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缭绕三分石

2023-01-04 23:07何俊霖
民主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凉亭

□何俊霖

过了吊桥,就算是正式进入了三分石景区。

虽已是初秋,“秋老虎”却逞不起威,三分石依然一片清凉。一到入口,一股凉爽的风迎面而来,让人瞬间觉得全身无比清新神怡,产生一种已进入负氧离子区的直觉。尽管是枯水季节,但这里却是流水潺潺,不仅可以聆听鸟鸣啾啾,也可以赏泉石清吟,心境不知不觉中平静下来,并且相当欢愉,那份喜悦,使人真正领会到“入清凉境,生欢喜心”的真意。满眼绿意,不单说明这里气候宜人,也印证这里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成片的毛竹林和红枫、楮树、赛山梅、陀螺果、交让木、刺叶桂樱、山茶花、山矾、四照花、杜鹃、卫矛、木莲、厚朴、蓝果树、水东哥、枳椇、栎树等不胜枚举的花草树木和谐共处,相互融合,十足的万物共生,显现出独有的苍翠。

万物不言,然山岭有意,一花一木、一草一树皆寓示着,这里是人间胜境,万物皆可自由呼吸,皆可随性放开自己,皆可摆出自己理想的姿势,无可拘束。俨然一个温馨幸福的大家庭,万物在这个大家庭里尽情享受着阳光细雨、晨露晚风。山岭有灵性,有时代的反射,这里的一切,无一不在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传递盛世赞语,似乎在说,这里的所有意象,就像人们所生活的大家庭,各民族相互友爱,和谐互融,共沐美丽的朝云夕烟。

有幸啊,在这里品悟万物无言胜有言的呢喃私语,心飞扬、情难已,更难得的是,体会到了万物皆具上苍的造化,均有自身固有的灵根,都是独具自我特点的有情之物。

一路拾级而上,约莫四十分钟光景,到达双石拱门,这是三分石景区具有标志性的地点,到了这里也就意味着爬了三分之一的行程。所谓“双石拱门”,其实就是两块巨石不知是先天性的生成还是后天外力的影响,也许是地壳运动或山体移位的原因,两块巨大的山石一左一右相互支撑,构成力学原理,形成一个供人通行的拱门,远看犹如一把撑开的雨伞。两块巨石相互作用,相互对抵,相互依存,互不可缺,造就一道险奇的石景,想必是上天的神来之笔,非人力而能为也。站在两块巨石下面的通道上,令人心生畏惧。这两块山石在这里共同撑开一片天已非一朝一夕,经过星移斗转、长年累月的力的磨合,无比牢固,已达成同心力、向心力的高度一致,互相之间非常默契,因而日日夜夜在这里纹丝不动,笑对风月,说稳如磐石欠妥,本身就是磐石。

这次第,仿佛在表明一个哲理,两块巨石可以形成合力,自身成为亮丽的景致,也留下空间便于行人通行,世上的人也可以肩并肩、身靠身相互支持,相互扶助,甚至可以多人抱团谋事,搭成支架,携手前行,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方便他人。

倘若说双石拱门所彰显的是一种合作精神,那么,处于半山腰的木制凉亭则体现了坚守的主调。顺着石阶逐级上爬,由于山势陡峭,有的地方坡度几乎呈九十度直角,弄得两腿发抖,曾一度产生放弃的想法。

一阵坚持下,爬到了木制凉亭,想想已完成一半的路程,也颇觉欣慰,几声竹鸡的幽鸣,似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更让人认为努力没有白费。大概当初在建造这个凉亭时,就考虑到很多人可能都会因为欠缺耐力而半途而废,所以在这里搭建一个凉亭,供游人到此稍事休息,调整体能,多么人性化的妙举啊。凉亭兴许已有些年月,历经风吹氧化、日晒雨淋,外表显得斑驳陆离,但结构依旧结实,仔细观看,这不单纯是一个凉亭,倒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年四季站立这里面对风、冒着雨、顶着骄阳,迎接着每一位游人的疲倦身影,无论热浪似火,还是冰雪交加,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角色,淡定中带着坚毅。

凉亭就这样连年挺立在这里,为每一位上爬到此的游人鼓劲加油,好似在暗示道,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无限风光在险峰,胜利就在前方。人,最大的困难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在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握紧拳头,尽力坚持到最后,成功后的心畅和抒怀,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是一种最好的自我肯定。

就在我准备起身再往上爬时,一只黑色的蝴蝶从凉亭的顶部舞动翅膀,翩翩起飞,看得出来,它要向上而飞,向着前方更高的目标飞去。估计和我们一样,从山脚下一路上来,已消耗了大量能量,飞舞的双翅看起来已有些吃力,但它要尝试再次冲刺,它要挑战自己,挑战极限,它的精神值得崇敬。

终于上到山顶了。三分石所在的山峰,石板小路蜿蜒曲折,好在路况尚好,经过一段爬越,迈上观景台,总算是大功告成,全身如释重负。面对高耸的三分石,一种紧张感又一次油然而生,面对如此庞然大物,心里委实有一种畏惧感,就像面对一个高大的巨人,不敢正眼相看。或许是三分石的形态太吸引人,我总想把三分石看个透彻。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海拔1822 米,为九嶷山第二高峰,相传系舜葬之所,故亦称舜峰,俗名舜公石,由三块360 余米高的花岗岩组成。峰下瀑布飞空,峰上白云飘逸,蔚为壮观,且富有传奇色彩。一说三分石将飞瀑分成了岿水、潇水、沱水而得名,水分三处,山势险绝,瀑水如练。另一说自舜帝驾崩九嶷山后,此山就每年长高三分而得名。不管是何种说法,反正三分石形状特异,石柱的顶端犹似被刀斧劈了两下,留下两道深浅不一的石沟,将一石分为三岔,三石并峙,鼎立山巅,直冲霄汉,其情形震撼人心。常年有云霞缭绕,真容难辨,近在眼前却很难看清其真面目,不由得使人反复观赏之余联想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来,不禁再三细品。

