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磊 张鸿勋 冯艳
摘 要:结合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优势,梳理了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的发展条件与政策机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在新兴领域技术积累、价值创造模式、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创新短板与政策需求。据此,从建设联合研发平台、布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打造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创新驱动对策,对推动云南绿色铝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驱动;绿色能源;绿色铝硅产业;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5-0027-03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省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唯一被明确鼓励支持绿色铝、绿色硅全产业链发展的地区[1],这是推动绿色铝硅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水电铝、硅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变革,是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推动云南省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积极的必经之路。顺应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开放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潮流,加快云南绿色铝硅联合研发平台、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加快制定落实配套创新激励政策,有助于将丰富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云南省铝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绿色制造优势建设绿色发展强省。
一、云南省发展绿色铝硅产业的基础
(一)云南省具备突出的绿色能源产业支撑优势
多年来,云南省一直高度重视水电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如今,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生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连续四年成为驱动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不仅有效满足了省内高速发展的用能需求,而且依托西电东送工程有效保障了东部地区用电安全[2]。2020年,云南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7%。但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同年云南省的人均用能仅为全国水平的70%左右,在扣除外送电量之后省内自用电比例为55%,可见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绿色铝硅产业延伸发展的用能潜力巨大。通过强化以绿色电源为主体的电源保障体系、构建安全智能的坚强电网系统、积极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与国际能源枢纽建设,推动云南能源产业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预计到2025年全省电源装机容量达1.3亿千瓦,绿色电源装机比重突破86%,并建成水风光多能互补基地、“四纵四横五环”500千伏骨干网架与国内一流的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能源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云南省将在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推动云南绿色制造强省战略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云南省已形成良好的铝硅产业发展基础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铝硅对建设绿色制造强省的支撑作用,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按照引入产业技术、环保、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高标准,云南省统筹考虑行业发展趋势与能源供需平衡关系,先后引进山东魏桥、河南神火和西安隆基、江西宇泽等一批绿色铝硅重点龙头企业,有序推动了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一体化,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生态建设等均取得了可喜成效,绿色铝硅产业布局基本完成[2]。2020年,云南省生产单晶硅15.12万吨,增长107.7%;生产电解铝259.21万吨,增长72.1%。全省19户绿色铝、绿色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1.5亿元,同比增长60.5%,拉动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在绿色铝硅产业链延伸的驱动下,云南省经济增长获得了新动能、带来了新气象。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6.4%。
(三)国内铝硅产业向云南省转移的步伐将加快
限制新增产能、推进产能置换升级是国家高能耗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而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中,云南省被确定为西部地区唯一鼓励发展绿色铝、绿色硅全产业链的省份。云南省具备深度布局绿色铝、硅的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同时,铝硅产业正进入平价竞争阶段,电解槽降耗、硅光伏等领域初级产品的技术进步瓶颈显现,生产電力成本(电解铝约为50%、工业硅约为40%)及环保碳排成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日益突出。由于碳中和背景下煤电电价优惠政策在逐步取消,云南省绿色能源的低电价优势更加明显[3],且长期来看具备极强的低碳竞争优势,从而将倒逼企业进行能源转型、加速“铝硅入滇”进程。例如,以福建地方碳交易所试点情况为参考,若按照40元/吨二氧化碳的交易价格计算,水电铝的生产成本将比火电铝每吨低335元,且该优势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
二、云南省发展绿色铝硅产业的创新驱动需求
(一)产业附加值低,亟待加强新兴领域技术积累
云南省具备良好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与初级加工基础,但产业链地位低、能耗高、附加值不高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产业发展,同绿色能源产业融合度低、新兴领域技术积累少、产业转型升级慢、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的局面亟待扭转。云南省在铝硅高端材料研发及深加工方面的相关研发基础薄弱,尚未具备航空铝材、汽车车身薄板、动力电池铝箔、铝合金建筑模板、大尺寸光伏等新产品及高端产品的完整研发与生产能力。同时,由于铝硅深加工的产业配套少、远离相关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本地铝材硅材消费能力有限,绿色铝硅驱动的高能耗产业并未充分释放云南第二产业发展优势[4],2020年单位GDP耗电率削减仅为0.42%(远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用电量高达全省的73%,但度电产值仅为5.58元,对标7.5元左右国内平均水平差距明显,仅为四川省的57%。此外,2021年全国电解铝产能已逼近4 500万吨的产能限制“天花板”。而在新增产能无望的同时,再生铝由于加工过程中的生产能耗仅为原铝的5%,且相较于火电铝能削减达98%的碳排放,因此近年来受到中东部省份的“热捧”,但云南省尚未面向再生铝产业超前开展技术积累,再生铝占铝供应总量的比例仅为7%(全国为16%,全球为33%,美国、德国超过50%,日本已达到100%)。考虑到“十四五”阶段我国将逐步进入铝产品使用寿命末期、铝材回收的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国内废铝存量将达到1 300万吨),提前布局再生铝产业规模化、装备技术现代化的意义重大。此外,省内铝硅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标准体系建设不积极,对全球铝硅资源环保开发、工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任务缺乏关注,众多企业尚未认识到推动供应链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不利于其参与全球竞争。
