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武
(海南大学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022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题是研究“十四五发展规划”,考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地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将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下简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施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的新发展战略。
以“双循环”为基本特征的新发展格局与战略的基本要点在于:一是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积极实现国内市场的供需动态均衡;二是加大国内消费比例、调整基本消费结构,着力解决取得扶贫攻坚战决定性胜利后的相对贫困问题;三是“内循环”必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科技支撑;四是大力改善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经济形态与业态迅速发展;五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强化政府的引领、服务、监控与保障功能;六是科学把握“大循环与双循环”的相互关系,继续扩大开放并强化进口替代。应当说,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经济大循环转换为“内循环为主,实现双循环”,关键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今后的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将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积极实现国内市场的供需动态均衡。无疑,消费将成为我国民生与发展这一现代化建设主题的关键词。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方面是要重视并积极打造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消费链。所谓消费链,即由诸消费群体、相关市场、消费供给者组合成的有序实体及其行为与过程。诸消费群体不但需求旺盛,而且有相应货币支付能力;相关市场提供有序有效的平台环境,包括严格的管理与监控;消费供给者充分、公平竞争,对应与比例性可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三者缺一不可。没有系统、完整、充分、有效的消费链,新发展格局将成为空中楼阁。
在构建与完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深入研究供给满足与创造需求,同时要深刻认识需求牵引与影响供给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是消费稳定、改善与提升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打造与完善消费链,调整消费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适消费环境,提升国民的消费水平与质量,提高教育、医疗、住房、育幼、养老等公共消费在一般性消费中的比重与效率,同时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效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强调,消灭绝对贫困、消除相对贫困,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消费方面最基本的制度性要求,也是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消费链的本质要求。构建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消费链,须加强需求诸方面的监控与管理,将科学的需求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供给(产业链)与需求(消费链)之间有机、有序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完善、增强与创新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消费链,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系统协调与整体效能、全面推进与深化改革不能也不可忽视的基本方面与环节。
民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与宗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主题与宗旨。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与归宿,发展是民生的前提与基础。一方面,二者相生相存、相辅相成;另一方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换言之,民生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具体体现与实现形式。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质乃民生;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内涵是发展。民生稳,发展强劲,社会进步;发展好,民生富裕,民族振兴。民生富则初心现,发展好则使命成!无疑,富裕民生,共享发展自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本质与归宿。因为民生与发展既不是理论标榜,也不能玩“空手道”,民生是消费之基,发展是就业之本;民生弱则消费颓,发展难则就业艰。民生、发展、就业、消费相关相连、相辅相成,都是兢兢业业的实务与践行,是实实在在的初心与使命。
可见,从民生与发展考虑,当前初心与使命在经济方面的基本任务正是通过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尽快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公平感。毋庸置疑,以人民为中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公平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期望所在,是系统的、一体的和可感受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民生基础,其必然载体与实现形式在于国民的消费质量与水平;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切实体现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积极实现市场供需“双循环”的动态均衡;在于与产业链、供应链同样重要的需求链、消费链的结构、品质、运转正常;特别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链完整、完善。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与忽略的民生大计!
