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 212028)
循环经济是一种提倡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1]。“十四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大意义[2]。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目标[3]。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其关键在于城市垃圾分类的推行[4,5]。
目前全国已有46 个重点城市率先启动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探索多种实施手段,其中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端APP 等智能技术手段运用于垃圾分类成为一大亮点。智能化是垃圾分类发展继时尚化、行政化、市场化、循环化后的第五个阶段[6]。如何有效推行垃圾智能化分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传统人工分类手段无法做到垃圾分类精细化。目前试点城市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无一例外都是“大类粗分”[7]。虽然表面上看“三分类”或“四分类”比较容易执行,但大类中又细分各种小类,实际准确分类的难度很大[8]。垃圾分类政策演变过程中,垃圾分类标准的调整也会增加居民准确分类的难度,如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标准20年内变动6 次[7]。如果采用垃圾智能化分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和分类精细率会大幅提升。基于不同原理的智能垃圾分类终端,能更加准确地辨别垃圾种类[9],并且随着算法的完善,传感技术的成熟,未来分类准确度和精细度还会持续提升。
城市智能化垃圾分类是一种数字化的“赋能”,是城市数字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智能垃圾分类终端能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清洗、分析,可以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精准刻画,从而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垃圾大数据信息也是城市大脑建设的一部分,可以为政府政策的制定、产业战略的调整、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和依据[10]。
智能垃圾分类终端产生的数据可以为后续定量化监控提供基础。首先是碳减排量的监控。智能终端能自动完成对垃圾的称重,计算出可回收垃圾经“循环”处理后的碳减排量,从而更好地完成“双碳”目标。其次还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监控,为后续垃圾强制分类、垃圾税或费的征收提供定量化的监控手段。
为了促进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性政策。从上海、北京出台的激励政策看,无论是采用“绿色账户”还是“积分”模式,都离不开智能垃圾分类终端的使用。一般操作步骤是居民自行下载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终端APP。根据语音或文字提示后,向对应箱口投放垃圾。智能垃圾分类终端会根据垃圾的种类和重量向居民的“绿色账户”发放积分。当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居民可以兑换日常用品或者现金。激励机制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比如上海市发放的近600 多万绿色账户卡,大半都未使用[11]。
激励机制设计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上。该假设认为经济决策主体是理智的,所采取的行为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理性人”会权衡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促进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然而垃圾分类并不是时时处于收益大于成本的状态。垃圾分类行为需要占据居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居民个人对积分兑换的日常用品、奖金不感兴趣时,收益就少。居民不愿意为了获得不感兴趣的礼品使用智能化垃圾分类终端。
目前智能垃圾分类终端需要上千元,成本远超普通垃圾桶,且占地面积较大,无法做到小区全覆盖。大多数小区智能垃圾分类终端数量不足,有的小区甚至只有一个终端。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安装位置也不太合理。选择小区入口处安装,虽然位置上非常醒目,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但除了住在入口处的居民,其他的居民需要步行较长时间才能到达。
根据A-B-C 理论,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是态度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界因素,将会在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中起到调节作用[12]。即使居民有很高的垃圾分类意愿,但如果垃圾智能分类终端数量不足、地点不够便利,居民的垃圾分类意向也不会有效转化为具体行为。
目前智能垃圾分类终端使用程序相对复杂。在使用前需要提前下载APP,进行身份认证完成注册。在投递垃圾时需要用手机扫二维码,进行屏幕选择,按照语音提示后将垃圾分类至规定的箱口。如果家庭中负责垃圾分类的是老人,面对繁杂的操作步骤会选择放弃。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愿受到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的影响。垃圾分类的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人期望实施垃圾分类时,所感知的便利条件或难易程度。智能化垃圾分类设施使用越复杂,居民中特别是老人群体就越觉得自己学不会、记不住。较弱的知觉行为控制导致垃圾智能分类意愿也会较弱。
目前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在使用时,要求居民能够根据所投放的物品类别选择相对应的箱体。如果选择错误,会被要求重新分类,有时甚至给与一定的惩罚。
根据行为经济学中的“风险厌恶”理论,人们会对可能带来的损失产生厌恶。普通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缺乏了解,对不同种类物品如何分类没有足够的知识,因此错误在所难免。根据“风险厌恶”理论,为了规避这种损失感,宁愿不使用智能垃圾分类终端进行垃圾投放。
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促进居民积极地参与到垃圾智能分类中。科学设计积分可兑换的奖品种类,提高奖品的吸引力。实物奖品需要拓展类别,不能只局限于肥皂盒、洗手液等生活用品。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设计多样化的商品,如无线耳机、充电器等电子产品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会更大。另外还可以用虚拟奖品进行精神奖励,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如借鉴蚂蚁森林设置虚拟荣誉证书等。总之,奖励越吸引人,“理性人”权衡后感受到的收益就会越大,就越会实施垃圾智能分类。
首先,需要通过研发减少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占地面积。当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占地和传统垃圾桶一样时,就有可能每栋居民楼下投放一个。其次,需要降低成本。目前在大多数城市,智能垃圾分类终端由政府出资采购。上千元一个的智能分类垃圾终端,短期还无法依靠分离出有用垃圾产生利润,如果大量投放会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压力。只有降低智能垃圾分类终端的成本,吸引企业参与进行市场化运作产生利润,企业才会大量投放智能垃圾终端。最后,需要科学投放。按小区大小、人员密集度等确定小区最少终端投放量,同时确定合理的投放位置,尽可能服务更多的居民。
在循环经济下,垃圾智能化分类将是今后垃圾分类发展的趋势。社区需要加强服务意识,定期组织居民学习智能垃圾终端操作。通过对垃圾分类政策、常用物品的分类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正确率。社区还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只有居民从心理层面真正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新时尚,才会主动克服困难,更多地使用垃圾分类终端进行智能化分类。
不同城市垃圾分类方式不同,造成了投放使用的智能化垃圾分类终端种类并不同。单一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只能回收某一特定废弃物。虽然容易操作,但这种细化垃圾分类终端固定时间窗内如果没有足够特定的废弃物量,易造成过高的垃圾清理成本。复合式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可以分类多种垃圾,但操作相对复杂。今后需要通过传感、深度学习技术提升终端的智能性,简化居民智能垃圾分类终端的使用步骤。
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发展中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智能化是垃圾分类发展的必然方向。垃圾智能化分类意义重大,一方面能有效利用资源,将垃圾变废为宝,另一方面智能化产生的城市垃圾数据能用于政策制定、城市管理[10]。因此,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等应积极参与,加快推进垃圾智能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