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主义”,是指国际研究中对于普京二十年来治理俄罗斯的政策、理念的总结,包括普京主义、普京经济学等概念、术语。研究国际视野中的“普京主义”,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俄乌冲突及俄美、俄欧对抗的政治经济背景。
“普京主义”,是指国际研究中对于普京二十年来治理俄罗斯的政策、理念的总结,包括普京主义、普京经济学等概念、术语。在俄乌冲突——这场所谓“普京一个人的战争”——瞬息万变而又胶着滞结的当下,结合国际研究的成果,对于“普京主义”做一个概览,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俄乌冲突及俄美、俄欧对抗的政治经济背景。
中国学者庞大鹏等研究者在《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2000—2020)》一书中指出,普京上台之初,就提出了强国战略,并贯穿其执政过程始终。普京的强国战略旨在纠正叶利钦时期全盘西化的改革路线,致力于恢复强大的俄罗斯。
二十年来,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社会及外交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治国思想和治国策略,持续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俄罗斯在外交领域取得了进展,强势重返中东,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得到加强,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有所加强。但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陷入长期对抗之中,进入了二十年以来的冰点期。
可以说,“普京主义”以俄罗斯的文化保守主义为底色,结合了俄罗斯联邦宪法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倾向,兼具俄罗斯的传统国家主义、威权主义色彩,是适合俄罗斯国情、民情的治国方略。
研究国际视野中的“普京主义”,能使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主义”的内涵与俄罗斯国家特征和历史上的治理路径是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的国家特征是对内集中管理、对外建立安全缓冲区。对内集中管理,集中优化一切政治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大国和强国,这是俄罗斯国家性的体现。对外建立安全缓冲区,以实现国家安全,这是聚合性的体现。国家性和聚合性的结合,形成了普京治国理政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大国主义、强国思想、国家作用和主权民主为内核的俄罗斯保守主义成为观念共识;二是以动员型模式实现追赶型发展成为路径依赖。
庞大鹏认为,西方国家期望俄罗斯彻底放弃目前在独联体的利益范围要求,变成一个满足于周边睦邻关系的内向型国家,这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实现复兴的根本目标,如力争成为欧亚国家、坚持走符合俄罗斯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守地缘战略底线不动摇等,都与欧美对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存在着潜在的结构性冲突。一再上演的格鲁吉亚危机、乌克兰危机乃至现在的俄乌冲突及潜在的俄罗斯与欧盟、美国的冲突,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激烈爆发。
美国学者克里斯·米勒在《普京经济学:复兴的俄罗斯的权力和金钱》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普京的经济策略及其面对的挑战和危机。
米勒指出,2000 年普京执政时,继承的是几乎无法运转的税收体系、陈旧的工业基础和违法的私营部门。“普京经济学”比较成功地挽救了后叶利钦时代濒临崩溃的俄罗斯经济——尽管俄罗斯经历了2008 年的金融危机、债务违约和卢布大幅贬值,但其经济政策仍保持着保守的正统性。
不过,米勒也指出,“普京经济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到2030 年,俄罗斯大约1.43 亿的人口将减少到1.36 亿,到2060年将减少到1.26 亿。俄罗斯需要各种技能水平的移民,但中亚移民所做的是粗活,工资很低,待遇也很差。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已经受到页岩油的竞争,而且很快将面临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使用量增加的双重现实。其能源依赖、原材料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日益无法持续。普京虽然度过了早期的经济动荡,但如今正受到一系列威胁: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顿巴斯和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冒险;2008至2012 年“梅普交替”期间,梅德韦杰夫未能实现其构想的工业和技术现代化;政府内部腐败,人民怨恨日增;大众的健康和教育水平低下。
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保罗·格雷戈里在《重新评估普京的俄罗斯:经济》一文中,系统地评价了普京的经济治理成就及缺陷。
格雷戈里将普京的执政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2000-2008 年),即普京的前两届总统任期,俄罗斯经济迅速增长,从20 世纪90 年代叶利钦时代的大萧条中恢复过来,并受益于“普京主义”最自由的时期。俄罗斯在金砖国家中被列为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养老金和工资按时发放,空气中弥漫着乐观情绪。
但是,这一时期的快速经济增长掩盖了许多失败。第一,普京没有兑现他对经济多元化的承诺,俄罗斯仍然是一个石油国家,一半的收入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第二,尽管普京承诺要让国有企业成为效率和价值的典范,但其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已被证明是腐败的、低效的。第三,普京对法治的漠视及其外交上的失败,正使俄罗斯日益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
普京的第二时期始于2008年“梅普交替”。随着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俄罗斯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在2012 至2014 年期间陷入停滞,勉强维持了正增长。随后俄罗斯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这种衰退一直持续到2017 年,原因是低油价、乌克兰问题导致的制裁以及缺乏结构性改革。面对经济衰退,普京没有提出新的经济改革方案来重振经济,而是开始了在格鲁吉亚、克里米亚乃至乌克兰的军事冒险。
格雷戈里指出,俄罗斯经济基础脆弱,且未能得到改善。俄罗斯经济与发展部2018 年预计:俄罗斯到2035 年经济增长都将停滞不前(低于2%)。同时,由于俄罗斯的前景有限,投资已经崩溃,必须进行根本性经济改革,才能将俄罗斯从长期的经济停滞中拯救出来。
综合来看,国际视野中的“普京主义”,能使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大国实力说到底是由经济决定的。如果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最终会影响到俄罗斯国内政局的稳定与普京的执政地位。“普京主义”要持续下去,还是要进一步夯实、巩固经济发展这个基础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