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尼尼
(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山东青岛 266400)
马铃薯属于国内第三大粮食作物,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种植优势,为国内粮食产量提升做出重大贡献。在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异,如何通过技术升级促进马铃薯产量进一步提升,成为当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诞生,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依靠传感器和移动平台进行农业生产控制,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因国内马铃薯种植以农户为主,种植面积较为分散,规模化较低,农户在种植栽培期间更倾向于传统生产模式,智慧种植观念薄弱,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学习兴趣较低,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民,传统生产意识根深蒂固,要想转变十分困难,导致大多数农户对机械化生产认知不足,缺乏智慧种植观念,加上马铃薯栽培期间受经济、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机械设备、监测设备的购买力不强,成为制约智慧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马铃薯种植起步较晚,种植技术较为落后。当前,国内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的研究以中小型挖掘设备为主,大型联合收割机依赖于进口,此种现象不利于国内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同时,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土地类型多样,对马铃薯机械化的要求也有所区别。例如,北方和中部平原地区,因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适宜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对于部分山区,因地势起伏较大,对机械技术要求较高,仅适用于小型机械化生产,但因国内马铃薯中小型种植设备功能不够完全,技术不够成熟,导致此类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进而影响了智慧农业的开展。
智能装备水平提升对农业生产机械化具有促进作用,还可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便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存储,使产品质量得到切实保障。在智慧农业基础上,应充分发挥智能装备、先进技术的优势,把握作物选地、品种选择、切块、种植和田间管理等环节的应用要点,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当前智慧农业的诞生使农业人员对马铃薯种植选地给予高度重视,依靠智能检测设备可对目标土地的水分、土壤肥力、有机物类别等方面进行精准检测,筛选出满足马铃薯种植要求的土地,由此增强作物品质、提高产量。在土壤酸碱性选择中,马铃薯喜酸,适宜种植在微酸性土壤中,如若种植在碱性土壤中,则会为病菌繁殖提供有利环境,增加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率,影响作物品质。同时,还应选择松散、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如若土壤过于密实,会增加块茎表面压力,限制作物的生长,且松散土壤便于排灌,促使水分和肥料渗入到土壤内部,浸透整个作物,保证马铃薯生长的养分需求。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业人员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马铃薯种子流通品类的变化,从中选出最适宜当地土壤种植,且抗逆性较强、品质和产量较高的品种,从根本上促进作物栽培产量提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可将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类信息存储到农业数据库中,便于从业者通过数据库掌握当前市场中此类作物的品类特征,设置相应的条件,从而筛选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马铃薯品类。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还应对所选品种进行催芽处理,具体措施为:种植者将烂薯、病薯、畸形薯等非优质种子的块茎淘汰,利用厚度为3~4层的沙土分层隔离剩余块茎,将内控环境温度控制约为20℃,定期润湿处理,经过10天左右便会萌芽,此时管理者可将其浸入赤霉素液或者高锰酸钾溶液内,保持20 min,便可提高催芽效果。为了提高马铃薯品质,种植者应挑选出优质块茎进行切块处理,先要对切块场地和工具彻底消毒,以免病原菌附着在种薯上过冬。在切刀切入带有病原菌的块茎时,上面的细菌会转移到切刀上,如若未能进行二次刀具消毒,细菌便可经过切刀对各个切块进行感染。对此,种植者应准备3把切刀,浸泡在消毒液中轮番使用,避免病原菌借助切刀传播。在切块时,从顶芽中心点纵向切入,一分为二后再进行分切,成品应大小均匀、重量超过30 g。为了避免地下病虫害,种植者还应将草木灰撒在切好的块茎上搅拌,使块茎表面被包裹,此举不但可预防虫害,还可起到种肥的功效。
在种植密度方面,作物种植密度和产量的联系曲线为“U”型,如若密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很难保障作物品质和产量。在智慧农业模式下,农业从业者应根据马铃薯品种、栽培方式、土壤肥力等信息,计算出最为合适的种植密度,确保每个植株都能够充分吸收养分,达到提高产量的目标。在播种时间方面,马铃薯种植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需要农民自行控制,如若播种过早,因环境温度难以满足作物生长条件,容易产生冻害;如若种植过晚,高温和长期日光照射也会影响苗株生长。根据大量种植经验可知,马铃薯最佳生产温度在15~25℃。对此,农业人员可根据当地气候决定是否播种。在机械化种植中,可根据农民需求选择马铃薯播种机,如2BN-2型搭配11 kW小四轮拖拉机,可在种植时完成两行播种,提高作物种植效率。在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中,还可灵活调整马铃薯种植深度,最佳深度为20 cm、垄高可调节到10 cm,株距应保持在25 cm左右,实现现代化种植目标。
2.4.1 在生长环境管理方面,为保障种薯的存活和品质,应对培育基地环境进行监控管理,引进智慧农业云平台,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凭借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种薯培育,为其营造最佳生长环境,提高种薯品质,具体措施如下:
在种薯基地设置物联网设备,现场光照、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土壤温湿度等指标均可在手机APP上清楚显示出来,数据每隔10 s更新一次,保证时效性;云平台还支持自动调控,此种薯喜冷凉,在温度达到设定的最高值后便会发出警报,提醒管理者降温处理或者自动开启降温装置,使作物生长环境始终适宜,加快生长发育;基地在不同角度安装了高清摄像头,管理者可通过移动平台实时掌握种薯地里动向,监测生长状态,有助于种薯精细培育。
