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明
(阳西县堤防和水利工程管理所,广东阳江 529800)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一词的解释为:配合得当,和睦协调。换言之,和谐是指多个对象之间,能够整体呈现出一种符合预期,令观者感到舒适的形态。这种形态能够化解人们内心的消极心绪,可以突显美感。西方哲学家哈拉克利特认为,和谐自对立中产生,这与我国古代和谐理念有共同之处,所谓“和而不同”强调事物同时具备对立和同一特性,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能够互相结合、统一共存。事实上,和谐之美能够方方面面予以体现。比如在水工建筑设计方面,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多种“排列组合”都能够呈现出和谐之美,值得重点思考。
我国古代的和谐理念可以总结为三句话:①“和而不同”。强调事物之间同时存在对理性和统一性,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之间能够互相结合,统一共存。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携带我国外交代表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的“求同存异”,便是不同事物统一共存的最佳例证,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包容性思维,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并不支持。②政治层面的和谐性。我国自上而下对社会的整体要求是,处于政治安定的和平状态,一切“以和为贵”,应尽量避免陷入动乱的状态(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战争的本质为何,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如果下降,国家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万物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历史发展至什么阶段,都不可抛弃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总体而言,和谐可理解为人类对自然、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过程中的处世价值观、方法论。“和谐”呈现出的美应该具备“万物自然、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互惠共生”的特性。从这个角度看待和谐美应用于水工建筑设计工作时,可以进行如下解读:①水工建筑的外在形态需要与水利工程所在地周边环境高度契合,水工建筑应该成为当地自然景观系统中的一部分,应尽量避免产生“突兀感”。②在与地区自然景观系统相得益彰的同时,水工建筑自身的形态同样应该具有和谐性。根据大量水利工程案例可知,自古以来,我国建筑体在形态设计方面便讲究对称性———以建筑中心区为界限,纵向画一条线之后,左右两端沿着“中垂线”进行180°的翻转之后,会与对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对称实际上暗含阴阳双分、混元一体的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也是“和谐”的一种具象呈现形式。③彰显环保意识呈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和谐之美。水工建筑建设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界中“水”这一可再生资源,通过将水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实现清洁发电。这种发电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本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水工建筑自设计建设之日起便具备和谐之美。除了表层的理解之外,还可以进行延伸——优秀的水工建筑与自然景致之间整体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设计师、设计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乃至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比如我国的三峡工程是令世界感到惊叹的浩大工程,手笔之大、设计之奇足以称之为“亘古罕有,天下绝伦”。能够建造出这样的水工建筑,能够使长江这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价值,这个过程展现出的和谐之美,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为世界做出了表率[1]。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在自然界的诸多区域均留下了独属于人类的气息。以河湖流域地区为例。经过人类千万年的繁衍、作息之后,当前合乎流域呈现出的景象已经与人类开展活动之前的景象大相径庭。因此,当前的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占比不可忽略,甚至可以称之为“自然-人文景观系统”。从这个层面加以考量,水工建筑呈现出的景象首先需要与“自然-人文景观系统”之间相互契合,令二者之间产生和谐美。实际上,人文景观是历史积淀后的产物,内中蕴含诸多历史文化。比如在江河湖海的沿岸区域,居民世代居住于此,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对周边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改造,最终形成富含人文风土气息的自然景致。如果选在此类区域设计水工建筑,需要重点考虑两个特性:①水工建筑的实用特性,即水工建筑完成设计建设之后,是否能够为当地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否能够令沿岸人民群众获得实际收益。②水工建筑与人文景观之间是否契合。这种契合既体现在实用价值方面,又需在外表方面有所展现。在这方面,我国无锡市的犊山水利工程值得借鉴。该工程的开展区域位于太湖风景区。太湖作为我国知名的旅游景区,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特殊要求。在此处设计建造的水工建筑无论是施工期间还是投入使用之后,都应呈现出美感。施工期间的美感是指材料应用应该尽可能地科学,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必须严格遵守当地规定。施工后的美感便是指形态方面的控制。在该工程中,设计团队首先将水工建筑工程系统的闸门这支撑卧式务无臂杆弧形状态。