市场经济是主要依靠价格波动与竞争力量实现供求大体平衡的资源配置方式,无社会制度属性而有国情特色。市场作为载体与平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其运转内容。这些复杂、交织、碰撞、综合着的因素、环节、条件、方面等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系统。
市场的存在与运转,实际上也是供需关系不断再平衡的过程,既离不开生产,也离不开消费。消费一般是指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对于物品有用性的使用与耗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必要环节,消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基本动力之一。静态观察,在社会生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但从生产连续性看,消费既是上一次循环的终结,也是下一次循环的起始,因而在再生产过程与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既然消费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终点,是供给侧产品的最终实现,因而也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发展的最终检验。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生产发展速度与质量、经济效益、社会生活及其运行是否正常等,都可以从消费方面反映出来。消费正常,证明经济发展正常;消费出问题,不是社会生产异常就是社会生活有麻烦。具体而言,没有相应的消费链不行,消费链不完善、有效性差也不行。故而市场供需的内在逻辑表明:消费链与产业链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只讲供给侧、产业链,忽视或忽略不可或缺的需求方、消费链。
问题是,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规律,领会需求(消费)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消费)的基本原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注重需求侧与消费链管理,形成供给与需求之间有机、有序、有效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认识并落实产业链、供应链是消费稳定与提升的基础;完善增强消费链的同时,客观匹配公共消费诸多方面,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公共服务性消费在一般性消费中的比重与效率。关键在于如何客观、适合、及时、有效地配置与组接消费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共同富裕、共享富裕,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质在于收入公平,收入公平是消费公平的前提与基础。没有消费公平的共同富裕是一句空话。有了消费公平才有公平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才有落脚点与归宿。完善与增强消费链则是实现收入公平与消费公平的必要方面与必备环节。
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果斐然,2020年我国已全面摆脱绝对贫困,但解决相对贫困(贫富差距过大)问题还任重道远。官方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我国基尼系数(相对贫困值)仍处于国际警戒线(0.40)之上(2017年官方数字为0.47,研究机构的数字高过此数字)。也就是说,我国1%的人口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47%以上,即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相容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等于实现了共同富裕,也不意味着解决了相对贫困问题。分配公平问题是相对贫困的首要缘由。分配不公不是社会主义,相对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消除相对贫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今后一个长时期党与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改变分配不公从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必然选择。换言之,没有分配不公与相对贫困的消除,也就无公平感而言,当然也就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性进步。公平应当是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重要因素。
这里,论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不涉及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一般而言,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属性之分,但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与弊端却并不能因为其无社会制度的属性而自然消失。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基本区别在于: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不是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苏联传统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的结果;不是以全面的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为基础;不是多党制政权形式,而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不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技术基础,而是仍在努力实现现代化;不是市场经济自行运转,而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与弊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仍会顽强地体现自己:诸如“看不见的手”事后调节造成资源浪费;利益驱动的自发性、盲目性与市场信息及其传递的不对称性导致经济过程混乱、失速、脱轨或结构失衡,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自我实现与盲目竞争导致利益悬殊与两极分化;忽视公共事业与公众利益,引发生态与环境问题;单独分散与自由决策滋生并酿成金钱崇拜或货币拜物教;等等。事实证明,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弊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均已逐渐显现,如出现严重贫富差距、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经济周期性波动、腐败干扰与腐朽思想入侵、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等。经验告诉我们,扭曲或畸形的市场经济不一定比传统计划经济好多少,特别是已经严重存在的因分配不公引致的收入不公从而导致消费不公的问题。因而消除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包括完善与增强消费链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客观而言,新发展格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函数。从国际大局考察,历经一百多年来的争斗与演变,逐渐形成今天新的国际格局、出现新的发展模式、发生新的工业革命、产生新的国际问题、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当年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两霸冷战时期结束。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霸权目前亦呈现衰落,新崛起国家开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正在稳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国内情况考虑,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新中国成立,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站了起来,完成脱贫富起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将实现现代化强起来,马克思主义从秘密传播变成指导富民强国的理论武器;即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顺势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中国在经济与政治两大领域实现了重大转变,一是实践方面苏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开放平稳转化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二是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创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与此相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战略与格局也从“国际经济大循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转变为“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其实,“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在执行过程中既困难也艰难。大进:要钱。一方面我们拿不出那么多需要“大进”货品的钱;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大进”的先进技术与特需、高精产品被全面封锁,根本就进不来。大出:要有高科技与低成本支撑。高科技我们很少;低成本的本来涵义并不是低工资,靠廉价资源维持低成本实际上是在出卖宝贵资源。“大进大出”不现实,“两头在外”就难落实。特别是,在现有经济环境与美国霸权(金融垄断、科技垄断、军事垄断)经济秩序下,即使“国际经济大循环”获得美元“外汇”也是不可靠的!主要依靠变相出卖资源、环境的低层次加工制造谋求经济发展、民富国强不可持续!认识到这些问题,需要时间,也需要实践。美国对我国发动的贸易战、科技战以及金融战,加速了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可见,新发展格局既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产物,也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使然,同时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此,新发展格局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不再主要依托“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拉动经济发展就顺理成章了,从而完善与增强消费链也就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美国封锁、打压力度不减,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国民消费意愿弱化、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但经济增速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与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作用明显,现代消费链的意义与作用毋庸置疑。
营造适宜的消费环境既是完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重要方面,也是完善增强现代消费链的必备平台。一方面,没有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监管体系与经济秩序,就没有适合有效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没有集约高效的市场运行集群与可消费主体,也不会有秩序井然的消费环境。没有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完善增强现代消费链就是一句空话!