2.4.2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马铃薯生长期间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农业人员应密切关注作物生长状况,针对病虫害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处理措施,以免作物品质受到影响。例如,在炭疽病发生后会对马铃薯原体造成侵害,在植株叶片上产生赤褐色斑点,在病情逐渐加剧下,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将整个叶片变成灰褐色,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破坏。在发病之前,种植人员可先用甲基托布津可湿药液浸泡种子,降低病害发生率。如若病害已经发生,可利用农药喷洒装置,在种植基地喷洒一定浓度的敌菌灵可湿粉剂,达到杀菌抑菌的效果。
2.4.3 为了提高田间管理效果,应做好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马铃薯种植完毕后,种植者应及时除草,以免杂草抢夺阳光和养分,影响作物生长。在智慧农业背景下,通过机械设备的应用,与传统人工除草相比,可使杂草清除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应用最为频繁的是利用喷雾剂喷药处理。在田间管理中,还要注重施肥工作的科学开展,以往将作物栽培后,通常将肥料施加在地表进行开沟配合播种,此举不利于肥料的充分利用,很容易出现大量肥料浪费情况,且施肥位置不准确,影响出苗率,进而减少总产量。在智慧农业中,依靠智能肥料喷洒装置,可将肥料更准确的施加到指定位置,还可灵活控制施肥深度,将肥料施加在作物种植点下方4 cm左右,可充分利用肥料,促进马铃薯发芽和生长,全面提高施肥效率和质量。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当地马铃薯种植的地理位置、光照条件对脱毒种薯扩繁创造具有明显优势。马铃薯作为当地重要农作物,不但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实施差别化发展,注重特色薯选育和利用,还要转变发展方式,将智慧农业系统引入种植产业中,依靠新技术、新模式,促进马铃薯产业综合效益提升,推动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荷兰七号、大西洋”属于当地特色优质品种,具有品质好、商品性佳等特点,通过智慧物联网、电商营销等方式,使省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产品供不应求,农民获得了丰厚的种植效益。
在智慧农业模式下,不但使农业生产打破了环境制约,实现反季节种植,还可促进作物自身价值提升。通过智慧农业系统的应用,可对作物生长的各类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农户根据所得数据灵活调整施肥量、灌溉方式等等,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节省劳动力投入。智慧农业系统涉及到产、供、销全过程,当地马铃薯栽培中,主要利用以下子系统进行栽培管理。
3.2.1 精准农业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在于种植基地数据采集,如土壤性质、温湿度等;基地视频采集、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数据分析;施肥、灌溉等手机控制、监督等。采用空气温湿度、光照、CO2等多种传感器,对马铃薯生长进行全周期监控与数据化管理,依靠传感器和土壤成分检测,判断种植期间是否添加有机化学合成肥料、生长调节剂等;根据RFI天标签对各批种苗来源、品类、等级和生产培育等环节负责人信息进行识别。该系统在物联网平台基础上,促进马铃薯品质提升,使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菜。
3.2.2 马铃薯质量溯源系统。该系统的作用在于马铃薯安全生产管理、流通管理、质量监管和追溯管理等。该系统采用固定式RFI天阅读器对每个马铃薯进行自动识别,对其生长密度、环境参数进行监控,依靠网络平台实时更新档案库的数据信息,通过条形码管理进行物流追溯、作物质量追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增值服务,也为企业生产者提供一手市场信息。
3.2.3 农业专家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具有远程传感提醒、遥控、种植人员和专家双向音视频沟通等功能。在系统应用中利用4G无线传输技术、H.264网络视频压缩技术,将视频信息、控制信息等监控数据压缩,再通过无线网传递给专家,专家足不出户便可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等服务,再将视频信息整合起来,成为完整的远程专家诊断产品,为后期马铃薯病虫害预防、田间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真正的信息化应做到“润物细无声”,无需繁琐的教程和培训,农户一看就会,一用就见效,自然会受到追捧,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物联网融入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最佳情境设想。对此,在“物联网+马铃薯”的发展下,不能将重心放在一线农户的教育上,而是从一线你用户的思维和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使其对智慧农业的观念在无形中发生改变。为了使更多农户接受智慧农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3.3.1 加快智慧农业APP开发。应做到简单易用、实用性强,建议对马铃薯不同种植场景进行模拟,按照种植全过程设置关键节点和参数,根据农户种植习惯进行应用流程优化。
3.3.2 打开生产和经营通道,依靠互联网实现扁平化管理。依靠线上传输,将消费者和马铃薯种植户联系起来,无论是产品质量追溯,还是种植现场视频调阅,或者马铃薯种植众筹等,都可以大胆尝试。
3.3.3 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开展互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创建“互联网+”示范种植基地、评选种植能手等活动,树立信息化种植理念,大力推广机械化、智慧化种植技术,加强用户体验,促进马铃薯种植信息化、机械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3.3.4 树立互联网思维,拓展马铃薯信息化服务市场,吸取打车软件等先进运维经验,合理配置盈利点,多采用免费、补贴等手段进行前端推广,使农民受惠,再从作物种植的其他环节中找回企业收益。
当地自从引进智慧农业后,使农业种植方式从本质上发生改变,马铃薯种植不再看天、凭感觉,而是依靠科技力量实现智慧种植,使作物品质和产量均得到明显提升。据调查,马铃薯平均产量达到 2 230.9 kg/667m2,与三年前相比平均产量提高13.8%,化肥、农药节本增效8.5%,还可使马铃薯栽培风险极大降低,提高了农户种植信心,依靠智慧农业使农民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
综上所述,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通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其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种植者应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学习更多马铃薯高产栽培知识和技能,结合区域特点选择优质的作物种子品类,并利用传感器、监测系统等进行种植密度、土壤温湿度、光照、通风等指标检测,不断优化作物栽培细节,培养出优质马铃薯成品,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