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2023-01-05 22:56王继华于海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指标方法管理

□文/王继华 于海洋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提要]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相关文献资料,从实施政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析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及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和检验安全管理体系(SMS)实施效能的重要手段,是逐步改进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中国民航局2007年提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2017年发布三个阶段的推进方案,2020年主要任务是对安全绩效管理机制和基于安全绩效的监管机制进行持续完善,完成从规章符合管理向规章基础上的安全绩效管理方式的转变。结合此背景,本文就当前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梳理,通过对实施政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分析,为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的持续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一)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梳理。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在《安全管理手册(Safety Management Manual,SMM)》(第一版)中基于对遵守规章和绩效考核方法的安全管理方法的补充,引入“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用安全绩效的指标和目标表示。2009年SMM第二版对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提出基本要求,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保证达到的最低安全程度。2013年5月SMM第三版中强调基于绩效的理念持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2013年11月在《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中提出基于实施国家安全方案来提高安全绩效,但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安全绩效管理体系。2018年SMM第四版关于安全绩效管理初步形成体系:通过安全绩效管理的流程图将安全绩效管理的目标、指标定义、监管和测量、行动要求都做了原则上的指导说明;指出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代表各国航空局对航空系统应该提供的安全绩效的预期水平,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目标的达成需要定期的修正;发挥安全绩效管理预警性作用。

(二)中国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梳理。2013年ICAO指出各国要制订实施国家航空安全方案,以期民航安全绩效能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中国作为ICAO的一类理事国积极参与,并且制定《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草案)》,启动企业安全绩效试点和局方安全监管评估体系试点工作。2015年中国民航局颁布《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提出建立与国家航空安全方案有关的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将安全指标体系中的事故率、人员伤亡损失和事故征候率的目标值作为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但未对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进行明确定义。2017年中国民航局颁布《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推进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安全绩效管理机制,建立以数据为驱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治理机制,以实现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安全绩效管理和基于安全绩效的安全监管,并且制定了2017~2020年三个阶段的推进路线。2017年4月1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发布推进安全绩效管理的官方指导文件,对安全绩效管理与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关系做了解释说明: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和检验SMS实施效能的重要手段;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绩效指标设计方法做了详细介绍。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定义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是指以安全绩效目标和安全绩效指标表示的,按照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中规定的,或者民航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其安全管理体系中规定的安全绩效的最低水平。

通过文件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民航局紧密结合ICAO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中国民航实际的安全绩效管理方案,先行试点总结经验规律,逐步按计划分阶段推进,成熟完善的民航安全绩效管理体系还未完全形成。

二、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对象

民航安全绩效管理包括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四大框架,研究对象主要涉及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多个主体。

(一)针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绩效管理。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对于持续提高航空公司安全水平,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王永刚(2013)认为影响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安全管理状况、飞机运行状况、局方安全检查、安全文化和员工安全意识。石荣(2011)、刘汉辉(1999)主要从“人、机、环境”的系统工程理论出发,建立针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的相关评价体系。王燕青(2013)针对航空公司签派员建立了包含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和趋势指标三方面内容的安全绩效考核体系。

(二)针对机场的安全绩效管理。机场是航空器在地面运行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机场安全是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场人员、环境、设备和管理等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对机场的安全绩效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张潮等(2014)指出机场场务人员是保障机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对象,场务人员的操作违规率、工作差错率、消防出警不及时率等是影响机场安全的重要因素。Cheng-MinFeng(2013)通过建立机场安全风险评估矩阵识别机场禁区的风险项,利用其风险值评估安全状态。王永刚(2018)指出在评价停机坪安全风险的设施设备因素中,设备数量是最大的风险因素。Chen-Mingliang(2018)重点关注机场安全运营能力,对机场不能接受的安全风险,通过安全分析框架,做到及时的控制和预警。

(三)针对空管的安全绩效管理。空管系统是保障航空器安全、有序飞行最重要的职能部门。学者从空管的流程、设施的安全、影响因素、安全评价模型等方面研究空管的安全绩效。姚登凯等(2018)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程序,建立空管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戴福青(2013)构建了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岳仁田(2020)引入“亚健康”的概念分析影响空管运营的15个因素。

(四)安全绩效管理其他研究对象。安全文化、信息系统、监督管理等对安全绩效的影响也不容忽视。Weishi Chen(2016)提出借助安全绩效指标监测民航单位安全管理过程的安全绩效。蔡月茹等(2016)针对民航安全管理中的民航安全信息工作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希望通过提高民航安全信息工作的质量,促进民航安全水平的提高。王永刚等(2013)针对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局建立具有持续改进性及实际操作性的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模型。Yan-Kai Fu(2014)建立人员、情景、行为三个方面相关机场安全文化评估框架。