此种设计相较于常规的水工建筑工程,将外露的闸门启闭设备予以隐藏,并围绕上部建筑与景区整体之间是否搭配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在整个设计阶段,应用无人机等设备,从空中不同区域拍摄并事实回传上部建筑的效果。对多种方案进行比对之后,最终选定“园林风格”的方案———整个水工建筑被建造成符合江南园林景致的形态,所有建筑物都以古代瓦房形式呈现。墙体全部涂抹灰白颜色(灰白两色配比中,白色的占比略高,可增加墙体的亮度),瓦片则选择暗绿色,屋檐处设计成琉璃形式,门洞并不是“大敞四开”类型,而是犹如“在墙上挖出圆月型洞”,完整再现了我国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但仅仅如此并不能体现出江南园林的特性。因此,在水工建筑群内,除了建筑体本身之外,不同建筑体之间的连接回廊设计方面即容纳了传统园林建筑回廊的风格,又增添了“空中楼阁”的特性以及对称的特性。比如从高空观察此水工建筑群时,左右两端均有高度相同的“亭台楼阁”,呈现东西遥相呼应的态势;中央区域并未设置楼阁,而是以悬空的中国古典连廊进行连接,犹如一座桥横亘在东西两侧楼台之间,颇有“鹊桥相会”的意境。在周边建筑物之间的空闲地带,设计人员搭配错落有致的植物、花草,使得建筑群整体构架十分恬淡、静谧,仅仅从外观上来看,几乎无法令人察觉这竟然是一处大型水闸工程,下意识的感觉几乎都是江南园林建筑群。总体而言,仅仅从外观角度来看,无锡犊山水利工程自身设置在太湖周边后,立刻容纳进当地的景致系统,令人赞叹不已[2]。
从美学角度对工程建筑进行评估,一般认为,能够体现出和谐美感的审视角度体现在3个方面:建筑形态、建筑外表色彩、建筑材料质地。上述三项要素之间是否互相包容、是否相互协调、三者之间是否有机配合等均影响和谐效果。比如大型水工建筑往往以群落的形式存在,每一个建筑单独的造型、大小与整体相比是否合适,每一个建筑的颜色选择,在建筑群中处于什么样的亮度水平,在色调、明度等方面是否合适等,都需重点考量。从水工建筑群自身的角度来看,只有自身首先在搭配方面呈现出和谐美,才能以一种和谐的姿态融入地区景观系统,呈现出的整体效果才具备和谐性。若要使水工建筑自身首先呈现出和谐性,应该从如下角度进行考量。水工建筑群同样拥有“体型”,实际上便是建筑群落中,不同形态建筑的比例协调问题。达芬奇早在数百年之前便指出,建筑群落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美感。在水工建筑中,决定比例的要素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整体或部分建筑的长宽高三者之间的关系。②建筑整体或局部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从三维空间和物理学振动角度来看,不同体型建筑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振动影响关系,相会之间如果不能和谐相处,会导致各自的磁场不相融合,令身处其中之人产生诸多不适之感。
一般而言,大型水工建筑中往往包含大坝、厂房、船闸等多种类型的建筑物,不同建筑物之间是否能够呈现出序列性的协调感,同样影响建筑自身的和谐性。如果建筑群落数量较少,那么只需考虑单一建筑设计和谐性即可;如果建筑群落较多,在搭配方面还应控制序列性。若要使建筑群落之间充满和谐之美,单一建筑的造型、色彩、质地必须考虑整体搭配后呈现出的景象。这是因为水工建筑中,水利枢纽的多个部分具体呈现出的效果在“影响范围”方面较大,对整体视觉效果造成的冲击也较大。在这方面,英国的Cruachan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思路值得借鉴。在该工程中,设计人员将操作设备全部或大部安装在地下洞室之内,只将少量启闭设备和附庸建筑物设置在大坝之上。从远处平行瞭望,大坝整体呈现出简洁、大方的景象,线条流畅且自然,给人以和谐之感[3]。
我国古代赞扬建筑物的常用词语为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这两个词语均是形容人力建设水平之高,“仿佛是天然形成”。水工建筑由于所处位置位于水陆交界带,若要达到上述程度,还需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有一种认知为:人们对水工建筑和谐之美的直观体验产生于环境气氛,而水工建筑的环境空间艺术建立在多种关系之上。其中,核心的内容便是周边的地形地貌。设计精良、充满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水工建筑需要与山水环境交相辉映,在呈现出的“气势”方面保持统一。如此一来,便可呈现出“虽由人作,仿若天籁”的效果,令观者叹为观止,感叹人力之奇可“与天争锋”。美国建筑设计师莱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理论”明确指出,建筑的最高艺术价值体现在:建筑竣工之后,应该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做到“融合”,那么建筑本身还属于“外来物”;只有令建筑“仿佛是从当地生长而出”,才能真正形成一体化,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才真正具备和谐性。在现代社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全社会遵循如下原则:①发自内心地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特别是对山水风景交相辉映的自然特征产生敬意和爱护之心。②在设计建造水工建筑时,设计及施工人员必须因地制宜,尽量不改变自然地貌。③可以令自然景象与现代科学技术、美学理念相互融合。具体的理解为:大自然创造出的景象虽然能够保持原始面貌,但这种“原汁原味”是否能够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契合却并不确定。事实上,很多地形环境虽然风景优美,但不适合人类活动。因此,通过合理的改造,在不改变自然根本的情况下,仅仅对自然外观进行调整,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行性方法为,可对水工建筑、道路、植被的搭配进行多方案论证,创造出整体和谐、交相辉映的景观系统。如此一来,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最终创造出和谐之美[4]。
在水工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和谐美,首先可以充分激发水工建筑本身具备的和谐特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协调性、对称性,这本身便是一种基础和谐美的切实体现。以此为基础,在水工建筑设计时,还应考虑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之间是否契合。如果在保证各自特点不受削弱,多者之间处于“统一共存”的状态,便是高级层面的和谐之美——和谐的本质是包容,是希望“共同向好”。如果我国的水工建筑能够在形象展现方面呈现出此种“潜台词”,意味着我国的建筑产业充分容纳了带有中国和谐文化的特性,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