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钦军,范以香,王爱军,律 涛
(泰安市岱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对于我们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的生命线,放在国家“六保”目标中居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之下,把老百姓的饭碗端稳端牢,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就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是充足的,保障是有力的。粮食方面,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 695亿 kg,比上年增加56.5亿 kg,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0.65万亿 kg以上。
供给充足,并非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看当前库存是否充足,又要看长期产能是否安全,既要考虑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又要有效解决生产、运输、加工、存储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堵点。“保”,是一种托底。也要把节约粮食放到“保”的位置上,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节约粮食紧迫感,才能稳住国民经济这个生命线。
粮食安全是个必须长期直面的课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推动粮食生产和节约粮食并驾齐驱,两手抓,一块抓,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长久安全。
1.1.1 2020年,全国谷物产量6 167.5亿 kg,比上年增加30.5亿 kg,增长0.5%。小麦产量1 342.5亿 kg,比上年增加6.5亿 kg,增长0.5%;玉米产量2 606.5亿 kg,比上年减少1亿 kg。豆类产量229亿 kg,比上年增加15.5亿 kg,增长7.3%。其中,大豆产量196亿 kg,比上年增加15亿 kg,增长8.3%。薯类产量298.5亿 kg,比上年增加10.5亿 kg,增长3.6%。中国依靠自己的资源和供给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
1.1.2 中国粮食储备安全。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体系,储备标准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国家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四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增加地方粮食储备。
1.1.3 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粮食生产主力军。目前,全国家庭农场90多万户,占有耕地0.13亿 hm2以上,种植业接近50%。全国农业合作社150多万家,种植业占50%以上。2.3亿农户中有1亿农户参加合作社,占种粮农民的60%以上。
1.1.4 农业机械化成为粮食收获的主角。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今年“三夏”共有各类农机装备近1 650万台投入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以及秸秆处理、烘干及玉米、水稻等作物抢种作业,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参与跨区机收的机具约25万台。小麦机收率超过98%。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
据统计,我国粮食从生产到餐桌的过程中,每年损耗相当于0.13亿亩耕地的粮食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和世界平均5%的损耗水平。我国粮食损失的原因繁杂,覆盖粮食收获、收购、运输、存储、加工等全过程产业链,降低粮食损失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小麦收割机在收割小麦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丢损,主要包括:割台损失、夹带损失、清选损失、漏粮损失等,小麦收割作业时的技术参数一般为:总损失率≤1.2%、破碎率≤1.0、含杂率≤2.0。收割机技术参数中的总损失率≤1.2%是一个极限数值,很难实现。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的团队在全国28个省(市、区)对近5 000个农户的粮食收获环节损失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小麦的人工收获损失率为5.87%,高于分段半机械化收获损失率(5.39%)和联合机械化收割的损失率(4.28%)。依照这个调查数据,202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为13 425万 t,按平均收割损失率5.18%计算,这一环节将损失接近700万 t,计70亿 kg以上。
玉米收获机械化,从分段收获法到联合收获法,以及将来的籽粒联合收获法都要求,籽粒损失率:应小于等于2.0%;果穗损失率:应小于等于5.0%;籽粒破碎率:应小于等于1.0%;据南北方不同地块的玉米收获现状调查分析,由于受机械性能限制,农机农艺结合程度,品种差异性较大,机收总损失率达3.5%左右。2020年玉米总产量为26 067万 t,按机收平均总损失率达2.6%计,损失678万 t,计67.5亿 kg。
我国粮食储藏的主体是国家储备粮库、储粮企业及广大农户。与普通农户相比,国家储备粮库和储粮企业具有仓库建设标准高、储粮技术先进,平均储粮损耗率控制在2%左右。据粮食部门统计,由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储运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加之小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少技术指导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达8%左右。媒体调查发现,粮食收获后,一些农民往往先在自家庭院、农田地头搞“地趴”式储粮三四个月,等到价格合适再出售。这种储藏方式容易导致粮食生霉、腐烂以及遭遇鼠害,造成大量损失。除了农户,部分中小型粮食收购企业、粮食经纪人的储粮设施也很简陋,造成严重的粮食损失。
每当麦收、秋收时节,农民为了抢时间、忙收获。大部分农户都是租用运输,无暇顾及细节,仅这个环节损失率就达0.2%左右。
粮食过度加工、简单过剩加工现象较为普遍,不同粮食品种加工技术受加工工艺影响,损失原因差异较大。如大米仅抛光就须2次以上,小麦面粉出成率不同要求生产面粉的等级差别就在10%左右。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350亿 kg。
据了解,现在调查发现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 g,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而且初步测算,仅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 700~1 800万 t之间,相当于3 000~5 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确保十几亿人吃饭,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目前,国家粮食安全客观上也存在长期性挑战。一是资源困境。中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农情客观存在,1.2亿 hm2红线压力很大,且后备农业资源不足,农户数量多,户均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配置效率都不高,大国小农的格局将长期持续。二是科技困境。中国粮食单产水平不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单产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3%、65%、54%和52%,尖端农业科技缺失,基础性农业科研水平距发达国家尚有明显差距。三是市场困境。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资源性农产品在全球缺乏竞争力,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结构性矛盾突出。围绕粮食安全,探讨研究节粮系统工程的措施很有必要。
