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波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安徽·合肥)
[提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4 月,我国1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20%和2.48%,创下2010 年以来收益最低的记录,仅略高于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大部分金融机构借款利率亦已降至历史低点。与此同时,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资金淤积在货币市场,“滚隔夜”加杠杆套利严重。2021 年,在货币政策逐步向常态化回归、金融严监管常态化和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状况继续承压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融资规模可获得的不确定性升高,融资成本易升难降,流动性保障面临很大挑战。
2020 年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规模最大的华融资产年报披露,在全面审视评估风险后,中国华融2020 年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077.55 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029.03 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华融境外债券价格大幅波动,给境内企业海外融资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2021 年12月,中国华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共发行内资股392.16亿股、H 股19.61 亿股,总规模411.77 亿股,募集资金420 亿元人民币,有效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同时大大缓解了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在市场环境较为不利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经济基本面变化。2020 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各行各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困难。我国政府迅速对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进行了具体部署,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主要包括财政赤字安排3.76 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 万亿元(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纳入国债余额)、限额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同时,要求以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与之配套,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2019 年。
与此同时,2020 年我国GDP 增速为2.3%。2021 年数据尚未正式公布,有专家预计2021 年全年GDP 增速8.0%。在此背景下,2020 年以前的较长时期内,社会融资与M2 同比增速依然分别维持10%~11%和8%~9%的水平,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则分别维持在12%~14%和8%~9%的水平。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各行各业的流动性困难,但是部分行业盲目加杠杆经营带来的无序扩张在后疫情时代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违约事件。较为突出的是2021年度持续“爆雷”的房地产行业,不光是一些小型房地产企业,也包括规模较大的一些知名房企,随着去杠杆的持续推进,以前年底疯狂扩张埋下的隐患开始集中爆发,造成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幅增加,国际金融市场企业债券价格巨大波动,给企业声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不单单房地产企业,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都在客观上面临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将对货币市场运行和宏观杠杆率造成较大影响,客观上造成后续去杠杆压力。
(二)货币政策变化。2020 年全年货币环境整体偏宽松,金融部门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上半年,人民银行3 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出台1.8 万亿元的再贷款政策,多次超预期投放流动性,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下半年,随着经济加快恢复,应对疫情的特殊工具实时退出,社会融资和货币投放速度逐步放缓,货币政策回到常态。纵观2020年,货币政策不再是“大水漫灌式”投放流动性:全年利率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在力度和节奏上的把握更加灵活精准,更加注重运用精准滴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2021 年,在经济持续复苏背景下,货币政策大方向上回归中性,从而引导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
(一)经济形势分析。2022 年,我国疫情呈零星散发的态势,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广泛传播,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再次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多国疫情屡创新高,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依然有不牢固的因素,但我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宏观形势总体向好。从国际看,各国疫苗研发和接种正积极开展,全球疫情最坏阶段已经逐渐过去,各主要经济体经济逐渐步入回暖恢复阶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 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5%,中国经济增速为8.1%。从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综合指数(PMI)来看,2022 年1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受春节淡季等因素的影响,比上月略有回落。从指数的连续性来看,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仍然处于继续扩张态势,经济向好的大趋势初步确立。
(二)融资政策变化。2020 年疫情爆发以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推出了多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为防止资金在金融机构间空转,通过多轮窗口指导要求银行降低同业业务规模,加大对实体企业的贷款投放。2022 年的流动性环境,有专家预测:特征之一是社融企稳,全年社融增量大约是32~34 万亿元,年末存量增速为10.3%~10.8%,二三季度社融增速波动上行,年内高点在11%附近;特征之二是社融-M2 剪刀差可能转为低位徘徊,本质上体现的是货币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方向性差异;特征之三是在央行稳信用的诉求下,狭义流动性依然有可能偏宽裕,但大概率不再会是单边,面临的扰动因素会增多。在此背景下,企业贷款对同业借款的“挤占效应”明显,故而导致2020 年在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 万亿元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不升反降约4,000 亿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亦不可避免地面临同业借款更加困难的麻烦,虽然广义流动性增加了,但是因为资金导向更偏向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给资管公司的授信规模不升反降。
(一)合理制定融资计划。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在年度经营预算下达后及时分解制定年度融资计划,充分考虑存量借款和新增借款的融资成本,合理选择恰当的融资工具。无论是发行企业债券或者同业拆借,都提前做好计划,确保经营发展需要的资金及时到位,并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经营实际,按季分月动态调整,确保融资规模保持合理。通过精准的资金计划和日间头寸安排,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严控融资节奏和储备资金规模。重点围绕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两个监管指标,做好融资节奏和借款到期结构的优化安排。在“平滑借款到期量”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大数据,根据机构合作经验、货币政策和市场动态不断修正完善融资策略。
(二)积极寻求政策支持。资产管理公司一直承担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历史使命。2022 年2 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在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关于促进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兼并重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发挥独特功能优势、助力化解金融风险相关政策措施。会议认为,2022 年要坚持稳中求进,金融服务业要进一步做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步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实现企业轻装上阵,有力促进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协同配合,坚守正确定位,为金融业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政策层面向中央银行争取专项信贷额度和流动性支持。随着央行创新货币工具力度不断加强,目前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为短期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但目前以上工具仅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并需要提供合格担保措施,如需新增发放对象,也需比照再贷款政策上报国务院批准。资产管理公司可尝试与央行沟通,争取专项信贷额度,缓解同业信贷紧缩下公司流动性压力。
(三)做好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在年度内统筹好公司资产负债规模,精细化设置各类指标预算数据,确保年内执行到位。通过精细化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对融资工具进行逐一分析,多样化融资渠道,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方式集中度,解决单一渠道融资依赖问题。同时,增加中长期融资占比,尽可能为公司储备长期资金。推进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提升标准化融资工具占比。在利率进入上行期的预测下,拉长负债久期可平衡和降低公司在较长期内的融资成本,缓解流动性缺口压力。同时,保持线上活跃度,通过提高银行间市场的同业拆借、正回购等短期融资工具运用频率,挖掘可拆借额度、滚动续作,进一步促进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随着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融资渠道短时间难以充分拓展,资产管理公司应更加贯彻“资金有价”的理念,尽早处置不良资产就能多创造效益。一是短期充分抓住经济回升的机会窗口处置资产,为业务转型卸下包袱、腾出空间。对持仓的股票资产分类研判,利用经济回暖带来的股市上涨机会,处置一批与资管公司业务转型方向关联度不大的股票,降低股票价格波动对整体经营状况的影响。二是紧密跟踪政策走势、经济走势和货币金融市场走势,研究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对货币政策拐点保持高度警醒。全国“两会”确定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的加速落地将带动宏观经济增速快速反弹,在下半年形成经济上行压力,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速疏通叠加,推动利率中枢上行。当前正处在利率上行周期的前段,这样的经济金融前景和利率走势,对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在货币市场拐点苗头出现时加大优质项目储备规模,确保流动性安全。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真正地深入思考、探讨公司业务的区域布局、行业布局和资产配置,明确发展方向。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在“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会产生并释放一定的不良资产,在处置不良产、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发挥主导作用。经过多年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能够以多种金融手段和多样化的市场方式处置不良资产,能够在不良资产化解、“僵尸企业”退出、困难企业重组、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更加多元化、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自身的发展离不开通畅的融资渠道,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融资路径主要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资产出售及表外融资四个方面,在资金监管趋严、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同业借款、长期债券、表外融资等融资规模有限且融资成本较高,难以支持其大规模收购、处置不良资产。随着经济发展提速,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融资空间,融资渠道也会更加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