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果
(遂宁市船山区农业农村局 629000)
在畜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生猪养殖中,饲养量每年都在增加。生猪规模化养殖量占比高达85%,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往往忽视了日常管理的重要性,显得不够专业,大大增加了猪群暴发疾病概率。因此在日常养殖中要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猪群疫病的暴发。
在规模化猪场养殖中,隐性感染、持续感染等病例越来越多,且养殖环境也更加严峻。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高度集中免疫等影响,导致病原体发生新的毒株,疫病也表现出非典型化[1]。以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例,容易引发“温和型”猪肺疫等,并带来误诊等现象,无法获得较好的防控效果;再比如现在猪场发生猪瘟多是非典型猪瘟,典型的猪瘟已较少出现。当这些常见猪病以新面孔再次出现,十分容易导致误诊或免疫失败,造成经济损失。
免疫抑制性疾病容易对免疫系统功能带来损伤,对生猪自身免疫系统造成抑制,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絮乱,让猪体对病原体产生高度易感性。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和喘气病等,会带来猪群免疫抑制的现象。猪群在受到免疫抑制后的持续感染,导致猪体长时间带毒,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在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务必高度关注这类现象,也是疫病防控工作的关键。
在出现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后,尤其是与免疫抑制性病毒混合感染后,猪体抵抗力会明显降低,若是只依赖外部药物治疗,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2]。在滥用抗生素和出现多重耐药性菌株后,会造成外源的常在细菌侵入机体,内源的常在细菌发生内源性感染。导致病性越来越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提升。
规模化猪场生产环节很多,从出生到断奶、从保育到育成要经历称重、断尾、断奶、免疫、分群、并群等,猪群长时间维持在高度紧张状态。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很多,在面临刺激因素后,将引起猪群发生应激反应。
疫病防控中应该将饲养管理放在首位,结合生猪养殖要求,合理调整饲料,提高生猪免疫力,达到更好抵抗各种疾病的目的。对此应根据生猪营养摄入需求,有针对性搭配饲料,结合其生长特征进行调整,保证供应足够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饲料选择方面也要考虑到生猪肠胃消化功能,尽量以颗粒料为主,同时细致、全面检查饲料,第一时间处理存在发霉、变质等现象的饲料,保证生猪的健康。
为了提高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在养殖环境管理中也要达到规范性、科学性要求,保证圈内卫生,及时消毒,这是遏制各种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生猪养殖期间若是发现有病患生猪,则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采取无害化处理方法,防止病源在整个猪场扩散[3]。以四川遂宁船山区采用的楼房养猪技术为例,通过在生猪生长需求方面进行的长期研究,在栏舍宽度、营养摄入和温度高低方面不断改善,让猪群生长获得安全、舒适的环境。要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采取闭锁繁育、空气过滤、全周期全进全出、多层防护的结构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措施,为猪场生物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要对进出人员、车辆以及物资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避免外部细菌病毒感染猪群。
在疫病防范过程中免疫接种也是一个关键程序,这是提高各种流行疫病防范效果的有效手段,从整体上提高猪群抵抗力,解决疫病感染问题。接种管理期间也要做到规范性,从生猪各阶段来说都要科学选用疫苗,通常预防同一种疫病的疫苗免疫效力弱毒活疫苗优于灭活苗,单苗优于联苗。为了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可以考虑市场中的猪瘟组织苗、细胞苗和二联苗等。厂家不一样,疫苗品质也有较大差异,在选择过程中要多对比分析,减少更换次数,防止因免疫力带来不利影响。
加强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将关系着猪群的健康成长,也能帮助养殖户提高收益。因此要结合疫病控制要求,改善饲养环境,合理调整饲料,并做好清洁、消毒和日常管理工作。这样才能降低疫病出现概率,保证生猪的健康,提高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