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艳,陈正良
(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现实任务。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不仅要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协同发展,也要推进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浙江作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适时提出将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列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显示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视,而早已启动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理应视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举措,并接续推进。
事实上,浙江于2013年启动了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一部分文化礼堂已经担起文化惠民工程的重任,但部分区域发展滞后,导致一些文化礼堂服务民众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针对礼堂的现状和发展路径,学界已有较多分析:学者们多以浙江地级市或区县内的文化礼堂为样本进行考察,分析礼堂的发展困境,如政府外部输入与村庄内部建构相分离、礼堂价值输出遭遇瓶颈、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衔接困难等;不同学者因观察层次和视角不同,提出的发展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微观、具体的优化路径对地方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5]。本文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角度探讨文化礼堂建设,试图借助浙江云礼堂的信息数据,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分析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现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破解礼堂建设困境的路径,为打造农村精神文明高地、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6]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国民个体能够获得追求文化生活、审美旨趣、自我价值、科学知识和群体认同的较好的公共文化资源保障和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7]。即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得以获得和享受文化,自由追求、创造文化以满足其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富足的状态。
将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要求延伸到文化礼堂建设中,则需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为农民提供丰富优质的礼堂文化活动和相对平等的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机会。2021年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案指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需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实现“市有五馆一院一厅……村有文化礼堂”。自此,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正式接轨。文化礼堂不单纯是村庄的一处普通地标,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风文明”目标相呼应,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实现人民精神富足的目标相呼应,而乡村振兴战略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三者交互影响、互相促进,既巩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的现实基础,也赋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更为明确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差距,为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精神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条件的保障,没有物质配套设施的支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无本之木。然而,不像城市那样配置有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图书馆等能供城市居民享受文化的专门场馆,目前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比较欠缺,农民接受文化熏陶的场所和进行文化创造的舞台有限。这种城乡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绊脚石。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秉持打造农民精神家园的理念在全省推广兴建,无疑能够弥补乡村文化发展的载体空缺,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民性”目标。
第二,有利于引导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健康发展,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塑造良好文化环境。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指南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着眼于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化熏陶和礼仪培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提升道德修养。这不仅有助于消除近年来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腐蚀农民精神的问题,而且能引领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形成乡村社会的文明新风尚、新理念和新面貌,深入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夯实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基础,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而团结奋斗。