综上分析,学者对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方面的安全绩效管理研究较多,文化、信息等方面也受到学者的关注;研究多从人员、环境、设施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或就单一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或对其综合考虑。

三、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主要方法

(一)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民航安全绩效研究领域,定性与定量多综合分析。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的相关定性研究除了问卷、人员访谈、调查等常规研究方法外,还有针对性较强的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原因与结果分析、风险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Cheng-MinFeng(2013)、George C.L(2018)等主要通过定性方法获取前期数据及资料,容易受到主观性的影响。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时序模型、因子分析等;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等是权重确定时经常使用的定量分析方法。Deng,Yong(2007)、Chang,Yu-Hem(2015)等结合TOPSIS进行总体绩效评价,Weishi Chen(2016)、蔡月茹等(2016)、左燕(2018)等以AHP法为基础进行指标权重的确立,各种分析方法都有适用的标准和条件以及相对的优势和缺陷,定性和定量组合使用更能科学准确地分析评估相关问题。

(二)改进传统绩效评估方法。企业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平衡计分卡、杜邦财务分析体、沃尔评分法等,与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不同,现代政府强调服务公众,具体到民航领域更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借用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时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平衡计分卡为例,它主要从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和学习增长四个方面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王永刚(2013)等借鉴平衡计分卡建立民航政府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直接将财务维度删除;蔡月茹(2016)将平衡计分卡4个层面的逻辑关系由传统的递进关系,变为并列递进关系。学者基于原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优化,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民航安全绩效考评方法。

(三)借鉴其他领域研究方法。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借鉴其他领域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于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的研究是非常有益的探索。比如,Panagopoulos(2017)借鉴精益六西格玛(LSS)的思想,针对民航安全绩效构建了测量和改善安全绩效的概念框架。LSS是质量管理领域的经典研究方法,它不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互相补充、有机结合,LSS关注的重点是顾客满意、提高质量,与公共部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吻合,即体现公共服务质量和人民满意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再比如左燕(2018)首次利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从系统需求、安全约束的角度进行管制员安全绩效指标的提取。STPA作为安全分析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的安全分析方法,此方法主要是从全局角度出发考虑系统风险,但受到人员经验的依赖,客观性会受影响。

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涉及的相关研究方法比较多,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最为广泛,对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进行针对性优化,对其他领域经典的研究方法或工具进行有益的借鉴,是学者积极探索的方向。

四、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根据《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绩效管理指导手册》的内容,安全绩效指标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高后果指标、低后果指标以及安全管理类指标。

(一)高后果指标。高后果指标是指监控和衡量发生严重后果事件的安全绩效指标。事故和事故症候是重点关注的指标,如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运输航空一般飞行及以上事故,劫机、炸机、恐怖袭击事件空防事故,机械原因征候等;2019年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0.02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292。发生的通用航空事故有15起,死亡8人;发生运输航空征候570起,同比下降2.23%。学者对高后果指标非常重视,向维、刘玲莉等重点分析航空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绩效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二)低后果指标。就是监控和衡量发生较小后果事件或活动的安全绩效指标。Panagopoulos(2017)、George C.L(2018)等对低后果指标进项相关研究。低后果指标根据现实情况,有时候也可能直接导致严重的事故。Cheng-MinFeng(2013)指出动物入侵是着陆程序中的关键风险项,跑道是风险最大的区域,飞机滑行是最危险的操作程序。

(三)安全管理类指标。安全管理类指标是监测和衡量组织在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开展、工作能力和效果的安全绩效指标。左燕(2018)指出空管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责任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安全实施三个方面。蔡月茹等(2016)建立的民航安全信息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安全信息质量、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外部管理四个方面。紧急情况尤其是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情况下的疏散能力,安保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效率等也是此类指标的范畴。

总的来说,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指标。民航安全绩效管理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以相同的绩效指标进行考评,不符合实际,但同类研究对象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也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核心指标共识,这就可能导致评价结果较大差异。另外,从流程的闭环性来看,安全绩效指标应该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全流程进行评价,而不能只重视考评结果。部分学者主要关注安全风险、安全绩效的确定,但指标体系的现实操作性、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的周期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安全工作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指标体系预警性指标或预警性指标目标值,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

五、总结

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将ICAO相关文件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方案,提高了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效率;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对象丰富多样,特殊性较强,涉及航空公司、监管部门、管理部门等不同单位,基于单位特殊性的安全绩效管理研究能提高其针对性,但民航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忽视;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方法不尽相同,其优劣势、侧重点和适用情况有较大差异,选取的研究方法要注意科学性、准确性和操作性;民航安全绩效指标体系对民航安全绩效管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包含指标设计、评价反馈、互动交流、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不能仅是阶段性数据的分析评价。民航安全绩效管理要提高当前民航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效果,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猜你喜欢
指标方法管理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最新引用指标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