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鹏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51
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为强化施工成效,减少道路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往往需要着眼于道路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情况,优化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方案,通过管理举措的完善与技术路径的优化,有效解决软土路基等特殊地质环境,推动市政道路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现阶段,国家在城市化建设方面所给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在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上的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原因较为广泛,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存在较大的难度。而为了能够保证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工作便是重要的前提,需要对此方面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度。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工作对工程的建设也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需要能够预测施工现场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方案。相关的施工企业要想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在建设工程方面所提出的要求,除了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之外,同样也需要加强对现代化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为施工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提供保障,同时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参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所具备的质量控制意识,能够做好施工完成之后的质量验收工作,对于其中所存在的质量不合格之处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还需要返工,保证最终的道路工程质量满足相关规定标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民众的日常出行有着重要影响,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在充分考虑工程特点以及施工地段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开展。以下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进行简单介绍,以便更加清楚地了解市政道路工程内容。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工程项目的逐一开展,给道路施工造成一定压力,伴随的体现出施工的某些特点,如施工复杂性特点。城市建设对路面及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地面各种道路施工以及地下管道工程施工等,使得施工工艺应用复杂,涉及到较多的交叉作业,以致于对施工工艺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满足本工程施工需求,更要兼顾其他工程施工工艺的应用,以更好建设城市交通环境以及便利条件。由此,便使得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应用变得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保障,确保施工顺利。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且与其他工程项目的交叉作业较多,尤其便需要进一步协调各相关工程施工,协调施工各环节的交叉作业情况,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比如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会对某些地下网线、管道造成影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协调工作就不仅是要协调其与管线工程的交叉作业内容,更要协调好与附近居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将施工作业影响降到最低,一方面是赢得附近居民谅解,这种情况下,使得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显现出较强的协调性。
除上述两个特点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场地也体现出一定的受限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地段一般为民众出行较为密集的地方,其具有道路交通环境复杂且相对“狭窄”的特点,施工作业的开展,会给交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所用到的设备一般“体型较大”,使得本就有限的空间显得更加“狭小”,如此便体现出了一定的场地受限特点[1]。
路基路面压实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阶段,需要结合工程条件识别具体的影响因素,采用有针对性地优化压实技术,充分保证压实效果。路基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路基路面的组成
在压实环节,需要加强对路基土壤含水量的控制,尽可能减小其与最佳含水量的偏差,以便更高效地压实,取得良好的路基压实效果。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对应的含水量改变,压实的密实度也不尽相同。这一系列变化随之影响到土壤颗粒间的摩阻力,土壤应力分布状态有所改变,最终对压实效果带来影响。在路基压实环节,由机械设备提供压力作用,此时土壤的密实度增加,水分也将加大,诸如此类因素均会对压实效果产生影响。为保证压实质量,需要加强对填料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将其与最佳含水量的偏差稳定在许可范围内。
路基路面压实时,设备运行应遵循匀速原则,若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压实效果。为此,需要加强岗前培训,使压路机作业人员掌握压实技巧,明确合适的压实速度控制区间,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有效调控,将压实速度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内,有条不紊地推进压实作业。
合理的压实方式对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效果有重要意义。在路基路面压实环节,通常从边缘处开始压实,再逐步向中间区域推进,全程连续进行,非必要时不停车,以免由于中途停顿而导致局部出现质量问题。
