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小淇 ,顾畔 ,印万忠 ,3,姚金 ,池冬瑞 ,郭万中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2.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 沈阳 110819;3.东北大学基因矿物加工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819)
世界菱镁矿已探明储量约126.25亿 t,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已探明菱镁矿储量36.42亿 t,占世界总储量的1/4,居世界首位, 远超其他国家[1]。其中以辽宁菱镁矿储量最为丰富,主要集中于营口大石桥至海城一带,其次是山东,此外,西藏、新疆、甘肃等地区菱镁矿也较丰富。而且我国菱镁矿的主要资源特点是储量相对集中,大型矿床较多,特别是辽宁省的矿石品质优良,一般MgO的含量都在46%~47%[2]。菱镁矿是一种极具工业价值的碳酸镁矿物,因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及其他优良物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农牧及金属镁提炼等领域[3]。
菱镁矿主要与白云石、滑石伴生,其次是透闪石、方解石、蛇纹石、石英等[4]。现阶段, 通过使用胺类捕收剂对菱镁矿进行反浮选脱硅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5], 而由于菱镁矿与白云石均属于碳酸盐,这些半溶性盐类矿物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表面性质及浮选性能十分相似[6],在矿石中常常会出现类质同象的现象,并且二者的分离同时受到pH值、矿浆中的金属离子、调整剂种类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菱镁矿脱去钙质矿石仍是难题[7]。
原料:菱镁矿和白云石取自辽宁大石桥地区,选用纯度较高的菱镁矿、白云石矿块,用包裹干净白布的铁锤敲成-2 mm的块状颗粒,采用研钵磨矿后再进行筛分处理,最后选取0.047~0.074 mm的产品作为实验所用矿样,其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由分析结果可知菱镁矿和白云石纯度均在95%以上,符合纯矿物实验要求。
表1 单矿物化学组分分析/%Table 1 Chemical analysis of pure minerals
试剂:浮选实验以十二胺(DDA)为捕收剂[8];盐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为pH值调整剂;FeCl3为浮选调整剂;DDA为化学纯,其余药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单矿物浮选实验在XFG挂槽浮选机中进行,浮选机主轴转速为1800 r/min,温度设定为25℃,每次实验称取2.0 g菱镁矿或白云石单矿物试样于浮选槽内,加入20 mL去离子水,调浆2 min,加入pH值调整剂、浮选调整剂、捕收剂分别搅拌3 min后浮选3 min。之后对泡沫产品进行烘干、称重,计算回收率。
红外光谱检测使用NICOET 46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完成,将矿样与十二胺(DDA)搅拌1 h,烘干后研磨至-2 μm,取2 mg矿样与200 mg KBr (待测样品与KBr质量比为1∶100)研磨混匀,然后进行压片测试。设备工作条件:分辨率4 cm-1,在400~4000 cm-1的中红外区测试,扫描次数为16次。
接触角检测使用JC2000A型接触角测量仪完成,将试样进行压片,制备成表面光滑的薄片,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照片,使用量角法测出接触角数值,测量温度为25℃左右。
在无调整剂加入,自然pH值条件下,考查了捕收剂十二胺用量对菱镁矿、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随着十二胺用量逐渐增大,菱镁矿、白云石回收率逐渐增大。对于菱镁矿当十二胺用量为10~70 mg/L时,菱镁矿的浮选回收率从3.1%增加至61.5%,继续增大十二胺用量,菱镁矿回收率趋于平稳。对于白云石当十二胺用量为10~80 mg/L时,白云石的浮选回收率从14.45%增加至86.85%。对比不同条件下两种矿物的浮选回收率,表明不同十二胺用量条件下,可浮性:白云石>菱镁矿,当十二胺用量为30 mg/L时,白云石的回收率为55.05%,菱镁矿的回收率为23.35%,此时两种矿物可浮性差异较大。综上所述,确定十二胺用量30 mg/L为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选分离条件。
图1 十二胺用量对菱镁矿与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DA dosage on floatability of magnesite, dolomite
在十二胺用量为30 mg/L的条件下,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矿浆pH值,考查不同pH值对菱镁矿、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2。
图2 矿浆pH值对菱镁矿与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Fig.2 Effect of pH value on the floatability of magnesite, dolomite
由图2可知,菱镁矿和白云石的回收率受矿浆pH值影响较大,对于白云石当矿浆pH=2~6时,白云石浮选回收率稳定在27.8%左右,当pH=8时,其回收率较高达到55.05%,随着矿浆pH值的增加,白云石浮选回收率逐渐降低。对于菱镁矿当矿浆pH=2~10时,菱镁矿浮选回收率从4.3%增加至37.15%,继续增加矿浆pH值,菱镁矿回收率减少至24.8%。对比所有pH值条件下两种矿物的浮选回收率,表明强酸、强碱条件不利于两种矿物浮选,当pH=8时,两种矿物可浮性差异较大。综上所述,确定矿浆pH=8为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选分离条件。
