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当代视角与创新融合

2023-01-05 12:21纪君
综艺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人文

纪君

近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荣获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纪录片”两项大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1月1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人文纪录片《中国》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会议由中国高教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主持,与会专家围绕纪录片《中国》的创作经验、艺术特色、美学价值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创作经验谈

纪录片《中国》以丰富的镜头语言再现了中国浩瀚的文明史,展现了东方特色的美学意韵。研讨会上,纪录片主创团队介绍了该片的创作过程。

《中国》制作人、总导演李东珅表示,影视的第一特点是讲故事,故事就需要人,从“人”切入历史,是影视通史的有效路径,所以《中国》选择了传记体。主题上,《中国》采用归纳逻辑的思维方式,用历史证明未来,以“今日的中国是如何形成的,未来中国该走向何方”为核心主题。呈现上,《中国》选择了全再现方案,没有采访和纪实拍摄。再现的真实感为影片文本叙事提供了一种情境和氛围,不采用纪实拍摄,也是不希望大家刚进入历史梦境,就被历史学家的采访所惊醒。

关于脚本创作,《中国》总撰稿人邓建永表示,一方面要以“温情与敬意”之心尽其所能写出过往中国人的思想、性格与飞扬的灵魂;另一方面要把视角放平,把大人物当小人物来写,把小人物当大人物来写。《中国》的创作始终秉持着平实、朴素的叙述调子,真诚而感性、审慎而克制地于其中蕴藏美好诗意。

《中国》总导演周艳介绍了该片的文本构建和故事呈现过程,她同时表示,纪录片文本一定是有结构、有逻辑、有信息、有观点的。虽然纪录片以真实为第一要务,但不排除讲故事、讲细节,有情感、有表达。所以,纪录片文本并非独立的,它必须和声音、画面形成合力。

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

就纪录片《中国》所表现出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与会专家展开深入讨论。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从大胆搬演、聚焦人物、克制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的创作特色,认为《中国》成功地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探索出新样态,同时很好地把握住了叙事分寸。它以全景观、多手段、多角度的方式,将人物与历史、思想与行动、写实与写意并行,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教授认为,《中国》通过对历史的想象性阐释、服务于当下情感的艺术性呈现、以人物为中心的积极性虚构,用微妙的艺术手法阐释历史,为当下提供了关于“历史能在今天做什么”的成功试验。

纪录片导演、“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张以庆从声音、解说词、影像三个方面解读《中国》,“首先音乐是有创造力的,不光产生情绪,还产生节奏,与段落、结构有机结合;其次,解说词是核心和灵魂,是对历史的选取和裁剪;最后,影像是生命,如果说解说是一种具象的语言,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那么影像就是一门外语,掌握这门外语,片子就有生命、有血肉、有温度了。”

《中国》的多维价值

纪录片《中国》的创作适度融合、大胆创新,于历史深处发掘文化魅力,传递文化自信,展现出多维价值和意义。张同道认为,《中国》是一部有理想、有雄心的作品,它以现代视点激活历史,焕发文明的活力,定义大面积革新,探索纪录片美学,为观众带来崭新的视听体验。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虞吉教授表示,《中国》于历史深处探寻文化自信。该片始终扣住思想和制度两个脉络,其内核是政论的,讲述了思想和制度从何而来,对今天有着重要启示。影片中那些历史关键切片的呈现,让《中国》成为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更让大众观看之后坚定文化自信。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樊启鹏教授从史学、审美、教育、產业四方面阐述《中国》在融合创新中凸显的多维价值。首先,《中国》是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的融合,英雄史观与社会史观的融合,它是影像与历史的全新互动,赋予历史纪录片全新视角。其次,《中国》提高了中国纪录片的审美标准,将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三种媒介自觉、自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再次,《中国》不仅是“纪录片+历史”,也是“纪录片+教育”,这也给未来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很多启示。最后,《中国》具有产业引领作用,其为业界提供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新模式,以及可复制的经验。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也对《中国》的创作提出了建议。张以庆表示,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细节的发掘与打磨不可或缺,片中人物的一些内心描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演的影像呈现。

吴冠平强调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历史痕迹还原的重要性。“该片对一些道具的还原还不够精细。历史图像化的重要之处就在于还原这些曾经有过的历史痕迹,如能善用这些痕迹会更好。”

樊启鹏认为,《中国》选择了多维价值的兼顾与平衡,平衡的结果是牺牲了一些价值,如表达的深度。纪录片不可避免会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那么一些观点也就存在继续探讨、阐释的空间与可能。

最后,张同道总结,一部好的纪录片,创意要有高度,内涵要有硬度,美学要有精度,传播要有宽度。对于历史纪录片而言,这样的作品其实数量有限。《中国》在可能的情况下,集结了很多人对历史的看法,它是美学的、文化的、文明的,它在探讨一个文明的兴衰、一段文明的基因,亦在探讨文明的传承与演变。

在风云激荡的大时代,纪录片需要重塑思想的力量,与此同时,更肩负拓宽美学道路、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文明发展的使命。目前,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创作已经开启,国产人文历史纪录片焕然前行,值得期待。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

猜你喜欢
中国纪录片人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人文绍兴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