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IP 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05 06:09赵云洁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网文网络文学

赵云洁

(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许昌 461000)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1]在当今的电子媒体时代,印刷时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学的权威性日益消解,而网络文学以其极度迎合大众喜好和审美品位的特点,站在了流行文化的最前沿。网络文学集高娱乐性、高传播性及高受众性于一身,自由式写作和付费阅读成就了网络文学,形成了无可取代的规模。20 多年来,网络文学历经了BBS 连载、VIP 付费阅读、PC 阅读、移动阅读、IP 改编,有着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链条,其普及度之广、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今日的网络文学已经改变了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中国的网络文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打造了世界网络文学的‘中国时代’。”[2]

一、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状况概述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界研究的惯例,网络文学多指颇具代表性的网络小说,本文的研究方向亦如此;为行文简练,以下多处简称网文)始于台湾蔡智恒(网名“痞子蔡”)在网络上创作的中篇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此文1998 年3 月在网络上一经发表,就异常火爆,掀起了台湾网络文学的第一次高潮,同年,台湾红色出版社出版其纸质书籍,销售额长时间居于热销榜首位,畅销60万册;在中国大陆,有30 多家出版社竞争版权,知识出版社获得版权后,在15 个月里连续印刷22 次,印刷40 多万册,连续高居热销榜22 个月之久,盗版书超过80 余种,截至2005 年已累计销售100 万册。[3]随后,各类网站纷纷推出了文学版块,文学爱好者在网络园地尽情展现文采、释放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网络文学作品。

2003 年10 月,起点中文网正式启动付费阅读的VIP 会员计划,为文学网站赢得了商机,也吸引了更多的作者和读者。这一模式被各大文学网站争相效仿,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有统计数据显示了当年网络文学发展的盛况:“截至2010 年10 月,全国网络小说作者约为120万人,累计创作网络小说200 多万篇(部),其中长篇小说60 万部(含部分未完稿作品),按平均作品20 万字计算,仅长篇小说一项总字数就达1200 万字;2007 年以来,由于手机微支付盛行,网站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8000 万人,付费用户达600 万人,平均每月30 万用户在消费。”[4]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用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5]毫无疑问,在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家受到了网站和读者的双重雇佣,并由此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付费阅读不仅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热情,给予了读者“催更”的特权,还吸引来了腾讯、阿里等平台陆续向文学网站注资,通过收购、合并等商业行为增强文学网站的经营实力,并从中获利,这一商业行为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起点中文网等文学网站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扶植和奖励措施,吸引新老写手入驻网站进行文学创作,并以各种福利计划激励写手们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网文作品。在这样利好条件的刺激下,网络写手蜂拥而入,网文精品接二连三地出现,一时间网络文学风靡全国。

从2015 年起,随着《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小时代》《芈月传》《翻译官》等网文佳作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等产品大火之后,网络文学逐渐演变成了“IP”产业链运营模式,即以网络文学内容为创意源头的带动大众娱乐业发展的产业化链条,其相关的文化产品不仅有期刊、报纸、书籍等传统的纸质读物,还发行有VCD、DVD、MP4 等数字产品,以及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网络剧、舞台剧、网络游戏、动画漫画、有声读物等IP 衍生品。并且,网络文学及其IP 衍生品扬帆出海,在海外多国广为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国网络文学已促成了“全民阅读、全民写作”时代的来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 亿,较前一年同期增加4145 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6]中国网络文学“堪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7]