在确定了十二胺用量为30 mg/L,矿浆pH值为8之后,考查了Fe3+对菱镁矿、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3。
图3 Fe3+用量对菱镁矿与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Fig.3 Effect of ferric ion dosage on floatability of magnesite, dolomite
由图3可知,对于白云石当Fe3+浓度为5 mg/L时,白云石回收率由55.05%大幅增加达到78.9%,与未添加Fe3+相比回收率增幅达24%,随着Fe3+浓度继续增大,白云石回收率逐渐降低至65.75%,说明添加少量Fe3+对白云石具有良好的活化效果,过量添加Fe3+对白云石的活化效果会减弱。对于菱镁矿其回收率随着Fe3+浓度逐渐增大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在13%左右。当Fe3+浓度为5 mg/L时,两种矿物可浮性差异较大。
3.4.1 白云石红外光谱分析
白云石、十二胺及白云石与十二胺作用后红外光谱分析见图4。
图4 白云石与十二胺作用后红外光谱分析Fig.4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of dolomite with dodecylamine
由图4可知,白云石属碳酸盐矿物包含CO32-,故其特征峰为CO32-的面外弯曲振动峰和面内弯曲振动峰,分别在 886.31 cm-1和 748.11 cm-1处[9]。DDA的3331.91 cm-1处的峰对应-NH2对称拉伸振动峰,而DDA的2919.96 cm-1和2851.58 cm-1处的峰则对应甲基-CH3和亚甲基-CH2的对称振动及亚甲基-CH2的不对称拉伸振动[10]。在DDA作用于白云石表面之后,白云石的CO32-面外弯曲振动和CO32-面内弯曲振动以较低的频率偏移存在,在DDA中对应于-CH3和-CH2的对称和不对称拉伸振动的新峰分别位于2920.68 cm-1和2849.90 cm-1[11]。这表明特征基团参与了吸附过程,DDA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主要是静电吸附。加入调整剂Fe3+后,白云石的CO32-面外弯曲振动和CO32-面内弯曲振动几乎无变化,对应于-CH3和-CH2的对称和不对称拉伸振动的峰分别位于3023.21 cm-1和2897.72 cm-1[12]。加入调整剂后,峰值增大,DDA对白云石的吸附增强。
3.4.2 菱镁矿红外光谱分析
菱镁矿、十二胺及菱镁矿与十二胺作用后红外光谱分析见图5。
由图5可知,菱镁矿属碳酸盐矿物包含CO32-,故其特征峰为CO32-的面外弯曲振动峰和面内弯曲振动峰,分别在 886.31 cm-1和 748.11 cm-1处。DDA的3331.91 cm-1处的峰对应-NH2对称拉伸振动峰,而DDA的2919.96 cm-1和2851.58 cm-1处的峰则对应甲基-CH3和亚甲基-CH2的对称振动及亚甲基-CH2的不对称拉伸振动。在DDA作用于菱镁矿表面之后,菱镁矿的CO32-面外弯曲振动和CO32-面内弯曲振动以较低的频率偏移存在,在DDA中对应于-CH3和-CH2的对称和不对称拉伸振动的新峰分别位于2919.94 cm-1和2921.00 cm-1。这表明特征基团参与了吸附过程,DDA在菱镁矿表面的吸附主要是静电吸附。加入调整剂Fe3+后,菱镁矿的CO32-面外弯曲振动和CO32-面内弯曲振动几乎无变化,对应于-CH3和-CH2的对称和不对称拉伸振动的峰分别位于2019.42 cm-1和2920.03 cm-1。
图5 菱镁矿与十二胺作用后红外光谱分析Fig.5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of magnesite with dodecylamine
Fe3+用量对白云石、菱镁矿接触角的影响见图6。
图6 Fe3+用量对白云石与菱镁矿接触角的影响Fig.6 Effect of Fe3+ dosage on the contact angle of magnesite, dolomite
由图6可知,未加入Fe3+时,DDA与白云石作用后与水的接触角为88°。当Fe3+用量为5 mg/L时,接触角由88°增加至117°,白云石的疏水性增强,说明少量Fe3+的加入起到了活化白云石的作用。随着Fe3+用量继续增大,接触角逐渐减小,表明过量加入Fe3+会使得活化效果减弱,不利于菱镁矿浮选脱钙。DDA与菱镁矿作用后与水的接触角为42°,当Fe3+用量为5~30 mg/L时,接触角保持在38°左右,说明菱镁矿的可浮性小幅度减小,该检测结果与浮选实验结果一致。
(1)十二胺体系中,对比所有条件下,白云石回收率始终高于菱镁矿,两种矿物在浮选过程中具有浮游差。强酸、强碱条件下不利于二者浮选分离,确定了十二胺用量为30 mg/L,矿浆pH值=8为菱镁矿与白云石的较佳分离条件。
(2)少量的Fe3+对白云石具有显著的活化效果,当Fe3+浓度为5 mg/L时,白云石与菱镁矿的浮游差较大,回收率差值可达到63.8%(白云石回收率78.9%,菱镁矿回收率15.1%)。浮选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Fe3+,提升白云石和菱镁矿的浮游差,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3)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十二胺在白云石、菱镁矿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是静电吸附,白云石CO32-面外弯曲振动和CO32-面内弯曲振动几乎无变化,-CH3和-CH2的对称和不对称拉伸振动的峰值增大。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少量Fe3+的加入使得白云石疏水性增强,对菱镁矿可浮性影响不大,起到了选择性活化白云石的作用,有利于菱镁矿反浮选脱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