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始终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云南文化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万亿级支柱产业来打造,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并成为全国智慧旅游标杆,承办了5届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系列展会,不断拓展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省旅游总收入2019年迈上了万亿元台阶,“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旅游革命”,出台史上最严22条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打造“30天无理由退货”诚信品牌,开展旅游市场整治“铁拳行动”,打好旅游市场监管主动仗,做好涉旅舆情引导和处置,不断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何新文/摄
杨洪文/摄
贯彻新发展理念,文旅转型升级
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立足省情、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制定若干重要政策措施,引领推动文化和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聚焦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出台云南省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点,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品质持续提升。文旅产业体系逐步健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业态更加丰富,数字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云看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加速崛起,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持续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康养旅游等引领休闲度假新潮流。
十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98.9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92.16亿元;旅游总人次从2012年的2.01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07亿人次,年均增长22.0%;旅游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170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035亿元。
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文化润滇”,更加自觉地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艺术精品创作翻开新篇章,新创原创100余台大型舞台艺术作品,175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话剧《农民院士》等8个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取得新进展。文旅融合步伐加快。推出10条非遗、22条历史文化、6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40多台精品旅游演艺,成功举办46项国际性文旅活动、100多项体育旅游赛事,实现了“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的互促互融。
践行生态理念,凸显优势、赋能发力
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将生态资源优势较好转化为旅游品牌优势。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申遗成功并入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唯一申报项目,现正在平稳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世界自然遗产3项(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化石地)。此外,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动能,许多贫困乡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变成了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从2012年的0.56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3.22亿人次、年均增长21.35%,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263.80亿元增加2021年的1793.98亿元、年均增长23.74%,文化旅游累计带动80.85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占全省脱贫人口的12.2%。
加强自身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创新人才机制为动力,以提升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完善人才管理评价体系为重点,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目的,以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为抓手,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文艺领军人才,2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人获文华个人单项奖,培养了以杨丽萍、冯咏梅、陈亚萍、朱福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名家。
十年来,云南文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推动云南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加快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建设万亿级现代旅游文化产业。
普中华/摄
杨洪文/摄
杨洪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