第三,有利于振兴乡村文化,切实提升农民的文化满足感和归属感。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在长期以农业为主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根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文明不断侵蚀乡土文明的生存阵地,许多乡村传统工艺濒临失传。有些农民在此过程中丧失文化主体意识,对乡村文化带有自卑心理。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推动下,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着力于提升全体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以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为基准,融合创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提升其文化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第四,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文化创造的内生动力,落实其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地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引导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奋起追求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的平等机会。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统一建设标准中也指出,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共建共享礼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农村文化礼堂的融合有利于农民主动参与礼堂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激发农民文化创造的内生动力,使其直接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力量。
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审视,仍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浙江省内农村文化礼堂的建造基本实现五百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但大多数礼堂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9 911家,五百人以上行政村礼堂覆盖率超97%[8],基本达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中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的要求。为鼓励农村文化礼堂的兴办,浙江省推出礼堂星级评定标准(1)。按此标准,从“礼堂家”可查询2013—2020年浙江三星级及以上礼堂数1 427家,总礼堂数17 500余家(2)。这些三星级及以上的文化礼堂大体上包含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较多的礼堂活动、专业活动队伍、群众良好的满意度评价。本地村民能借助礼堂丰富日常娱乐活动、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然而,省内三星级以下礼堂数量占比高,大部分区域礼堂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影响省内文化整体性共享的实现。从星级礼堂数量看,截至2020年全省三星级及以上礼堂数约占礼堂总数的8%,92%的礼堂的配置设施、管理体系和功能尚不完善,日常活动开展较少,惠民指数有待提高(3)。从星级礼堂的空间分布看,三星级及以上礼堂在各市的占比差距较大,2020年,仅四市三星级及以上礼堂数占比超过本市总量的10%;部分地级市打造了数量可观的五星级礼堂,但三、四星级的礼堂极少甚至为零,一定程度说明当地政府将建设重心向五星级礼堂倾斜(见表1所列)。从礼堂建造年份看,2018—2020年新建的礼堂数约占礼堂总量的54.9%(见表2所列),但这三年大批量新建的礼堂中,三星级及以上礼堂数仅6家(见表3所列),多数礼堂在建成后未得到有效管理。总之,礼堂整体建设存在巨大“贫富”差距,阻碍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浙江需持续提升三星级以下礼堂的建设质量,缩小礼堂发展差距,接续推进不同区域间农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进程。
表1 2020年浙江省各市星级礼堂分布情况表(4)
表2 2013—2020年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新建数量占比
表3 2013—2020年浙江省新增三星级及以上礼堂数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没有一致性,多样性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多样性,一致性就没有鲜活的生命力。”[9]在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既要鼓励农民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文化,又要警惕其受到消极腐败思想的影响。因此,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民对落后观念的辨识度,实现农民精神生活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从近些年实践情况看,全省文化礼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数量可观。如2021年,杭州临安区文化礼堂举办了“天目放歌 红色礼赞”百场巡演活动,慈溪市礼堂多次组织村民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和观看党的历次代表大会,4—8月近2万人次参与了义乌开展的“百家文化礼堂青年说”活动,截至8月常山县文化礼堂累计播放红色电影1 600余次等[10]。这些数量颇丰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礼堂文化建设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潜移默化中激发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但从具体内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与农民的生活有时存在脱节情况,部分农民的文化参与感弱,难以将主流价值观念内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1]但文化礼堂为农民安排的“思政课”主要包括理论宣讲、观看红色电影和时政会议、举办文艺汇演等。以临安为例(见表4所列),尽管该地通过大量巡演开展教育活动,但农民更多时候只是被动接收的观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多少不得而知。在网络发达、文化多样的时代,农民自主通过各类网络媒体也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单一、抽象的形式与内容难以吸引群众的兴趣,更达不到与农民的生活和观念相融的实效。
表4 2021年“临安文化礼堂官方网站”已推送礼堂活动统计表(5)
乡村特色文化是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不竭源泉。以礼堂建设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将乡村特色文化融入礼堂建设,提升礼堂文化活动的质量,使乡村文化基因植根于农民的思想意识,为农民的精神理念强基固本,树立乡村文化自信。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前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均贯穿对革命文化的宣传,说明文化礼堂建设对其关注较多,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却较少被关注。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类城市文化形态强势进入乡村社会,农民原来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等随之变化,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城市文化渗透。在部分地区,有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处于边缘化地位,导致人们忽视其融入礼堂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浙江有些文化礼堂的建筑形式和内容建设“乡味”尚存在不足。
礼堂建筑形式“乡味”不足。融入乡村文化元素的礼堂建筑能够直观展现村庄的文化特色,增强礼堂建筑的独特性,但现阶段浙江部分文化礼堂的外观设计并未贯穿这一理念。其一,照搬城市的公共空间模式。建筑空间是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标志物,批量建造脱离乡村本色的城市建筑,易使农民逐渐丢失关于乡村传统的记忆,遗忘乡村的历史文化,盲目跟从城市文化。其二,忽视礼堂的建筑风格。有的村庄随意挪出一座已有建筑充当文化礼堂,对礼堂建筑形式的重视度不够,礼堂应有的功能发挥和村民心中精神家园的表征性也大打折扣。
