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途径思考

2023-01-05 08:21:22周璇贵州日报报刊社
环球首映 2022年7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

周璇 贵州日报报刊社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网络视频市场呈现精品迭出、新业务与技术加速探索应用、环境日益清朗的态势。短视频时长较短,准入门槛较低,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浏览,满足其娱乐休闲的需求。[1]尤其是当前5G技术高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网络速度,有效解决了网络卡顿、延时等问题,为短视频的持续火爆创建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短视频也逐渐成为传递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逐渐向短视频平台靠拢,加快了媒体数字化、移动化转型升级的速度,逐渐进攻短视频领域,使其成为主流媒体发布新闻信息、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途径进行综合性探究,提高其传播效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价值作用。

一、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特征

(一)主题特征

(1)选题内容多样化,覆盖面较广。从主流媒体短视频平台发布的短视频分析来看,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多选择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报道,尤其是国家外交、社会题材最多,其中主要包含突发性事件、社会热点事件、趣事逸闻、自然与动物、主题人物等类型,可以满足受众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新闻需求。但是不同的主流媒体其关注的主题也有所不同,如央视短视频平台更加关注人的言论和行为,符合用户观看习惯,满足其新闻需求,能够增加关注度,而一般卫视的短视频平台中多是剪辑自身节目短片,吸引用户观看,比较偏向娱乐化,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没有那么强烈,但这也符合当前短视频平台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特点。[2](2)素材表现力较强。短视频的时长比较短,需要在短时间内向受众精准传达相关信息,这就需要选择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视频、图片素材,既能增加吸引力,也可以强化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短视频主要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对现场事件进行呈现,并利用趣味化的报道形式吸引受众。在主流媒体短视频平台中,比较倾向于趣事逸闻、社会热点事件、生活技能普及等类型的短视频更加受到人们青睐,占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观看短视频初衷就是放松身心,获得身心上的短暂休憩,因此更加青睐于观看趣味性、娱乐性的短视频类型,而且对细化且与自身生活工作相贴近的视频类型更加青睐,能够引起其心理、情感共鸣,并获得正能量和快乐。[3](3)主题切口较为细化,短视频时长较短,需要对主题切口进行细化,不能空泛,从小处着眼,更多关注普通人的普通事件,从而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实际,使其在视频中能够找到自身的影子,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强化短视频传播效果。因此,在生产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时,需要牢记自身的使命,抓住新闻重点,清楚表达新闻信息,方便受众进行碎片化浏览,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二)构成元素特征

(1)内部构成元素。在主流媒体短视频生产中,其内部元素比较多样化,具有较强的现场感,而且内容贴近实际,更加符合受众的日常认知。在短视频中更加侧重于事件本身,可以让受众对现场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了解事实真相,在解说词的帮助下,对事件始末进行全面掌握,引导其深度思考。[4]一般情况下,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的内部要素包含字幕、背景音乐、画面、现场人声等。(2)外部构成因素。标题,使用简短的文字描述短视频内容,以便让受众快速了解基本事件内容,吸引受众注意力。标题是短视频的重要构成,只有设置新颖且真实的标题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点开视频进行观看。需要对短视频标题进行创新设计、科学构思,从而吸引其受到兴趣,激发其好奇心,获得更多流量。(3)内容简介,文字对短视频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丰富视频内容,也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拓展,让受众获得更多新闻信息。在新时期,主流媒体需要对内容简介进行科学创作,确保语言亲民化,也可以适当添设表情符号、网络用语等,从而强化传播效果。(4)评论区互动,在观看短视频时,人们参与互动的需求日益展现,如转发、评论、点赞等,成为短视频创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评论,可以让受众自由发表自身意见和看法,展开思想交流,形成新舆论场,引导受众对短视频内容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丰富短视频内容,强化其社交属性。

(三)生产技术形态特征

(1)时长剪辑集约化,短视频的时长比较短,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为了适应网络用户的广泛需求,短视频平台逐渐放开了时长限制,出现了5-10分钟的短视频、3-5分钟的超短视频、15-60秒的小视频等类型。[5]一般情况下,主流媒体的短视频账号的粉丝数量比较多,可以获得更长短视频的权限,为开展深度的新闻报道提供机会,同时还可以助力主流媒体发布时效性的新闻信息,提高新闻传播效果。通常情况下,45秒以下的短视频更加受到网民喜爱,符合其快节奏的观看习惯,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事件始末。(2)静态图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主流媒体短视频发布中,对静态图片进行了良好应用,如事件现场图片、背景解释图片、媒体报道图片等,可以让受众获得更多的事件资料,让受众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全貌,增加短视频内容元素。(3)配备解说型字幕,在短视频中利用多样化的字体,对短视频内容进行提示性解说,方便受众更直观化的了解视频内容,发挥导语功能。(4)背景音乐的应用。在主流媒体短视频中,往往结合具体内容采用不同曲风的音乐,如昂扬向上、动感欢乐等,成为短视频的重要构成,增加短视频的氛围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强化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流程