据《九嶷山记》记载,三峰并立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佩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蹄石。还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墓,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疑为舜冢。这个记载,为舜葬九嶷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理论依据。而栖息在茫茫山林的金钱豹、猕猴、娃娃鱼、鹰咀龟等百余种珍稀动物和散居着的不少瑶族同胞,享尽大自然的眷顾,过着毫无污染的绿色生活,舒心无忧,四季康泰,其神也清、其气也爽,不亚于世外桃源的日子,都说是因了舜帝的护佑,享了始祖的灵验福泽。

我们下午三点多钟登上观景台,一团从东面缓缓飘来的白云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三分石的顶点,使得三分石像一个魁梧的军人戴上一顶军帽,正在哨所肃立站岗,又像一朵硕大的蘑菇,粗壮而饱满,静静地等待着游人前去采摘。此情此景,引来大家近乎疯狂地惊叫,纷纷不失时机地多方位、多地点进行抓拍。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番亲眼所见,方知“九嶷山上白云飞”不是虚言,是真实的诗意,是有实景为佐证的。

时间一转眼到了傍晚六点左右,这个时间点的三分石是最妩媚的,最光彩动人。夕阳把群峰照得格外壮丽,漫山遍野金黄中夹着红色,红色里夹着青紫,更有彩虹助兴,五颜六色,天空的云朵时而如渔翁撑船,时而如骏马奔腾,时而如老鹰飞翔,造型各异,意态迭出。而三分石如同一位有血性的美貌男子小酌后红光满面,雄壮中带着几分温婉,带着几分儒雅,三杯过后香烟一支,紫云环缭,烟霞缠绕,道不完万种风情。

望向三分石西面的香炉山和畚箕窝,夕阳铺在连绵起伏的山顶上,不折不扣像一条瑶家姑娘精心编织的精美缎带,汇聚了多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似乎都有,却又无法单一挑出,何等的曼妙啊,曼妙得无可比拟。尤其,最绝妙的是夕阳落山的那一刻,准确说是那一秒,就在那一秒,夕阳就像捉迷藏一样躲进了畚箕窝的山那边,也许平时我们不觉得时间在一点一滴地走,但那一刹那却真切感受到了时间每时每刻都在赶路。可以津津乐道的是,我在那一秒拍到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拍到了一张可遇不可求的照片,到三分石,若遇得这等良机,夫复何求。

不过,我们这次看的是晚霞,若论朝霞,则是另一番况味。去年中秋时节,也是我们几个同伴,凌晨三点趁着星光出发,赶在五点半前到达三分石山顶,有意观看日出,采撷几缕朝霞。在太阳呼之欲出的那十分钟时间内,东方的天空逐渐由乳白转为暗红,由暗红转为鲜红,几乎是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太阳就徐徐从山那头探出了头,立即山上一片红亮,山岭、树木、草丛都像披上了华丽的衣装,色调嫣红。在树下对着太阳光拍照,形成的光圈耀眼夺目,如是往左或往右倾斜一下镜头,还会形成一串好几个大小不等的光圈,从大到小排列,意趣盎然。与晚霞时不同,稍待片刻,随着太阳逐步上升,此时的三分石则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脸上搽着胭脂,嘴唇涂着口红,活脱脱一副刚刚梳妆打扮完毕的模样,含情脉脉。满山的浓密大雾在朝霞的照射下白里透红,丝丝游动,弥漫在山山岭岭,围绕在三分石四周,意境朦胧,分不清天上人间,怎不令人陶醉。

因为是第一次登三分石,心里感触自是新奇,朝着三分石正前方的县城方向眺望,鸟瞰胸前的青山,深切感受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实质含义,诗圣的名号并非浪得,一字一句均含有心灵的火花。常说登高望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在山顶俯视周围,只见山下的村庄显得那么袖珍,县城似乎就在身前,仿佛伸手可及。站在这里,感觉自己与三分石一道,成了最高的峰,那份惬意,无可言喻。晨风和朝霞拂去全身的疲惫,也拂去了身心的尘埃,一种身轻如燕的超脱感,无比逸致。

红霞万朵百重衣,三分石作为九嶷山最神秘、最瑰丽的核心景区,其霞光的绚丽斑斓、变幻多姿具有代表性,三分石的霞光红韵缭绕,紫气蒸腾,给九嶷山增添了无尽的烂漫。观赏三分石的霞光,甚觉万般气象四面来,不但饱了眼福,开阔了视野,也洗涤了心灵,打心底对如此多娇的江山多了一份真挚的热爱,平添自豪的情愫。

猜你喜欢
凉亭
花凉亭水库生态环保措施研究
我爱朝阳的小凉亭
凉亭所遇
中国凉亭
凉亭中的数学
凉亭
外福来的葛藤凉亭
我身边的“机器猫”
那边绿绿的小凉亭
凉亭花红茶