二、中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一)网文篇幅过长,质量参差不齐

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并无功利性,作者上网写文全凭兴趣爱好,在网上以文会友,互道短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展才情。其中的一批网络作家凭借出色的作品赢得了声誉,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具有号召力的市场价值,如今何在的《悟空传》、江南的《此间的少年》、萧鼎的《诛仙》、燕垒生的《天行健》、猫腻的《庆余年》以及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等。随着网文平台付费阅读模式的逐渐推行,商业资本大力介入,导致网络文学创作的功利性逐渐凸显:网络文学按字数收费的商业性操作,致使作者们有意识地增加作品的长度,出现了严重的“注水”现象,一部小说动辄几百万字甚至千万字,每日更新数千字或上万字,上传的文本内容多数是于仓促中写就,质量经不起细读、推敲,这种“情节不够,字数来凑”的写作态度,严重损害了小说的文学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硬伤,如语言啰嗦、废话太多、情节拖沓、人物繁多、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等等。

(二)网络文学创作过度迎合IP 改编

业内已有的经验证明,未来网络文学创作的大方向将是跨行业、多平台的“统筹规划”式写作,即网文作家在进行文本创作之初,从创意发起、大纲制定到内容生产,会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统筹考虑的计划之中。月关的小说《锦衣夜行》在进行IP 改编之时,就实行了产业链各环节交叉联动的开发方式:华策影视公司在拍摄电视剧初期,就让游戏开发、广告植入、互动节目、同步电影等都运转了起来,充分开发了网文IP 的价值,展现了网文“一鱼多吃”的巨大的增值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媒体平台通过融合共生,共同打造了完整的网络文学产业价值链,与作者一起分享网络文学的经济价值。

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中认为:“文学可以是一件人工产品,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书籍不只是有意义的结构,也是出版商为了利润销售市场的产品。”[8]这一观点指出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属性和商业属性,文学的商业属性导致它可以成为某种生产资本,而“文化再生产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作为生产资本的文化进行选择。”[9]毋庸置疑,网文IP 产业链各环节交叉联动的开发模式,促使一些作者在创作网文作品的时候,会选择有利于后期IP 改编的创作元素,过度迎合IP 改编的操作,以便实现文化再生产,拓宽变现渠道,这种写作目的引发了一些实际问题。

1.故事选材集中,现实关注较少

由于网络文学当中的玄幻、修仙、灵异、架空历史、言情、武侠等题材在影视改编过程中较易操作,不必考虑会在政治方向、历史真实、生活常识等方面出现谬误,且较易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导致出现了作者跟风创作的现象,产生了许多同质化作品。网文写手们在先驱们的套路上逡巡踯躅,只是为了方便网文在IP 影视化过程中迎合受众口味,而对普通人物平凡的一生、对人类真实的历史洪流、对现实社会变革等等关注不够,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相对较少,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价值导向的作品相对匮乏。

2.故事情节俗套,开拓创新不足

网络平台上,年少无为的初高中学生群体被戏称为“小白”,针对这一用户群的网文作品被称为“小白文”,即没有阅读障碍的简单叙事文本,其代表作有唐家三少的《斗破苍穹》、我吃西红柿的《星辰变》、天蚕土豆的《斗罗大陆》、梦入神机的《阳神》、辰东的《神墓》等。“小白文”彰显简单并快乐的“爽文”创作原则,以逐级地克敌、制胜、取得战果为核心体系,这类“打怪升级换地图”的故事情节具有直白的励志效应,赢得了心思单纯的“小白”们真金白银的追捧,使网站和作者都赢利颇丰,这一现象促使其他网文作者争相效仿。与此同时,一些网文故事的常见套路也被无力开拓新写作空间的网文写手们用得烂熟,如高富帅爱上白富美、灰姑娘巧遇王子、底层小人物逆袭后风光无限、女子穿越到过去与公子王孙谈恋爱或者男子穿越时空成就一番伟业等等,这类作品缺乏开拓创新性,令部分老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审美疲劳,长此下去,必将会阻碍网文产业的长效发展。