为了粮食安全,国家划定了1.2亿 hm2耕地红线,守住“粮仓”是一方面,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多产粮食,开源与节流并重。
3.1.1 产前:落实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引导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把品种调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实现农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畜禽养殖饲养等环节标准化生产,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奠定基础。
3.1.2 产中:注重产中田间管理,提高粮食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覆盖率,多出粮、出好粮,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如全国大部分玉米主产区最佳收获期应推迟7~10天,在9月20~30日收获。也可以在玉米苞叶完全发白后10~14天内籽粒乳线完全消退后收获,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玉米的千粒重。据笔者深入大汶口文化发祥地汶阳田腹地多年的实打试验看,晚收10天至少多收75 kg/667m2以上。可是晚收技术大多农民掌握不到位,这一环节无形中损失了应得的收成。只要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普及,这一损失即可避免。
3.1.3 产后: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改善农机装备和作业环境,在提高普及机械化的同时,着力破除机械收割的损失率。如果采取措施在收获环节能降低1%的损失,全年这一环节即可减损75亿 kg。
3.2.1 提高农机手素养和技术水平。要加强机械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完善社会服务契约内容,将田间收获的最高损失纳入服务合同条款,增强农机手爱粮节粮意识,消除人为因素,降低收获环节的损失。
3.2.2 解决农机与农艺脱节问题。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涉及农业、农机的科研、技术推广、农机具生产制造、植保、农资供给诸多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由有关部门牵头,科技人员参加的协调组织,认真制定当地农艺与农机配套协作的技术项目和规划设计方案,推广引进适合当地农艺的新式农机具。
3.2.3 破解科研、制造与推广的瓶颈。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与协调,解决农机与农艺有关科研课题的下达,农艺措施与农机科研、生产的配合等问题,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联合机械化研发,特别要加强农机科研与制造,农机管理与运用方面的衔接与配合,使农机的科研,生产,推广和维修等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用于生产收获减少损失率就成为必然。
3.2.4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农户作业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因此购买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收获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有效方式。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效率,对于降低收获损失至关重要。
为减少粮食损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关于印发《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发改粮食〔2015〕570号通知,实施“粮安工程”。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势在必行。
3.3.1 收储:着力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以帮助农民好粮卖好价为前提,为种粮农户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为实现“优粮优储”奠定基础。东北地区继续推广规模化农户储粮装具,帮助农民解决“地趴粮”霉变问题,努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推广应用节粮减损提质增效新技术、现代粮仓建设技术和物流配套技术,以及储粮“四合一”升级新技术等储粮技术;推广防霉抑菌技术,整治超标粮食,进一步降低储粮损耗,提升粮食品质。
3.3.2 运输: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线路优化水平,降低运输周期,帮助种粮大户解决运输环节的实际问难。开发粮食产业链溯源技术,推广避免成品粮储运管理出现压货临期管理问题,提高供应链减损保障能力,探索粮食物流新商业模式。
3.3.3 加工:进一步完善粮油加工业技术标准体系,研发新型粮食加工机械,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物利用率。
国家尽快出台拟议中的《粮食安全保障法》,通过强化监督,大力推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需求牵引、投资引导、社会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指导粮食收获、仓储、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的减损工作。对无谓损失粮食、浪费粮食的行为要进行惩戒。通过法律形式,形成约束的长效机制,营造全社会节粮减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育培训是节粮减损永恒的主题。人的因素是根本因素,重点对公民节粮意识的养成、增产技术的提高、农机手的职业道德水准、约束措施的遵守、长效机制的建立等诸多方面实施教育培训。引导农户采用科学、先进、合理的种粮、储粮技术,鼓励粮食购销企业积极面向农户开展代储代销、代加工业务,减少储粮损失;普及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减少该环节损失;在消费环节,强化节粮减损宣传,提倡节粮关荣、浪费可耻。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把“光盘行动”变成大众的自觉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对粮食安全和粮食损失两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就如何减少粮食损失,为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粮食生产、收获、运输、储存、加工一直到餐桌消费等环节的技术手段、工艺改进、设施提升、教育培训、立法强制、意识养成等方面应采取的系统措施进行了探讨。只有全社会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都把多产粮食与节约粮食两者并重,齐抓共管,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着力推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才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