(二)生产稳定性保障差,价值创造模式待更新
枯水期用电保障不足与输变电配套进度缓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铝硅生产加工的稳定性,成为制约投产及正常生产的首要因素。对此,云南省亟须通过提高全省绿色铝硅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与智慧运行管理水平加以应对。2021年5—6月期间,云南省丰水期迟迟未至,受广东等地持续高温、居民用电需求激增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省内出现供电紧张、电解铝企业紧急停槽、压负荷的局面,全省电解铝产能较限电之前下降98.5万吨,限产幅度达24.72%(如考虑未能如期投产的新增产能,累计限产幅度达31%),使企业产生了停启槽的高额成本。同时,云南省铝硅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偏低,2020年全省铝材产量为44万吨,规模以上企业15家,平均产量仅为2.9万吨,远低于世界排名第一的萨帕铝业140万吨年产量(有机硅产业的全国产能前十企业仅占45.7%产能总量,也说明产业分散度高),难以通过一体化、规模化经营降低环保、安全标准提高的成本压力,分散经营也产生了配电变电站容量不足、电力配套限制新增产能投产的紧迫问题,亟待提高铝硅龙头企业规模,并打造适应水电为主绿色能源供给特性的铝硅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三)人才支撑能力弱,创新平台建设落后
云南省尚未形成面向市场前沿的体系化产业研发能力,人才引培、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政策专题研究落后,对延伸铝硅产业链、中后端材料领域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由于缺少产业化的研发导向,云南省对国内外铝硅加工技术前沿跟踪不能持续,科研平台的桥梁作用有待发挥,缺乏系统的产业研发团队建设和技术人才培养方案[5]。近十年来云南省共有150个团队通过考核认定并被授予云南省创新团队称号。但其中从事绿色铝产业的创新团队仅有4家,获得铝技术获授权专利仅116项,从事绿色硅产业的创新团队仅有2家,获得硅技术获授权专利仅44项。此外,省内铝硅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标准体系建设不积极,对全球铝硅资源环保开发、工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任务缺乏投入,不利于云南省绿色铝硅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服务于全省铝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亟待形成集中度高的产业引导资金,支持相关企业加大创新项目研发资金投入、支持构建多元化的创新融资渠道,以进一步增强绿色铝硅产业在研发人才、技术服务、技术专业等方面的基础保障。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绿色铝硅联合研发平台
围绕航空用铝材、汽车用铝材、轨道交通铝材、消费电子铝材、建筑铝材以及高纯度硅提纯、大尺寸IC级硅片、大功率光伏组件、电子级多晶硅、高效晶硅等制造的智能制备技术与装备,加快布局高端铝硅新材料研发机构,支持打造“中国绿色铝硅”公共服务平台,筹建形成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科研团队及研发和试验基地,建设“根深叶茂型”产业链,推进铝硅加工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能力提升。第一,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依托,加大与中铝集团、魏桥集团、隆基股份等重点企业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高端创新平台长期合作,打造云南省水电铝硅材加工一体化的研发体系,满足高能耗企业向半成品、大部件、产能升级延伸的企业转型战略,加快建成云南省绿色铝硅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第二,加快建设形成云南省高端铝硅加工产业发展所需的实验、检验、测试、认证等创新平台,在原料产品标准、分析检测标准、安全环保及基础规范类标准等方面加快形成有效专利,以“一事一议”方式扶持加快引进高层次检验检测机构,成为铝硅产业技术标准的主要贡献者和引领者,切实加快前沿铝加工技术转化,降低企业研发费用。第三,联合全球知名专业研究机构、硅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加工企業、专家团队、投资机构,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优秀人才+高新产品+测试认证+应用生产示范”发展模式,重点抓好云南省铝硅产业的工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综合功能,打造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绿色铝硅科创综合体,推动铝、硅行业内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合作,组织实施铝硅产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
(二)统筹布局绿色铝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把握绿色铝硅在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省新优势的宝贵契机,围绕“两新一重”建设以及重大民生需求,加快建设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超前开展绿色铝硅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提升全省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将绿色铝硅产业打造成为云南省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云南省技术、装备、产品、标准“走出去”。第一,整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相关省级智库资源,加快筹建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将水电铝、硅作为云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先行军”,推动绿色铝硅产业在绿色发展、产业规模、精深加工、创新研发四个方面形成全球制高点,为省委省政府提供绿色铝硅产业发展趋势、模式、路径、策略等方面的战略参考和决策咨询。第二,对标全球领先水平,“跳过中低端,直接进入高端行列,建立新优势,抢占新市场”。面向再生铝、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趋势及尚未形成规模的新兴领域,构筑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共享生态,以铝硅产品精深加工为依托,加快构筑支撑绿色铝硅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优势,引领建设云南省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绿色技术等共同支撑的绿色发展体系,深化云南省“绿色品牌”建设,争取科技部“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支持,牢牢掌握新一轮产业发展竞争的主动权。第三,稳步推进全省绿色铝硅产业供应链可持续性建设,提高全省铝硅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绩效。