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23-01-07 21:15夏金源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管理

夏金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38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需要进一步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多元学科交叉下的混合学科发展模式,在融合新思维、塑造新理念中找准前进的突破口。

一、“中国特色管理”视角下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特色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范围内依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实现一定的管辖目标对特定对象开展的一系列治理活动以及所依据方式方法的统称,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目标规划、管理主体、管理介体、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等。笔者认为,从“中国特色管理”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有一定合理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旨在塑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引导人民养成与时代相契合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心态和道德品质。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思维体系。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重视人文关怀与人文情操,在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方面亲力亲为,把自己投入社会主义道德建构过程中。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范围是不固定的,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专业背景下,其范围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特定时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仍然需要接受先进思想的传播与引导,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受体。受教育者在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接受外来思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会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道德实践,进而影响他人。正如有学者指出:“一方面,教育者本人有一个成长过程。在受教育阶段,教育者还不是主体,而是教育的客体,成长后可以转换成主体,成为教育者,这时他要教育其他客体。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还要受继续教育,从而是具有客体性的主体。”[2]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管理”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更好地引导国民养成与时代相契合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心态和意志品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进行的政治思想宣传、动员、教育、引导等活动以及受教育者的道德体系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二、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剧,利益格局愈加碎片化,公民主体意识普遍觉醒,物质追求更加迫切;西方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公民思想进一步侵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有待巩固。有学者指出:“新时代要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结合自媒体特点探索有效融合之路,‘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有的放矢,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公众生活的正向引领作用。”[3]公民意识结构的独立性与复杂性交叉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相对弱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对单一

新时代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再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一枝独秀的局面,西方宣教组织裹挟其文化理念大量涌入,导致我国意识形态格局重组。对外来文化的同化是结合我国现阶段文化现状应对西方文化渗透的重要举措。这些思潮与中国复杂国情发生作用,在不同地区、行业、阶层有不同表现,需要各行各业共同联合起来辩证吸收,为我所用。在此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为主,人力资源较为缺乏,实战模式相对局限,部门联动重视不够,无法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效教育。

(二)教育方式以显性的层级灌输为主

张耀灿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在于‘接受’,在于唤起对象的主体性,在于促进对象的自我教育。”[4]就我国目前来看,受教育者的客体地位得不到调整,教育者将空洞、晦涩的理论融进“一言堂”式的独白演讲,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导致社会主义教育对公民的渗透性不足,主体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以德育情境为依托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待挖掘。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国情复杂,公安系统内个别单位由于业务工作繁重,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与绩效评估体系,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工作方式依然存在。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型提供时代契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提高公民思想先进性的有力工具,在新时代固然要深化使命、坚定职责,如何革除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弊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现代化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等方面的调整与完善,符合时代发展的最优需求。”[5]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多元化主体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一的局限性,其以市场化竞争为服务准则的理念有利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协调与创新,其注重绩效监督和评估机制理念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建立回馈机制和遵循标准,其人才导向理念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依托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改革,具有理论与现实上的可行性。

(一)公共产品和服务主体的市场准入机制有利于调整供给侧单一的局限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主要呈现为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支配的单极化格局。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这种一元主体教育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思想先进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立的价值理念逐渐渗透,借助互联网技术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线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迅猛增长的局面。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各政府部门、企业乃至个人的公开竞争,优胜劣汰,重新定位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责,允许社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竞标,这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要想在新时代焕发社会主义教育活力,保持人民思想紧紧围绕在党和国家周围,需要建立更加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战线,协调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这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

(二)绩效监督和评估反馈机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视野下学术界和领导层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对外教育、监督功能的发挥,然而对于教育运行机制本身的绩效监督与评估却不以为意,这种教育链顶端的地位使得少数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其乱作为、不作为。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教育理念与群众认知错位,致使思想教育模式刻板、保守。现阶段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导致的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常态化现状。新公共管理以工作绩效作为组织的重要考评标准,注重产出和结果,对机构和成员要求建立一定的绩效标准,以实现对目标的产出管控。同时对职员来说,这种绩效标准也是其晋升、加薪,最终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重要评估依据。量化的绩效监督和评估反馈机制的确立有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确立工作指标,明确教育导向,提升教育成果,进而调整传统的偏形式化工作局面。

