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向全球发出揭榜任务,榜单上是遴选出来的20家企业的“急迫需求”,包括自主可控智能毫米波雷达芯片、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新型算力系统、6—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
不仅如此,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长三角专门建立了科创联合攻关合作机制,聚焦2—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区域协同解决的创新需求,分批布局、协同攻关。
2021年,长三角以“四个30%”引领发展——研发经费投入8342亿元,全国占比逼近30%;发明专利授权量18.22万件,全国占比略超30%;高新技术企业8.6万家,全国占比高于3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导产业规模全国占比均超过30%。长三角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的主要引擎之一。
瞄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今年9月,《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若干优势产业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29日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共有22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长三角地区占到4个。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分别位列第6、第13、第14和第55位。
与去年相比,上海科技集群演变为“上海-苏州”科技集群,且排名提升2位,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下创新力量的提升。新秀合肥以长三角地区研发经费投入涨幅第一跑出加速度,前进18位。长三角地区形成攀登科创高峰之势。
国家战略优势力量加速集聚。从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到探索科技前沿“无人区”,从“梦天”升空,“羲和”“夸父”携手探日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从大科学装置不断刷新纪录到新药、新材料、核心元器件强基固链,长三角科创成果密集多点爆发。
2022年,浙江省围绕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攻关项目45项,累计攻克形成大尺寸单片式硅外延生长装备等436项进口替代成果,涌现出“冰光纤”、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新型化学显微镜、神威量子模拟器、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等一批重大成果。
科技自立自强主力军加快培育。拥有张江和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张江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初现雏形,李政道研究所、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察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2022年10月17日摄) 杜宇 摄
面向全球的创新合作与要素流动不断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协同政策不断完善。上海市科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朱学彦介绍,近5年,上海吸引了20余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来沪工作或开展科研合作。林德、西门子、诺基亚、海克斯康、巴斯夫等一批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加速落户长三角。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于2021年5月正式成立,科技部与三省一市联合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等政策,围绕国际合作、专家共享、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政策逐步优化。
创新开放高地加速形成。长三角地区酝酿了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工程,打造了一批国际创新交流的“大舞台”。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等大科学计划与工程加快实施,浦江创新论坛累计吸引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面向全球创设国际科技奖项,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加快构建以上海为基点、覆盖长三角、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网络。
南京麒麟科技城,一座红砖砌成的学院格外引人注目。1000余名中科院研究生在此学习、生活。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在它周围近1平方千米范围内,已经形成研发实力不俗的“中科院系”科教资源聚集区。
预计到2030年,汇聚在这一区域的研发队伍总规模将达5000名,初步形成学科集群、空间集聚的中科院区域创新高地,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在位于合肥西郊董铺水库的“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上,临水而建的强磁场科学中心因为3个多月前,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出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的稳态强磁场创了新的世界纪录而备受瞩目。沿着半岛一路向北,坐落着远近闻名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总计13.9万平方米共14幢单体建筑目前已交付使用。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安徽规划建设19.2平方千米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形成已建、在建、拟建的“3+4+N”大科学装置集群化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已立项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三角地区有19个。依托“大科学装置”,长三角地区着力打造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发明创造格局。
俯瞰长三角板块,一条G60科创走廊,正串起长三角产业创新的“朋友圈”。这条科创走廊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等交通大动脉,串联起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嘉兴、杭州、金华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九地。今年以来,G60九城市经济呈“V”形反弹,彰显强大韧性和高成长性。第三季度,九城市GDP同比增长3.9%,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2%。6月以来,九城市签约落地项目超1300个,总投资额逾1.26万亿元。
2021年8月,位于浙江嘉兴海宁(中国)泛半导体产业园的庆鑫科技在落户半年后正式投产。这家企业生产的自动化设备不仅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出口美国。
“海宁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依托于沪浙两地建成的首家跨省合作园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打下的良好产业基础,结合嘉兴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承接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半导体装备产业项目所需,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海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海宁市已经拥有泛半导体规上企业115家,工业增加值45.63亿元,高出全市6.6个百分点。
2020年11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瞄准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目标。以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为抓手,“科创走廊”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长三角九城市逐步构建了以高成长性科创企业为代表的创新集群,成为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厚植科创沃土,长三角地区已成长为量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初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生态”的范式,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长三角地区积极探索科研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着力推动技术对接,目前已布局先进材料(苏州)、集成电路(无锡)、太阳能光伏技术(江阴)、船舶海工装备(南通)等多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凝练了超过800项产业技术需求,企业意向出资金额超过20亿元。
去年揭牌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与20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创中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便利区域内的科技要素流动。
从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到加快要素流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正加快迈入一体化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围绕科技资源共享,安徽的芜湖、宣城、池州等市科创中心落户上海,开展跨区域“双创”合作,构建“研发在沪、产业在宣”的“科创飞地”模式。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在上海张江实体化运作,将打造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枢纽。
长三角技术交易网络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至2021年11月,三省一市相互间的技术交易合同输出1.4万项,交易额540多亿元。
下一步,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在共同构筑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共同强化高端产业创新引领、共同塑造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拓展开放创新合作网络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支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并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