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艳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接打破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更是呈现出社会性特点。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文献信息资源的整理、分类及分析等,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呈现需要的文献资源,进一步拓宽相关资源的范围与领域[1]。
信息化背景下数字资源的种类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技术搜索所需的资料,传统文献搜索模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图书馆需要主动了解读者的需求,通过主动服务的方式,借助信息网络开展咨询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读者需求呈现多样化,图书馆文献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存在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图书馆管理者可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精准整合文献信息资源,给读者提供更为全面、详细的服务,切实发挥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事物发展进度与速度会受到意识发展水平的影响。就当前情况来说,在图书馆管理及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部分馆员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中存在疏漏的情况,体现为各大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不足,无法实现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的目的。此外,在图书馆管理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盲目追求全面性,不重视建设图书馆特色,或是侧重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不重视资源共享,影响到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内部有着庞大的文献资源数量,大数据环境下文献资源数量快速增加,生产速度也在加快,给图书馆管理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造成极大压力。虽然图书馆凭借自身力量或图书馆联盟可解决部分资源共享问题,但依旧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版权、管理机制、馆员素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图书馆管理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源造成管理难度增加,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大数据环境下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新的标准,但受到传统资源建设模式的影响,资源数据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规范行为,直接造成人力与精力的浪费,还会阻碍建设速度与效率;同时,虽然数字资源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资源本身脆弱性明显,需要建立专业的数字资源访问渠道。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涉及很多专业性问题,当前部分图书馆不具备这些条件,缺少完善的保存机制,加上经费不足,影响到资源存储质量。
推进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共享,必然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阅读用户。大数据时代读者对图书馆资源服务要求发生改变,需要较高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但在实际中,图书馆资源服务仅提供基本文献检索功能,无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推动。同时,图书馆管理体制被分成多个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多头领导与各自为政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缺少配合,最常见的就是采购部门与图书管理部门沟通不畅,造成采购计划不合理等。
首先,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根据新形势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形势,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审核,确保制度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同时定期对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制度和内容进行修补和完善,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完善性和严肃性,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总结以及实践,建设一套具有本院发展特色且适用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制度[2]。
其次,作为图书馆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工作态度,主动施为,对国家关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要求等进行深入了解学习,认识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从而意识到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从原本的服务性质转变为责任性工作,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以此提高图书馆工作者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最后,基于目前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在采取自上而下管理的基础上,还需定期对其内容、模式和具体应用等进行评估,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而评估的主体主要是图书馆管理层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各阶层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成分分析对最终评估结果进行排序,分批改进,共同推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优化。
图书馆管理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渠道就是搭建信息化平台,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技术方案,解决平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个性化与特色化的平台功能,切实满足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另外,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时,需要考虑平台的使用方向及兼容性,提高特色数据库建设质量[3]。同时,在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时还需要提供扫描、备份等多项功能,以保证资料收集的全面性,进一步提高内部资源数据的安全性;还需要搭建相应的查询系统,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源、书籍等,发挥网络检索技术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此外,需要定期检查与优化,确保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促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要及时做好相关数据加工分析,及时将信息内容转为电子文档,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公共图书馆需要围绕读者需求构建个性化服务,给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文献资源与服务环境,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服务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4]。
用户图书感知主要指用户在图书馆进行阅读时从其主观感受和客观感受上对于整个场馆以及图书过程的一种认知评价。这不仅是存在于用户在选书过程中与管理员间的接触和互动中,更是基于服务理念下整个场馆所带给用户的一种综合感受,是用户结合自身实际体验给予图书馆整个服务过程的认可。
智慧图书馆在建造过程中,会借助最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用户进入图书馆那一刻起,从其个人信息、表情和行为等方面入手,对其需求展开全方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建议和需求体验,包括情景化阅读、智能化交流、交互式互动以及专题性搜寻等,都是基于用户实际需求展开的按需服务,而且图书馆会通过智能化监测对用户整个阅读过程的需求进行即时性感知,确保用户阅读体验的舒适性。
利用用户感知建立相对应的反馈系统,以数以万计的用户反馈为指导推进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开展,如此不仅能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书籍,节约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同时,感知系统还会根据用户体验进行不断完善,借助大数据系统不断朝着精准化、智慧化模式前进,在满足用户阅读需求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更多精彩、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3.4.1 选择适合建设方式
在进行图书馆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时需要做好网站建设,这点较为重要,需要发挥官网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中部分图书馆资金有限,没有充足资金进行网站建设,影响实际建设效果,甚至出现网站长期不更新的情况。就实际情况分析,网站建设方式较多:首先,自主建站。这种方式成本较低,在实际中被广泛应用。但这种自主建站方式存在漏洞,即系统升级难度较大、后期不利于维护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网站作用的发挥[5]。其次,个性化建设。图书馆将自己的需求告知网络公司,网络公司会根据其需求制定方案。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后期需要承担较高的费用。最后,自行搭建。图书馆依据需求从外部购买资源管理系统,既可以满足自身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3.4.2 更新维护网站内容
图书馆网站建成后需要定期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并对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保证一定的更新频率,使服务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提高网站访问速度,切实发挥其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1)在实际运行中,计算机系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测+评测”的形式,找到造成系统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然后对其进行把控和处理。工作人员在对用户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测评时,需要从网络应用、软硬件配置以及端口协议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对系统遭受攻击后可能发生的信息泄露、信息安全、能否正常使用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确保用户计算机系统安全。
(2)在完成系统风险分析后,工作人员需要借助AHP分层法对各项风险程度进行汇总和排列,为后期维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3)通过相应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准确判断系统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以及用户上网时所遭受的风险以及攻击次数,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系统对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和整理,详细明确系统维护的每个细节、步骤和具体目标,确保用户或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使用。
(4)访问控制。公共图书馆在接受用户访问,满足其查询需求时,为避免用户意外破坏以及黑客等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可以通过授权检查的形式对用户的身份及其合法性进行检查,在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访问操作,这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考虑到图书馆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需求,可以设置自动报警功能、系统自检功能,一旦出现恶意攻击情况,系统可以主动发出警报或自行恢复,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5)密码体系。在公共图书馆中,出于对用户数据安全的考虑,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必须设置验证码,在不同用户利用计算机对图书馆系统进行访问时,必须通过验证码的形式对其身份进行验证。数据库主要是以密码保护的形式对数据库中所有数据信息进行保护,确保计算机使用安全性。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定期对系统内垃圾和病毒进行扫描和杀毒处理的形式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控,并对每次扫描结果进行上报确认。如此,在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前提下,保证公共图书馆中信息文献资料管理的有序和安全。
总之,信息化背境下,图书馆强化文献信息资源管理需要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强化软硬件建设,制定合适的方案,推进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与效率。新形势下,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时,需要主动引入信息化技术,转变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质量。同时,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要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操作方法,根据实际需求,切实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