(三)私人化管理经验有利于供给侧质量的精准提升

陈振明教授指出:“‘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主义’纲领,与它直接采用当代工商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模式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它有照搬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忽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存在的基本差别的倾向,但是,作为人类社会管理的两个基本领域,公共管理(政府管理)与私人管理(工商管理)两者有共同之处,都属于一般组织与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围。因此,某些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原则、方法、技术及模式同样适应于公共部门,可以相互借鉴和应用。”[6]由于主体、方式、经验、环境等的局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视野往往无法扩散到体制以外,社会上的有效管理经验进不来,供给与需求两侧脱节。新公共管理领域中,私人管理技术、方法与公共部门的组织机构运转结合更加密切,公共部门采用的目标管理、顾客至上、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信息化政府的创建等都是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在公共部门领域的成功运用,二者之间的理论和实践融合越来越紧密。这种理念与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同样适用,只要有助于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思想内涵与道德品质,就可以相互借鉴。

四、新公共管理视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策略

新时代由于社会物质利益、思想文化的解构与重组,以社会、国家为中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人民群众面对教育者的“独角戏”产生倦怠感和抵制心理,而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日益渗透,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较为落后、方式相对单一、人才较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改革仍需深化。新公共管理理论依托市场化和顾客(公民)服务导向,主张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管理的技术性、经验性,将一系列的激励手段作用于组织机构,并建立起绩效评估与监督体系,从而对组织成员的工作实效实现最大化的定量考察。新公共管理的这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理论对于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具有理论上的契合性及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体现中国特色,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成功经验,创新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毫不动摇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带领人民奋斗百年的传家宝与思想纲领,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不能主次颠倒,本末倒置。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张耀灿教授也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根本教育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和方向。”[8]公民接触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主导价值观念的摒弃,我们必须积极宣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加强对公民思想的正向引导,不断融入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轨道。

(二)构筑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格局

权力分散化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回应实际问题的关键。新公共管理理论本质上是为了摆脱政府无力承担过多公共事务而导致的信任危机,倡导政府权力下放给社会、公民,借助私人领域的管理经验与人力资源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成功转型。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社会和公民是消极接受者,这种“二元对立”的阶级化教育模式使得大多数受教育群众处于金字塔底端,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被克制。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范式强调以人为本,挖掘教育受体的主体影响力,实现自我教育以及社会范围内的主体间性互动教育。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归社会环境,才能契合社会发展,否则就会陷入“两张皮”的形式化、空虚化。

需要注意的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政府角色由“掌权”向“主导”调整,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基于与公民互动基础上的服务提供者。以市场、顾客需求为本是新型社会管理范式的应有之意,其自由灵活的理论、机制模式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多元价值理念中必须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格局必须牢牢把握在党政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手中。在一定波动范围之内,允许并引领社会、公民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发挥作用,党政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社会、公民在思想动员中不是平等参与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具体而言,社会、公民可以归纳为企业、学校、家庭,社会和公民的主体地位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企业、学校、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力资源的支撑和保障地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格局可以归纳为党委牵头、政府主导,企业、学校、家庭配合的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我们明确将社会、公民二者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范畴,不是弘扬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进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量专业性人才以及他们所掌握的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借用社会人力资源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的引领地位,这是社会和公民个人所能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另外,社会、公民履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职责的前提是确保自身思想的先进性,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激励原则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的公民认知体系优化的外在动力因素。激励法(又称激励教育法)指的是激发人们的主观动机,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目标努力的方法[9]。传统上政府对公务员阶层采取的是“永久雇佣制”,一旦录用,终身就职,这使得部分人员进入编制队伍后思想松懈,享受国家待遇却不尽心尽职。新公共管理理论激励机制的直接目的在于激发工作人员的潜在动力,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犒劳并重的激励方法,激发工作者的职业积极性和使命感,最终实现其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笔者认为,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受体两个维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宣传教育的职业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第一,植根党建文化,培育爱国情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诞生时间短暂,但是其理论底蕴可以追溯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浴血奋战的百年奋斗史中,党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获得了无数战役硕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党建政治文化牢记心中,继承历史血脉,才能在新时代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精神,履行好、贯彻好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第二,重视人文关怀,完善动力机制。家庭生活幸福圆满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者忠实履行岗位职责的关键。因此,上级部门要及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现状,帮助其解决实际难题,同时要建立日常谈心谈话机制,把握并引导其心理动态,给予人文关怀。第三,授予荣誉表彰,扩大激励效应。对于工作积极认真、有突出贡献的教育者要适当给予奖励,以对其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在相关信息载体刊登公示,形成先进模范的二次激励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包括广大的学生、群众阶层等,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创新多元激励措施。传统激励方式以显性灌输为主,多采用“一言堂”动员等方式,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无法激发受教育者优化认知结构的动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进信息化载体,利用自媒体等网络渠道及时捕捉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第二,搭建模范学习平台。受教育者模范标准必须厘清,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性优势积极融入受教育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践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自己生活的环境、集体中形成传播规模,产生辐射带动效应,才可以称之为“受教育者模范”。利用网络化平台刊登这种模范的先进事迹、学习方法、态度经验,可以带动受教育集体正向意识形态的建构。第三,筑牢“以人为本”激励宗旨。有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法应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9]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网络大数据手段,及时追踪人民群众的思想轨迹,捕捉心理动向,以便有针对性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监督和评估机制

