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戚 祎
小学生对动画片情有独钟,这是现实生活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小学生对动画的好奇心,立足美术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创作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动画资源,将其灵活地穿插运用于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使其更充分地展现美术学科的魅力和特点、启迪学生的智慧、调动学习主动性的功能。现在,信息技术得以全面推广,为课堂上动画应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为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网络动画资源提供了便利。教师在美术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借此让网络上的动画资源为自己的美术教学服务。当然,教师在对动画资源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必须着眼于自己的教学目标,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对动画内容有甄别、有取舍,有选择地对动画资源进行穿插应用,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的动画情结,才能使其就此树立对美术这门学科的正确认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动画资源进行穿插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导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多维有益互动,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美术这门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游戏活动,都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最佳载体,也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针对这一教学需求,量身定做的动画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适时插入,拓展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动画效果还能很快地将学生引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在优美的学习情境中深刻感悟教材内容,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插入动画的教学环节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使课程资源能够与动画资源深度交融,以此架构更为全面系统的教学框架。
例如,在教学“自然动物”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比较喜爱的《海底总动员》等动画片,在组织学生观看完动画之后,为其留有充足的交流空间:你见过哪些海底生物?你最喜欢哪种海底生物?你喜欢的海底生物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对自己喜欢的某种海底生物做出相对准确的描述,然后动手将其绘于画中。正式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一边观赏动画一边开始自己的绘画,在观赏动画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动画中各种动物在猎食、休息、娱乐时的神态、动作,在自己绘画时进行模仿、加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又如,在教学玩具主题时,可以首先向学生呈现变形金刚等动画人物形象,将学生带入动画人物的形象中,再促使学生立足眼前的动画作品放飞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形象,使学生的美术作品既具有个性化特色,也能够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美术功底。
在小学美术学科中,一般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如果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适当地对教材中的美术内容进行灵活增删、科学处理,以求教学效果的理想化。比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资源,可以给美术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为惟妙惟肖的动画作品,对小学生的诱惑力大到无法拒绝,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自己的美术课堂上适时引入动画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辅助自己的教学,必然会让自己的美术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提升了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前预习时由师生共同参与动画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活动,这对于发展美术学习思维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教学“色彩的和谐”时,就可以在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组来自于动画片的图片,要求学生对这组图片进行细致观察,找出邻近色,看谁观察得更加准确。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首先需要对教材中和邻近色相关的概念进行学习和分析,然后才能展开搜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邻近色”的把握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了黄-黄绿-绿,也有学生找到了黄橙-橙-红橙。在课堂训练环节,这些动画人物也可以成为学生写生操作的重要对象,然后将学生的写生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因为学生对邻近色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不仅可以顺利进入训练环节,也能够在课堂中形成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当前,动画资源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教师应当对其保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要灵活地引入动画信息,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多元的辅助,又要有选择、有甄别地拿来,让动画的导入使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动画资源的利用,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只需要紧抓学生的心理,结合灵活的调度和设计,就能够使这部分资源成为最具有时效性的教辅手段。
动画资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将动画作品穿插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包括简笔画、卡通画等,而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体会蕴含于作品中的拟人、夸张等美术的表现手法,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的口述方式进行空洞且抽象的讲解,学生难以体会其内涵,甚至会感到枯燥乏味,会因此丧失美术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在课堂上引入动画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生涩的专业术语,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建立直观感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高效、准确的理解记忆。