在相同的压实方式下,不同压实厚度对应的压实效果也存在差异。若压实厚度偏大,将加大压实的难度,降低压实效果。为此,宜采取分层有序填筑、压实的作业方法,根据结构总厚度细分各层的厚度,且尽可能保证层厚的均匀性。此外,除了明确压实厚度外,还需加强对压实度的控制,最终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是基础性内容。路基施工结束后的验收是否合格,是检验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常会遇到淤泥地质,比如说水田或者池塘等,此时就需要做软地基处理,以免淤泥地质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做软基处理时所选用的换填材料多为砂或者是砂性土,因为其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若碾压遍数不够或转角和边缘未搭接、分层过厚等情况出现时,极大可能会引起路面下沉且不均匀,局部下沉、大面积下沉或是地面开裂等现象均可能出现。
现阶段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路面的平整性,就要对路面进行全面的压实处理。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对于施工建设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之后积极地使用科学的实用技术,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当下采用的路基路面振动压实处理技术,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压实技术类型,主要是利用压路机进行路面的压实处理。在压路机的运行中,利用自身的重量以及振动方式,将路面当中的填筑材料,进行全面的重量压实,也相应地缩小了路面路基颗粒之间的缝隙。其次,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道路的整体密实程度,就要经过反复的碾压以及振动处理,进一步降低填筑材料的缝隙,以此形成较强的压实效果[2]。
在现阶段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夯实技术是一种十分基础的路面施工压实技术类型。对于这种技术而言,具备着较强的灵活性以及针对性,可以针对小区域当中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在实际的操作中,基本上采用的是重力锤的方式,对路面进行夯实处理,提升路面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在现阶段该方法的使用中,基本上是采用人力的方式进行操作,但是会受到工作效率的影响,导致小规模的路面路基压实处理上,始终存在着滞后性。因此,为了保障未来夯实技术的使用,就需要积极地运用一些机械化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夯实后处理,以此保障夯实的整体质量性。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滚压技术,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的滚压机械滚轮装置,对路面路基进行全面碾压处理。现阶段路基路面的滚压处理中,施工效率较快,因此成为了现阶段建设的主要类型。路基路面的滚压施工建设中采用的辊压机械方式,可以与施工材料进行不断的摩擦,进而降低材料之间的缝隙程度,并在实际的压实处理过程中,也相应地对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压实处理,在得到这样处理之后,让路面路基下方的土壤密实程度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种技术的试用下,基本上可以避免工程在日后的施工中,所出现的一些结构性的损伤,无法保障路面始终保持平整[3]。但是需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严格地控制好滚压的次数与频率,这是由于过多的滚压处理,会导致对道路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就是需要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案,以此顺利推动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
路面压实前,先安排找平。各结构层施工选用的矿料类型存在差异,各自的质地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找平方法。例如,下面层衔接基层和面层的作用,其除了作为路面结构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的不足。根据此特点,需要加强对下面层标高和层厚的控制;中面层的平整度会影响到上面层,因此需要在下面层上进行调平,最终得到平整、稳定的中面层[4]。
沥青路面压实的细节较多,各项细节必须得到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如此才可保证路面的压实效果。具体做如下分析:路面的混合料摊铺后,对其进行详细检查,若存在不规则的部位,以人工作业的方式调整,此后方可正式压实。路面压实分阶段完成,即初压、复压、终压,根据试验段的施工情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械设备。初压需要紧跟混合料摊铺,尽可能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此阶段混合料的温度以130~140℃为宜,连续静压2遍,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驾驶人员需精准控制压路机的运行姿态,保证实际路线与规划路线相符,否则易导致局部混合料推移。初压后,检测路面的路拱和平整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做适当的修整。复压紧跟初压,先用振动压路机做3~4遍的压实,再用轮胎压路机做4~6遍的压实。经过复压后,路面的压实度应能满足要求。复压后安排终压。此环节的设备可选用双钢轮压路机或用振动压路机(必须关闭振动器),以便消除路面上残留的痕迹,使路面具有足够的平整性。混合料温度控制方面,压实后温度需在80℃以上。初压、振动碾压时,设备以慢速的状态运行,若过快则容易出现混合料推移现象。加强现场管理,尽可能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安排压实,初压环节混合料的温度需在130℃以上,复压、终压也均要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完成,以便取得良好的压实度和平整度[5]。以试验段确定的压实方案为准,组织路面压实作业,要求各项施工行为均符合规范,在源头上保证路面压实效果。压实过程中,压路机的运行姿态应合理,禁止在尚未完全硬化的路面调头、制动与停留,否则均会影响路面的平整性和密实性。此外,需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制定可行的技术措施,以防止机械设备运行时油料、润滑脂等物质洒落在路面上,否则将导致路面受到污染,影响路面的施工效果。接缝部位的处理也较为关键,具体包含横向接缝、纵向接缝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施工缝。若接缝部位混凝土的温度偏低,可用专用的加热设备处理加热,以提高该部分混凝土的温度。待实测温度达到要求后,方可安排压实,从而消除接缝部位的缝迹,保证该处的平整性和密实性。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压实工作的落实,是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路基路面压实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阶段,需要结合工程条件识别具体的影响因素,采用有针对性地优化压实技术,充分保证压实效果。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从现场条件出发,制定适应于路基、路面的压实作业方案,再做好设备配套、技术交底等工作,以便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还需路基路面压实阶段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及时发现不平整、不密实等问题,有效处理,最终保证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