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雯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商贸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区块链是由多方共同参与记录和管理的互联网数据库。在数据库信息读取和数据应用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先进的密码技术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需要参与方共同商议来修改数据或信息,单独一方无法行使以上权利,但有权限制对非法访问或是非法篡改的行为。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的信息环境,从而能够安全且迅速地获取信息资料,以此来降低投资成本,这不仅能够创新运作模式,还能够彰显应用价值。
一是分布式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过程中,数据的存储、更新都不是由同一个中心处理器处理的,而且需要多个节点共同参与和维护,不同节点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其中某个节点或几个节点遭遇攻击、遇到故障时,对整个区块链系统运行影响较小。二是密码学技术。区块链系统底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安全体系是基于密码学构建的,从而能够切实维护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密码技术一般包含安全散列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一方面,安全散列算法指的是数字信息可以转化为固定且唯一的散列值。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原有信息数据不可以逆转,若改变信息,其散列值也将改变,因此,安全散列算法能够有效维护系统地安全性。另一方面,数字签名技术是指信息传输者会依据安全散列算法对原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生成摘要。之后,需要用私钥对摘要加密处理。最后将生成的数字签名附属在原文末尾,并传输给接收者。接收者需要用传输者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得到摘要。之后,再用同样的安全散列算法进行哈希处理,最后能够得到原文摘要。并通过对比来判断是否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三是共识算法。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遇到普遍性问题,可以将探究、分析问题的过程视为共识。而分布式系统需要一定的共识算法来达成共识。其中可以借助共识算法判断是分布式系统中的哪个节点,并由此发起提案,并与其他节点针对这一提案达成问题共识。四是智能合约。它是指一种计算机协议,其中是依托信息技术来实现传播、验证以及合约执行的,能够在不被第三方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交易是可追踪且不可逆转的。一般而言,智能合约是数字形式的承诺,并且合约参与方可以执行以上承诺。五是跨链技术。它是指智能合约可以访问不同区块链账本,并且支持不同区块链合约进行相互调用,从而能够具备跨链编程功能,完成各式各样的链间互操作[1]。
结合实践应用可知,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显著的应用成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去中心化。即不用依托第三方管理器或中央处理器,便可以在分散的节点管理器的支持下完成互动与交流,对区块链技术进行针对性管理。二是不被篡改。区块链技术构建下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广泛传播与有效应用,但是基于保密技术的加持,会使得数据信息不容易被篡改。三是自治性。即能够使用机器设备和工具软件直接操作。四是智能化。与其他流程复杂的业务相比,能够自主执行任务。五是隐私性。网络用户的私密信息不会被泄露,用户可以用虚拟身份来沟通和交流,从而消除了用户的安全隐患。六是安全性。即某个节点出现安全问题后,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才能避免各个行业或领域出现与数据交易相关的问题:一是需要多方技术和各种数据的支持,多方共同参与,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记录。二是需要验证,即需要营造相互信任的操作环境,并对多个参与方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三是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多方介入,因此需要加大成本投入,并且还应尽量换成繁杂的项目流程。四是区块链技术下的交易活动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出现延时情况会给业务带来巨大的损失。五是互动性这一特征较为突出,需要多方参与者共同讨论,并在协商中完成交易任务。
政府在处理政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将会给社会带来额外收益,同时,还能因为公开管理数据来大幅度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信息是不容易被篡改的,同时也为数字政府治理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区块链技术有着独特的非对称加密技术,能够为数字政府治理提供权限功能,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的使用是规范、合理的,能够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最后,区块链技术还具有分级管理的特点,分级赋予数据信息使用权,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最终促进社会发展。
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的分布存储属性,使得区块链系统中每个参与方能够在被授权后读取数据信息, 并且能够实现数据多份备份,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数字政府治理的安全性和容错性,也为政府内不同部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供有效平台,从而能够避免因为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数字政务协同处理[2]。