抢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云南自贸区的政策、区位、资源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铝硅产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支持重点企业积极融入全球铝硅产业价值链。发挥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的绿色赋能优势,参与价值链标准制定和认证,提升云南省绿色铝硅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系统打造绿色铝硅产业创新政策体系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打造集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创投资金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铝谷”“绿色硅谷”金融资产管理中心,支持铝硅生产加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打造高水平的绿色铝硅加工技术专业团队。第一,设立100亿元高端铝硅产业和园区发展母基金以及5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以政府引导基金及金融工具创新为支撑,实现价值链的乘数效应,为铝硅深加工企业、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增信服务。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形成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高端引领优势,打造从原料端、制造端、科研金融端到贸易流通端的产业生态闭环,进一步增强铝产业国际竞争力。第二,对标《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的政策优惠条款,在细化落实相关财税补贴内容的同时,创新增设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的专项发展财政基金池,使在西部地区从事多元化经营的目录内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税收优惠,从而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对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的投资信心。第三,加快制定实施“绿色铝硅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工程”规划,明确对高端铝硅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品牌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揭榜、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申报一批省、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和创新研发平台。建立完善云南省高能耗企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办法,配套实施成本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政策,鼓励铝硅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绿色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第四,出台绿色铝硅产业引进人才专项激励办法,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依托,在培养本土铝硅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同时,结合创新平台共建单位的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吸引更多人才集聚云南开展铝硅产业创新创业。采取股权合作、周末服务等创新方式,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引进国内外院士、专家团队共同解决铝硅精深加工重大科技需求。
结语
面向国内外绿色能源产业与绿色铝硅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铝硅产业向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现实情况、云南省突出的绿色能源产业支撑优势以及铝硅产业发展条件,从产业附加值低、亟待加强新兴领域技术积累,生产稳定性保障差、价值创造模式有待更新,人才支撑能力弱、创新平台建设落后三个方面分析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的主要创新发展问题和政策需求;从加快建设绿色铝硅联合研发平台、统筹布局绿色铝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系统打造绿色铝硅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推动云南省绿色铝硅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优势,推动绿色铝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0):32-50.
[2] 鄢顺才,茹毅,赵煜,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能源产业的发展机遇[J].云南科技管理,2021,34(3):10-13.
[3] 杜心,谢文俊,王世兴.我国铝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J].有色冶金节能,2021,37(4):1-4.
[4] 王德发,邓威廉.强化创新驱动 坚持绿色引领 推动云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2021,(6):7-8.
[5] 马娜,刘佳莉,刘亚轩.以科技开放为视角推动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21,(17):55-57.
Research on Innovation Driving Strategy of Green Aluminum Silicon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XU Cheng-lei1, ZHANG Hong-xun2, FENG Yan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2. Yunn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51,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green energy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policy opportunities of green aluminum silicon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are combe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weaknesses and policy needs of green aluminum silicon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in terms of technology accumulation in emerging fields, value creation mode, 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etc. Accordingly, relevant innovation driv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joi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 layou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and build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unnan green aluminum silicon industry.
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en; green energy; green aluminum silicon industry; Yunnan Province
[責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