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
——以西丰县为例

2023-01-05 14:14赵连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悬浮剂日光温室病斑

赵连军

(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西丰 112400)

0 引言

西丰县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已有22年,在1994年开始进行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探索,现已形成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产业特色、产业基础。近5年来,西丰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主要以冬春茬黄瓜和秋茬番茄进行周年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栽培模式,为农户从事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增产增收和提质增效,促进我县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有序发展和壮大,避免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重复出现施肥用药方面的问题,科学施肥用药,减小病害及土壤连作障碍对温室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近几年逐步推广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现已是西丰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的主要应用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应用面积达到432 hm²,并在生产实践中逐年得到完善和发展。

1 西丰县地理气象条件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铁岭市的东北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与开原市毗邻,交通便利,县域内总面积为2 686 km2。西丰县海拔为170~320 m,气候温和,属于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17℃;最热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23.2℃,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5.1℃;西丰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84 mm左右,雨量相对充沛,集中;西丰县年日照时数平均2 717 h,无霜期为131天左右,热量条件和光资源较好,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设施蔬菜、水稻、玉米仍为西丰县农业种植业三大主导产业。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秋茬生产的温室基本要求

番茄秋茬栽培定植时,此时期本区域外界气温高、光照强度大,温室温度管理是关键,这就要求温室有一定的通风降温的基础条件以及与之匹配的外遮阳的减温措施,以满足秋茬生产对温度的要求。

2.2 品种的选择及育苗

要选用适宜当地市场批发外销和茬口要求,具有耐热、早熟、抗病(抗TY病毒、叶霉病)、坐果能力强、耐裂果、果实转色好且均匀、产量高、耐运储,商品性好的番茄品种,近几年选用的品种以粉果型为主。目前,我县农户基本采用育苗场培育的优质壮苗,自育苗的极少。

2.3 秋茬番茄栽培制度

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生产:本区域一般是在7月上旬左右开始定植,10月初开始采收,在10月下旬左右拉秧,结束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生产。

2.4 定植前的准备

2.4.1 温室与土壤消毒

在6月初冬春茬黄瓜收获后,首先清除作物的残体及田间杂草,运至棚室外集中深埋,在气温高的休闲夏季时段,利用太阳能高温闷棚25天左右,同时把使用工具及劳动服放入温室,让整个温室进行太阳能消毒,使温室温度达60~70℃左右,进而达到杀灭土壤和温室内空间的病菌目的。

如果日光温室土壤障碍发生较重的,选择应用玉米秸秆+氰氨化钙+高温闷棚的方法进行消毒,在6—7月份,及时清除上茬作物残体及杂草等,在土壤表面撒施50%氰氨化钙,使用量为60 kg/667m2,同时均匀铺撒粉碎的玉米秸秆1 000 kg/667m2,再施入基肥,也可以把基肥和秸秆充分混拌后铺撒,深翻25~40 cm,平整土壤,大水灌溉,覆盖薄膜,密闭温室,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的状态15~30天,注意在闷棚期间应防止雨水灌入。

2.4.2 基肥施用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撒施2 000~5 000 kg/667m2,如上茬底肥充足也可不施,沟施磷酸二铵10 kg/667m2,尿素12.5 kg/667m2,硫酸钾15 kg/667m2。

2.4.3 秧苗定植

一般采用单行定植的方式,将秧苗定植在施完基肥沟内,按行距90 cm,株距30 cm进行定植,定植密度为3 000株/667m2。

2.5 温室环境管理

在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下午保持在225~25℃,夜间保持在17~15℃,放开前底脚、顶风,保证通风良好;在晴天上午11时前后上50%透光率的遮阳网,下午3时左右收起遮阳网。如若温度过高,可通过浇水,来降低室温,增加湿度,利于防治病毒病。

在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5~28℃,夜间维持在125~15℃,防止高温,晴天上遮阳网或涂料及往水沟灌水、地面喷水等多项措施,进行降低室温和地温。

在结果末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5~28℃,夜间维持在10℃左右,及时安装保温被,擦拭棚膜,保持清洁,增加透光率,白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2.6 番茄植株管理

在定植初期,采用单干整枝,当秧苗长至20~30 cm时进行吊蔓,保证秧苗直立生长,同时要注意防止番茄植株徒长。

在坐果期,每株留5~6穗果,每穗选留5~6个果。一般在晴天的时候用蘸花剂进行喷花处理,在每穗果充分膨大后,及时分次打掉其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风透光。

2.7 水肥一体化管理

在定植初期,正处于外界高温,需防止干旱高温产生危害,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可采用垄沟浇水,降低地温,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促进番茄的生长。

定植后20天,起垄,铺设滴灌带,依据番茄植株长势,滴灌1次生根壮秧高氮型(22-12-16)水溶肥,使用量为5 kg/6675m2。追肥时,要看植株长势与浇水相结合进行,在番茄第一棚果膨大时,追施氮磷钾平衡型(20-20-20)水溶肥,使用量为5 kg/667m2,10天左右1次,追3次。同时,使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进行叶面喷施。在转色期,追施高钾型(12-8-40)水溶肥,使用量为5 kg/667m2,10天左右1次,追2次,拉秧前半个月停止施肥。在番茄开花坐果期,7~10天灌水1次,灌水量为10~15 m3。在果实膨大期,10~15天灌水1次,灌水量为15 m³左右。在采收期,15~20天灌水1次,灌水量为8~10 m³左右。

