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彭昱菲
(桂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它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1]。在灿烂的彝族文化中,刺绣文化尤为绚丽多彩,彝族刺绣不仅是服装装饰,更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现了彝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生活和生活环境,蕴含了彝族人民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风俗习惯等多方面信息。本文从非遗的角度出发,以彝族刺绣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其基本形态,探索彝族刺绣的多元价值,再从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加以思考,探究彝族刺绣传承、保护、发展的新格局。
传统彝族服饰材质可分为三等,上等面料如丝绸、锦缎等,中等面料包括羊毛、棉等,下等面料为麻[2]。传统彝族服装的配饰,如珠串、耳饰、英雄带等,大多选用玛瑙、珊瑚、牛皮等。随着时代进步,交通越发便利,彝族社会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外界物美价廉的棉布流通到彝族地区,替代了其它制作工艺繁琐的衣料,成为普通彝族民众最喜爱的面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带来了新的审美意识,彝族人民在保留适应当下的传统面料的同时,也开始选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面料,服饰面料与配饰材料不断推陈出新。
彝族刺绣工艺繁缛,针法丰富独特。常见的刺绣技法有平针绣、挑花绣、锁绣、长短针和打籽绣等。
平针绣又称细绣、齐针绣,是传统刺绣技法中最古老、最基础的一种针法,一般可分为横平、竖平、斜平三种。针法要求起落针都要在刺绣轮廓的外围,线条排列力求齐整匀顺。此针法一般用于花瓣、小叶、几何图形等的绣制,绣制出的图案细腻饱满、针脚整齐均匀。
挑花绣又称十字绣,是彝族刺绣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针法,包含顺针与翻针两种[3]。针法要求每挑几针,便根据纹样的变化转动绣布调整针脚,以此保证背面针脚不产生畸变。此针法一般用于几何图形的绣制。
锁绣又称辫子股绣、链扣绣、锁边绣、套圈绣,是传统针法之一,一般分为斜针绣和顺针绣两种。针法要求辫扣大小一致,拉线需平整,锁边后的绣纹结实且均匀,环圈形成的绣纹似辫子一般立体。此针法一般用于植物花卉、动物、几何纹样的绣制,常用于绣片边缘锁边装饰。
长短针又称套针,是一种由内向外、长短相间的针法。针法要求外圈轮廓针迹整齐,内圈针距长短交错。此针法一般用于花瓣、人物等的绣制。
打籽绣又称堆籽、结籽、圈子针,是彝族刺绣的基本针法之一,具有较强的肌理感,立体效果明显。针法要求同一图案中,籽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向一致。此针法一般用于花卉、鱼鸟等的绣制,常用于刺绣图案锁边和花卉装饰。
彝族历经多次迁徙、发展,在此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刺绣纹样。彝族刺绣通过抽象夸张、解构变形的手法,展示出绚丽多彩的刺绣图案。彝族刺绣图案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服饰的耐磨性与装饰性,使服饰更加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展现了彝族社会的精神内涵、彝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纵观彝族服饰上丰富多彩的刺绣图案,其表现题材大致可分为动物图案、植物图案、自然图案、几何图案四类。
动物图案在彝族服饰中较为常见。彝族人民生活中常有动物、昆虫等出现,他们认为动物具有灵性,所以彝族人民对动物充满着敬畏之情[4]。彝族刺绣图案中,动物图案代表着人们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期盼。常见的动物图案有虎、龙、凤、鸟、蝴蝶、羊、牛等。
彝族人民崇尚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使得植物图案在服饰图案中占比最大。植物图案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包含着彝族人民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常见的植物图案有蕨岌、马缨花、山茶花、菊花、石榴花、葫芦等。彝族先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将抽象的自然事物具象为简洁的自然纹样,再绣制于服饰上,这些自然图案蕴含着彝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常见的自然图案有太阳纹、火焰纹、卷云纹、水波纹等。在彝族刺绣图案中,几何图案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几何图案因其精致简洁、易于绣制的特点,深受彝族人民喜爱,常被绣制于彝族服饰的肩部、袖口、下摆、裙边、裤脚等部位。常见的几何图案有菱形、直条、方形、三角形、回形、十字形等。