消费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设计与运行秩序,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制度体系在消费领域的规制化、秩序化、适合化与具体化,体现着行政监管与经济运行的关联度与开放度,以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消费环境可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消费软环境是指除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企业规模、技术进步和市场行为等之外,与生产、生活消费相关的一系列监管行为、关联效应、市场发育、服务程度等方面社会必要的条件与活动,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市场、企业、居民等具有综合性、公共性、服务性的行为与过程,包括社会、文化、生活、市场、金融、营销、人才等诸方面。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不仅有利于教育、医疗、住房、育幼、养老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更有利于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公平感,包括生活、消费、旅游、购物等民生诸方面与环节,以及有效吸引国外消费回流。
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质量与水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与担当,特别要注重人文环境、治理环境、市场环境建设,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诚信为本、服务为上,效率为先、公平为要,关键是维护、养护、保护好公开、公正、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与市场秩序。不如此,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与现代消费链难以建立。
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要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要务,克服“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就是政府不必干预”的错误认识,注重市场的系统性、有序性、规则性建设与完善,包括监管环境、政商环境、投资环境、营销环境等全方位、各方面、诸环节。营商环境不好,消费环境与消费链必然受损,直接影响商家与消费者,但第一责任人是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
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关键是所有企业、商家与消费者,包括政府都必须讲求与落实契约原则与诚信精神。契约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遵循,诚信精神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底线。契约与诚信构成市场运行与秩序的防火墙,当然也是消费环境与现代消费链的防洪堤。社会、政府、市场、企业、商家、消费者诚信是诚信精神的基本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要件,也是消费环境与消费链的重要内容。今天,契约、诚信已与信息密切相关,要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全面推进信息畅通、及时、开放、安全。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政府的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加强政府监管,集成推进、改善和创新客观、现代、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方式,构建并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消费共同体。政府、企业、商家与消费者都要特别注重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效率的提高,其实是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是根本的节约,也是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与消费链的目的与宗旨。
此外,营造适宜有效的消费环境,不能没有保障消费供给的企业集群和合理布局的消费重镇;进一步调整、推进、深化、完善收入分配再改革,解放被教育、医疗、居住、养老、应急等方面束缚的消费力(购买力);优化消费结构,合理、持续增加公共消费,推进消费管理,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与完善为消费环境与现代消费链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与优化客观、适合、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消费理念,破除与改革陈旧的消费习惯,引导和鼓励理性消费。
自有国家以来,没有哪个国家(政府)不干预经济,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不受国家(政府)干预。国家一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如此。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极为重要。理论和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对于经济发展及其过程的监管、引导、协调、保障与服务,包括必要的牵引、撬动与整改、叫停。客观而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完善增强消费链的过程,既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行为,也是政府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实施的服务与管控行为。
首先,从理论上弄清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往的理论总是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并且把计划认定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犹如庞大的乐队不能没有指挥一样。其实,庞大的乐队之所以需要指挥,不在于乐器是公有还是私有,而在于它是各种乐器的协作与合奏。计划与市场不过是一种调控手段,表现为一种经济机制与经济过程。计划的本质在于实现宏观控制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比例性;市场的本质是使整个运行系统的各经济主体实现利益与平衡运行。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即内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之中。
现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计划与市场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两个重要特征。以分工为前提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以不同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必然要求交换性(以等价为特征),因而在经济利益存在差异同时又必须使经济利益得到实现与保障的情况下,必然存在商品经济,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性。同样,以分工为前提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以不同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必然要求协作性,保障协作的稳定与持续在于社会生产的比例性,计划则是体现这种比例性的主观形式。需求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一性、利益的独立性,三者是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计划与市场则是这些经济现象与过程的必然。
