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

2023-01-07 03:46刘辉
建材与装饰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型材料整治土地

刘辉

(重庆市开州区国土整治中心,重庆 405400)

0 引言

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土地整治工作做好。然而目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到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1]。为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1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

1.1 土地整治工作的理论方法要进行升级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在技术方法和系统理论等方面普遍比较落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国家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理论方法进行升级[2]。目前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很多都是借鉴国外先进理念,长期下去,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使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就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影响到土地整治工作的进展。列举实例分析:在进行土地整治时,会破坏当地的风景地貌,还会导致很多村民居住地荒弃,使得乡村土地内的生态调节能力有所降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文明秀丽乡村的建设,所以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一定要对理论方法进行升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

1.2 在生态系统思维方面科学性不足

国外在进行土地整治时,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且形成过了科学的理论方法,这些科学的理论方法促进了国外土地整治工作高效开展[3]。而中国在进行土地整治时,由于土地整治工作开始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对土地整治方面没有科学的认知,只是把土地整治工作当成一种义务,没有充分了解土地整治的功能和性质,严重影响到土地整治的实施机制、系统定位等方面,导致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太过注重项目本身,不重视区域乃至国家发展规划衔接问题,长期下去,对提高土地整治工作质量没有任何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这点。

1.3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普及度较低

目前,在乡村内进行土地整治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引进工作,以便形成多目标性的综合方面技术[4]。传统的土地整治工作主要是在乡村的耕地土地面积上有所增加,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工作逐渐以土地耕地开发和周边环境保护为主。需要大量的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支持,才能使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得更顺利,列举实例分析:在开展乡村农田路面整治工作时,可以使用资源节约型的砂石;针对农业坡面可以使用友好型的护坡材料。这样就不会对农田坡面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已经污染的农田土壤能够进行很好的修复。若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充分运用新型材料和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农田耕地,而且还可以把当地农村的环境保护好,不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另外,这些新型材料和技术还具有节能减排、减低成本等优点。然而在实际的土地整治工作中这些新型材料和技术还是很欠缺的,国内许多地区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材料和技术,没有引进新的技术,同时行业内的人员还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所以没有把新型材料和技术普及开来。

1.4 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缺少实践经验

在进行土地整治时,目前很多人都意识不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频繁发生,使得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受到了限制[5]。而且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很多人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没有把当地的生态系统、乡村景观等因素考虑进去,对乡村文化造成了破坏。具体而言,在进行土地整治时,相关工作者虽然懂得参考一些文献资料,以及学习使用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时,因为为考虑到相关资料与自身所处环境的以及实际所整治土地的差异性,所以导致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对当地的现有良好土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 关于解决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提高土地整治生态系统方面的理论认知

在对土地进行整治的过程中,会改变土地的格局和利用类型,所以会影响到土地整治区域内的植被、大气、水资源等方面,从而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受到影响。在对土地进行整治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要只把土地整治工作当成一种义务,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要做到上述要点,就需要相关工作者提高自身对于土地整治生态系统方面的理论认知。对此,相关建设人员可以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还可以外聘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工作小组,并在工作小组的共同勘察之后,再开展相应的工作。

在开展省域或者全国的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工作时,建设人员不仅需要把绿色基础网络体系构建起来,而且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把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确定下来;在开展县域、市域的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工作时,需要注重区域景观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土地整治区景观生态工作布置好;在开展村域、项目的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工作时,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关注景观斑块的生态化方面。要是土地整治工作的规模比较大,需要把生态安全保护意识树立起来,按照实际情况和工作开展的目标来进行生态功能的优化,从而将土地整治工作的文化生产以及生态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提高耕地产能的稳定性,让土地整治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功能。

2.2 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

土地整治学科需要和恢复生态学科、景观生态学科等学科结合起来,这对建立土地生态整治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有很大的帮助。相关人员需详细研究土地规划、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领域,如此可以有效地推进土地生态整治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相关人员需要把土地整治工作的目标和内涵弄清楚,还要把土地整治的模式、理念等方面分析明白,结合相应的实践工作,逐渐形成土地整治工作的研究体系。而在实际开展土地整治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针对所整治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然后基于所在地域的环境生态情况、乡村特点,进行相应的规划。具体而言,需要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风害,然后分析所整治土地在当地的地域位置,受上述情况的影响情况。然后再基于所整治土地的土壤情况,确定可以选择的相应植物类型,最后再基于当地的资金、人力等情况,确定科学、完整的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相关人员可以构建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进而开展相应实践活动。

2.3 立足实际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为达到工作过程符合生态文明的目的,工作者需要积极应用和探索新技术及新材料。例如,针对土壤中溶解的有害成分,若是使用化学试剂,那么不仅花费容易变大,而且化学试剂的量也难以把控,容易造成其他的化学污染。对此,便可以应用“微生物”分解、转化的方式。即针对所整治土壤中所含有的特定有害物质,使用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借助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净化。相较于化学试剂,微生物整治法的效率相对更高,且不容易产生其他的生态污染。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降解法可能因需要针对性的品种而产生较大的花费。

2.4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适应

土地整治并进行生态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适应,以此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及生态文明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例如,在土地整治之后,需要对被整治后的土地进行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并记录下整治措施在往后对土地产生的各类影响。具体如,在以微生物对土地进行整治之后,相关工作者便需要对当地的生态进行定期的取样分析,以此分析所投放的微生物对当地生态的影响情况。在后期管护过程中,相关工作者还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实践。例如,在被整治后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植被恢复等情况的研究分析。即通过控制水肥、农药、植被类型等因素的差异,了解上述因素与被整治土地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当地居民对被整治土地的认知变化。在相应实验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将观察到的内容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以研究资料等形式总结出,以此支援其他土地整治工作及生态建设活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中,农村、自然的环境生态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国的土地整治相关工作者,应当对工作中现存的问题有深刻的认知,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践行相应的策略。如增强自己的理论认知、积极引入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工作中着重生态文明的体现。如此,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便能够有效、良好地开展。

猜你喜欢
新型材料整治土地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我爱这土地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建筑装饰设计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室内装饰设计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的优势研究
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简述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