3.语言文采欠佳,逻辑脉络不清

某些网文作品为了增强剧情节奏感,多用直白的对话来展现故事情节,对人物相貌、地理风光、活动场面等描述仅用寥寥几笔,缺少对故事人物的内心剖白及对事件做出理性思考的哲理性分析言论,未能充分展现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降低了作品的文学价值。有些作品的语言为了显示幽默风格,则极尽滑稽、荒唐之能事,痴言妄语“连篇累牍”。另外,在网文平台上创作的小说内容需要每日更新,于是在仓促中写就的某些故事就出现了逻辑不清、条理混乱,人物命运脉络也不甚清楚的状况;还有的故事存在结构框架过于宏大或过于狭小、故事完整性欠缺等不足之处。

(三)网文IP 开发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网文IP 版权运营方式都是在网文作品原有的IP 影响力的基础上进行运作,并力争精准地把握原著粉丝的偏好,因为粉丝是网文坚实的消费群体,可以左右市场并直接影响创作,影响着作品的评价及作家的收入、地位和声誉,也关乎网站的人气和体量,粉丝作为“追文族”的“消费粘性”可以加速网文的价值变现。粉丝文化、粉丝经济已成为网文IP 产业链中最具活力的幕后推手,网文经营者只要重视并谨慎经营粉丝群这张“行业底牌”,往往都能收获佳绩,能最大化地实现原著作品的商业价值,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

在网文IP 产业链开发过程中,投资商“挣快钱”的趋利心态,致使他们更多地注重网文IP 转化的经济效益,而对艺术价值关注甚微。开发商以为明星的粉丝会爱屋及乌地“追捧”明星参演的所有影视剧,于是多采用“大流量网文IP+大明星阵容”的运作开发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影视界也曾“大有作为”,强大的明星阵容曾对票房收益有过一定的号召力,如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冯小刚的《夜宴》、陈凯歌的《无极》、吴宇森的《赤壁》等,都是聚集了众多一线明星,企图以明星粉丝来保障票房收入,但这一套路用多了,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其同质化现象也会让观众产生厌恶心理,“口碑”、人气就会随之下降。

新媒体时代,人们观影追剧的选择越来越丰富,接收影评剧评的渠道也不再局限于制作方的宣传广告,而可以通过知乎、微博、豆瓣、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媒介平台获得更直接更真实的“观后感”,这些媒介平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例如国内最大知识问答社区“知乎”网站——“知乎被视为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实验田,是以专业化和学术化倾向为标志的网络文化社区。与国内豆瓣、微博、贴吧等相比,该平台用户质量更高,不同行业精英参与保证了信息源的多维与客观。”[10]而知乎等媒介用户的一部分也会是网络文学、影视剧的粉丝,粉丝群体的评价举足轻重,常常可以决定影视剧的票房、收视率及演员的“星”途。大流量的网文IP 及大明星阵容的确可以为IP 影视化“引流”,但如果改编后的“故事”不好看,仅靠大明星撑场面,也不能稳住粉丝流量,很难获得粉丝的认可,甚至会被粉丝嫌弃而“掉粉”。由此可见,趋利心态不足取,得不偿失。

三、网络文学IP产业链运营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内容为王”,提升作品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趋同性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各文学网站及作者之间竞争加剧,IP 改编渠道的利润来源也必须依赖内容资源,“内容为王”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网络文学的高学历读者日渐增多,“小白文”已不能满足高学历读者的阅读需求,网络文学精品化已成发展趋势;同时,高学历作者也日益增多,据阅文集团发布的《2021 网络文学作家画像》显示,“阅文集团白金、大神作家中,大学以上学历超75%”[11],他们的艺术鉴赏力、知识储备量及已有的站位高度,必将推进网络文学向精品化之路迈进。中国网络文学经历了草创阶段的“小白文”时期,以点击量论成败的“数据最大”时期,现已步入了追求作品质量的“内容为王”时代,作品的内容和质量才是吸引读者、获取更高商业价值的“王道”。打造精品内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夯实艺术功力,讲述优质故事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一部内容质量不俗的网络小说,应能讲好一个故事,其中的价值观、故事框架、爽点设定、人物性格、环境背景等,都需要详细斟酌——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境背景合情合理,人物形象丰满鲜活,所抒发的情感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好小说的内容应前后自洽,逻辑顺畅,脉络清晰,情节紧凑,故事完整,主要人物贯穿始终,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挖坑不填——网络文学界称设置故事的悬念和伏笔为“挖坑”,揭晓悬念为“填坑”,作者写新作为“开坑”,读者跟进阅读为“入坑”。