礼堂内容建设“乡味”不足。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礼堂文化相结合是实现农民精神富有的必然要求。但目前礼堂的部分公共文化活动照搬城市的文体项目,形式相对单一,未凸显村庄特色。参考浙江各云礼堂推送的活动内容,可以看出:主要通过组织村民共制共享佳节美食、慰问特殊群体等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依靠组织村民观看越剧、制作地方小吃等以体现地域特色。整体上,不同村庄、不同区县甚至不同地级市之间的传统民俗活动没有明显差异,内容趋于同质化。同质化、单一的礼堂文化活动,不利于有效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也难以增进农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与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差距较大。
人民群众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礼堂应当由农民共建共享。通过礼堂助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除需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外,还应让农民参与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目前浙江文化礼堂虽为农民提供了部分文化活动并组织参与,但对农民共建礼堂的认识有待提高。
排除常年闲置、开展活动较少的礼堂,浙江大部分“自上而下”积极举办活动的礼堂均能看到民众的身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民共享礼堂发展的成果。农民日常会利用礼堂场地闲聊和健身,观看文艺表演和放映电影。通过礼堂举办讲座、开展技能培训、传统曲艺和乐器学习等提升农民的个人能力。在部分发展较好的礼堂中,农民能参与举办民俗文化展、“非遗”文艺演出、家风家训情景剧演出等(6)。
然而,部分礼堂为农民提供自由创造文化的空间不足,与共建共享礼堂的目标尚存较大差距。农村文化礼堂是村民学习文化的平台,更是其进行文化创造并对外输出的窗口,让群众充当被动接受者的礼堂无法称作农民的精神家园。目前浙江一些农村文化礼堂缺少能让群众自主组织活动和进行文化创造的舞台,礼堂日常管理也由上级规定的人员统一负责。村民实际参与礼堂管理的程度偏低。只有给予农民自主建设、管理礼堂文化的权利,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
根据前述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契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求的礼堂建设,应在实现礼堂建筑全覆盖基础上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持乡村特色文化守正创新并引导全体农民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2]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充裕高质的礼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有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浙江全省礼堂覆盖率超过97%,计划2022年全面覆盖。但从上文可知,还存在两类发展滞后的礼堂:一类是建设年限虽长但进步缓慢的;另一类是建设年限短、发展刚起步的。为提升全省礼堂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缩小礼堂建设差距,全省须重点关注发展滞后礼堂的建设水平。
首先,政府资源应更多向发展滞后的礼堂倾斜,着力提升全省礼堂的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质量。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总体发展,只有实现“个人的全方位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统一”[13],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此,为推进全省礼堂协同发展,使全体农民享受礼堂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关注高星级礼堂的建设情况,更要将目光聚焦于总量最大的三星级以下礼堂的发展状况。省政府分配财力、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时,应优先考虑礼堂整体发展滞缓的地级市;市级政府应秉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扶助礼堂发展较弱的区县,贯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念,为农民提供优质、对口的精神文化产品。
其次,践行“先富带后富”的原则,高星级礼堂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带动低星级礼堂向前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全体人民同步富裕,而是“基于个人文化权利、基于法律和政策保障底线之上的相对均衡”[7],是利用内部条件与外部支持相结合而渐次发展的富裕。区域发展差异自然会导致不同区域礼堂发展程度的差别,不同区域农民可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也会有差距。因此,发展较好的礼堂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低星级礼堂的发展建言献策,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设资源,以先富带后富的方式促进全体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保障。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易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农民精神观念正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需通过礼堂举办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礼堂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保障。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筑牢农民的思想防线,应创新其嵌入礼堂文化建设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通俗语言,并与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场景和生活经历相结合,创造专属于农民的理论宣讲形式。如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杭州常安镇“星火常安”宣讲团以直播的形式带领辖区成员实地游览常安镇党建场馆,使民众感受党的百年伟大成就的常安缩影,更加深刻理解党百年来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走过的艰辛历程。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实践中凝练总结而成的一套理论价值体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激发农民对其产生情感认同并实施行为选择,理应增强礼堂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因此,政府应相信农民的智慧力量,鼓励农民走上弘扬红色文化的讲坛,模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情景,深化农民对时政理论、会议精神的理解。如义乌市文化礼堂“新时代大妈宣讲团”通过歌曲演唱、微剧场、方言宣讲等方式为辖区成员进行理论宣讲和知识普及,让普通民众也能成为精神引领者。