服饰色彩的运用与搭配,使色彩不仅是一种颜色印记,同时也是一种被大众所熟知的特殊印记符号。彝族传统服饰的色彩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祖先信仰、图腾崇拜等,它代表着彝族文化,彰显着彝族历史,表现着彝族审美意识。在彝族传统服饰中,以黑色、红色、黄色为主要色彩,以青色、绿色为辅助色彩。
彝族尚黑,以黑为美,以黑为尊[5]。黑色是土地的象征,彝族人民对黑色土地持有一种崇拜、敬重的情感,所以传统彝族服饰大多以黑色为底,同时在彝族文化中,黑色代表着权利、地位,展现着庄重、严肃、高贵的气质。红色在彝族文化里象征着火、太阳、血液,是光明、希望、生命的代表。彝族人将太阳纹、火镰纹绣制在服装上,期盼神明保佑、健康长寿。黄色是丰收的颜色,金灿灿的稻米、黄橙橙的油菜花昭示着粮仓满盈,彝族人民将黄色应用于服饰之上,期盼着生活富足、五谷丰登。
彝族人民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许多生产生活技巧并创造出形神兼备的刺绣图案。这些刺绣图案不仅美轮美奂,同时展现着彝族的文化内涵,是十分珍贵的艺术瑰宝,如马缨花、菊花、火焰、水波等刺绣图案,展现着彝族的自然崇拜;鱼、蕨岌等刺绣图案,展现着彝族的生殖崇拜;虎、龙、太阳等刺绣图案,展现着彝族的图腾崇拜。这一系列刺绣图案,真实、生动、细致地展现出彝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同时也表达出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1色彩美
刺绣的色彩展现着彝族服饰的艺术内涵。彝族纹样常使用的红色与黄色,纯度与明度较高,色彩鲜艳明亮,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强。黑色是传统彝族服饰的底色,其明度及纯度相较服饰纹样低。如此一来,彝族服装的底色与纹样颜色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冷暖对比,反映了彝族先民独特的审美喜好,形成了彝族刺绣独有的色彩美感。
2.1.2节奏美
通过观察彝族刺绣图案的排列组合方式可以发现,刺绣图案不是简单的随机堆叠,而是有意识、有规律的连续、重复,同时彼此之间相互联系,这种特征在几何刺绣图案中最为突出,使得彝族刺绣具有节奏感与韵律美,表现出彝族人追求和谐统一的审美。
2.1.3意蕴美
彝族人民采用借物抒情的方式,通过稳重的黑色、热烈的红色、明艳的黄色,展现彝族人民对健康长寿、旺盛生命力的向往。从彝族刺绣形象生动的图案,如马缨花、蝴蝶、老虎、太阳等图案,流露出彝族人民积极乐观、朴实善良的人生态度。彝族人民将美好的愿景融入刺绣中,使得彝族刺绣的形、意、境相互融合,展现出独特的意蕴美。
2.2.1民族精神的传承
从彝族刺绣的起源,到其色彩、图案的运用,背后表达出的是彝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积淀。如今,彝族刺绣已经不局限于原始思维,而是形成了极具传统民族特色、富有民族精神的刺绣艺术。当前,彝族刺绣积淀着彝族人民强烈的思想与情感,浓缩着彝族人民纯真的信仰和期望,具有极高的文化传承意义与价值。
2.2.2传统文化的发扬
从最初服务于彝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刺绣技艺,到如今凝聚了彝族人民意识形态的刺绣工艺,彝族刺绣已经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它以自身的延展性与包容性,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在当今社会中不断发展完善。彝族刺绣超越了时空限制,彰显着民族精神,发扬彝族刺绣是对民族传统精神的坚守和延续,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在新时代的凸显。
注重彝族刺绣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众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可提高彝族人民自觉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彝族刺绣作为彝族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传递纽带,是彝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沃土,是表现彝族风俗习惯的基础。通过刺绣图案的色彩与形态,反映着彝族人民外在的生活方式与内在的精神信仰,为研究彝族历史文化进程和精神文明脉络提供了根本素材。与此同时,在宣传、推广彝族刺绣工艺品时,其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也被大众所了解认知。这使得地域特色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达到了弘扬彝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的目的。
