教育,使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当前,党组织在开展党性教育的过程中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首先,忽视教书育人规律。党性教育本质上属于思想工作的范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个别党组织在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往往临时确定党性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造成各要素之间协调性不足,严重降低了党性教育质量。其次,忽视个人成长规律。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要坚持以党员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受教育党员由于受到年龄、学历、工作岗位、性别、民族等因素的影响,接受党性教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然而,个别党组织在开展党性教育过程中缺乏重点、脱离实际,忽视受教育党员的个体性特征,以完成教育任务为最终目标,而不注重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忽视心理发展规律。党性教育只有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感染力,使受教育党员能够自觉接受并转化为自主行为。然而,当前个别党组织对党员的心理状态重视程度不够、把握不准,在进行党性教育时无法通过各要素的协同,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党员的心理状态协调一致,降低了党性教育的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9]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品德修养和素质水平,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工作实际中,个别党组织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进一步探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首先,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党组织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定误区,对党员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做好本职工作;二是不违反法律。而对道德方面的要求不高,造成道德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虚化、弱化和边缘化。其次,功利主义蔓延。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受国外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个别党员形成了“金钱至上”和“追求功利”的错误价值观,造成功利主义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不断蔓延,给道德教育实效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最后,缺乏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的制度是保障道德教育有效落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党组织并没有在道德教育方面形成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包括教育原则、教育程序、评价标准和奖惩方法等,造成落实道德教育缺少力度,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10]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工作实际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通过提升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育质量,帮助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9]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要坚持通过夯实理论根基,不断提升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不断提升教育者的理论水平。教育者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理论教育的质量和受教育党员的接受程度。要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和进修不断深化教育者的理论素养。要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思想动员和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教育者主动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制定考试标准,通过经常组织考试,对教育者的理论功底进行检测。其次,要不断丰富理论教育的时代内涵。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1]。新时代提升理论教育的质量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理论教育的时代内涵。要充分与当前的形势、政策相融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释当前的发展现状。要充分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不断提升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充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着力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的能力水平。最后,要注重因材施教。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受教育党员的接受程度,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受教育党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载体以及教育进度,保证每一名党员都能深入理解和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10]加强党性教育是有效推动广大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强大动力,有利于极大提升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效果。首先,要加强统筹规划。党性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加强对前期筹备的重视程度,科学制定教育计划,分阶段、划重点、抓关键,使教育内容能够由浅入深、一脉相承。同时,要合理安排党性教育的载体、形式和方法,使教育内容同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整体效能,激发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为广大党员所接受。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广大党员是参与党性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受教育党员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研,立足广大党员的年龄、学历、工作岗位、性别、民族等多种因素,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接受党性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党性教育质量。最后,要善用心理技巧。党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往往可以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教育者要加强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各种实用心理学技巧,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党性教育的实践中去。同时,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本单位心理工作的发展,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满足党员党性教育工作需要。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2]。良好的道德修养关系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关键一环。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以道德建设为落脚点,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端正思想认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道德水平作为党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把党员的教育培养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靠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将道德建设融入到党员理想信念之中。其次,要加强文化熏陶。先进文化往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内涵,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职责使命和人员构成,着力打造具有单位特色的文化品牌,并以此来聚人心、凝伟力、净生态,为提升道德建设质量提供文化内涵。最后,要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配套制度是道德建设有力落实的重要保障。要建立评价制度,通过日常观察、走访调查、党员互评等手段对党员的道德修养进行总体评价,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具有高尚品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要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良好风向。对品德失范的党员要予以批评帮扶,加强警示作用。要完善教育制度,对教育原则、教育程序、教育标准等进行逐一规定,并严格落实,保证道德教育有效落实到基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思潮之间的对抗、冲突和融合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着力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成为广大党员拒腐防变、坚守本心的重要手段。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将广大党员的教育培养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加强谋划、精心组织,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为着力点,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作导向,不断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度、温度和力度,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传递给广大党员,使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