绩效监督与评估原则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实效性的保障。绩效管理节约机构运行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过去政府的管理模式基于强制性的命令管控,财政投入导向依托于供给侧需求,不重视结果效益与目标管理,以“需求侧——公民”为服务基准的价值观念不受重视。新公共管理由过去的行政导向转换为服务导向,引入市场化私人运营模式,其中绩效管理机制在公共管理领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绩效管理是联结目标与战略导向、成本预算型财务支出的桥梁,有利于组织机构转变“只重投入不重产出”的思维定式,进而提高管理效益;其次,绩效管理原则有助于管理层提高服务意识和职业使命感。有学者指出:“将企业重投入重产出、关注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的手法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去,能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公共管理领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管理质量。”[10]绩效考评机制使得管理层的工作实效最大限度透明化,同时依托考核、奖惩、晋升、裁员等现代化绩效评估模式,可以有效监督相应人员的工作质量,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笔者认为,新公共管理的绩效管理原则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1.扩宽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监督途径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必要建立党委、政府、企业、制度等的现代化全面绩效监督机制,形成党和政府、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的多领域、宽覆盖绩效监督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得到肯定,受教育者的评价最有参考价值,因此建立完善受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评估反馈机制尤为关键。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机制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对象的明确是建立系统性评估机制的首要问题。按照层次划分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整体上包括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思想教育机构、公民本身三个层次,在本层次内部则具体落实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考评对象既包括部门、机构整体,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人。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标准是思想政治绩效评估机制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分别依据所处层次的战略目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同一地位竞争者水平等影响因素综合考量,千篇一律只会走向形式主义。不同地区、领域、部门的考评标准要实事求是,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而言,思想先进开放地区与落后保守地区、人文社会领域与普通大众领域、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考评标准既要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又要灵活创新,实事求是,体现出绩效考评的差异性。

(五)完善党政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力量。有学者指出:“人力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总和,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11]人力资源包括人员和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物质资料两个方面。目前,党政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缺陷。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有待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人员的考核、政审、任用、晋升、绩效评估、监督、待遇等一系列现代化人事管理制度尚未成熟,岗位职责与人员职能不匹配,知识系统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制约了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完善和壮大。其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技术、经验、方式方法较为薄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依然是以层级灌输为主,显性教育占主导地位,长期的“独白式演讲”降低了对公民的吸引力与号召力,加之资本主义思想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知识技能亟待优化创新。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改革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立现代人事管理制度。以规章条文形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招聘、晋升、奖惩等内容,并严格执行,杜绝“唯关系论”现象的产生。第二步,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径遵循。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传播媒介日益渗透进人民生活,“群众”的主体性思维在互联网大放异彩,大量“网民”针对社会舆论,公开发表言论,展开平等对话。党政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注重依托网络渠道,实时捕捉网民思想动态,利用政府官网、主流媒体等线上平台,与网民交流互动,并做好反馈总结,针对网民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并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步,完善显隐并重的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寓教于景、寓教于情,化公民的被动吸收为主动接受,引导公民在道德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以上三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队伍建设是人才管理的前提和首要目标,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的原则和方式方法,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知识优势与群众经验相结合的载体,三者相互作用,彼此牵制,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步入畸形。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