从以上诸方面来看,有些男频的玄幻、都市类作品的精细度差强人意,作者在创作中只顾着打怪升级、装神弄鬼,整体情节、人物和情感戏都较松散随意,显示出作者文学功力的不足;相对而言,女频小说故事的推进逻辑更具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在题旨深度、语言文采、情节设定、人物性格刻画及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笔力更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如《甄嬛传》《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匪》等,它们的作者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熏陶,笔端的辞采、气韵、思辩、布局谋篇等等均卓尔不凡,尽显风流。

既然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市场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称得上精品的好故事从来都是由作家的艺术功力打造的,而不是由商业标准或市场运作来决定。如果故事“内核”不够坚挺,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缺乏新意,只会流于空洞和干瘪,读者亦会弃之。诚然,某些内容水准一般的故事经过市场包装和商业炒作,会在特定时段短暂地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它最终不会被归为精品之列,毕竟,昙花一现的成功只是泡沫而已。

2.建构阅读快感,注意价值观导向

从写作、阅读、存续方式来看,网络文学具有强烈的民间性和娱乐性,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读者付费阅读,能从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感与美感,符合“多巴胺原理”,才会持续这一消费行为,因此,网文创作的立足点是满足读者阅读时的快感需求——书写理想实现的艰辛过程、热血沸腾的青春故事、弥足珍贵的亲情爱情、眷恋家国故园等情绪体验,让读者的情感与之共鸣共振,感受到自我价值在网文中得以实现,从而产生一种心醉神迷的快感(爽感),作为商业小说的网络文学也即因此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小说创作归根结底是有感而发,以故事表达情感。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血气方刚,激情四溢,以情动人的好故事更能唤起年轻读者的共鸣,引发代入感和爽感,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

文学作品会影响读者,这一点已成共识,尤其是对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大学阶段是确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对社会思潮具有较为明显的盲从性,容易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影响。”[12]年轻一代的网民更倾向于在网络文学构建的故事中获得对外界的体验,并与线上线下的同好者交流,极易形成同群效应,“同群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效应”[13],这种互动效应会左右个人或群体的思想、行为。网络文学作品因其受众多、传播快、辐射面大,更应该注意价值观的导向——“价值观评判始终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尺度,负载着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承诺,网络文学自不例外。”[14]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在建构快感模式的过程中,会通过故事人物的愿望、动机、行为融入作者的内心尺度和世界观,主人公的道德、情感、思想、行为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读者会把自己代入其中,与主人公一起克服困难、追寻梦想,主人公达成夙愿之时,读者的爽感得以满足。读者在接受并依赖这种快感模式时,随之也会接受其中蕴藏的价值观,并自发地捍卫其合理性。

习近平同志《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5]网络作家应走出书斋,开拓视野,深入生活,拥抱世界,努力发现美、歌颂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书写当代中国在高速前进中的伟大变革、涌现出的非凡人物及发生的典型事件,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经验,以充满艺术特色又具有时代价值的美学观念,创作出质量和水准均为上成的佳作,以优秀的作品引导人,既尊重欲望诉求,又重视价值构建,为人们点亮灯塔,指引方向。

3.树立精品意识,锤炼文学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的义务是以语言为工具,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讲述曲折动人的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展现人类的精神世界,体现人文关怀。文学作品中的“金句”往往具有强大的力量,能以文字传递美感、阐明哲理,充分地表达审美的意识形态及人类的生存法则,通过审美、哲理思考等行为抵达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审美、哲思活动既提升了自我和他人,也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家园。

