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雪 王福英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提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迅猛发展背景下,智能会计的应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然而,智能会计在给社会经济注入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智能会计在信息安全方面、追责方面以及主观能动性方面的欠缺,从会计行业、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三个维度提出对策,推动智能会计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一)智能会计的含义。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使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经营活动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核算和监督工作。而智能会计是以传统人工会计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覆盖会计工作自动化、财务流程智能化。它通过将借、贷会计语言和计算机编程语言结合,实现了传统会计和人工智能的高阶嫁接融合。智能会计代替了人工会计大量的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在省时省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了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它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决策工具模仿会计人员的操作,及时处理现有的信息来实施数据的匹配,并高效生成企业的财务报告,辅助会计人员做出正确的财务判断以及合理的经营决策。由此可见,智能会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具备大数据处理和辅助决策作用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智能会计应用的必然性。智能会计的应用是必然的。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已经接连开启了全面数字化的进程,会计行业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下,一个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发展范式的数字经济时代应运而生。智能会计的应用是建设我国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企业能够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完成现有业务的整合,推动财务流程向数字化、程序化转变,那么我国财会领域必将取得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企业必然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完成跃升。所以,智能会计的发展大势是十分明确的。其一,人工智能与传统会计结合已经成为了企业线上线下协同、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必然会给会计领域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其二,会计行业紧跟时代的步伐,调整重心以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而完成与国家数字经济体制同频是其必然的选择。综上所述,数字文明时代下的智能会计是数字化环境的必然产物,更是当今社会尤其是数字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智能会计应用的必要性。现如今,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动速度、信息传递速度迈上了新的台阶。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国际市场环境还是国内行业竞争,都对传统的财会工作设定了更高的标准,简单人工处理无法使海量的企业经营信息和财务数据得到快速处理及高效利用。未来企业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将上升至事前风险分析、事中数据分析、事后绩效分析层面,从多维度、多角度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预测方案。发展智能会计已经逐渐成为了传统会计跟上新时代脚步、完成新旧演替的必要条件。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我国企业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智能计划并在此基础上高效执行,将无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有必要站在智能的高度,利用智能会计为企业智能管理提供信息化服务。
(一)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预判和决策的先决条件,与企业的未来密不可分。所以,会计信息既要保证其及时性,又要保证其相关性。一方面自人工智能被引入到会计行业后,通过模型建立、在多重限制下组合的方式实现了证、账、表的自动匹配与合成,大大压缩了会计信息的生成时间,信息使用者能够随时获取指定的时区信息,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另一方面智能会计在信息传递层面的应用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关联度和可信度。比如,众所周知,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可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但公允价值的获取受限影响着可信度和推广应用。而智能会计通过导入大量实时数据使公允价值的取用变得愈发精准、公允,打破曾经受技术条件制约造成公允价值可信度存疑的瓶颈,可有效地避免因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财务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对于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而言,智能会计的应用有助于管理层第一时间察觉企业在经营方面和财务方面的问题,及时核查并调整。区别于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相互分离,智能会计能够对供应链全过程进行分析,将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会计信息衔接起来,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高效且规范的管控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的发展增强了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透明。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传统的会计报表由于其内容和结构的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而且报表披露的信息往往是事后信息,存在明显滞后性,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及时针对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而人工智能会计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随时随地调取授权范围内的信息,且所掌握的实时动态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数据获取上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实现了多方财务信息的共享。