彝族刺绣产品精致、美观,集实用性与美观性于一体,具有经济价值与收藏价值[6]。宣传、推广彝族刺绣产品,将彝族刺绣产品商业化,一方面可为彝族群众提供新的就业平台,使得彝族闲置劳动力转化为合理生产力,拓宽彝族人民的收入渠道,有助于彝族人民增加家庭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以往彝族人民大多居住于山区,为了谋求发展,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发展彝族刺绣产业,有助于吸引彝族群众回乡发展,为发展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当彝族刺绣产业做大做强时,也能吸引外来人才建设当地,发展当地经济,逐步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非遗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精神。彝族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地域性、原生性的特点,它承载着彝族文化,表现着彝族的文化认同、精神内涵。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专家学者提出了各式的保护观点、措施,无论何种理论、方法,都应坚持彝族刺绣产品的文化本质[7]。彝族刺绣借物抒情,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精神信仰,健康长寿、繁荣昌盛等生活期盼,融入刺绣产品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感,具有形式美与意蕴美。坚持其文化本质,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有助于实现彝族刺绣文化的有机保护,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
彝族人民大多居住于山区,虽然拥有优越的旅游自然资源,但其交通、医疗等基础公共设施较为薄弱。致使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寻求更好的发展,也无法吸引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当地发展,急需健全产业配套设施,可通过政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的方式,多方合作打造彝族刺绣专属品牌,保障彝族刺绣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悄然而至。彝族刺绣产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推出多方式的宣传活动,如开展直播带货,销售彝族刺绣工艺产品;推出彝族刺绣工艺纪录片,宣传彝族刺绣文化。利用便捷的互联网资源,打破区域限制,让大众足不出户便能接触到彝族刺绣产品,了解彝族刺绣文化,同时还可和知名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拓宽彝族刺绣销售渠道,刺激线上消费,并给企业以利益回报,实现两者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通过线上宣传推广,吸引大众到当地旅游。开展多方位、多形式的旅游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参与彝族刺绣的实际制作,有助于游客更深层次地了解刺绣工艺,提升对刺绣产品的喜爱程度。因此可开发彝族刺绣工艺课程,让大众实际体验彝族刺绣工艺,绣制一些小物件,如手帕、围巾、香袋等。也可效仿傣族泼水节,宣传彝族火把节,让游客参与到节日活动中,宣传彝族传统文化,增加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使游客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精神,感受彝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带动旅游经济增长,增加彝族大众的经济收入。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素。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扶持彝族刺绣人才。一方面,综合考虑地域收入、经济条件等因素,增加非遗传承者的物质补助,使其免于生活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彝族刺绣的保护与传承中[8]。另一方面,可邀请著名设计师、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等来彝族开展讲座,也可为彝族刺绣传承者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进而加强传承者在文化理念、创作灵感等精神层面的学习,确保传承者工艺水平、创作理念的与时俱进,同时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也为外界提供了解彝族刺绣的机会,实现传承者、设计师、研究者之间的文化共享。
非遗旅游下,彝族刺绣的保护与传承需非遗传承者、设计师、研究者、当地政府、企业、商家等共同参与,应围绕彝族刺绣,立足于文化自信,发展文化旅游,进行多方面相互协同、跨界合作。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彝族刺绣非遗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推动多领域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管理、消费服务的彼此渗透、相互融合,营造良好的文化保护传承氛围,促进彝族刺绣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大、小凉山彝族刺绣工业的历史研究,分析了彝族刺绣文化原生形态,探讨了非遗旅游下彝族刺绣的现状与保护传承的必要性,进而推动刺绣文化改革与创新。彝族村寨、文化社区、旅游景点、服饰手工作坊、服饰企业、政府部门的协同创新,是促进彝族刺绣工艺保护与传承和彝族聚居区非遗旅游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