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固化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且在数字政府政务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个部门在落实公共治理中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加快信息传递,提升部门工作效率,还能够对整治审批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在引进区块链共识机制之后,能将政府治理中的数据信息应用到社会治理中,以此来优化政府治理成效。
依托区块链技术来落实数字政府治理工作,并且与公民紧密相关的隐私数据可以得到安全保护,以此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最后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数据互通与共享,有效增强政府治理保障。
区块链技术能够切实提升政府政务处理效率,帮助政府突破管理瓶颈,从而能够创设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块链技术在数字政府治理中的应用场景有:一是电子档案。政府依托区块链技术处理政务,有着数字签名、时间戳以及数字摘要等功能属性,能够保证机构单位内文件的真实性和保密性。通过应用区块链智能合作技术,可以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效率。二是电子证照。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电子证照流程,以此来保障电子证照信息是真实的、可追溯的,从而使电子证照的隐私信息得到安全保护, 提升其安全性和可信度。三是电子签章。借助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电子签章申请、使用以及流转形成闭环结构,从而能够将物理印章与电子签章进行有机融合,提高签章效率,并有效保存电子签章的行为痕迹[3]。
区块链技术在数据政府治理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政务数据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打破数据孤岛,并进一步优化监管机制,切实促进国家治理机制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区块链技术在政府监管治理处理中的应用场景一般有溯源监管、司法存证、电子票据监管以及资金监管等内容。一是溯源监管,即能够借助区块链技术对重要监管对象的源头信息、流转信息、消费信息信息进行有效跟踪和存储,避免出现人为篡改追溯系统中的信息的行为,从而能够实现防伪认证、推进溯源建设进程。二是司法存证,即能以区块链技术为载体来重建公安、司法等跨部门合作平台,并针对各个部门建立区块节点,实现办案材料、案件数据上链, 并且还应全程留痕,以此来消除多方合作疑虑,提升合作效率。三是电子票据监管,即能够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将电子票据流转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真实且全面地记录,其中可以采用区块链分布式方式。最后能够以此为基础,来体现资源共享、过程追溯以及智能监管的功能作用。四是资金监管,借助区块链的联盟链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资金监管机制,从而使得资金流转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参与方构成闭环网络,并以资金管理为基点来落实信息共识、按需划分以及监督管理等完整的信息上链,以此来实现全面化、精细化安全管理。
区块链技术在民生保障中的运用是广泛的,比如应用在教育教学、医疗保障、公益活动等领域中,能够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应用的主要场景有医疗可信档案、教育溯源、房屋维修基金监管等。第一,应用在医疗可信档案中能够充分彰显区块链技术共享账本的优势,比如,在合法获得患者医疗数据查看权限后,可以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实现安全共享,以便医生依据患者的病理数据、就诊历史以及体检数据对症病情进行合理判断。第二,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到教育溯源中,以此来搭建信息化、智能化教育信息溯源平台,借此来提升教育教学的公信力,并优化资源配置、协同人才培养,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并为学籍溯源和信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第三,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房屋维修基金监督管理中,能够依托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来为政府房屋管理、物业管理、房屋维修单元等多方参与者提供互信合作的平台。还可以借助区块链合约技术促进基金全流程趋向于自动化方向发展,并且保证提款操作和项目维修能够全过程跟踪并存证,最终实现对房屋维修基金的合作监管[4]。
在传统模式下,政府治理过程中都是依据权力控制范围以及官僚等级来构建层级组织机构,从而能够自上到下地推进政策实施。同样也会因为层级制政府部门组织结构带来各种负面影响,比如,节制严格或是行为迟缓,导致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变慢或失真,最终无法充分彰显政府智能。通过引进区块链中P2P技术,能够广泛传播和迅速认定社会事物或治理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上级政府部门的指令可以直接越过中间层级,迅速传递到基层部门。
处于“十四五”规划阶段,数字政府治理中的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平台融合、服务模式升级等工作实施都离不开区块链技术,能够借此来解决数字政府治理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基于区块链开展政务服务工作,是实现数字政府的重要基础。随着数字政府能力架构的不断升级,政务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并将可信共享、过程存证以及安全追溯视为数字政务处理的核心能力,最终能够逐步提升数字政府治理效率和质量,提升政府政务服务的实时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5]。
总之,伴随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创新,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其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到数字政府治理工作中,比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民生保障、结构构建中,从而给予构建政务可信空间,同时优化政务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