(一)信息安全风险。基于智能会计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对旧有传递信息方式的破旧革新,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计行业高度融合的同时也催生了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其一,由于目前我国财务软件大部分还处于仿制的阶段,其更多地强调了运算功能而忽视了数据安保问题。其二,数据信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了一种和人力资源、物质财富同等重要的新型基本生产要素。对批量数据处理、检验是智能会计持续发展的核心。相对于国外,智能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正处于初创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应用在数据处理上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信息安全隐患。其三,智能化会计存在着人员参与度低、算法盘根错节、数据环境难以周密的特征,这些都极易引发黑客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入侵企业财务系统,非法窃取商业机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综上所述,智能会计的财务信息安全隐患是会计行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二)数据出错难以追责的风险。会计的基本职能分为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随着人工智能向会计领域全面式、纵深式渗透,会计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也被重新构建,传统会计的大量核算类基础工作越来越多地被智能自动化运行取代。智能会计应用的欣然之势不断主导着会计工作致力于技术上的追求,进而割裂了人工智能与从业人员的内在关联。传统会计模式下,各个岗位负责人与工作环节是一一对应的,且由于会计岗位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很难与其他岗位兼容。为了降低造假现象的滋生概率,财务部门会设置稽查岗位,实施相互稽查机制。当出现了数据信息舞弊或者记录信息失误时,排查责任人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自智能会计的出现取代了会计岗位工作之后,原本的互相稽核工作不复存在。一旦数据聚合信息上出现漏洞、信息的完整性遭到损毁,矛头将被指向人工智能,此时相关工作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逃避责任、增加侥幸心理,反而不利于追责。这对财务部门开展会计工作是巨大的挑战。
(三)对突发情况缺乏主观能动性的风险。智能会计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极大地提高了会计行业的生产力水平。但目前,智能会计的应用只局限在处理规范化程度较高、附加值偏低的基础会计工作。这也决定了它的本质只是模仿人工操作,无法完成那些建立不了计算输出模型的工作,不具备人类对复杂事件的理解判断能力和逻辑应变能力。在市场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面对非预先设定程序的异常情况时,其敏锐度和灵活度远不及会计人员。再者,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多维度对比分析与综合管理、复杂社会经济环境的财税分析,也是智能会计的短板。局限性使得智能会计不能直接应用于对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领域。概而论之,智能会计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及时地帮助企业做出正确预判,控制潜在风险,解决根本问题。
(一)会计行业完善制度,健全法规。站在企业内部角度来看,智能会计推广应用带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针对性的规章来规范财务流程正常运转造成的。开放的环境下,智能会计的发展可能会超出现有法律的约束范围。因此,现代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管理机制改革,不断地优化企业制度,及时更新完善,依靠内部管理解决根本问题。在制度修订的过程中,企业还应注意与时俱进,从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只有企业遵循会计规则和商业规范,才能在现有基础上推动会计行业更好地向智能化发展。
站在企业外部角度来看,智能会计作为新兴事物,其相关法律规范、行业标准还在构建中,目前国内尚未出台针对智能会计的专门性法规和明确性准则。因此,通过政府立法规避智能会计风险,司法鉴定助力智能会计推广迫在眉睫。完善会计行业监管与问责制度对确保会计工作各环节公平、公正、公开至关重要。相关机构应当密切关注智能会计的应用对整个行业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加快智能会计法规的建设速度和进程,使整个智能会计行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会计工作强化监督职能
一是企业自主监督。企业有必要根据日常生产业务和经营活动建立一个专门的会计监督机构,并赋予该机构独立性,以此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监管,促使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和治理体系的有效形成。此外,会计运行模式的变革改变了会计工作的现实形态,大智移云背景下的企业会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核算,而是被赋予了智能化财务流程的监督管理。今后的会计工作应向智能会计技术的应用监管转变,其工作核心不仅仅是依靠程序化、规范化的财务软件,更重要的是凭借自身的经验优势弥补智能化会计的不足之处,做好风险监督和防范工作,从而完成财会工作与人工智能的磨合与融合,两者相辅相成是防范风险的关键。
二是政府协助监督。首先,政府机关要清楚意识到在智能会计推广应用中,其起着能够有效推动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作用。其次,政府机关应明确监管工作和监管职责,以便采取行动并完成各个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对于会计工作当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灰色领域实施有效管控,避免智能财税系统被恶意操纵利用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现类似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予以严格追究,通过提高执法力度,推动会计监督政策和机制的优化落实,进而强化会计的监督工作。
(三)会计人员坚持以人为本,以AI为辅。一是转变传统思维,会计人员要认识到智能会计本质上只是辅助大家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工具,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出错难以追责问题、缺少主观能动性问题。因此,这种技术不能被完全地信任和依赖。会计人员应转变固化的传统思想,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事前评估风险、事中控制风险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分析企业经济事项。坚持以人为本,以AI为辅,树立全局观念,从基层微观层面思维上升至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二是找准自身定位,大智移云时代下的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来分析不同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出具科学系统的风险分析报告,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参考意见。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进展,掌握前沿信息,能够基于财报数据信息并结合行业形势和宏观运行情况,分析数据信息透视下现存的财务风险,还需要会计人员深化专业技能,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反映和统计企业运营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自己拥有可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的综合软实力。
现如今,人工智能与会计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了热点之势。智能会计作为一项在数字技术和现代会计紧密结合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改变了财务信息的呈现方式。但就当前国内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起步晚,还处于萌芽阶段。基于此,要想使人工智能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会计行业,把握好发展契机,解决好风险问题,发挥好智能化优势是关键。首先,要加强会计行业信息化安全建设和智能会计的立法工作;其次,要有序开展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有效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可以得到规范运行;最后,会计人员要变职能为赋能,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由程序化的会计核算向人工智能无法触及的智能化管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