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
迪马利亚破门瞬间。
赛前推演双方战术,我曾有几点预测:双方会很谨慎,因忌惮对方的快速反击,都不敢长时间大幅度压上进攻。考虑双方都有一些老将,也不会开场就把节奏打得太快,可能先相持一段,再逐渐提速。
法国队会采用拿手的边路传中,欺负对方中卫身高不足,利用高中锋吉鲁冲击,结合中路的外围远射组合进攻。其主攻方向在左路,姆巴佩利用速度内外线突击,结合特奥和拉比奥的助攻形成压制,再伺机传中、突破或射门。这一套打法前几场使用效果不错,估计不会大变。
阿根廷队会排出442阵型,边路双层布防,阻止对方传中和突破。像对付荷兰一样,阿根廷先收在本方半场40米处,伺机发动快速反击。进攻当以右路为主,这是他们的传统。迪马利亚首发攻这一侧,和梅西、德保罗、莫利纳形成集团压制。左路则交给阿尔瓦雷斯,用速度打反击。
此前法国左路防守有问题,姆巴佩攻上去不回来,左边只有特奥和拉比奥二人防对方三四个人,很是狼狈,对英格兰和摩洛哥都险些被打爆。这也可能是德尚诱敌深入之计,但是一步险棋。德尚肯不肯削弱攻击力,让姆巴佩回防是个疑问。估计法国左后卫这个位置是双方攻防的要点。
但开赛后形势大出意料,阿根廷稍加试探便压上抢攻。更想不到的是,他们把迪马利亚放在左边路,主攻左边。法国队对此似乎毫无准备,一下被打得有点懵。阿根廷人脚下技术明显优于对手,传球精准,都是便于控制的贴地球,而且经常有巧妙的路线构思,法国人很难抢得下来。一旦法国人拿球,阿根廷队员上抢积极凶悍,球路预判精准,法国队中场完全失势,传不了3脚就被抢走。第21分钟,迪马利亚左路突入禁区被绊倒,梅西罚入点球。此后法国大举进攻,贸然压上,又被对方反击再下一城。开场仅35分钟,阿根廷的奇兵战术简直和设计好的一样,圆满成功。
在如此被动的形势下,德尚没有惊慌失措。他迅速判明问题所在,作出了果断的决策。第41分钟,法国队换下吉鲁和登贝莱,换上图拉姆和穆阿尼。登贝莱防守硬度不够,完全被压制,在惊慌中绊倒迪马利亚送对方点球。用更强壮快速的穆阿尼替换他后,右边路攻守得到加强。换下吉鲁,让姆巴佩打中锋,意味着完全改变整体战术,从两边传中改为正面冲击。换上图拉姆加强左边路防守,也加强了中场抢截的硬度。这两个换人立竿见影,法国队边路防守稳住,中场有了对抗能力,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吉鲁头球攻门。
下半场,阿根廷把迪马利亚调回右边,转攻右路,但法国队左边有特奥、拉比奥和图拉姆3人防守,很难攻透。65分钟,迪马利亚体力耗尽被换下,换上左后卫阿库尼亚加强左路防守。没有了迪马利亚这个最大的威胁,法国队的后防压力减小,立刻在左路发动强攻,姆巴佩在这边多次拿球,连续传中造成威胁。阿根廷队体力下降,防守力度已然不足。
70分钟,德尚见时机已到,又出狠招,换下全队的大脑格列兹曼和体力消耗较大的左后卫特奥,换上更年轻、更能冲能跑的科曼和卡马文加,放弃在中场和对方斗脚下技术,意在用体力和速度冲垮对方。这一招又收奇效,法国队完全占据主动,78分钟到80分钟连进两球,扳平比分。阿根廷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眼见得本方形势岌岌可危,阿根廷队主教练斯卡洛尼就是不换人,勉强拖到加时赛才换下跑不动的莫利纳,又拖了十多分钟换上了生力军劳塔罗和帕雷德斯。此二人一上,形势立变,阿根廷中场重新掌握了主动权。梅西在前场组织了两次有威胁的进攻,3次险些破门。加时赛下半时,阿根廷在前场中路打出精妙配合,由梅西再度得分。
為什么斯卡洛尼冒着再失球的风险,拖到这么晚才换上生力军?这恰是他的过人之处。战争中对预备队的使用往往是决定性的,也是最微妙的──对方还没有消耗到极致,预备队上早了不起作用;等我方完全顶不住败下阵来,再上预备队也于事无补。要在敌我双方都消耗到极致时再派上预备队,才可彻底扭转战局,拿捏这个火候是很难的。
两位教练这几番作为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形势判断的精准,对关键要点的把握,决策坚决果断,思路明确清晰,这一切都值得深思和学习。正是由于他们的幕后导演,让梅西、姆巴佩这些顶级球星充分发挥了水平,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世纪大战,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