例如,在理解美术作品中常见的“拟人”表现方式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哆啦A梦》,作品中的“机器猫”这个形象的呈现就是通过拟人的方式。作者在塑造“机器猫”这个形象时,将冰冷的机器寄予了人的情感和思维,能够在作品中根据情节的需要做出开心、无奈等表情。这种形象生动的动画人物的出现,既能够为学生建立直观观察的对象,也易于学生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还能够促使其将这一手法运用于自身的美术创作中。又如,夸张的表现手法经常体现在简笔画、卡通画中,教师在讲解这一表现手法时,如果使用直观的传授方式,学生很难把握夸张的尺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夸张的表现手法并不常见,所以,小学生也不会经常将这一手法引入自己的作品中。鉴于此,可以引入具备夸张手法的动画资源,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动画中儿子和爸爸的形象都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夸张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通过适度夸张后的两个动画人物形象既诙谐幽默,让人过目不忘,又便于学生理解这种夸张的尺度以及运用夸张的意义和价值,还能够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造型是美术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也考验了学生的美术基本功,更是检验其艺术天赋、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造型也极为关键。从三年级开始,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涉及肌理、形、色等各种美术语言,同时还包括一些相对简单却具有创意的手工创作方法。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动画而言,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每个角色,不但能够呈现作者独具创意的造型,还能够给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拓展并延伸了美术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机器人来了”时,可以在课前搜集动画片中的机器人形象,然后对比现实中的机器人,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在班级内组织交流。通过一系列观察以及交流活动,学生能够逐渐理解二者的不同,也能够感受机器人不同的形态,以及塑造不同形象表达的不同作用,能够为接下来的创作指明方向,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以及创造性思维。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动画资源的重要作用,并做到巧妙运用,既能够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也能够促使学生展开丰富多样的美术学习形式,深化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素质教育视域下,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也要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真正实现双向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穿插应用动画资源,能够有效地引发小学生的美术想象,从而调动他们的美术思维。
在以动画故事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具体的人物形象之后,如何才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刺激,能够有效唤醒其想象能力,这就需要融合多感官的刺激,从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冲击,从让他们在心里产生强烈的共振,在感受栩栩如生的动画人物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的同时,再让动画作品的深厚内涵更多地通过音响的配合体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观看动画作品的无限乐趣的同时,引发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无边想象,进而激发他们的绘画创作灵感。
例如,在教学“动物的朋友”,可以将不同动物的声音置于相应的动画中并逐个播放,要求学生通过听声音对动物的种类进行辨别,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出这个动物的神态、心理、外在形象、生活习性等,通过想象和语言描述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画出动物的形体特征。这种听音辨别动物的游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还能在学生描述动物比较显著的外形特征时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准确的识别猫、狗、青蛙等动物的声音时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加深对动物的认知和生活的了解,能够为接下来画好这个动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动画激发学生情感,以视听唤醒学生的想象,往往能够使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小猪佩奇》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动画片之一,可以要求学生描述佩奇或者乔治的特征,这样就能够为接下来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在绘画过程中凸显重点。实际绘画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教师从旁适时指导,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减轻绘画难度。以动画人物作为课堂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能够改变学生在绘画道路上的被动地位,激发学生绘画的乐趣,快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动画资源的作用极为显著。当然,在导入动画资源之前,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合理投放。在讨论环节引入动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快速地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来;在美术鉴赏环节投放动画,能够呈现不同的鉴赏视角,有助于开启学生的鉴赏思维,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训练成果展示中投放动画,有助于延伸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针对动画资源的引入,需要教师精准设计,灵活运用,以此推进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多元实践的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动画以及绘画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趣味文字”时,教师可以首先呈现一些典型的汉字,要求学生以夸张的手法对其进行设计,目的是为了体现汉字的形象性,如果可以引入动画人物,往往可以呈现更直观的效果。在接受这一任务之后,学生开始对汉字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有的引入花草的形象,也有的引入了动物肖像,还有的对其进行了动感化处理。在成果展示环节,先以学生的自我点评为主,然后学生之间互动评价,这样就能够将学习活动顺利地推向深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动画资源组织教学,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拓展了教学资源,对美术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创作启示,搭建了艺术与生活的平台。对于小学生而言,看过很多动画片,对汉字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些素材,不仅能够为汉字带来了更多的灵动性,也有效地启迪了美术学习智慧。总之,动画资源极其丰富,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准确对接学生的身心特征和美术思维,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提高美术学习活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