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阁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吉林省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强省奠定更加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1]。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管护与经营的主体,面对新形势,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两山”理论,寻求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是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根据吉林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及区域特点,论述了国有林场发展需采取的一些策略。
据统计,吉林省国有林场总计307个,经营面积710.07万hm2。其中:国有林区林场218个,经营面积358.31万hm2;地方国有林总场(保护中心)86个,经营面积321.15万hm2;省直国有林保护中心3个,经营面积30.61万hm2。
吉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由国有林场管护与经营,国有林场管护的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别占全省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3.57 %和82.67 %。国有林场是管护与经营森林资源的主体,在蓄水保土、气候调节、环境改善等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国有林场又提供了大量木材、森林食品、中药材和林化产品等林产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林业被赋予了更高地位,吉林省正由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国有林场在全省经济社会拓展绿色发展空间的作用尤为重要,地位不可替代。
加强森林资源的营造、抚育、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打造“两山”,积极推进生态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充分衔接吉林省政府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基本架构中,以畅通林业经济循环和融合发展为主,努力增加国内市场占有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在吉林省东部,通过优化树种、林种结构,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质量,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措施,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在吉林省中部,开展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复合型森林建设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上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培育多功能兼备的森林资源;在吉林省西部,实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工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稳定提高全省国有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全面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国有林场为主体,培育珍贵用材和大径材,加快退化林修复,逐步形成功能稳定、类型齐全的生态保护体系。
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国有林场产业布局,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国有林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重点产业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带动国有林场经济整体跃升,实现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因地制宜,通过合理引导,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促进林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格局[2]。建设林下及林特产业示范林场,培育壮大林业产业集群。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2.2.1 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
在东部山地天然林区和中部丘陵区域,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使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进行自然更新,同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人工促进自然更新,优化森林结构,使森林逐步恢复到近自然状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优良的前提下,培育大径级和高价值林木。用森林培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带动森林生态旅游和休闲康养,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
2.2.2 采用生态经济型模式
在中部平原、西部沙地和草原区,采用生态经济型建设模式。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积极营造以蓄水保土、防风固沙的生态林和以生产果品、药材、燃料、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能源林[3]。
2.2.3 采用集约经营模式
在立地条件好、坡度平缓的商品林区,划定一定面积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通过补植、抚育、改造培育等集约经营措施,培育速生丰产、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的针阔混交林,构建和完善我国木材安全保障体系。
2.3.1 走高端引进之路
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林业产业。通过引进资金—培育市场—省内企业进入—企业联合技术开发或重点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内生动力;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创办高技术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3.2 走盘活求强之路
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实现合作式、技术升级式发展。扶持发展现有林业产业,使存量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加快现有企业重组整合,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补链、建链,对森林食品加工、药品开发等现有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缺失环节进行补链,使实体经济增量进一步扩大。
2.3.3 走创业发展之路
出台创业扶持和优惠政策,扩大创业空间。通过投资补助、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加大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林权抵押物的担保收储平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坚持把科技进步放在生态产业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快人才培养,推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对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为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抓好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