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富有生命力的保证,也是促进农民精神富裕的关键文化元素。强化礼堂建设的原创性,唤起民众对礼堂文化的享受感、满足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与礼堂文化融合,建设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礼堂。因此,应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其融入礼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继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文化瑰宝,但其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受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等的制约,还存在部分不合时宜的内容,与现代乡村社会不能完全契合。因此,应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乡村传统文化,剔除其中的陈规陋习,留住承载了农民集体记忆和精神归属的成分,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农民创造出兼具时代特色和乡土个性的文化产品。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创新其融入礼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文化发展旨在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不断促进人的发展进步。乡村特色文化服务于农民,固然也要求其随着时代和农民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因此,应借助专业文化人员的力量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深层解读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所包含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意义,赋予乡村特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并与礼堂文化建设相结合,丰富礼堂活动的精神意蕴。此外,乡村文化融入礼堂建设的形式也需不断创新,如传承传统文化除通过常规的传统节日、民俗体验外,还可将历史与现实、思想引领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碰撞出新形式:杭州永安村文化礼堂使用永安青黛蓝染“永葆初心”系列图案在礼堂展出,实现了党史与民俗元素的结合,是礼堂活动形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充分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在推进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政府应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共建文化、共享文化成果,从而实现精神上的富足,提升文化自信、凝聚社会共识。文化礼堂作为打造农民精神家园、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载体,应由全体农民共建共享。
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丰富精准的礼堂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建设前期,礼堂应为民众提供充裕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如杭州余杭区举办“相约你我他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活动,采取搭建专业舞台和文化礼堂演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余杭区镇街全覆盖,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福利。数量指标达成的同时应注重提升活动质量,聚焦活动内容的创新、文化底蕴的挖掘以及贴近群众生活,为农民举办通俗但不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给予民众文化创造的空间,落实农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地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无限和广泛的,只有鼓励他们持续创造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满足自身文化需求,才能逐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此,文化礼堂需为农民提供创造文化和输出文化产品的平台,使农民平等享有追求文化、发展文化的机会。政府应适时放宽礼堂管辖权力,鼓励农民亲手建造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
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审视当前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文化礼堂从2013年始建至今,为农民提供了诸多公共文化服务,充实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不是一条简单易走的快速道路,农村文化礼堂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样需久久为功。通过审视文化礼堂建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找到今后文化礼堂建设的突破点,所展现的成就可以成为发展滞缓礼堂和新建礼堂学习借鉴的经验。我们坚信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最终会扎实推进浙江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并在未来推广至全国各地,成为全体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家园。
注 释:
(1)2019年版《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标准(试行)》指出,浙江省内正常运行满一年以上的礼堂可参评,星级评定分五级,评定标准细则分三类:“三星级及以下”礼堂的标准,由县级组织评定;“四星级”礼堂的标准,由市级组织评定;“五星级”礼堂的标准,由省级组织评定。上一级标准的内容在下一级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且上一级礼堂的评定从已评出的下一级礼堂中选出。其中五星级礼堂不超过总数的10%,四星级及以上不超过总数的20%,三星级及以上不超过总数的40%。所有级别礼堂的宏观评定标准均为:组织建设10分,内容建设28分,设施建设20分,队伍建设16分,文化培育18分,群众评价8分,加分项5分。详见“礼堂家”《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的《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标准(试行)》。
(2)全称“礼堂家 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咨询服务共享平台”,省级云礼堂,另有各地级市和区县级云礼堂。
(3)按照礼堂评定的宏观标准:组织建设10分、内容建设28分、设施建设20分、队伍建设16分、文化培育18分、群众评价8分、加分项5分,合计105分。其中要求三星级礼堂得分大于95,则未评上三星级的礼堂评审至少被扣11分。按被扣11分核算,无论被扣分值如何在各项内容中分布,此礼堂从功能设施到活动举办均不够完善,何况实际评定中存在许多被扣11分以上的礼堂。
(4)表中数据来源参考“礼堂家”“礼堂地图”模块,三星级及以上占比存在四舍五入情况。文中其他未注明数据来源的图表均摘自“礼堂家”,出现占比的计算均存在四舍五入情况。
(5)该表格中只计入“临安文化礼堂官方网站”中有关临安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其他无关或重复推送的活动未计入;同一条推送中若包含多个礼堂举办的活动(无论不同礼堂举办的活动是否相同),所有提及活动均按主题归类;部分活动以推送告知的数量为准,和推送本身数量无关,如一条推送宣传“百场展演进礼堂”红色礼赞活动数为100场,故计数100,其他再提及百场展演的活动推送不计数。
(6)选取“天台云礼堂”app,“义乌文化礼堂”“萧山文化礼堂”等微信公众号,“慈溪文化礼堂”网站、“临安文化礼堂官方网站”“杭州农村文化礼堂”网站中的“富阳”“余杭”模块等公开资料中的代表性礼堂活动内容进行综合分类和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