实际上,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价值规律有两重含义:从微观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宏观看,社会总劳动在经济各部门间的分配是由社会各种实际需要及比例决定的。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价值规律的微观规定性;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价值规律的宏观规定性。实现前者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在于市场;实现后者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在于计划。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这种计划性的实现提供了前提与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一定无计划。这里的关键是,无论价值规律的微观规定性还是宏观规定性,其实质都是节约劳动,从而节约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时间的节约仍然表现为双重作用:一方面,劳动时间社会的有计划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间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市场交换比例的尺度。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改变的只是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价值规律)双重调节作用的社会形式,而不是这种双重调节作用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往往是实现计划的组织者、实现者与调控者。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同时政府的积极作用不但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这里,完善与增强消费链既关乎市场,也关乎计划,市场与计划的内在关系是完善与增强消费链的理论依据,政府在完善与增强消费链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毋庸赘言。[1]
其次,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改革的突出位置。制度集成创新不仅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政治任务,而且是完善增强消费链的关键与核心。所谓制度集成创新,指具有集约性、系统性、融合性的有利于优化资源与要素配置、促进主体创新并有效合作,形成集成放大效应的制度性改革与过程。一方面,制度集成创新能够有效革新系统、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组成合力;另一方面,制度集成创新能够显著优化传导结构、提升治理质量、增强发展动能、促成协同发展。特别是制度系统的集约性、融合性、汇总性创新能够强化优势资源集聚,加速消费环境优化,大为提升政府的现代治理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场效应”(如磁场效应似的经济现象)与“势功能”(如水往低处流的经济行为),引领并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此其一。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就是要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以钉钉子精神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制度性基础。制度集成创新表明,改革的路径在创新、改革的关键在集成、改革的根本在制度。一方面,制度是社会生活秩序,是人与人关系的规范,是道德的遵循,是行为的底线;另一方面,体制是制度的外化,机制是体制的实现,法制是体制的规范;制度是体制、机制、法制的根本。体制改革本质是制度变更,理顺机制其实是体制调适。实现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此其二。
制度集成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升政府部门的现代治理能力,防止与克服本领恐慌与治理无能。必须强调:党的现代化建设与关键少数的素质是制度集成创新的关键与保证。提升认识力、决策力、执行力、监控力是制度集成创新与落实治理效能的基本方面,其中执行力是影响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说,制度集成创新与必要的人才系统密切相关。相应的人才环境与平台是实现制度集成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于人才而言,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与房子,而是事业、平台、团队、希望,以及必要的使用、认同、培育、发展;人才引进不在于大水漫灌,而在于短板、精准、适合、有效。人才环境则在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一般的政治生态与事业平台。此其三。
同样,完善与增强消费链也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就政府对于现代消费链的引领、服务、监控、保障功能与作用而言,依法规范与监管消费供给、消费市场、消费过程与消费行为是制度集成创新的重要方面与内在要求,亦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的逻辑体现。制度集成创新一定要破除因循守旧和畏缩不前的毛病与弊端。这里,既有本领恐慌与不负责、不作为、不担当的情况,也有把不准方向、摸不清问题、下不了决心的问题。这是制度集成创新必须改善的不良状态。
最后,把握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格局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把握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认识并落实“六个转变”:第一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小康向第二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变;消灭绝对贫困向消除相对贫困转变;支持一部分先富起来向实现共同富裕转变;实现温饱小康向追求美好生活转变;追求发展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国际经济大循环向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转变。另一方面,也要认识与把握“五个不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国走向开放与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当然,要特别注重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本面: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提高发展质量,夯实经济稳定增长;转换发展动力,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消费结构,注重国内经济循环;把握消费需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相对贫困,切实惠及百姓生活;增强总体实力,稳步走向世界中心。概括而言,所有这些方面都与完善、增强现代消费链密切相关。
要说明的是,完善与增强现代消费链不能不考虑:一是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把扩大需求、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需求管理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把“双循环”与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结合起来;二是把握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适合度与灵活性,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三是着力于城乡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发展包括农村消费合作社的农村市场,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与水平,努力消除“三大差距”(城乡、工农、脑体)与相对贫困;四是大力发展城乡交通,建设好现代物流体系。无疑,实施新发展理念与推进新发展格局是完善与增强消费链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2]
还要说明的是,完善与增强消费链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摆脱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离开了这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链就可能发生偏差或进入误区。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实践看,完善增强消费链还必须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特点及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实现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与周边国家发展的协调与统一。也就是说,既要以自然为依托,又要主动与自然保持友好与和谐;既要以民为本,也要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