具有生命力的网络文学语言,除了具有上述的“传递美感、阐明哲理”功能外,还往往具有调侃式的戏谑、幽默的风格,其娱乐化的语言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范例,改变了20 世纪中国文学过于沉重的格调,这一点尤其值得提倡。但在以往众多的网络文学中,仍有一些作品的语言呈现出简陋、寒碜、粗俗的面貌,曾一度拉低了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被某些文学评论家视为“垃圾”,这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和警示。因此,网络文学作者向传统文学学习,锤炼文学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网文作者应该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不忘初心,树立精品意识,耐住性子,潜心创作,拒绝粗制滥造。坚持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在不断提高艺术水准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质量为上,理性回归主流文化市场。总而言之,“内容为王”将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基调,只有经得住读者大浪淘沙般筛选的作品,才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二)平台要注重社会效益,以“工匠精神”打造产业链中精品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1]网络文学产业链的运营中,不能仅仅看重经济效益、商业价值,更应该把作品传播出去后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益作为自己的思考向度,因为作品一旦进入社会欣赏领域,便成了具有客观意义的艺术审美对象,进而必然发挥其使人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改塑这一特有功能,最终收到无形却又明显的社会效益。基于此,平台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选择作品的导向性,精选出能够面对人民和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美的、健康的、有益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精神食粮进入传播渠道,以“工匠精神”打造产业链中精品。这样的引导才有可能提升作家的精品意识,激发出作者的“工匠精神”。如齐橙(本名龚江辉)在创作网络小说《大国重工》的时候,认真严谨地做了很多准备,查找了大量的参考文献,掌握了详实的专业数据和丰富的真实案例,再用形象的具有文学特质的语言写入小说。《大国重工》所展现出的工业技术非常专业,其行业数据和专业术语表现出了小说的专业深度,这缘于作者齐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的资历,其自身的专业强度和对资料数据的查证能力,是一般的通俗文学作者所不能比肩的。他这种对作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是网络文学作者及网文IP 产业开发者应长期秉持的职业操守。

一些网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也以其精美的画质、恢宏的气势、精彩的剧情及演员精湛的演技,成为当之无愧的精品,如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懿传》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些原创网文作品早期的影响力并不十分“吸睛”,最终却通过匠心独具的影视改编作品而名声大振,反哺带动了网文作品的知名度,如《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陈情令》《庆余年》《亲爱的,热爱的》《香蜜沉沉烬如霜》等。

事实证明,能打动粉丝的是“故事”硬核和精雕细刻的“做工”,唯有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经得起检验的精彩故事才能吸引读者和观众,才能深入人心,从而体现网文IP 改编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所以,应大力加强网络文学产业开发的规范化管理,从内容创作开始,就要注重创造性,“创造是指提出的思想或做出的东西应该是崭新的,是前人未曾想过或未曾做过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在当今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创造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16]因此,作者要把人民装在心中,有一颗独具的“匠心”,发扬中华大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应体现在网文创作及其IP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摒弃简单的跟风模仿,注重内容创意,深入挖掘内容精髓,为作品铸就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美学价值。鉴于此,从业者应放下逐利心态,拿出耐心和诚意,精心打磨网文产业链各类作品的品质,为读者、观众带去更好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网文产业也将因此而逐渐建立起“唯质量论”的市场规律。

四、结语

中国网络文学深受市场规律的影响,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而突飞猛进,经济杠杆在撬动网文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国家经济板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关于网络文学对国家经济的贡献,《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含网络文学在内的数字阅读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网络文学拉动下游文化产业迅速增长,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国家远景目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17]中国网络文学品类丰富,产量巨大,网络文学及其产业链的运营,要注重“内容为王”和“工匠精神”的行业操守,而且,必将产出更多的精品——逐年递增的海量作品积攒成了一座浩大的金矿,预示着网文IP 产业链开发有着巨大的产能和广阔的空间,善加利用,将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网文网络文学
走进中国网络文学的五大热点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