3 病虫害综合防治

3.1 主要病害防治

3.1.1 晚疫病防治

晚疫病发病症状,此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番茄幼苗、叶片、茎部、果实都能发病。幼苗发病,在初期叶片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渐渐向主茎蔓延,茎秆变细出现水渍状溢缩,全株萎蔫或者折倒,在环境湿度大时患病部位的表面生成白色霉层。叶片发病,大多从中下部叶尖或叶缘发病,渐渐向上部叶片和果实蔓延,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叶子的背面有一层白色的霉层,当空气干燥时病斑变褐色后干枯。茎秆发病,初期呈现水渍状斑点,后渐渐呈现暗褐色或黑褐色腐败状,病部组织变软,严重的折断植株萎蔫。果实发病,多发生青果期,从近果柄处开始,初为油浸状浅褐色斑,后引起萼片发病,在果实扩展并呈云纹状病斑,果实病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当环境湿度大时病部会生成浓密白色霉层;番茄晚疫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或者染病的番茄、马铃薯活体内越冬,还可以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孢子囊通过风雨或者气流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休止后又萌发长出芽管,在叶片、茎的伤口、皮孔入侵,外界条件适宜时,3~4天发病,产生新的孢子囊,随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表皮入侵,形成中心病株后传播再侵染。

生态防治方法:科学控制温室内温湿度,减少发病条件。

化学药剂防治:预防用药使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7天喷1次,治疗用药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100 g/L氰霜唑悬浮剂1 000倍液轮换交替使用,间隔7~10天喷1次,接连喷2~3次。

3.1.2 灰霉病防治

灰霉病发病症状。灰霉病的病菌可以侵染番茄的植物各个部位,花、茎、叶、果实等造成腐烂水渍化。番茄花蕾发病症状,病原菌大多从番茄花瓣或者柱头处侵入,导致花蕾腐烂,在其上密生淡灰褐色霉层并引起落花。番茄叶片发病症状,叶片发病大多从叶片的边缘开始,向内扩展,病斑呈褐色,密布灰色霉层,也有的时候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轮纹状病斑。危害叶柄,初为水渍状褐色斑块然后扩展,严重时叶柄折断或者整枝叶片干枯。番茄茎部发病症状,茎部在发病后病斑初为水渍状的小点,然后扩大成条状病斑,当环境高湿条件下,茎部出现灰色霉层。番茄果实感病症状,烂果,番茄果实先被侵染的部位是残留的柱头及花瓣,再向果面和萼片夹缝内发展,造成萼片及果蒂部发病,后发展到果肩部。番茄果面染病,病斑近似圆形,呈现灰白色,在后期密布霉层,达到严重时落地腐烂;花脸斑,病原菌从果面侵入,在表面形成白色外缘,中间为绿色的病斑;番茄灰霉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来源广泛并传播方式多样,番茄灰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等来传播,此病菌从伤口或者枯死组织等处侵入为初侵染,后期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蘸花操作是主要的人为传播,花期也就是成为病菌侵染的高峰期。环境适宜,病原菌易流行爆发,此病的发生及流行与温湿度的关系密切,此病属于低温、高湿的病害,湿度更为重要,湿度大发病重,阴雨连天,光照不足,气温过低等环境条件,都利于此病的发生。

农业防治方法:调节温室环境条件,降低温室叶片和果实的着露量和着露时间,预防灰霉病的发生。摘除幼果残留花瓣及柱头,在蘸花后10~15天摘除幼果残留花瓣及柱头及染病的幼果,防止病原菌扩散。

药剂防治:预防用药,选择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80 g/667m2喷雾施用。发病初期,可用43%氟菌·肟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交替轮换喷施,7~10天喷1次,接连喷2次。

3.1.3 溃疡病防治

溃疡病发病症状。番茄植株即可表现出局部症状,也可表现出系统症状。若是种子带菌,病原菌由伤口直接入侵维管组织,出现系统性症状,表现为全株萎蔫甚至干枯,也有时是一侧小叶先萎蔫,后整个叶片枯死。随着病情发展,茎秆条纹渐变褐色,开裂。当病原菌从番茄自然孔口入侵后,初期叶边缘出现褐色的病斑,伴有黄色的晕圈,后颜色加深渐变为黑褐色,致整个叶片黄化。成株发病,一般是下部叶片表现症状,逐渐向顶端蔓延,严重时引起整个植株叶片干枯;溃疡病传播途径,此病菌主要通过伤口包括损伤的叶片、幼根入侵寄主内部也可从自然孔口直接入侵到寄主组织内部。病原菌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菌的种子及种苗的调运,近距离的传播主要是风雨、灌溉水及昆虫、农事操作进行蔓延。

农业防治:选用非感染病原菌的种苗,在夏季高温时段进行闷棚,通过土壤处理,有效降低田间菌量,从而降低发病率。

药剂防治:预防用药33.5%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间隔7天喷施1次。治疗用药,45%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液、3%春雷素·多黏菌悬浮剂800倍液,轮换喷施,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3.1.4 叶霉病防治

叶霉病发病症状。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番茄茎秆和果实。叶片感病初期病斑褪绿、呈现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叶片背面霉层呈灰白色,随着病情加重,叶片正面病斑呈现多角形、红褐色,叶片背面霉层棕褐色或黑褐色。一般情况叶片正面不产生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正面也产生浓密的深褐色霉层。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化学防治:预防用药,可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7天喷1次;治疗用药,易感病时期要勤观察,及时用药,可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轮换喷施,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3.2 主要虫害防治

发生主要虫害为白粉虱,潜叶蝇、蓟马这三种的虫害。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安装防虫网、张挂黄板和蓝板诱杀。化学药剂防治:白粉虱,3%啶虫脒微乳剂1 000倍液,隔6天喷1次,喷2~3次;潜叶蝇,用1.8%阿维菌素750倍液或用2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间隔4天再喷1次即可;蓟马,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 000倍液喷施,间隔5天喷1次,接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悬浮剂日光温室病斑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葡萄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新技术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轻松治愈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