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伟,孙 鑫
(无锡市动物园管理处 214000)
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
我园饲养4只小熊猫笼舍分为室内和室外活动场。室内活动场为瓷砖地面,安装竹架平台,供攀爬玩耍,室外活动场为土地面,也安装竹架平台并有一颗树。室内活动场有玻璃展示面,壁挂空调,电子秤,秋千,内设2个木箱。室内室外通过移门串联,饲养员需进入室内打开移门才可以让小熊猫去室外。小熊猫体重,公5.6kg左右,母1号3.8kg左右,母2号5.7kg左右,母3号5.8kg左右。
众所周知小熊猫对温度比较敏感,夏季室温高于25℃,开启空调制冷,冬季室温低于5℃开启空调制热。白天室内室外串通,自由进出。由于室内场地大的原因,导致制热或者制冷温度达不到理想数据状态,但小熊猫有着自己选择避暑的情况,空调的使用仅提供多项选择。
1.3.1 日粮管理
单只小熊猫每顿基础日粮:桂格即食燕麦片10g、奶粉2g、米粉2g、黄豆粉2g、玉米粉2g、1个小苹果。
4只小熊猫当天其他日粮:竹叶足量、熟鸡蛋1个、生鸡蛋1个、钙片1片、多维1片。
产后日粮添加美赞臣奶粉后改为猫犬奶粉,以及基础日粮的适当增加。
1.3.2 喂料方法
基础日粮每日2顿,需加适量开水或煮沸,上午加入熟鸡蛋粉碎、钙片、多维,下午加入生鸡蛋,搅拌至米糊状,静置日粮冷却分别喂给4只小熊猫。
竹叶需足量,自由采食。苹果需切片,分别上下午各喂1次。上下午勤换水。
每日做好小熊猫场馆的卫生,对场地保持干净干燥,水盆、动物的料盆要及时清洗,并做好消毒工作。对小熊猫的亲人训练要常态化,主要以喂苹果的时候训练,训练工作中称重需每日进行,掌握体重是评定动物身体情况以及是否受孕的一种监测。
小熊猫是季节性发情动物,时间在1~3月份,也会有在12月底发生交配行为。雄猫发情行为:蹭阴、嗅阴、跑步频繁、嗅闻标记物、爬跨雌猫、打架斗殴等。雌猫发情行为:跑动频繁、嗅阴、尿频、食欲降低、活动量增大、发出求偶声等。我园在2019年12月底观察到交配行为,交配的时候能听到有叫声。
小熊猫的妊娠期为118~137d、于5~7月产仔,每胎1~4仔。交配2周后,出现易懒,贪睡行为,活动量减少,食物增加,身体变胖,3个月后行动缓慢,不在登高休息,只在低处休息。妊娠后期,母兽临产前2~10d开始四处嗅闻,选择较暗的隐蔽处筑窝。
根据小熊猫体型变化,体重增长,以及行为做参考,推断分析是否受孕,一般在4月底分笼单独饲养。由于根据体重的参考母1号2020年3月底约为4.7kg,母2号约7.1kg,母3号约6.9kg,根据12月底观察到的交配行为,于4月初转移母1号,母2号至后场,后场装有电风扇,分笼饲养。展示区留下公猫与母3号2只小熊猫。每间笼舍内放置2~3个巢箱,箱外放入干燥,无粉状残留的苜蓿草当垫草。
母2号于6月5号上午发现不出来取食苹果,通过监控发现于早晨6点左右产仔一只,于当晚上20点发现生产第2只。
母3号于6月14号上午发现不去外场,通过在室内远距离看到巢箱内有2只幼崽。其中观察到下午公兽有拍打幼崽行为,下午把公兽转移走。并由于在展示区,游客比较多,将展示区玻璃用黑布罩起来,避免游客观察,减少干扰。但由于一直在展示区,各种声音都有一定的干扰,平时饲养员比较亲近,母兽也比较胆大,所以也没有弃仔行为。
产后,第一周室内不做打扫,饲料喂至巢箱较远距离。一周后,3~5d适量清扫一次粪便。通过监控观察每日是否吃奶,监控中常有的行为,如喂奶,转移幼仔等。1月龄左右轻微走路,1月半龄后,根据牙齿的成长程度,把母兽的苹果分一点让幼仔去磨牙,苹果与母兽一起喂,母兽吃完苹果会把幼仔的苹果吃掉。
幼仔牙齿健全后,会跟母兽一起学起采食竹叶,后期幼仔食物上以竹叶为主,减少苹果的量。
由于小熊猫的繁殖年限短,12月份让幼仔与母兽分开生活,让公兽与母兽合笼,为次年繁殖做准备。
根据饲养经验证明,小熊猫适应能力极强,常态化的管理造就了小熊猫的胆大亲人,只有在平时的时候加强训练,才能在产后增加幼仔的存活率。夏季产后要注意降温,保持室内的干燥,减少除饲养员以外的人员打扰。
由于小熊猫偏食比较严重,为了小熊猫的健康,从小抓起,多喂竹叶,减少偏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