(一)内容来源

(1)在主流媒体短视频创作时,其内容来源主要是传统主流媒体形式,对传统媒体内容进行合理剪辑,并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更加符合现代网民的快节奏生活需求。[6]如各省卫视的短视频账号中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节选等内容,即可以提高新闻节目关注度,也可以强化新闻传播效果,还可以在评论区获得受众的反馈,增加新闻互动性。(2)专业记者新闻采集,在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创作中,多数内容来源于专业记者的采集素材,其具备较强新闻敏锐性,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可以在发生新闻事件时,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采集新闻素材,就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和深层挖掘,并提炼新闻重点将其剪辑成短视频在平台账号中进行呈现。(3)搜索网络素材进行编辑,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主流媒体可以对多样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如中央新闻网站、微博等的新闻进行搜集和整理,在核准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其二次创作成短视频发布,以便获得更多关注度,拓展短视频内容,促进新闻传播效果。

(二)生产内容把关

(1)对内容话题进行严格把关,主流媒体要结合自身新闻媒介的定位,对短视频内容话题进行科学把关,合理设置议题,对社会舆论进行有效性引导,以便强化宣传效果。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造话题,从而重塑自身定位,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增加自身主流话语的权威性。(2)突出核心价值观,主流媒体在选择短视频内容时,需要确保内容素材的真实性,同时还要具备时效性和现场感,能够进行人性表现,从而增加短视频的吸引力,强化其传播效果。在选择短视频内容时,需要渗透积极的价值取向,避免传播三俗内容,不要为了抓人眼球而忽视内容质量,同时需要着重选择能够引发热烈讨论的话题内容,从小处着眼,集中展示事件重点,从而增加关注度。(3)对内容素材进行严格审核,主流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者,也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生产短视频内容时,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真实性和时效性,明确信息来源,避免出现争议性人物,并在短视频制作中需要保护当事人隐私,合理划分视频内容,针对性推送,促进传播流量 的增加。

三、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策略

(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生产力和表现力

对移动互联网技术、5G智能手机等进行优化应用,并对功能强大的多元剪辑软件进行合理使用,提高新闻上传速度,促进信息拓展,创新信息传递渠道。在新闻采访中,需要对虚拟现实、航拍、第一视角等新技术进行优化应用。[7]同时对VR全景摄像机、无人机拍摄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引进智能剪辑系统,提高剪辑质量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短视频需求,提高短视频质量和数量;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建立新闻资讯汇集平台,从而增加受众数量,强化客户黏性,提高短视频传播效果。

(二)合理设置议程,凸显新闻价值

要对新闻现场画面进行优化,增加其直观化,能够对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进行集中体现,从而强化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具象化,强化短视频传播效果。[8]在视频剪辑时,需要突出新闻事件的逻辑性,注重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能够对新闻信息进行完成表达;确保精短叙事,避免反复出现同一画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降低内容吸引力。要选择高清晰的素材内容,并对后期技术进行优化,增加画面清晰度,强化现场的表现力;在短视频内容制作中,需要采取故事化的新闻写作方式,保障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增加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人情味。在具体创作中,需要突出人的视角,把人作为内容创作主体,呈现人的真实生活状况,从而增加新闻事件的可信度,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加认同感。

(三)满足用户需求,增加内容趣味

用户的态度是衡量短视频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在主流媒体短视频发布中,其视频点赞量、评论量、分享量,是判断其受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生产短视频内容时,主流媒体需要对受众的性别特征、年龄结构、地域构成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对短视频内容进行针对性优化,促进其视频内容质量的有效性提升。[9](1)创新内容形式,主流媒体需要对自身受众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其新闻喜好,关注其接受信息的习惯,从而选择针对性的内容呈现形式,从而增加关注度,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突出短视频内容、形式的人性化与个性化。避免空泛的报道形式,要对小处着手,突出报道风格,秉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同时结合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特效,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激发身份认同;(2)优化宣传方式,为了提高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效果,需要对宣传形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如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电视端互联等方式,提高短视频账号的知名度,增加关注度,提高短视频宣传效果。

(四)完善竞争机制,维护合法权益

我国短视频媒体形式的起步时间较晚,现阶段还没有完善的维权机构和法律规范,导致部分用户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不强,不利于短视频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部门,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强化立法,对短视频版权进行合法性保护,并强化侵权责任处理机制,采取多样化的立法手段,如修正案、单行法规、实施细则等,以便提高短视频内容质量,确保其规范性传播,为短视频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减少违法牟利行为。[10]同时需要对视频关键帧审核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实施全天候数字化线上执法;此外,要加强技术革新,强化法律意识,随着短视频的盛行,部分用户为了获取利益,争相模仿、窃取他人视频素材,严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实施严格的审核机制,减少低俗内容的传播,对短视频平台进行彻底清理;同时需要加大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减少剽窃素材、发布不良信息现象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短视频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接收信息的关键性方式。主流媒体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迎合受众的新闻接受特点,主动探索短视频领域,对短视频内容进行优化创作,促进主流媒体新闻创作质量,更加符合新时期新闻传播需求,强化其舆论引导功能。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